第656章 好好好,這麽玩是吧?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郤錡說,有必要的話,四個軍團要一起南下,對嗎?
難道郤錡不知道目前大家都不好過,或者郤氏並不受連年征戰的影響?
其實都不是。
單純就是郤錡為了達到目的,願意承受相應的代價。
那個代價包括郤氏要強壓所有家族執行,根本不在乎遭受多少的埋怨或怨恨。
也就郤錡的性格風格了,換作其他性格的人,哪裏會這般毫無顧忌。
“上軍將……”晉君周聽了樓令的一些話,講實話就是整個人都懵了。
樓令沒有說太多,提到楚國儲君熊招偷偷派人尋找郤錡商量議和條件,又提到郤錡準備動員四個軍團南下,其餘沒有再多說。
其實,提供那兩個消息已經足夠,真的不用再講廢話。
“楚君審薨逝,暫時沒有繼位的熊招要議和,對嗎?”晉君周聽得很清楚,信息量過大導致懵逼,需要再次確認而已。
樓令點頭說道:“君上說得極是。”,這句就真的是廢話了。
信息量已經足夠,並且是達到溢出。
要四個軍團南下,卿位怎麽可以存在空缺呢?等於說,短期內就要確認卿位歸屬。
這樣一來,壓力直接給到了晉君周這一邊,他沒有多餘的時間搞其它操作,必須讓卿位歸屬早日確認下來。
畢竟,要進行的戰爭是國戰,作為一國之君要是連這個都不在乎,他還是國君嗎?
然後,晉君周就要馬上迴應邯鄲氏的謁見,缺乏時間運作之下,幹什麽都會顯得很倉促。
接下來就看邯鄲氏識不識相。
站在樓令的角度,很明顯就是邯鄲氏沒有跟上曆史版本,停留在獲得卿位之後,承擔得起責任與義務就可以作威作福的時代。
說邯鄲氏版本落後,主要是他們對當前的複雜局勢看上去所知不多。
郤氏、樓氏與範氏、荀氏已經分出兩個聯盟,盡管沒有形成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形勢卻是暗流洶湧得很。
四個現有的卿位家族分出兩個陣營,無論是哪一個家族遞補卿位都算是入場攪局。
邯鄲氏還想要獲得趙氏的稱號,這樣的舉動在郤氏和荀氏看來就是謀求拿迴原屬於趙氏的封地。
僅僅是邯鄲氏讓郤氏和荀氏認為他們謀求拿迴封地,其實就等於邯鄲氏有取死之道了。
落後了太多版本的邯鄲氏,他們來“新田”之後的操作一點都不符合實際,到目前為止一個卿位家族都沒有聯係。這個在所有卿位家族看來,邯鄲氏就是要跟晉君周捆綁。
郤氏、樓氏、範氏、荀氏都對晉君周保持了尊重,晉君周能不能繼續獲得尊重在於現有格局有沒有被打破。
所謂的現有格局是,晉君周安坐君位,不要試圖搞晉景公幹過的操作。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晉君周想扶持公族的計劃破產,任何一個送上門的家族都將繼續遭到四個卿位家族的算計與打擊。
身居高位犯下一個大錯都會致使闔家入土,邯鄲氏犯下的大錯何止一個?
到現在為止,盡管在任的七位卿大夫沒有聚頭安排邯鄲氏的命運,可是邯鄲氏哪怕沒有成功獲取卿位,他們的最終命運卻是已經注定了。
晉君周很聰明,他登上君位之後,所聞所見也足夠構建對晉國的了解。
“邯鄲氏完了……”晉君周內心裏已經知道這一點,輪到思考怎麽在注定的格局之下謀好處。
樓令安靜地等晉君周進行思考。
邯鄲氏是要完蛋,他們怎麽完蛋卻需要講究。
郤氏、樓氏與邯鄲氏並無封地接壤,粗暴地幹掉邯鄲氏的話,一定是範氏獲得最多的好處。
與此同時,在邯鄲氏真正完蛋之前,他們是不是應該發揮出一些額外的作用呢?
“熊招能夠順利繼位嗎?”晉君周問道。
樓令將跟郤錡說過的話,意思不變地再闡述了一遍。
“是啊,楚國君位更迭沒有定數。”晉君周不理解地說道:“這樣子的話,熊招怎麽可能公開進行求和的事情呢?”
樓令笑著說道:“我們並不用與楚國友好協商。”
管他有沒有求和的誠意。
同樣不用考慮楚國承諾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甚至可以說,楚國空懸的君位最後由誰坐上去,一樣不關晉國什麽事情。
晉國隻需要表現得足夠強硬,再拿出實際的力量,無法一次讓楚國屈服,起碼可以再次狠狠咬上一口。
也許郤錡隻是下意識想要對楚國采取強硬的態度?
樓令想的事情可就多了!
剛剛被疫情肆虐的楚國,他們同時還在內亂,無論有沒有熊招偷偷派人尋求議和,晉國都應該趁此良機對楚國幹一些什麽事情。
現在,熊招偷偷派人議和,幾乎等同於將刀子遞到了晉國手上,僅是攪亂楚國君位的正常更迭,一下子就會讓楚國爆發更大的內亂了。
樓令從宮城離開,迴到家宅的時候,其他的卿大夫已經在等待。
“君上的迴應是什麽?”郤錡直接問。
他們怎麽會在樓氏家宅呢?因為事情很大。
本來應該在郤氏家宅聚會,問題是時局有些特殊,樓令主動將聚會地點定在了樓氏的家宅。
這等於是樓令拿自家的信譽來保證所有人的安全。
其實,哪一個卿位家族做出那樣的保證,一樣會讓所有人相信。
隻不過,誰讓樓氏與郤氏、範氏、荀氏都是姻親,在三家的信譽度顯得更高呢。
“君上沒有直接給予答複。”樓令看到郤錡變臉,稍微停頓繼續往下說道:“隻要沒有波折,卿位歸屬很快就會確認。”
他們在之前已經有過交流,郤氏和荀氏將要將邯鄲氏放在盤子裏麵端上餐桌,範氏和樓氏對此表示讚同。
四個卿位家族的意見一致,才有了樓令入宮謁見晉君周給予壓力。
樓令采取了最委婉的方式,壓力給到了晉君周身上。
換作是郤氏去辦,強硬的態度少不了,目的最終會達成,結果卻是一定不一樣。
範氏和荀氏有他們的辦事方式,有沒有可能鬧出什麽幺蛾子就不清楚了。
樓令講出結果,輪到對怎麽瓜分邯鄲氏進行應有的商討。
比較要命的事情是,邯鄲氏隻有兩座城池,參與瓜分的卿位家族卻有四個。
“我要‘邯鄲’。”郤錡開口就要最好的。
這一下,直接讓士匄和中行偃變了臉色。
“隻要城池與封地。”郤錡不是因為範氏之主和荀氏之主變臉才做解釋,是他本來就要那麽多。
“我家拿‘雞丘’。”士匄說得是城池、封地與人口全要。
樓令看向中行偃,問道:“我們平分‘邯鄲’的人口和資源?”
中行偃笑著說道:“好啊。”
幾個一家之主在三言兩語之間,商議好了怎麽來將邯鄲氏進行瓜分。
郤氏、樓氏、範氏、荀氏一起做出了決定,排除掉四個卿位家族內訌,要不然邯鄲氏的命運已經注定了。
講事實,最想要“邯鄲”的家族一定是範氏,他們一旦拿到“邯鄲”就等於控製了晉國的整個東部了。
恰恰也因為“邯鄲”落到範氏手裏會形成那樣的格局,士匄才不敢跟郤錡爭搶。
樓氏完全控製了晉國的西北部,那是樓氏對外進行開拓,並不是從晉國內部哪個家族手裏去搶。
同樣的道理,樓氏要控製原來的秦國都城圈,隻要分出其它好處給郤氏、範氏、荀氏,他們得寸進尺就將逼迫樓氏翻臉。
樓令趁這個機會跟其他卿大夫聊了處置秦地的處置方案,有邯鄲氏當祭品為前提,再來就是樓令進行了合理的分配,沒有出現什麽波折,事情被確認了下來。
同時,因為邯鄲氏當了祭品,郤錡要求四個軍團南下的事情,隻等卿位被補上,行動立刻就會展開。
“下達征召令吧。”郤錡心情很不錯,臉上難得有笑容。
在郤錡看來,他又一次鎮壓了所有卿大夫,讓他們進行了妥協。
士匄猶豫了一下,如實說道:“我家在東北方向用兵,短期內無法集結四個‘師’的兵力。”
範氏跟各種狄人、戎人、夷人開戰屬於眾所周知的事情。
郤錡問道:“需要多久?”
“最快也要三個月的時間。”士匄給出一個期限。
郤錡臉上沒了笑容:“太久了!”
“半個月內集結兩個‘師’,一個月內集結三個‘師’。”士匄說道。
樓令先看了郤至一眼,又跟中行偃對視了一眼,最後看著郤錡,說道:“中軍將。”
郤錡看向樓令。
“四個軍團南下,先期每個軍團出動三個‘師’的兵力,三個月內讓後續部隊抵達?”樓令問道。
郤錡沉默了好一會,僵硬著一張臉,說道:“不要有下一次!”
“其實……,可以每一位卿大夫出動一個‘師’,其他空缺由各個家族補上。”中行偃笑著往下說道:“不出意外的話,楚國隻敢在‘方城’據守。”
他們在入侵鄭國的時候,打了幾場城池攻防戰,認為實施攻城真不用太精銳的部隊。
郤錡和郤至或許沒有馬上看出來。
其餘人卻是看出中行偃要對中小家族下黑手了。
卿位家族受損從國內的中小家族找補,以前有過這樣的行為,隻是從範圍和行動都不大。
中行偃明顯就是想大搞特搞啊!
熟知曆史的人一定知道晉國卿位家族,他們對中小家族展開大肆兼並是由範氏第一個幹。那人便是士鞅。
品懂中行偃意圖的人沒有拆穿。
不懂也沒有關係,跟著一塊吃肉就行了。
目前不屬於某個卿位家族附庸的中等家族數量不少,隻是體量就不怎麽樣了。
在晉國這邊,有什麽樣的實力才算是中等家族?大概就是至少有一座城池,可以能拉出一個“旅”的私軍。
而能夠拉出一個“旅”的私軍,家族總人口怎麽也該有個兩萬左右吧?
士匄問道:“這一次要征召封君的部隊嗎?”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啊。
中行偃笑眯眯地說道:“征召。”
公族的私軍在質量上再爛,拿去填溝總是可以的。
再遲鈍的郤錡也迴過神來,說道:“你們……,太不將楚國當迴事了。”
中行偃收斂笑容,正色說道:“現如今的楚國元氣大傷,我們不應該拿出真實的力量。一旦我們太強,會逼得楚人拚命的。”
郤錡用瞪大眼睛的行為來表達不解。
中行偃知道自己無論說什麽都很難讓郤錡相信,不得不對樓令進行求助。
在這一件事情上,樓令倒是應該站出來。
“我認為上軍佐的建議很不錯。”樓令等郤錡看向自己,與之形成對視,說道:“我們無法一戰滅掉楚國,未來的首先目標是滅掉鄭國。鄭國滅亡之後,下一個目標可以是衛國。總之……,楚國排得很後麵。”
郤錡又不是沒腦子,隻是不習慣思考而已。
還是那一個現實,當前的晉國根本無力滅掉楚國,乃至於不適合占領楚國本土的城池。
兩個國家同樣連年征戰,晉國適當地展露出虛弱,不止可以避免楚國應激玩命,還能夠讓列國感到安心。
論事實的話,晉國現在確實是處在虛弱狀態。
所以說,真要所有精銳南下,其實是對晉國產生了傷害,拿中小家族湊數起碼可以讓卿位家族獲得最大程度的喘息時間。
樓令的一句話,直接講出了晉國的未來戰略。
有的人可能沒有注意,注意到的人則是瞬間眼眸瞳孔收縮了一下。
“好啊,很好,一直對外擴張,隻要不是出現分贓不均的情況,內部就打不起來了。”士匄很害怕爆發內戰。
那是士匄清楚範氏聯合荀氏並非郤氏、樓氏的對手,真的開打出現對手也不會隻是郤氏和樓氏,其他家族百分百會站到郤氏、樓氏的陣營。
當然了,出現那樣的情況,不代表範氏和荀氏會很快滅亡,隻是晉國的內戰規模將超乎天下人的想象。
“這樣看起來,上軍將並不希望爆發內戰?”士匄以前就有相關的猜測,隻是不那麽確定:“懂了,真的懂了。樓氏要的是一直對外擴張!”
士匄認為確認這一點比什麽都重要!
範氏與荀氏結盟的基礎是害怕郤氏會聯合樓氏開啟內戰。這純粹就是郤氏過於囂張跋扈,給予他們產生必要的擔憂。
在此前,士匄以為樓氏會服從郤氏的利益,那樣爆發內戰的概率就顯得無限大。
到了此時此刻,士匄徹底明白樓令的訴求,心中大半的擔憂消失不見了。
“樓氏可以被爭取!”士匄神色變得輕鬆了很多,想道:“不是爭取來對抗郤氏,是讓樓氏從中調和。”
其實,從中調和一直是樓令在做的事情,隻是他需要有所傾向。
比如說,一旦形勢出現苗頭,郤氏跟範氏、荀氏對上,樓氏需要站到郤氏這一邊;郤氏與範氏、荀氏在利益上出現了分歧,樓氏需要為郤氏爭取利益。
那真的是樓氏需要展現出來的態度以及必須做的事情,不存在絕對的中立。
一眾卿大夫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
郤錡全程皺眉聽完,說道:“我要楚國屈服!”
士匄笑嗬嗬地說道:“這正是我們在做的事情。”
盡管結果跟郤錡一開始的設想出現差別,出動四個軍團的決議卻是得到一致通過。
“明日一同入宮謁見君上。”郤錡說完站起來,直接邁步離開。
其餘卿大夫看著郤錡的背影消失在門邊,沒有人做出要走的舉動。
郤錡隻管結果。
他們還需要對細節進行商議。
“我們各自出一個‘師’的兵力,合起來便是七個‘師’了。”郤至剛才不怎麽活躍,講心裏話就是對再次大動幹戈存在抗拒。
拿中小家族以及公族湊數是郤至很願意執行的事情,不好展露真實的態度而已。
這是為什麽?因為不損害郤氏的利益,同時是郤至的貪欲在作祟。
一個軍團的建製是五個“師”,四個軍團便是二十個“師”。
卿位家族拿出七個“師”的兵力,剩下的十三個“師”由其他家族來承擔。
“對征召有什麽安排嗎?”樓令問道。
這等同於在問:刀子割向哪些家族?
中行偃咳嗽了幾聲,說道:“前年和去年沒有出大力的家族,該出力了。”
說話前還咳嗽幾聲,難道是中行偃心虛?
心虛,那是不可能心虛的。
從兩年前開始,中行偃的身體狀況就變得比較糟糕,也因此暫緩了處置智氏的行動。
“是啊,那些家族是該出力。”士匄接過話,說道:“這樣的安排,顯得很合理。”
最主要的事情是不至於讓晉君周反應過激。
“君上會同意我們征召封君?”士魴對此有著很大的疑問。
哪怕公族再爛,他們也是一國之君的基本盤。
晉君周會因為公族的無能而憤怒和失望,他卻是會一直保護公族。
“如果無法征召公族,不對……”郤至話到一半,強硬地說道:“必須讓公族應征!”
那麽,誰去談?
反正樓令絕不願意接下這活。
“我嚐試說服君上。”中行偃主動接過任務。
郤至先點頭,再說道:“邯鄲氏多年沒有參與國戰,他們的力量獲得最大的保存。”
中行偃聽得懂,應道:“的確是那麽一迴事。所以,他們這一次應該出動兩個‘師’的部隊。”
“國內的安排是這樣,怎麽安排列國是我的事情了。”郤至是晉國的外交部長來著。他環視眾人一圈,問道:“是我直接與列國溝通,還是你們來?”
現存的國家,大多數在晉國都有卿大夫充當靠山。
當然,欒氏、韓氏、趙氏先後在晉國除名,不少國家沒有另外找到大腿,默認就是由郤至負責了。
士匄率先說道:“我會盡責。”
事情會非常不好辦。
但是!但是!
他們負責與那些國家進行邦交,主動將溝通權讓出去,不是讓郤氏名正言順介入了嘛。
郤至看了看其他人,清楚是怎麽一迴事,說道:“那就你們自己辦妥。”
不要忘記列國先被晉國拉去打曠世大戰,每一個參戰的國家都落得一個損失慘重的下場。
他們在撤退的時候將疫情帶迴國內,疫情肆虐之下每一個國家都很不好受。
好嘛,才隔多久的時間,疫情也才剛結束,結果晉國的召喚又來了。
問問,就問問,晉國到底還要不要讓他們活啊!!!
翌日。
一眾卿大夫在郤錡的率領下入宮,很碰巧的事情是邯鄲旃攜子正在謁見晉君周,大家碰到了一塊。
在卿大夫們抵達之前,晉君周已經跟邯鄲旃聊了有一會,隻是不知道進展到什麽程度了。
晉君周對一眾卿大夫前來謁見很意外,心裏也產生了非常不妙的預感。
可以不見的話,講實話就是晉君周壓根不想接見。
奈何就是晉君周不敢不見啊!
“你們……”晉君周將無奈擺在臉上,有氣無力地問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郤錡不講廢話,直接說道:“君上,臣等前來是請求君上出兵南下。”
前一天,晉君周已經從樓令這裏知道要出兵南下的事情,並不感到多麽意外。
隻不過,晉君周不知道後麵又發生了什麽事情。
“四個軍團,是不是太多了呢?”晉君周說道。
郤錡麵無表情地說道:“想要讓楚國屈服,隻能出動四個軍團。同時,我們還需要召喚列國,先在‘商丘’舉行會盟,再帶著聯軍一同南下。”
“啊!?要召開會盟???”晉君周在恢複與外界的聯係之後,一直受到諸侯的哭訴。
那些諸侯找晉君周哭訴,當然是因為晉國的實力強到過分,某種程度上是在打預防針,懇求別再鬧幺蛾子了。
所以,晉君周聽到郤錡提議召開會盟,鑒於諸侯搶先進行訴苦,心裏感到了遲疑。
“他們難,再難是他們的事情。”郤錡先強調這一點,再繼續強調:“我們隻需要達成目的。”
晉君周覺得那樣很不好,立刻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樓令,示意趕緊勸一勸。
在晉君周看來,晉國不是要取代周王室嗎?一旦跟列國關係鬧得太僵,還怎麽取代啊?
樓令的迴應是對晉君周溫和地笑了笑。
適逢其會的邯鄲氏父子,他們為自己親身經曆的事情,看得神情一愣一愣的……
難道郤錡不知道目前大家都不好過,或者郤氏並不受連年征戰的影響?
其實都不是。
單純就是郤錡為了達到目的,願意承受相應的代價。
那個代價包括郤氏要強壓所有家族執行,根本不在乎遭受多少的埋怨或怨恨。
也就郤錡的性格風格了,換作其他性格的人,哪裏會這般毫無顧忌。
“上軍將……”晉君周聽了樓令的一些話,講實話就是整個人都懵了。
樓令沒有說太多,提到楚國儲君熊招偷偷派人尋找郤錡商量議和條件,又提到郤錡準備動員四個軍團南下,其餘沒有再多說。
其實,提供那兩個消息已經足夠,真的不用再講廢話。
“楚君審薨逝,暫時沒有繼位的熊招要議和,對嗎?”晉君周聽得很清楚,信息量過大導致懵逼,需要再次確認而已。
樓令點頭說道:“君上說得極是。”,這句就真的是廢話了。
信息量已經足夠,並且是達到溢出。
要四個軍團南下,卿位怎麽可以存在空缺呢?等於說,短期內就要確認卿位歸屬。
這樣一來,壓力直接給到了晉君周這一邊,他沒有多餘的時間搞其它操作,必須讓卿位歸屬早日確認下來。
畢竟,要進行的戰爭是國戰,作為一國之君要是連這個都不在乎,他還是國君嗎?
然後,晉君周就要馬上迴應邯鄲氏的謁見,缺乏時間運作之下,幹什麽都會顯得很倉促。
接下來就看邯鄲氏識不識相。
站在樓令的角度,很明顯就是邯鄲氏沒有跟上曆史版本,停留在獲得卿位之後,承擔得起責任與義務就可以作威作福的時代。
說邯鄲氏版本落後,主要是他們對當前的複雜局勢看上去所知不多。
郤氏、樓氏與範氏、荀氏已經分出兩個聯盟,盡管沒有形成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形勢卻是暗流洶湧得很。
四個現有的卿位家族分出兩個陣營,無論是哪一個家族遞補卿位都算是入場攪局。
邯鄲氏還想要獲得趙氏的稱號,這樣的舉動在郤氏和荀氏看來就是謀求拿迴原屬於趙氏的封地。
僅僅是邯鄲氏讓郤氏和荀氏認為他們謀求拿迴封地,其實就等於邯鄲氏有取死之道了。
落後了太多版本的邯鄲氏,他們來“新田”之後的操作一點都不符合實際,到目前為止一個卿位家族都沒有聯係。這個在所有卿位家族看來,邯鄲氏就是要跟晉君周捆綁。
郤氏、樓氏、範氏、荀氏都對晉君周保持了尊重,晉君周能不能繼續獲得尊重在於現有格局有沒有被打破。
所謂的現有格局是,晉君周安坐君位,不要試圖搞晉景公幹過的操作。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晉君周想扶持公族的計劃破產,任何一個送上門的家族都將繼續遭到四個卿位家族的算計與打擊。
身居高位犯下一個大錯都會致使闔家入土,邯鄲氏犯下的大錯何止一個?
到現在為止,盡管在任的七位卿大夫沒有聚頭安排邯鄲氏的命運,可是邯鄲氏哪怕沒有成功獲取卿位,他們的最終命運卻是已經注定了。
晉君周很聰明,他登上君位之後,所聞所見也足夠構建對晉國的了解。
“邯鄲氏完了……”晉君周內心裏已經知道這一點,輪到思考怎麽在注定的格局之下謀好處。
樓令安靜地等晉君周進行思考。
邯鄲氏是要完蛋,他們怎麽完蛋卻需要講究。
郤氏、樓氏與邯鄲氏並無封地接壤,粗暴地幹掉邯鄲氏的話,一定是範氏獲得最多的好處。
與此同時,在邯鄲氏真正完蛋之前,他們是不是應該發揮出一些額外的作用呢?
“熊招能夠順利繼位嗎?”晉君周問道。
樓令將跟郤錡說過的話,意思不變地再闡述了一遍。
“是啊,楚國君位更迭沒有定數。”晉君周不理解地說道:“這樣子的話,熊招怎麽可能公開進行求和的事情呢?”
樓令笑著說道:“我們並不用與楚國友好協商。”
管他有沒有求和的誠意。
同樣不用考慮楚國承諾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甚至可以說,楚國空懸的君位最後由誰坐上去,一樣不關晉國什麽事情。
晉國隻需要表現得足夠強硬,再拿出實際的力量,無法一次讓楚國屈服,起碼可以再次狠狠咬上一口。
也許郤錡隻是下意識想要對楚國采取強硬的態度?
樓令想的事情可就多了!
剛剛被疫情肆虐的楚國,他們同時還在內亂,無論有沒有熊招偷偷派人尋求議和,晉國都應該趁此良機對楚國幹一些什麽事情。
現在,熊招偷偷派人議和,幾乎等同於將刀子遞到了晉國手上,僅是攪亂楚國君位的正常更迭,一下子就會讓楚國爆發更大的內亂了。
樓令從宮城離開,迴到家宅的時候,其他的卿大夫已經在等待。
“君上的迴應是什麽?”郤錡直接問。
他們怎麽會在樓氏家宅呢?因為事情很大。
本來應該在郤氏家宅聚會,問題是時局有些特殊,樓令主動將聚會地點定在了樓氏的家宅。
這等於是樓令拿自家的信譽來保證所有人的安全。
其實,哪一個卿位家族做出那樣的保證,一樣會讓所有人相信。
隻不過,誰讓樓氏與郤氏、範氏、荀氏都是姻親,在三家的信譽度顯得更高呢。
“君上沒有直接給予答複。”樓令看到郤錡變臉,稍微停頓繼續往下說道:“隻要沒有波折,卿位歸屬很快就會確認。”
他們在之前已經有過交流,郤氏和荀氏將要將邯鄲氏放在盤子裏麵端上餐桌,範氏和樓氏對此表示讚同。
四個卿位家族的意見一致,才有了樓令入宮謁見晉君周給予壓力。
樓令采取了最委婉的方式,壓力給到了晉君周身上。
換作是郤氏去辦,強硬的態度少不了,目的最終會達成,結果卻是一定不一樣。
範氏和荀氏有他們的辦事方式,有沒有可能鬧出什麽幺蛾子就不清楚了。
樓令講出結果,輪到對怎麽瓜分邯鄲氏進行應有的商討。
比較要命的事情是,邯鄲氏隻有兩座城池,參與瓜分的卿位家族卻有四個。
“我要‘邯鄲’。”郤錡開口就要最好的。
這一下,直接讓士匄和中行偃變了臉色。
“隻要城池與封地。”郤錡不是因為範氏之主和荀氏之主變臉才做解釋,是他本來就要那麽多。
“我家拿‘雞丘’。”士匄說得是城池、封地與人口全要。
樓令看向中行偃,問道:“我們平分‘邯鄲’的人口和資源?”
中行偃笑著說道:“好啊。”
幾個一家之主在三言兩語之間,商議好了怎麽來將邯鄲氏進行瓜分。
郤氏、樓氏、範氏、荀氏一起做出了決定,排除掉四個卿位家族內訌,要不然邯鄲氏的命運已經注定了。
講事實,最想要“邯鄲”的家族一定是範氏,他們一旦拿到“邯鄲”就等於控製了晉國的整個東部了。
恰恰也因為“邯鄲”落到範氏手裏會形成那樣的格局,士匄才不敢跟郤錡爭搶。
樓氏完全控製了晉國的西北部,那是樓氏對外進行開拓,並不是從晉國內部哪個家族手裏去搶。
同樣的道理,樓氏要控製原來的秦國都城圈,隻要分出其它好處給郤氏、範氏、荀氏,他們得寸進尺就將逼迫樓氏翻臉。
樓令趁這個機會跟其他卿大夫聊了處置秦地的處置方案,有邯鄲氏當祭品為前提,再來就是樓令進行了合理的分配,沒有出現什麽波折,事情被確認了下來。
同時,因為邯鄲氏當了祭品,郤錡要求四個軍團南下的事情,隻等卿位被補上,行動立刻就會展開。
“下達征召令吧。”郤錡心情很不錯,臉上難得有笑容。
在郤錡看來,他又一次鎮壓了所有卿大夫,讓他們進行了妥協。
士匄猶豫了一下,如實說道:“我家在東北方向用兵,短期內無法集結四個‘師’的兵力。”
範氏跟各種狄人、戎人、夷人開戰屬於眾所周知的事情。
郤錡問道:“需要多久?”
“最快也要三個月的時間。”士匄給出一個期限。
郤錡臉上沒了笑容:“太久了!”
“半個月內集結兩個‘師’,一個月內集結三個‘師’。”士匄說道。
樓令先看了郤至一眼,又跟中行偃對視了一眼,最後看著郤錡,說道:“中軍將。”
郤錡看向樓令。
“四個軍團南下,先期每個軍團出動三個‘師’的兵力,三個月內讓後續部隊抵達?”樓令問道。
郤錡沉默了好一會,僵硬著一張臉,說道:“不要有下一次!”
“其實……,可以每一位卿大夫出動一個‘師’,其他空缺由各個家族補上。”中行偃笑著往下說道:“不出意外的話,楚國隻敢在‘方城’據守。”
他們在入侵鄭國的時候,打了幾場城池攻防戰,認為實施攻城真不用太精銳的部隊。
郤錡和郤至或許沒有馬上看出來。
其餘人卻是看出中行偃要對中小家族下黑手了。
卿位家族受損從國內的中小家族找補,以前有過這樣的行為,隻是從範圍和行動都不大。
中行偃明顯就是想大搞特搞啊!
熟知曆史的人一定知道晉國卿位家族,他們對中小家族展開大肆兼並是由範氏第一個幹。那人便是士鞅。
品懂中行偃意圖的人沒有拆穿。
不懂也沒有關係,跟著一塊吃肉就行了。
目前不屬於某個卿位家族附庸的中等家族數量不少,隻是體量就不怎麽樣了。
在晉國這邊,有什麽樣的實力才算是中等家族?大概就是至少有一座城池,可以能拉出一個“旅”的私軍。
而能夠拉出一個“旅”的私軍,家族總人口怎麽也該有個兩萬左右吧?
士匄問道:“這一次要征召封君的部隊嗎?”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啊。
中行偃笑眯眯地說道:“征召。”
公族的私軍在質量上再爛,拿去填溝總是可以的。
再遲鈍的郤錡也迴過神來,說道:“你們……,太不將楚國當迴事了。”
中行偃收斂笑容,正色說道:“現如今的楚國元氣大傷,我們不應該拿出真實的力量。一旦我們太強,會逼得楚人拚命的。”
郤錡用瞪大眼睛的行為來表達不解。
中行偃知道自己無論說什麽都很難讓郤錡相信,不得不對樓令進行求助。
在這一件事情上,樓令倒是應該站出來。
“我認為上軍佐的建議很不錯。”樓令等郤錡看向自己,與之形成對視,說道:“我們無法一戰滅掉楚國,未來的首先目標是滅掉鄭國。鄭國滅亡之後,下一個目標可以是衛國。總之……,楚國排得很後麵。”
郤錡又不是沒腦子,隻是不習慣思考而已。
還是那一個現實,當前的晉國根本無力滅掉楚國,乃至於不適合占領楚國本土的城池。
兩個國家同樣連年征戰,晉國適當地展露出虛弱,不止可以避免楚國應激玩命,還能夠讓列國感到安心。
論事實的話,晉國現在確實是處在虛弱狀態。
所以說,真要所有精銳南下,其實是對晉國產生了傷害,拿中小家族湊數起碼可以讓卿位家族獲得最大程度的喘息時間。
樓令的一句話,直接講出了晉國的未來戰略。
有的人可能沒有注意,注意到的人則是瞬間眼眸瞳孔收縮了一下。
“好啊,很好,一直對外擴張,隻要不是出現分贓不均的情況,內部就打不起來了。”士匄很害怕爆發內戰。
那是士匄清楚範氏聯合荀氏並非郤氏、樓氏的對手,真的開打出現對手也不會隻是郤氏和樓氏,其他家族百分百會站到郤氏、樓氏的陣營。
當然了,出現那樣的情況,不代表範氏和荀氏會很快滅亡,隻是晉國的內戰規模將超乎天下人的想象。
“這樣看起來,上軍將並不希望爆發內戰?”士匄以前就有相關的猜測,隻是不那麽確定:“懂了,真的懂了。樓氏要的是一直對外擴張!”
士匄認為確認這一點比什麽都重要!
範氏與荀氏結盟的基礎是害怕郤氏會聯合樓氏開啟內戰。這純粹就是郤氏過於囂張跋扈,給予他們產生必要的擔憂。
在此前,士匄以為樓氏會服從郤氏的利益,那樣爆發內戰的概率就顯得無限大。
到了此時此刻,士匄徹底明白樓令的訴求,心中大半的擔憂消失不見了。
“樓氏可以被爭取!”士匄神色變得輕鬆了很多,想道:“不是爭取來對抗郤氏,是讓樓氏從中調和。”
其實,從中調和一直是樓令在做的事情,隻是他需要有所傾向。
比如說,一旦形勢出現苗頭,郤氏跟範氏、荀氏對上,樓氏需要站到郤氏這一邊;郤氏與範氏、荀氏在利益上出現了分歧,樓氏需要為郤氏爭取利益。
那真的是樓氏需要展現出來的態度以及必須做的事情,不存在絕對的中立。
一眾卿大夫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
郤錡全程皺眉聽完,說道:“我要楚國屈服!”
士匄笑嗬嗬地說道:“這正是我們在做的事情。”
盡管結果跟郤錡一開始的設想出現差別,出動四個軍團的決議卻是得到一致通過。
“明日一同入宮謁見君上。”郤錡說完站起來,直接邁步離開。
其餘卿大夫看著郤錡的背影消失在門邊,沒有人做出要走的舉動。
郤錡隻管結果。
他們還需要對細節進行商議。
“我們各自出一個‘師’的兵力,合起來便是七個‘師’了。”郤至剛才不怎麽活躍,講心裏話就是對再次大動幹戈存在抗拒。
拿中小家族以及公族湊數是郤至很願意執行的事情,不好展露真實的態度而已。
這是為什麽?因為不損害郤氏的利益,同時是郤至的貪欲在作祟。
一個軍團的建製是五個“師”,四個軍團便是二十個“師”。
卿位家族拿出七個“師”的兵力,剩下的十三個“師”由其他家族來承擔。
“對征召有什麽安排嗎?”樓令問道。
這等同於在問:刀子割向哪些家族?
中行偃咳嗽了幾聲,說道:“前年和去年沒有出大力的家族,該出力了。”
說話前還咳嗽幾聲,難道是中行偃心虛?
心虛,那是不可能心虛的。
從兩年前開始,中行偃的身體狀況就變得比較糟糕,也因此暫緩了處置智氏的行動。
“是啊,那些家族是該出力。”士匄接過話,說道:“這樣的安排,顯得很合理。”
最主要的事情是不至於讓晉君周反應過激。
“君上會同意我們征召封君?”士魴對此有著很大的疑問。
哪怕公族再爛,他們也是一國之君的基本盤。
晉君周會因為公族的無能而憤怒和失望,他卻是會一直保護公族。
“如果無法征召公族,不對……”郤至話到一半,強硬地說道:“必須讓公族應征!”
那麽,誰去談?
反正樓令絕不願意接下這活。
“我嚐試說服君上。”中行偃主動接過任務。
郤至先點頭,再說道:“邯鄲氏多年沒有參與國戰,他們的力量獲得最大的保存。”
中行偃聽得懂,應道:“的確是那麽一迴事。所以,他們這一次應該出動兩個‘師’的部隊。”
“國內的安排是這樣,怎麽安排列國是我的事情了。”郤至是晉國的外交部長來著。他環視眾人一圈,問道:“是我直接與列國溝通,還是你們來?”
現存的國家,大多數在晉國都有卿大夫充當靠山。
當然,欒氏、韓氏、趙氏先後在晉國除名,不少國家沒有另外找到大腿,默認就是由郤至負責了。
士匄率先說道:“我會盡責。”
事情會非常不好辦。
但是!但是!
他們負責與那些國家進行邦交,主動將溝通權讓出去,不是讓郤氏名正言順介入了嘛。
郤至看了看其他人,清楚是怎麽一迴事,說道:“那就你們自己辦妥。”
不要忘記列國先被晉國拉去打曠世大戰,每一個參戰的國家都落得一個損失慘重的下場。
他們在撤退的時候將疫情帶迴國內,疫情肆虐之下每一個國家都很不好受。
好嘛,才隔多久的時間,疫情也才剛結束,結果晉國的召喚又來了。
問問,就問問,晉國到底還要不要讓他們活啊!!!
翌日。
一眾卿大夫在郤錡的率領下入宮,很碰巧的事情是邯鄲旃攜子正在謁見晉君周,大家碰到了一塊。
在卿大夫們抵達之前,晉君周已經跟邯鄲旃聊了有一會,隻是不知道進展到什麽程度了。
晉君周對一眾卿大夫前來謁見很意外,心裏也產生了非常不妙的預感。
可以不見的話,講實話就是晉君周壓根不想接見。
奈何就是晉君周不敢不見啊!
“你們……”晉君周將無奈擺在臉上,有氣無力地問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郤錡不講廢話,直接說道:“君上,臣等前來是請求君上出兵南下。”
前一天,晉君周已經從樓令這裏知道要出兵南下的事情,並不感到多麽意外。
隻不過,晉君周不知道後麵又發生了什麽事情。
“四個軍團,是不是太多了呢?”晉君周說道。
郤錡麵無表情地說道:“想要讓楚國屈服,隻能出動四個軍團。同時,我們還需要召喚列國,先在‘商丘’舉行會盟,再帶著聯軍一同南下。”
“啊!?要召開會盟???”晉君周在恢複與外界的聯係之後,一直受到諸侯的哭訴。
那些諸侯找晉君周哭訴,當然是因為晉國的實力強到過分,某種程度上是在打預防針,懇求別再鬧幺蛾子了。
所以,晉君周聽到郤錡提議召開會盟,鑒於諸侯搶先進行訴苦,心裏感到了遲疑。
“他們難,再難是他們的事情。”郤錡先強調這一點,再繼續強調:“我們隻需要達成目的。”
晉君周覺得那樣很不好,立刻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樓令,示意趕緊勸一勸。
在晉君周看來,晉國不是要取代周王室嗎?一旦跟列國關係鬧得太僵,還怎麽取代啊?
樓令的迴應是對晉君周溫和地笑了笑。
適逢其會的邯鄲氏父子,他們為自己親身經曆的事情,看得神情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