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樓氏家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國有可能在對外戰爭中落敗嗎?當然有這個可能性。
能夠肯定的事情是,晉國絕非敗不起,哪怕是一次損失慘重,隻要不是傷筋動骨的程度,很快就會實施報複了。
比如楚國,他們在五年之內連續慘敗了四次才傷筋動骨,那是體量決定了血的厚度。
晉國同樣很血厚,國民的意誌力與堅韌性跟楚國相差無幾。
要說什麽樣的國家最是敗不起,肯定是小國寡民了。
一些中等的強國,他們巔峰時期會很鼎盛,慘敗一次則是立馬止不住頹勢,說白了就是體量支撐不起慘敗。
有那麽一個事實,華夏曆代的大統一王朝的血都很厚,哪怕是到王朝末期仍舊經受得起慘敗,直至一點一滴被蠶食幹淨。
說得是大一統王朝,不是割據勢力,直白一點還是跟體量有關。
當然了,體量不是唯一因素,人心才是關鍵。
隻要人心不向背,任何勢力都不容易瓦解,再困難也能堅持,甚至可能瀕死之際上演一出卷土重來。
樓令需要時間來讓內部的“人心牆”被築起來,要不然可以將事情做得非常激進。
“迴‘太原’嗎?”阿嬌得知在‘新田’已經沒有別的事情了。
樓令頷首道:“今年就不去各處封地巡視了。”
作為家主,每一年巡視各處封地是極其需要做的事情。
今年比較特殊,顯然不適合到處走動。
而一家之主到各處巡視,一來是督察各種腐敗,過程中收割一波人心;再來就是檢查各地的民生設施,視情況撥糧以及調配人力對原有設施進行修複,新建民生設施等等。
樓令已經事先向晉君周以及幾位卿大夫告知要迴去“太原”的事情,準備妥當便能當即出發。
事實上,不是很特別的情況之下,各個一家之主在冬季之前都會迴到自己的封地,不是選擇待在國都。
半個月後,樓令來到“太原”郊外十裏,得到了一眾子嗣、族人與家臣的迎接。
“父親。”樓小白帶頭行禮。
先是樓令的一眾子嗣跟著行禮口唿:“父親。”
然後是樓氏族人與家臣行禮致意:“家主!”
同樣的流程在嬌姬身上走一遍,隻是稱唿換成“母親”或“主母”了。
樓令讓樓小白上廂車,其餘人自然是搭乘自己的交通工具。
關於廂車這種交通工具在晉國幾乎已經普及,有財力的人都會購買一輛。
有一點需要知曉,兩輪車有兩輪車的便利,四輪車有四輪車的麻煩。
首先是,車軸和轉向軸沒有被發明出來之前,四輪車的轉向會是一個大問題。
再來是,道路上一般會有車轍,兩輪車沿著車轍行駛沒有轉向的問題,四輪車卻是無法沿著車轍行駛。那是因為前後的輪子可能會在轉向期間,出現無法轉向的情況。
樓氏的四輪車當然有車軸和轉向軸,並且也是樓氏率先使用胸式係架法,其他家族進行模仿。
至於成熟的刹車裝置,一樣是樓氏率先拿出來。
連同車廂也是樓氏率先使用,此前所有家族都是類同戰車的款式,無論作戰還是趕路都是站立模式,真的沒有設置座位。
僅是車輛的改變,無疑就是樓令為文明做了很大的貢獻,其中包括四輪車增加的載重量是兩輪車的起碼兩倍。
迴到城內,樓令與阿嬌先跟家人團聚,包括三位媵也在場。
“家中無事吧?”樓令問道。
作為嫡長子的樓小白說道:“家中一切安好。”
隨後,樓令一個又一個子女詢問學業,再過問福姬這位兒媳的生活情況。
時至今日,樓令已經有十二位兒子和七位女兒,兒子中年齡最大的便是二十三歲的樓小白,最小的兒子是隻有四歲的樓信;最大的女兒露今年也是二十三歲,最小的女兒欣今年三歲。
庶女身份的露姒到二十三歲還沒有出嫁,不是沒有人求娶,要麽是身份不匹配,不然就是調查之後並非良人。
當然,跟樓令比較忙也有關係,同時嬌姬沒有太上心。
樓令將露姒招唿到一旁,問道:“你有意中人嗎?”
露姒下意識看了一眼嬌姬,再小心翼翼地說道:“隻是‘士’的身份,可以嗎?”
“……”樓令很想說不可以,考慮到露姒的年齡,拒絕的話變成:“姓、氏和名字?”
露姒用蚊子聲說道:“沒有氏,嬴姓,名武。”
沒有氏?那就是沒有封地。
嬴姓的話,超大概率是秦人。到底是不是秦國公族則比較不好說。
樓令也不隱瞞,說道:“為父會派人調查,為人沒有問題,便憑你鍾意。”
秦人,然後在樓氏獲得了“士”的爵位,最為起碼是一個很武勇的人。
在樓令這邊是不是秦人並非障礙,能不被清算就代表沒有向普通晉人舉起過屠刀。
事實是什麽,樓令並不是對所有秦人帶著惡意,征戰過程中的殺戮是國家層次的報複行為,與個人的感官無關。
所以了,隻要秦人願意到樓氏治下生活,樓令一樣會進行接納。
同時,來到樓氏治下的原秦人立下了功勞,一樣會獲得應有的賞賜。
曆史上的秦國同樣願意接納來自關外六國的人,乃至於秦國進行大擴張之前,關外六國之人在秦國的數量就已經超級多。這是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講究“耕者有其田”的國策,吸引了超多列國之人的投奔。
那些到秦國生活的原六國之人,他們受到秦廷的征召持戈為兵,參與國戰期間對老鄉有沒有手下留情就不知道了。
有鑒於人頭就是軍功,除非是親戚或相熟的朋友,要不然沒有秦軍會放過到手的軍功吧?
“剛才跟露姒說什麽?”嬌姬等團建結束,進行了詢問。
樓令將事情講出來。
“是我這個當母親的失職。”嬌姬先承認錯誤,再說道:“不是沒有安排好姻緣,主要是很難辦。”
怎麽個難辦法?其實就是跟樓令的竄起速度太快有關,尤其是樓氏的實力一年比一年強,最後就是露姒長庶女的身份了。
講道理,家族的庶女一般是跟嫡女一塊嫁出去,也就是不出意外會作為媵的身份。
可是,樓令的嫡長女翎姒今年才十七歲。
如上所說,樓令升官太快,樓氏實力增長更快,嫡長女翎姒到現在也沒有將姻緣確認下來。
在樓令連司馬都不是的時候,隻配跟非卿位家族談婚論嫁。
等樓令成為卿大夫,談婚論嫁的階層變成了卿位家族以及列國諸侯。
想要求娶翎姒的人不少,隻是樓令一直沒有給予任何一人準信。
另外,露姒比翎姒年長了五歲,講事實就是不適合等翎姒了,不對嗎?
“第一位出嫁的女兒選了‘士’,其他人會怎麽看待樓氏?”嬌姬明顯是反對意見。
樓令已經將事情想明白了。他這個當爹的不止是晉國高層,家族的實力也非泛泛,要是露姒看重的男人值得托付,很容易就能夠栽培和扶持起來了。
“翎的婚姻,你要多用心。”樓令轉移話題。
嬌姬雖然是所有孩子的母親,但在內心裏一定是存在區別對待的。
“小白娶了郤氏之主的女兒,不需要跟郤氏再加強;荀氏有我,一樣沒有太大必要;範氏……,要不要觀察一下範氏?”嬌姬先是自言自語,後麵向樓令提問。
看家族需要,不是看個人喜好?這很封建。
話可能會比較難聽,但一定是事實。
家主的兒子或女兒,他們出生之後就享受著錦衣玉食,到了他們為家族做貢獻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發揮作用了呢?
行,不想為家族盡責任。
那麽自小各種錦衣玉食的男女,女兒真的能接受在夫家天天計較柴米油鹽?男人的話,在家族有其需要承擔的責任,娶了一個非但無法幫助自己反而各種拖後腿的女人。就問問,夫妻能夠相處得和和睦睦嗎?
不是絕對沒有,隻能說多數人會受不了生活環境的巨大落差。
嬌姬就是出於家族的需要才嫁給了樓令,她很幸運嫁給了一個爭氣的丈夫。
不是每一個女人都那麽幸運。
也不是每一個男人能夠避免被婆娘折騰沒了家業。
樓令不想跟嬌姬扯兩性話題。
當然,樓令也知道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特性,既然生活在春秋時代,隻能是更多的去順應時代。
“範氏?”樓令想了想,說道:“不管怎麽說,有接觸的機會,看翎的意願。”
“你……”嬌姬眉頭挑了起來。
樓令看到嬌姬的臉色就知道要說什麽,搶先說道:“咱們家已經不用非要委屈自己人了。”
有一個天大的事實,為難女人最多的是女人。
這時候,樓小白過來。
“這件事情沒有結束,有時間再分辨出一個對錯。”嬌姬知道樓小白要跟樓令談秦國的事情,自己給走開了。
“父親?”樓小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為什麽搞成那樣。
樓令聚手擺了擺,說道:“換個地方說話。”
“對了,你將禮物送去郤氏了嗎?”樓令問道。
外出帶土特產,再送給一些親朋之類,是諸夏之人的一個習俗。
“已經派人送了。”樓小白先迴答,再說道:“兒子今年發現了一些異常。”
那些異常就是秦國的抵抗遠比往年更加消極,尤其是那邊的秦人竟然不嚐試恢複生產了。
“兒子多方查證,並未發現西邊的秦人給東邊送來糧食。”樓小白皺眉說道:“當地的秦人應該還有二十多萬,一年前已經出現糧荒,怎麽不從西邊調糧呢?”
秦國跟列國的貿易早就因為晉國的封鎖而中斷,他們頂多就是跟周邊的那些異邦進行貿易。
所有的異邦其實是會進行農耕,隻是產出無法跟諸夏列國相比較。
那是真的,遊牧民族同樣會進行農耕,隻是一般撒了種子就任其自生自滅,固定季節再去取得收獲。
因為是那種耕作方式的關係,遊牧民族的農耕產出自然無法跟農耕民族相比,他們也就比較依賴奶製品。
是的,沒有錯,遊牧民族的食物主要是奶製品,有條件也會吃穀物,真不是每一頓都吃肉。
秦國周邊的異邦並不少,規模比較大的有白翟、義渠、烏氏,規模小的就是各種狄、戎或雜胡了。
晉國又在持續打擊白翟,已經逼得白翟向西邊進行遷徙。
作為秦國可以交流的盟友,遷徙狀態下的白翟,他們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
所以,哪怕是秦國有跟異邦貿易,想來是獲取不到足夠分量的食物。
“你說,他們有可能要逃?”樓令問道。
樓小白其實沒有多想,經過樓令那麽一講,倒是覺得很有可能了。
待在都城圈的秦人,權貴的生活質量可能還過得去,普通人吃飯出現了大問題。
一個國家光達官貴人活得不錯有屁用啊?普通人活不下去,預示著國家要崩潰了。一旦國家真的崩潰,普通人就該清算達官貴人。
“發生疫情的消息遲早傳到秦廷,他們確實極有可能趁此機會逃跑。應該是在我們應付疫情的時候,他們盡數進行遷徙。”樓小白說道。
樓令隻是看著樓小白,沒有開口講話。
“我們是不是能夠傳遞虛假信息,誘使秦廷率眾遷徙,再實施攔截?”樓小白越說越興奮,怎麽看都顯得非常期待。
“他們可是還有二十多萬人,並且西邊一定會有支援過來。”樓令很心動,隻是無法不顧現實情況:“他們是要逃命,人為了活命的時候最狠,咱們家不一定扛得住。”
樓小白冷靜下來,知道確實是那麽一迴事。
現如今的樓氏進行極限動員,應該是能夠動員出五萬左右的私軍。
問題是什麽?樓氏不能隨隨便便進行極限動員,更不可能全數拉去跟秦國作戰。
想要全數遷徙向西的秦廷,他們為了安全著想,也是為了遷徙順利,勢必會展開對青壯的組織,二十多萬組織起四五萬可參戰人數應該沒有問題。
從西邊支援到東邊的秦軍,再加上那些遊牧狀態下受到征召的秦人,怎麽都不會低於三萬吧?
要是有晉軍前往,等於就是逼秦軍不得不拚命,一場慘烈大戰注定不可避免。
“邀請郤氏?”樓小白問道。
樓令還在思考。
邀請郤氏的話,郤氏堂兄弟大概率會應邀,隻是出兵數量比較不好說。
最大的問題是,樓氏的目標是占領秦國都城圈,一旦郤氏出了大力氣,後麵進行分配一定是由郤氏占大頭。
真讓郤氏占其中的大頭,樓氏前前後後那麽辛苦是為了哪般?
“要是任由秦人遷徙,不抓住機會極盡削弱,日後一樣會有大麻煩……”樓令有點被難住了。
不是說,樓氏對付秦國下了最大的力氣,最後就能夠將全部的好處吃下。
隻是,由樓氏出力最大,有理由去實現最大的好處。
樓小白顯然了意識到邀請郤氏會產生的麻煩,一時間同樣陷入沉思。
“遷徙……,遷徙的話,不用貼著交戰,可以用騎兵做最大的襲擾。家族可以拿出一萬八千左右的騎馬步兵,再從狐氏征調七千,一共兩萬五千執行襲擾任務,攪得秦人筋疲力盡,再讓傳統部隊上場收割?”樓令還是不想其他卿位家族參與進來,要拿其中的大頭。
事關樓氏的未來基業,樓令可不會再弄什麽利益均沾了。
要不是按照既定規則需要分潤給晉君周,甚至是樓令想著全部都要。
很現實的情況是,樓令哪怕是得到秦國都城圈,實際上也不是完全獲得完整的秦地。
晉國擴張到涇水邊上是好幾年前的事情,眾多家族在那邊有著封地,並且是卿位家族一家不缺。
與此同時,修建關隘的區域是魏氏的封地,當前那個地方沒有名字,後世叫靈寶市。
僅僅是涇水周邊被切得零散這一點,講事實就是樓氏哪怕盡占秦國都城圈,一樣無法展開大舉的農業開墾。
能多占,自然是極好,日後再想辦法實現盡數掌控秦地也便是了。
另外一點,樓令近期之內沒有打算遷徙家族的“都”所在,不出意外在他這一代就是以“太原”作為“都”了。
樓令想出了辦法,沒有馬上將辦法說出來,等著樓小白能夠再發表什麽意見。
有個說法,大多數人所能構思是根據自己的所知,一無所知的事情無法憑空想象出來。
很多人想象中的宇宙戰爭是戰艦巨炮對轟,後麵會因為航母顯示威力再加上各種小型載具衝殺。等病毒展現威力,認知中的宇宙戰爭會加上基因武器。
其實,想要毀滅一顆星球的生靈,牽引宇宙中的大型隕石撞擊,會是一種幾乎沒有成本但是極為有效的手段。
樓小白當然知道騎馬步兵,可是所掌握的信息跟樓令不是一個等級,沒有人進行提醒,可能想不到騎馬步兵用來針對秦國的遷徙非常合適。
當天,樓小白講的方案,大多是邀請哪個家族之類。
樓令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隻是讓樓小白再好好想想。
幸虧樓小白沒有提出幹脆讓秦人安然遷徙走的說法,否則就該讓樓令懷疑自己的教育是否失敗了。
在那天之後的第四天,樓令正在查看嬴姓武的信息,想出辦法的樓小白過來了。
露姒看中的這個武,他果然是秦人,在樓氏已經生活了六年。
兩人的相識沒有什麽戲劇性,秦人武是因為立功獲得了進修教育的機會,因此跟露姒有了接觸的機會。
“你看看。”樓令將收集來的信息遞給樓小白。
隻能說,樓小白看了信息有點懵,問道:“這人……,有問題?”
信息包括秦人武的出身,能夠查到的生活軌跡,大致身高以及年齡。
身高有大致,年齡也有?這是當然。封建時代多得是不知道自己年齡的人。
樓令訓斥道:“你怎麽當兄長的?從來沒有關心過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嗎?”
“啊?”樓小白隻會關心自己的那些弟弟,還真沒有真正特別關注過妹妹的私人感情。
也就是,樓小白會關注一下妹妹們的生活,其它真的沒有了。
而會關注幾位妹妹的生活,頂多就是作為嫡長子的責任。
關注弟弟的話,樓小白有找幫手以及警惕可能出現挑戰的心思。
樓令從來沒有奢望過自己的一眾子女能夠無私的團結友愛,隻是也絕對不想看到太過於功利心。
在這一方麵,樓令不會用任何語言強調。
很多的事情光說沒有什麽用,發生了什麽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見證。
“兒子錯了,以後一定改正。”樓小白不遲鈍,已經意識到發生了什麽事情,說道:“露看中他了?”
樓令先點頭,再問道:“你怎麽看?”
“光從信息來看,除了地位太低之外,倒是沒有問題。”樓小白說得就是最大的障礙,小心翼翼地試探道:“兒子讓人親自去觀察一下?”
樓令不適合親自去觀察,他親自露臉的話,一旦被認出來,想得到真實情感的答案會很不容易。
樓小白等二代一樣麵臨著樓令相同的問題。
“可以。”樓令就是在加強樓小白與一眾弟弟、妹妹的感情。他自己也會派人暗中觀察。
身份低?還是那一句話,隻要樓令願意的話,栽培以及提拔一個人太容易了。
樓小白這一次過來是認為想到了好辦法,騎馬步兵的襲擾,傳統部隊的最後收割,兩點都被他提了出來。
“情況合適的話,是不是從鄭地征召部隊?”樓小白加了這一點。
如果沒有疫情困擾的話,樓氏征召新投靠的鄭地附庸參與家族的行動,無疑是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主仆屬性。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確認秦廷是否遷徙,進行遷徙又是在什麽時候,能不能由我們來決定他們什麽時候進行遷徙。”樓令有意將這個重擔交給樓小白。
“另外,武的婚事不能再拖了。”樓令上一次要派人去齊國是將近兩年前。
盡管當前的貴族子嗣成婚的年齡普遍比較大,到了適婚年齡沒有未婚妻或未婚夫卻是不常見。
樓小白猶豫過後,還是問道:“父親打算將武的封地安排在鄭地?”
關於樓武的封地應該選在哪裏,其實樓令一直在遲疑啊!
能夠肯定的事情是,晉國絕非敗不起,哪怕是一次損失慘重,隻要不是傷筋動骨的程度,很快就會實施報複了。
比如楚國,他們在五年之內連續慘敗了四次才傷筋動骨,那是體量決定了血的厚度。
晉國同樣很血厚,國民的意誌力與堅韌性跟楚國相差無幾。
要說什麽樣的國家最是敗不起,肯定是小國寡民了。
一些中等的強國,他們巔峰時期會很鼎盛,慘敗一次則是立馬止不住頹勢,說白了就是體量支撐不起慘敗。
有那麽一個事實,華夏曆代的大統一王朝的血都很厚,哪怕是到王朝末期仍舊經受得起慘敗,直至一點一滴被蠶食幹淨。
說得是大一統王朝,不是割據勢力,直白一點還是跟體量有關。
當然了,體量不是唯一因素,人心才是關鍵。
隻要人心不向背,任何勢力都不容易瓦解,再困難也能堅持,甚至可能瀕死之際上演一出卷土重來。
樓令需要時間來讓內部的“人心牆”被築起來,要不然可以將事情做得非常激進。
“迴‘太原’嗎?”阿嬌得知在‘新田’已經沒有別的事情了。
樓令頷首道:“今年就不去各處封地巡視了。”
作為家主,每一年巡視各處封地是極其需要做的事情。
今年比較特殊,顯然不適合到處走動。
而一家之主到各處巡視,一來是督察各種腐敗,過程中收割一波人心;再來就是檢查各地的民生設施,視情況撥糧以及調配人力對原有設施進行修複,新建民生設施等等。
樓令已經事先向晉君周以及幾位卿大夫告知要迴去“太原”的事情,準備妥當便能當即出發。
事實上,不是很特別的情況之下,各個一家之主在冬季之前都會迴到自己的封地,不是選擇待在國都。
半個月後,樓令來到“太原”郊外十裏,得到了一眾子嗣、族人與家臣的迎接。
“父親。”樓小白帶頭行禮。
先是樓令的一眾子嗣跟著行禮口唿:“父親。”
然後是樓氏族人與家臣行禮致意:“家主!”
同樣的流程在嬌姬身上走一遍,隻是稱唿換成“母親”或“主母”了。
樓令讓樓小白上廂車,其餘人自然是搭乘自己的交通工具。
關於廂車這種交通工具在晉國幾乎已經普及,有財力的人都會購買一輛。
有一點需要知曉,兩輪車有兩輪車的便利,四輪車有四輪車的麻煩。
首先是,車軸和轉向軸沒有被發明出來之前,四輪車的轉向會是一個大問題。
再來是,道路上一般會有車轍,兩輪車沿著車轍行駛沒有轉向的問題,四輪車卻是無法沿著車轍行駛。那是因為前後的輪子可能會在轉向期間,出現無法轉向的情況。
樓氏的四輪車當然有車軸和轉向軸,並且也是樓氏率先使用胸式係架法,其他家族進行模仿。
至於成熟的刹車裝置,一樣是樓氏率先拿出來。
連同車廂也是樓氏率先使用,此前所有家族都是類同戰車的款式,無論作戰還是趕路都是站立模式,真的沒有設置座位。
僅是車輛的改變,無疑就是樓令為文明做了很大的貢獻,其中包括四輪車增加的載重量是兩輪車的起碼兩倍。
迴到城內,樓令與阿嬌先跟家人團聚,包括三位媵也在場。
“家中無事吧?”樓令問道。
作為嫡長子的樓小白說道:“家中一切安好。”
隨後,樓令一個又一個子女詢問學業,再過問福姬這位兒媳的生活情況。
時至今日,樓令已經有十二位兒子和七位女兒,兒子中年齡最大的便是二十三歲的樓小白,最小的兒子是隻有四歲的樓信;最大的女兒露今年也是二十三歲,最小的女兒欣今年三歲。
庶女身份的露姒到二十三歲還沒有出嫁,不是沒有人求娶,要麽是身份不匹配,不然就是調查之後並非良人。
當然,跟樓令比較忙也有關係,同時嬌姬沒有太上心。
樓令將露姒招唿到一旁,問道:“你有意中人嗎?”
露姒下意識看了一眼嬌姬,再小心翼翼地說道:“隻是‘士’的身份,可以嗎?”
“……”樓令很想說不可以,考慮到露姒的年齡,拒絕的話變成:“姓、氏和名字?”
露姒用蚊子聲說道:“沒有氏,嬴姓,名武。”
沒有氏?那就是沒有封地。
嬴姓的話,超大概率是秦人。到底是不是秦國公族則比較不好說。
樓令也不隱瞞,說道:“為父會派人調查,為人沒有問題,便憑你鍾意。”
秦人,然後在樓氏獲得了“士”的爵位,最為起碼是一個很武勇的人。
在樓令這邊是不是秦人並非障礙,能不被清算就代表沒有向普通晉人舉起過屠刀。
事實是什麽,樓令並不是對所有秦人帶著惡意,征戰過程中的殺戮是國家層次的報複行為,與個人的感官無關。
所以了,隻要秦人願意到樓氏治下生活,樓令一樣會進行接納。
同時,來到樓氏治下的原秦人立下了功勞,一樣會獲得應有的賞賜。
曆史上的秦國同樣願意接納來自關外六國的人,乃至於秦國進行大擴張之前,關外六國之人在秦國的數量就已經超級多。這是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講究“耕者有其田”的國策,吸引了超多列國之人的投奔。
那些到秦國生活的原六國之人,他們受到秦廷的征召持戈為兵,參與國戰期間對老鄉有沒有手下留情就不知道了。
有鑒於人頭就是軍功,除非是親戚或相熟的朋友,要不然沒有秦軍會放過到手的軍功吧?
“剛才跟露姒說什麽?”嬌姬等團建結束,進行了詢問。
樓令將事情講出來。
“是我這個當母親的失職。”嬌姬先承認錯誤,再說道:“不是沒有安排好姻緣,主要是很難辦。”
怎麽個難辦法?其實就是跟樓令的竄起速度太快有關,尤其是樓氏的實力一年比一年強,最後就是露姒長庶女的身份了。
講道理,家族的庶女一般是跟嫡女一塊嫁出去,也就是不出意外會作為媵的身份。
可是,樓令的嫡長女翎姒今年才十七歲。
如上所說,樓令升官太快,樓氏實力增長更快,嫡長女翎姒到現在也沒有將姻緣確認下來。
在樓令連司馬都不是的時候,隻配跟非卿位家族談婚論嫁。
等樓令成為卿大夫,談婚論嫁的階層變成了卿位家族以及列國諸侯。
想要求娶翎姒的人不少,隻是樓令一直沒有給予任何一人準信。
另外,露姒比翎姒年長了五歲,講事實就是不適合等翎姒了,不對嗎?
“第一位出嫁的女兒選了‘士’,其他人會怎麽看待樓氏?”嬌姬明顯是反對意見。
樓令已經將事情想明白了。他這個當爹的不止是晉國高層,家族的實力也非泛泛,要是露姒看重的男人值得托付,很容易就能夠栽培和扶持起來了。
“翎的婚姻,你要多用心。”樓令轉移話題。
嬌姬雖然是所有孩子的母親,但在內心裏一定是存在區別對待的。
“小白娶了郤氏之主的女兒,不需要跟郤氏再加強;荀氏有我,一樣沒有太大必要;範氏……,要不要觀察一下範氏?”嬌姬先是自言自語,後麵向樓令提問。
看家族需要,不是看個人喜好?這很封建。
話可能會比較難聽,但一定是事實。
家主的兒子或女兒,他們出生之後就享受著錦衣玉食,到了他們為家族做貢獻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發揮作用了呢?
行,不想為家族盡責任。
那麽自小各種錦衣玉食的男女,女兒真的能接受在夫家天天計較柴米油鹽?男人的話,在家族有其需要承擔的責任,娶了一個非但無法幫助自己反而各種拖後腿的女人。就問問,夫妻能夠相處得和和睦睦嗎?
不是絕對沒有,隻能說多數人會受不了生活環境的巨大落差。
嬌姬就是出於家族的需要才嫁給了樓令,她很幸運嫁給了一個爭氣的丈夫。
不是每一個女人都那麽幸運。
也不是每一個男人能夠避免被婆娘折騰沒了家業。
樓令不想跟嬌姬扯兩性話題。
當然,樓令也知道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特性,既然生活在春秋時代,隻能是更多的去順應時代。
“範氏?”樓令想了想,說道:“不管怎麽說,有接觸的機會,看翎的意願。”
“你……”嬌姬眉頭挑了起來。
樓令看到嬌姬的臉色就知道要說什麽,搶先說道:“咱們家已經不用非要委屈自己人了。”
有一個天大的事實,為難女人最多的是女人。
這時候,樓小白過來。
“這件事情沒有結束,有時間再分辨出一個對錯。”嬌姬知道樓小白要跟樓令談秦國的事情,自己給走開了。
“父親?”樓小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為什麽搞成那樣。
樓令聚手擺了擺,說道:“換個地方說話。”
“對了,你將禮物送去郤氏了嗎?”樓令問道。
外出帶土特產,再送給一些親朋之類,是諸夏之人的一個習俗。
“已經派人送了。”樓小白先迴答,再說道:“兒子今年發現了一些異常。”
那些異常就是秦國的抵抗遠比往年更加消極,尤其是那邊的秦人竟然不嚐試恢複生產了。
“兒子多方查證,並未發現西邊的秦人給東邊送來糧食。”樓小白皺眉說道:“當地的秦人應該還有二十多萬,一年前已經出現糧荒,怎麽不從西邊調糧呢?”
秦國跟列國的貿易早就因為晉國的封鎖而中斷,他們頂多就是跟周邊的那些異邦進行貿易。
所有的異邦其實是會進行農耕,隻是產出無法跟諸夏列國相比較。
那是真的,遊牧民族同樣會進行農耕,隻是一般撒了種子就任其自生自滅,固定季節再去取得收獲。
因為是那種耕作方式的關係,遊牧民族的農耕產出自然無法跟農耕民族相比,他們也就比較依賴奶製品。
是的,沒有錯,遊牧民族的食物主要是奶製品,有條件也會吃穀物,真不是每一頓都吃肉。
秦國周邊的異邦並不少,規模比較大的有白翟、義渠、烏氏,規模小的就是各種狄、戎或雜胡了。
晉國又在持續打擊白翟,已經逼得白翟向西邊進行遷徙。
作為秦國可以交流的盟友,遷徙狀態下的白翟,他們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
所以,哪怕是秦國有跟異邦貿易,想來是獲取不到足夠分量的食物。
“你說,他們有可能要逃?”樓令問道。
樓小白其實沒有多想,經過樓令那麽一講,倒是覺得很有可能了。
待在都城圈的秦人,權貴的生活質量可能還過得去,普通人吃飯出現了大問題。
一個國家光達官貴人活得不錯有屁用啊?普通人活不下去,預示著國家要崩潰了。一旦國家真的崩潰,普通人就該清算達官貴人。
“發生疫情的消息遲早傳到秦廷,他們確實極有可能趁此機會逃跑。應該是在我們應付疫情的時候,他們盡數進行遷徙。”樓小白說道。
樓令隻是看著樓小白,沒有開口講話。
“我們是不是能夠傳遞虛假信息,誘使秦廷率眾遷徙,再實施攔截?”樓小白越說越興奮,怎麽看都顯得非常期待。
“他們可是還有二十多萬人,並且西邊一定會有支援過來。”樓令很心動,隻是無法不顧現實情況:“他們是要逃命,人為了活命的時候最狠,咱們家不一定扛得住。”
樓小白冷靜下來,知道確實是那麽一迴事。
現如今的樓氏進行極限動員,應該是能夠動員出五萬左右的私軍。
問題是什麽?樓氏不能隨隨便便進行極限動員,更不可能全數拉去跟秦國作戰。
想要全數遷徙向西的秦廷,他們為了安全著想,也是為了遷徙順利,勢必會展開對青壯的組織,二十多萬組織起四五萬可參戰人數應該沒有問題。
從西邊支援到東邊的秦軍,再加上那些遊牧狀態下受到征召的秦人,怎麽都不會低於三萬吧?
要是有晉軍前往,等於就是逼秦軍不得不拚命,一場慘烈大戰注定不可避免。
“邀請郤氏?”樓小白問道。
樓令還在思考。
邀請郤氏的話,郤氏堂兄弟大概率會應邀,隻是出兵數量比較不好說。
最大的問題是,樓氏的目標是占領秦國都城圈,一旦郤氏出了大力氣,後麵進行分配一定是由郤氏占大頭。
真讓郤氏占其中的大頭,樓氏前前後後那麽辛苦是為了哪般?
“要是任由秦人遷徙,不抓住機會極盡削弱,日後一樣會有大麻煩……”樓令有點被難住了。
不是說,樓氏對付秦國下了最大的力氣,最後就能夠將全部的好處吃下。
隻是,由樓氏出力最大,有理由去實現最大的好處。
樓小白顯然了意識到邀請郤氏會產生的麻煩,一時間同樣陷入沉思。
“遷徙……,遷徙的話,不用貼著交戰,可以用騎兵做最大的襲擾。家族可以拿出一萬八千左右的騎馬步兵,再從狐氏征調七千,一共兩萬五千執行襲擾任務,攪得秦人筋疲力盡,再讓傳統部隊上場收割?”樓令還是不想其他卿位家族參與進來,要拿其中的大頭。
事關樓氏的未來基業,樓令可不會再弄什麽利益均沾了。
要不是按照既定規則需要分潤給晉君周,甚至是樓令想著全部都要。
很現實的情況是,樓令哪怕是得到秦國都城圈,實際上也不是完全獲得完整的秦地。
晉國擴張到涇水邊上是好幾年前的事情,眾多家族在那邊有著封地,並且是卿位家族一家不缺。
與此同時,修建關隘的區域是魏氏的封地,當前那個地方沒有名字,後世叫靈寶市。
僅僅是涇水周邊被切得零散這一點,講事實就是樓氏哪怕盡占秦國都城圈,一樣無法展開大舉的農業開墾。
能多占,自然是極好,日後再想辦法實現盡數掌控秦地也便是了。
另外一點,樓令近期之內沒有打算遷徙家族的“都”所在,不出意外在他這一代就是以“太原”作為“都”了。
樓令想出了辦法,沒有馬上將辦法說出來,等著樓小白能夠再發表什麽意見。
有個說法,大多數人所能構思是根據自己的所知,一無所知的事情無法憑空想象出來。
很多人想象中的宇宙戰爭是戰艦巨炮對轟,後麵會因為航母顯示威力再加上各種小型載具衝殺。等病毒展現威力,認知中的宇宙戰爭會加上基因武器。
其實,想要毀滅一顆星球的生靈,牽引宇宙中的大型隕石撞擊,會是一種幾乎沒有成本但是極為有效的手段。
樓小白當然知道騎馬步兵,可是所掌握的信息跟樓令不是一個等級,沒有人進行提醒,可能想不到騎馬步兵用來針對秦國的遷徙非常合適。
當天,樓小白講的方案,大多是邀請哪個家族之類。
樓令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隻是讓樓小白再好好想想。
幸虧樓小白沒有提出幹脆讓秦人安然遷徙走的說法,否則就該讓樓令懷疑自己的教育是否失敗了。
在那天之後的第四天,樓令正在查看嬴姓武的信息,想出辦法的樓小白過來了。
露姒看中的這個武,他果然是秦人,在樓氏已經生活了六年。
兩人的相識沒有什麽戲劇性,秦人武是因為立功獲得了進修教育的機會,因此跟露姒有了接觸的機會。
“你看看。”樓令將收集來的信息遞給樓小白。
隻能說,樓小白看了信息有點懵,問道:“這人……,有問題?”
信息包括秦人武的出身,能夠查到的生活軌跡,大致身高以及年齡。
身高有大致,年齡也有?這是當然。封建時代多得是不知道自己年齡的人。
樓令訓斥道:“你怎麽當兄長的?從來沒有關心過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嗎?”
“啊?”樓小白隻會關心自己的那些弟弟,還真沒有真正特別關注過妹妹的私人感情。
也就是,樓小白會關注一下妹妹們的生活,其它真的沒有了。
而會關注幾位妹妹的生活,頂多就是作為嫡長子的責任。
關注弟弟的話,樓小白有找幫手以及警惕可能出現挑戰的心思。
樓令從來沒有奢望過自己的一眾子女能夠無私的團結友愛,隻是也絕對不想看到太過於功利心。
在這一方麵,樓令不會用任何語言強調。
很多的事情光說沒有什麽用,發生了什麽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見證。
“兒子錯了,以後一定改正。”樓小白不遲鈍,已經意識到發生了什麽事情,說道:“露看中他了?”
樓令先點頭,再問道:“你怎麽看?”
“光從信息來看,除了地位太低之外,倒是沒有問題。”樓小白說得就是最大的障礙,小心翼翼地試探道:“兒子讓人親自去觀察一下?”
樓令不適合親自去觀察,他親自露臉的話,一旦被認出來,想得到真實情感的答案會很不容易。
樓小白等二代一樣麵臨著樓令相同的問題。
“可以。”樓令就是在加強樓小白與一眾弟弟、妹妹的感情。他自己也會派人暗中觀察。
身份低?還是那一句話,隻要樓令願意的話,栽培以及提拔一個人太容易了。
樓小白這一次過來是認為想到了好辦法,騎馬步兵的襲擾,傳統部隊的最後收割,兩點都被他提了出來。
“情況合適的話,是不是從鄭地征召部隊?”樓小白加了這一點。
如果沒有疫情困擾的話,樓氏征召新投靠的鄭地附庸參與家族的行動,無疑是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主仆屬性。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確認秦廷是否遷徙,進行遷徙又是在什麽時候,能不能由我們來決定他們什麽時候進行遷徙。”樓令有意將這個重擔交給樓小白。
“另外,武的婚事不能再拖了。”樓令上一次要派人去齊國是將近兩年前。
盡管當前的貴族子嗣成婚的年齡普遍比較大,到了適婚年齡沒有未婚妻或未婚夫卻是不常見。
樓小白猶豫過後,還是問道:“父親打算將武的封地安排在鄭地?”
關於樓武的封地應該選在哪裏,其實樓令一直在遲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