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軍將變成上軍將,對樓令來說有什麽不同嗎?講事實就是,兼任的官職不變,最大的不同僅是搭檔變成了中行偃這位荀氏之主。


    在晉國能不能獲得卿位,代表著能不能夠坐到餐桌,拿起刀叉進行大快朵頤。


    隻要獲得了卿位,不涉及到中軍將這個職位,無論是新軍佐還是中軍佐,差距隻是什麽時候排資論輩當上中軍將,其它還真的是沒有什麽區別。


    同為卿大夫,最大的區別就是所管理的家族實力怎麽樣,新軍佐所在家族或是跟盟友加起來實力強大,一樣能夠對中軍佐形成壓製。


    至於中軍將這個職位?直接說就是受到了名與器的加持,如同一國之君再沒有實權仍然可以得到最為基礎的待遇。


    關於實力才是一切這個道理,樓令沒有魂穿之前就已經了解得足夠透徹。


    現代社會的實力無外乎是權力或財力這兩種。天朝屬於是官本位,權力遠比財力更重要。


    在晉國這一邊,家族的實力強不強大將決定掌握多少話語權,隻是實力這種玩意哪怕是獨一檔,得罪的家族多了會很容易遭到圍攻。


    班師迴國之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將該做的事情辦妥,在當前算是效率極高了。


    拿分配戰利品來說事,效率要是低下的話,拖個一年半載都屬於正常。


    一個國家的高層職位出現非正常變動?不知道要角逐多久了


    “在郊外起莊園?”晉君周還以為智罃進宮謁見是想說什麽事,聽到這個請求下意識出現反感。


    現在的主權意識很強,該是誰的土地就是誰的。


    國家的都城當然是一國之君的土地,包括周邊數十裏到上限百裏。城內劃出一些土地給予眾臣是應有之意,不過也僅是將土地的使用權借出去,不代表土地的所有權不再歸於一國之君了。


    晉君周知道莊園這個概念,好多諸侯和貴族在某座城外修建莊園,一般是方便外出散心,想打獵也比較方便。


    在“新田”郊外修建莊園?考慮到莊園的占地麵積不會小,所在的區域在性質上比較特殊,特殊時刻在莊園裏麵藏兵的話,一定能起到很大作用。


    “朔的身體很不好。”智罃先進行這個解釋,仿佛是為了增加說服性,強調道:“樓氏醫匠說,居住在空氣比較好的地方,能夠減緩朔發病的概率。”


    樓氏在各種醫術上勝過秦國已經是公認的事情,晉國各家族沒少因此受益。


    以前各國的達官貴人生病是尋求秦國的幫助,現在變成向晉國的樓氏尋求幫助了。


    那並不是通往秦國的道路被晉國封鎖,或許也有那麽一點關聯?更重要的事實是,樓氏在藝術上的成就超過了秦國的“扁鵲”組織。


    在晉君周聽來,變成了樓氏也有在郊外建立莊園的意向。


    果然,智罃說道:“得知臣要尋君上進行請求,幾位卿大夫也非常意動。”


    晉君周和顏歡色地說道:“自無不可。”


    智罃馬上進行了感謝。


    事情說完,智罃隻是跟晉君周稍微再聊兩句便告退了。


    “幾位卿大夫有出城嗎?”晉君周問宦官。


    宦官答道:“並未聽說出城。”


    能夠跟在進晉君周身邊伺候的宦官都是公族封君。


    必須知道一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宦官並不絕對是閹人,也就是家夥事還在。


    宦官全部變成閹人是東漢時期的事情了。


    也就是說,西漢時期的宦官也不一定是閹人。


    關於趙高是不是閹人一直存在爭論,要是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的很多宦官乃是公族出身,再知曉趙高是嬴姓趙氏的那個“趙”,並且趙高有一位女兒,尤其是秦國的中車府令乃是一個正式的官職,幾乎能夠得出趙高並非閹人的結論。


    影視作品裏麵將趙高設定為閹人,隻需要知道天朝的編劇有多麽不靠譜,能夠明白是怎麽迴事了。


    其實,跟趙高作對的韓談才是閹人,而這位韓談就是管理秦皇後宮的太監。


    沒錯,春秋戰國時期的宦官不一定是閹人,太監則一定是閹人。


    晉君周有了可用的人手,便第一時間安排人緊盯卿大夫的動向。會這樣是他很沒有安全感,深怕有卿大夫突然帶兵闖宮城玩弑君。


    孤身一人迴國登基的晉周,他沒有安全感是對的。


    先有晉景公針對卿位家族實施滅家,在任期間先後滅掉先氏與趙氏。


    後麵,晉厲公試圖滅掉郤氏,行動沒有展開就敗露,遭到了卿大夫的合夥弑君。


    今年離晉厲公被弑殺才多少年,當初弑君的卿大夫除了欒書、韓厥和士燮之外,其餘卿大夫可還全部活著。


    沒錯,史書與坊間傳聞都指向欒書和韓厥弑君,晉君周卻知道不是那麽迴事。


    倒不是晉君周掌握了什麽證據,他是在坐上君位之後,根據晉厲公的一些行為,再加上一眾卿大夫的行為軌跡,聯合起來進行推論,認定當時參與弑君的人極多。


    那是什麽?一定是目前的卿大夫有一個算一個都有嫌疑,並且可以說是動機十足。


    硬要說證據的話,欒氏和韓氏先後被滅,兩家與晉厲公名下被瓜分的財產就是證據。


    當然了,除非是晉君周哪一天有充足的實力,針對卿大夫進行清算才會掀開那些事實,要不然隻能是臨死之前讓繼承人小心那些卿位家族。


    “派人去找上軍將,詢問樓氏世子是否歸國。”晉君周有點想念樓小白了。


    這種想念可以是出於友情,也能夠是希望多一個跟樓令溝通的橋梁。


    好多的事情,作為一國之君的晉周不好跟擔任上軍將職位的樓令直接說,用各種方式通過樓小白的嘴巴讓樓令得知,成與不成都隔著一層,不容某件事情談不成讓雙方必須采取應對措施。


    季節已經來到秋季中旬。


    在今年的春播之後,樓小白帶兵前去討伐秦國,交戰區域是秦國的都城圈。


    先是大敗虧輸又連續幾年遭到入侵的秦國,他們有試圖進行過反攻,要命的是多次被擊敗,搞到現在陷入徹底的頹勢。


    當前的秦國不止無力與入侵的晉軍打野戰,每年晉軍都會前往大肆破壞,搞到連農耕都無法進行。


    無法展開農耕對於秦國來說無疑是非常致命的事情,極度缺糧再一直遭受入侵,兩年前就已經陷入糧荒,導致都城圈出現逃亡潮。


    所以了,目前秦國雖然在都城圈堅持,但是他們更像是在苟延殘喘。


    極度不利的現狀讓秦國君臣多次商討要不要遷都,最新的消息是他們已經決議遷迴舊都。


    秦國遷徙都城的事情幹了好幾次,他們遷徙到“雍”之前,在“平陽”、“汧渭之會”、“?汧邑”、“?西犬丘”、“秦1”都設過都城。


    那麽,秦國君臣是想遷迴哪一座都城?他們要一撤到底,直接迴去西地邊陲的“?西犬丘”。


    到目前為止,要遷都的事情並未外泄,也就是僅限於秦國之君和極少數大臣知曉。


    主要是晉人已經不當人,野外看到秦人不是殺就是抓,看到在生產就破壞,搞得秦國君臣害怕一旦晉人得知要遷徙,一定會有晉軍尾隨追殺。


    真要是遷徙期間被追殺?當前秦國的都城圈還有將近二十來萬的人口,有多少人可以最終逃到“西犬丘”啊?


    當下的秦人並非後世之人所了解的秦人。


    直白說就是,秦人遠遠沒有秦獻公和秦孝公時期的堅韌,更沒有秦惠文王抖起來之後的自豪感。


    後世之人所了解到的是全盛時期的秦人,也隻看到了秦軍戰無不勝的一麵,無視了“虎狼之師”的獸性本質。


    隻不過,封建時代……,不是講交戰規則的古典時代,指的是封建時代,幾千年的封建時代也就一支嶽家軍做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其餘可以見識到什麽叫“兵過如梳”。


    秦國率先開啟屠戮黎庶的戰爭模式,他們中了自己投出去的迴旋鏢,隻能說一點都不值得同情。


    事實上,晉國在秦國的所作所為已經在列國有所傳聞,知道正在發生什麽事情的列國之人,普遍認為秦人活該。


    咋地?


    秦國入侵期間大肆屠戮普通晉人,破壞晉國的農田與其它生產設施,還不允許晉國報複迴去啊!


    要是晉國不報複迴去,列國的人反倒要瞧不起晉人。


    樓小白已經撤軍,隻是沒有來到“新田”,迴去樓氏的“太原”了。他在迴到“太原”之後,拿到了樓令更早就送抵的文書,執行命令開始封鎖樓氏各地與外界的通道。


    類似的事情整個晉國都在做,怕得就是列國正在發生的疫情傳到自家封地上。


    因為時局特殊的關係,樓令並沒有將分配到的俘虜安排押解去太原盆地,將他們押送去了秦地的“高陵”這個地方。


    到現在,樓氏的封地數量極多,位處本土的有‘太原’、‘韓’、‘平陵’、‘河陽’、‘瓜衍’、‘呂’、‘神木’,位於秦地便是“高陵”這個地方,隨後今年分配了在鄭國的“密”、“合”、“京”、“雍梁”。


    那樣的話,樓氏合起來就有十二座城池之多,村莊的數量超過三百。


    另外,轉換國籍之後歸於樓氏附庸的原鄭國家族有點多,幾乎是原鄭國西部的家族都投靠了樓氏。


    因為樓氏近乎於控製了原鄭國的西部,哪怕鄭國的其它區域有家族想要成為樓氏的附庸,講實話就是樓令知道不該收,勸導去當郤氏的附庸了。


    “這一次分配下來,吃虧最大的是範氏,他們會很急不可耐地想要入侵衛國吧?”


    說這句話的人是郤至,有著很濃的幸災樂禍。


    秋季中旬還沒有降溫,相反天氣方麵有點熱,郤至先到樓氏這邊,後麵智罃也到了,樓令與他們正在涼亭飲茶。


    有茶葉的地方並不少,隻是根據已知的地理主要集中在蜀地和巴地,當前也還沒有形成飲茶文化。


    目前的蜀國就是古蜀國,他們首次出現在姬周的史書是參加了武王伐紂。


    巴國同樣參與了武王伐紂,迴去後卻是開始跟蜀國過不去。


    樓氏的茶葉得自楚國,楚國的茶葉則是從巴國傳入。而楚人拿茶葉當成了一種藥材,並非是飲品的材料。


    沒毛病,茶一開始確實是被視作一種藥材,到東漢末年才有人拿茶葉當飲品材料,一直到唐代才形成茶文化,隻是大多用搗碎了煮的方式。炒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普及是在明代。


    西漢跟匈奴交易茶葉,其實漢人或匈奴人都是拿茶葉製作茶粥或茶菜,並且都知道有助於消化,尤其是經常吃肉的貴族多吃茶很有好處。


    “這一次,範氏所得是最少。”樓令魂穿之前就有每天喝茶的習慣,多少算是有癮。


    喝茶也能成癮?茶葉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常喝茶當然會成癮了。


    當然,樓令是魂穿的關係,已經換了一副身體,吸煙與喝茶的癮肯定是不存在了。


    “你總能搞出一些新奇玩意。”智罃初喝茶,隻感覺到澀和苦,真沒覺得有什麽好喝的。等他喝了樓氏研究了幾代的成果,能夠喝出迴甘的效果,才勉強接受飲茶這種行為。


    樓令指著放在旁邊的茶盒,說道:“這玩意的重要性超乎你們的想象。”


    隻能說郤至和智罃壓根就不信。


    也對,當下隻是有非常基礎的醫學認知,中醫也是在形成階段,很多常識並不廣為人知。


    話說,郤至和智罃怎麽過來?他倆並不是相約而來,有閑暇要麽是他們來,不然就是樓令去串門。


    人的交情在於日常進行交際,要不然便是再好的交情,日久沒有進行接觸,曾經再好的交情都要變淡了。


    在智罃來之前,郤至跟樓令聊的是征討伊洛之戎的事情。


    郤至有意插一腳,也就是他對討伐伊洛之戎也有很大的興趣,隻是自覺跟智罃的交情很一般,想讓樓令穿針引線撮合一下。


    樓令將話說得比較直白,認為荀氏內部不穩,中行偃提防智罃的獨走行為,一旦溫氏摻和到征討伊洛之戎,極可能引得中行偃做出很激烈的反應。


    三個人正聊著,林姒前來匯報,說是魏氏之主魏顆前來拜訪。


    相比卿大夫之間的頻繁往來,多少是與非卿大夫隔著一層,反正卿大夫極少主動去拜訪非卿大夫的貴族,非卿大夫的貴族也不會頻繁求見卿大夫。


    這不是什麽人以群分,隻能說是兩邊明白隔著那麽一層,很難進行正常的相處,起碼是非卿大夫不敢隨便講話。


    “你們聊?”樓令問道。


    郤至沒有反應。


    智罃笑著點了點頭。


    自然會有人照顧郤至和智罃,並不是樓令一走就將他們晾到一邊了。


    樓令在客廳接見魏顆,比較直接地問:“有什麽事情嗎?”


    魏顆本來還想東拉西扯,等氣氛合適再講出來意。


    “智氏與一眾公族討伐三戎,不知道我家能不能參加?”魏顆問道。


    魏氏隻是樓氏名義上的附庸,並沒有實際受到樓氏的管控。


    “你確認要參加?”樓令其實也是用盟友的方式跟魏氏相處,沒有頤指氣使的做派。


    魏顆愣了一下,想到了什麽似得變得比較猶豫,好一會才說道:“如果上軍將允準的話,我家想參加。”


    “事情非常複雜。”樓令說到這裏停頓下來,足足有一段時間沒有說話,一刻鍾左右才開口說道:“你家會被卷入荀氏的內鬥,我家也會受到牽連。”


    剛才,魏顆就是想到中行偃對智罃的態度才遲疑,最終認為魏氏還是應該參加。


    “這……”魏顆明白哪怕是名義上的附庸,魏氏還是借了樓氏的招牌。


    樓令笑著說道:“今年就算了。”


    潛台詞就是,以後會有機會。


    魏顆已經得到樓令的態度,除非是不想再抱住樓氏這隻大腿,否則隻能是遵從了。


    “公族的戰鬥力非常一般,他們的精銳很大一部分折損在‘楊梁之戰’了。”樓令總是要進行安撫:“我猜測今年打伊洛之戎不會順利。”


    “會輸?”魏顆驚訝了。


    樓令搖頭說道:“不至於會輸,隻能說大概率會贏得很不好看。”


    這讓魏顆比較懵。


    贏得不好看對於晉國的卿位家族來說就是輸。


    知道荀氏內部的情況,會得出中行偃本身就想削弱智氏的結論,一旦智氏打伊洛之戎期間造成的損失比較大,不等於智氏的處境會變得更危險了嗎?


    很多事情樓令都沒有跟智罃講,怎麽可能說給魏顆聽。


    這一次,智氏可能在攻打伊洛之戎的過程中損失不小,使得私軍不多的智氏變得更少。


    可是,智氏可以將攻占的土地實施控製,抓到的戰俘也能留下。


    另外一點,變得更弱的智氏將減少中行偃的忌憚,起碼不會像現在那麽劍拔弩張。


    那樣一來,智氏就可以得到喘息之機,他們要是精心經營新拿到手的土地,一邊再加強對“羨”的訓練,幾年過後會將成果顯現出來。


    “溫氏之主要參與討伐伊洛之戎,被我說服了。”樓令告訴魏顆這個消息。


    這樣啊?魏顆直接失去掙紮。


    如果樓令隻是拒絕為魏氏說項,哪怕魏顆嘴巴不說,心裏肯定會有芥蒂。


    樓令連郤至都拒絕,擺明就是有其原因,哪會讓魏顆心生怨懟呢。


    “這樣,你家跟狐氏合作,北上討伐樓煩?”樓令不是吩咐,是進行問詢。


    樓氏攻滅林胡之後,增加了十多萬林胡的人口,考慮到人口構造的因素,放棄了原計劃中對樓煩的軍事行動。


    狐氏跟樓氏滅掉林胡得到的好處不大,他們倒是沒有什麽怨懟,隻當是報了樓氏使得狐氏可以迴歸晉國的恩情。


    既然狐氏那麽識相,再來就是不能放任樓煩不管,樓令也就允許了狐氏討伐樓煩的請求。


    “樓煩?”魏顆當然知道樓煩,也聽說狐氏在針對樓煩,要說不意動那是不可能的。他問道:“狐氏會樂意嗎?”


    樓令說道:“我會代為說項。”


    真實情況是,狐氏討伐樓煩的行動並不怎麽順利,雙方從未爆發過參加人數總合超過五千的交戰。一般是幾百對幾百,最多就是兩三千對兩千三,互相之間有勝有敗,更多的時候是在玩捉迷藏。


    那倒並不是說狐氏在打虧本的戰爭,能夠收獲到的戰俘和馬、牛、羊、皮草、筋等物資,維持一個小賺的格局。


    樓令送走魏顆,迴到涼亭聽到郤至和智罃在聊各個家族的動向。


    列國正在發生疫情,有行動的晉國家族肯定不會去入侵。


    在“楊梁之戰”消耗太多資源的各個家族,他們迫切需要賺取外快,隻能是拿周邊的異邦開刀了。


    動用兵力最多的家族是範氏,他們要按照自家的原計劃繼續清剿境內的狄人、戎人和夷人,一邊又製定了入侵仇由和鮮虞的新計劃,


    中行偃則是要拿南燕開刀,打算一次性滅掉南燕這個小國,再拿攻占到的地盤跟郤氏交換鄭國南部的城池。


    “你是代表大宗之主來跟我講這些?”郤至問道。


    智罃笑著頷首:“這不是剛好碰上了嘛。”


    荀氏內部鬥歸鬥,沒有撕破臉呢。


    一天不分家,中行偃跟智罃有著很大的相同利益,該有的互相配合總是要維持。


    “南燕啊?他們倒是不難打,隻是不怕天子怪罪嗎?”郤至沒有忘記南燕也有在周王室掛號。


    智罃比較奇怪地說道:“我們都那樣對待鄭國了,還顧得上其它?”


    “也對……”郤至說著“哈哈”大笑幾聲,再說道:“下軍將說得極是。”


    樓令看著兩人在“哈哈”大笑,很明白他們的心態是徹底發生了改變,不再將之前的既定規則當一迴事了。


    看卿位家族的選擇,再看看其餘家族的動向,看似還保留著克製,一旦讓他們嚐到甜頭,絕不會再區分動手的對象是否異邦。


    “多數家族不管是出於需要,還是怎麽個迴事,展開或準備對某個勢力動手。我想要的大擴張已經實現,到了這種程度,除非是對外大敗虧輸一次,要不然戰車是刹不住了。”樓令心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耀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耀與忠誠並收藏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