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談崩了?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個人私下交往的時候,晉人和楚人會將火藥味盡量隱藏起來。
輪到國家層次的互動,晉國或楚國隻會爭取表現出最好的一麵,或者說試圖將對方壓下去。
兩國君主在陣前相會?那一定要拿出最好的布置,怎麽可能故意示弱嘛。
如果某一方看上去像是在示弱,一定是他們的狀況糟糕到連偽裝都辦不到了。
翌日。
晉君周準備妥當之後,來到營盤之外與樓令等人會合。
兩邊並沒有事先約定帶多少人,更沒有約束不能帶什麽人,隻是有相關的前例可以借鑒。
晉國這一邊邀請齊國、宋國、魯國、衛國有代表同行,算是給予盟友應有的尊重。
當然了,高固、華元、季孫行父、孫林父隻是有見證的資格,可別腦子犯什麽糊塗,想在晉國和楚國高層會麵的時候做主。
因為他們隻是隨行的關係,所以每一個人僅帶百人同行。
晉國這一邊出動的人之中,晉君周當然會參與,卿大夫隻有樓令隨行,餘外便是一個“師”的將士。
後方的準備就複雜了許多,各部前線都做好了出擊的必要準備,為的就是一種以防不測。
在以晉國為首的聯盟有動作之後,楚國那邊也展開自己的行動。
楚君審當然會出現,隨行的主要人物有子庚、子革、養由基,一同出發的還有一萬楚軍。這一萬楚軍之中,存在約四千的“左右廣”。
特別需要提起的人物是子庚,他乃是楚莊王之子,也是楚君審的弟弟,名午。
子庚現在是楚國的令尹人選,也是最為熱門的人選,沒有之一。
兩邊的隊伍互相靠近,軍隊間隔百米左右停下,仍舊向前的隻有各方代表搭乘的戰車。
樓令暫時擔任晉君周的車左,步毅擔任禦戎,魏顆作為車右。
楚君審的車右乃是養由基,子庚擔任禦戎,子革擔任車左。
兩邊都是特別情況,搭乘廣車前來會麵,要不然一乘戰車的車組其實隻有三人。
一同向前的還有齊國、宋國、魯國、衛國的代表。他們之所以出現在這種場合,唯一的原因隻是晉國願意給予體麵。
兩個陣營的代表互相靠近到十米以內停下,晉君周和楚君審的廣車在稍微停頓之後又緩速向前,直至相距三米才停下。
“問候晉君無恙。”
“問候楚君無恙。”
哪怕時代已經變了,互相問候是應該有的開場白。
任何的時代,兩國首腦見麵就互噴,該成怎麽迴事了?
再小的國家,他們的首腦也幹不出像小流氓的事情,要噴在用詞上也會有所選擇。
當然了,小國就該有小國的謙卑,不懂在行為和遣詞用字上的謙卑,自然會有大國教導禮儀,成全其該得到的體麵。
互相問候的兩位國君沒有馬上說話,各自觀察對方所帶軍隊的情況。
晉國這一邊,目光所能及的隊列,全員身披鐵甲,好些士兵配上了盾牌。
“大王請看那邊,當是樓氏的軍隊。他們手持戰戟和盾牌,肩上挎弓。”子庚特別點了那一支晉軍,數量約是三千左右。
楚君審看過去,說道:“樓氏的新軍,給予我們造成很大的損失,是一支絕對的精銳。”
兩軍交鋒了那麽久,哪一邊有著什麽精銳,大體上能夠做到心裏有數了。
晉軍當然不止有樓氏的精銳,應該說除了祁氏之外的所有卿位家族都有自己的精銳部隊,隻是精銳也存在區別,楚軍認定最為能打的是來自樓氏的精銳。
楚軍這一邊還知道晉國的非卿位家族之中,魏氏同樣有一支精銳部隊,看性質與樓氏的精銳很有很大的重疊。
怎麽說呢?樓氏或魏氏的精銳部隊,基本上都是身穿多層甲胄,存在區別的是魏氏的精銳不像樓氏精銳配盾和搭弓。
“晉人之無恥,便是學了不認!”楚君審所指的是戟這一種武器。
以事實而論,戟這種武器確實是楚人先用,率先成為“左右廣”的標配。
所謂的戟分兩種,一種是戈加上矛,另一種是多部的戈層疊,兩種款式的杆長度大致上分為一米二、一米六、二米四、三米,其中多層戈的那一款戟也有四米長度的款式。
戰場比較常見的戟是加了矛的款式,杆的長度一般采用一米二或一米六那一款。
其餘長度的戟?它們更多是儀仗隊所使用。
至於說穿多層甲,不存在到底是誰模仿誰。
同時配置盾牌和弓、矢,倒是樓氏由來首創了。
“他們還學我們使用鐵質農具!”楚君審想到這個就更生氣。
其他人知道樓氏的鐵質農具不是學楚國鐵包木,隻是他們才不會糾正自家的大王。
晉國這一方的人,他們一樣在觀察出場的楚軍。
一眾楚軍之中,自然是“左右廣”最為顯眼。
“這一代的‘左右廣’已經沒有初代的能征善戰,隻是看著像是得到了裝備上的加強?”晉君周當然知道‘左右廣’這一支軍隊。
步毅笑嗬嗬地說道:“‘左右廣’屢次損失慘重,最慘的一次差點被下軍將全滅。”
晉君周扭頭看向樓令,說道:“下軍將善戰啊!”
樓令卻是說道:“這一批‘左右廣’大批列裝了犀牛皮的甲胄,更難對付了。”
皮甲自然存在等級,像是犀牛皮製成的皮甲,絕對算得上是等級最高的一種皮甲了。
必須要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楚國疆域內確實有犀牛這種動物,目前的數量還不算少,主要是棲息在雲夢澤那一帶。
同時,雲夢澤還有另外一種動物泛濫成災,它們便是小型鱷魚。
楚國的“左右廣”開始大批量列裝犀牛所製的皮甲,能夠看出有了極大的軍備壓力。
那是楚國高層已經發現防具上落後給了晉軍,明知道獵殺犀牛不容易,願意承擔其代價進行大批獵殺,期望彌補甲胄上與晉軍的劣勢。
現場冷了大約半刻鍾的時間。
在那一段時間裏,有人在觀察對方的軍隊,有人則是在觀察個人。
養由基一直盯著樓令瞧,眼眸裏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挑戰?這是不存在的。
如果雙方的地位差不多,自然是站在同等地位上的爭雄。
一旦雙方的地位差距太大,憑什麽地位高的一方要接受地位遠不如自己的人進行挑戰?
到了一定的地位,誰還一個人拚兇鬥狠,真這樣幹的人,無論他多麽有把握,純粹就是腦子壞掉了。
晉國允許一名貴族發展起來,還能夠在積累足夠的實力之後,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
楚國跟大多數國家相同,哪怕是再有本事,沒有足夠的血統,天花板就那麽高。
這麽說吧?晉國允許公族之外的人成為國家的統治者之一,其他國家不是公族就永遠是被統治者。
論戰功的話,養由基立下的戰功太多,稱得上大功勞的功績一樣不少,結果他封地沒有增加,官職也長久不變。
那就是養由基為什麽羨慕樓令的原因。
“晉君這一次邀請陣前會麵,所為何事啊?”楚君審最先按耐不住。
晉君周其實早就有鋒芒在背的感覺,強忍著沒有率先開口而已。
兩個國家談事,一般是最先開口的一方失去主動權。關於這個道理,不久前樓令跟晉君周提起。
顯然晉君周是記住了。
“聽聞貴軍疫病嚴重?”晉君周提問。
楚君審皺眉說道:“不獨我軍,聯軍想來是一樣的情況。”
願意承認這個事實就好。
晉君周先點頭,再說道:“兩軍交鋒,死在拚殺之中乃是死得其所,非戰鬥而亡則是恥辱。”
楚君審點頭認同晉君周的觀點。
這種觀點無論在什麽時代的都是主流,也是作為武人應有的認知。
晉君周提議道:“寡人提議暫時進行休戰,不知道楚君意見如何?”
楚君審的迴應是發出一陣“哈哈哈”的大笑,笑夠了才說道:“如此說來,貴國認輸?”
“秉承仁義才有那個提議,楚君莫要偷換概念。”晉君周先行否認,換上了嚴肅的表情繼續說道:“如此說來,楚君拒絕?”
楚君審心裏當然同意暫時休戰,原因是楚軍的疫病非常嚴重,超過五成的將士失去戰鬥力,剩下的又有至少兩成是在苦撐,能夠暫時休戰多少可以喘口氣。
隻不過,楚君審必須表現得強勢,免得弱了己方的氣勢。
另一方麵來講,楚君審很希望可以嚇唬到晉國君臣,來一個不戰而勝。
“大戰一場!”楚君審瞪大獨眼,氣勢十足地繼續說道:“以此戰定勝負,如何?”
晉君周下意識看向樓令,用眼神詢問意見。
這種場合先向臣子尋求意見,講實話就是輸了一籌。
楚君審看到晉君周的舉動,又是一陣“哈哈哈”大笑,用這樣的行為嘲笑晉君周的不成熟。
那是站在楚君審的角度。
拿不定主意,詢問臣子的意見,本身就是一國之君該有的素養,相反顯得無比理智。
拿不定主意卻是不肯詢問他人意見,才是最為不成熟的體現。
當然了,能力的高低,一定是表現出來了。
隻不過,晉君周幾歲,才當了多久的一國之君;楚君審又是多少歲,掌權了多久的時間。
國與國進行對比,不會去限定條件,比拚的是全部,包括了首腦表現出來的素質。
因此,一眾楚人看到晉君周的表現,內心裏生出了優越感。
樓令知道怎麽迴事,無視了楚人的嘲諷表情,低聲對晉君周說道:“數量。”
楚國高層想對晉國高層施壓?這是要設置交戰條件,彌補整體上的弱勢。
怪就怪晉君周的軍事素質還沒有培養起來,無法獨立進行應對了。
晉君周得到提醒,有了自己的理解,朝楚君審說道:“既然楚君不願意接受好意,便繼續交戰吧。”
看剛才的形勢,楚君審擺明就是想要約定雙方出動同等規模的軍隊交戰,並且提議用那一場交戰來決定誰摘取勝利的果實。
那是一種投機取巧!
楚軍的整體狀況非常糟糕,限定交戰部隊的規模,可以讓楚君審集中精銳應戰,可以避免整體弱勢,發揚存在的優勢。
既然是約戰模式,打輸打贏都能夠獲得體麵收場,遠比用之前交戰的模式對楚國更為有利。
楚君審想說什麽,卻見晉君周吩咐步毅調轉戰車。
“晉君?”楚君審當然不願意這一次會麵就這樣結束:“晉君!”
晉君周當作沒有聽見。
“楚軍的狀況遠比我們猜測的更為糟糕。”晉君周低聲問樓令:“寡人的應對沒錯吧?”
樓令作為臣子,肯定不能用稱讚的方式,隻能稱頌:“君上英明。”
其實,這一次會麵隻能說彼此製造出了很尷尬的場麵。
在應對方麵,晉君周保持了強國之君的強勢,起初得到了基本分,最後的舉措卻是遞進到滿分。
這又是過程不那麽對,收場正確的結論。
真要同意楚君審出動規模相同的部隊交戰,來決定這一場戰爭的勝負,無疑是晉軍拋棄了自己的優勢,步入到楚軍想要的節奏。
楚國君臣眼睜睜看著晉國陣營的人離去,誰都能看得出好像是出了什麽大疏漏,偏偏沒有人敢跟滿臉陰沉的楚君審說話。
“迴去!”楚君審當然知道出現疏漏,還是大簍子。
“大王,接下來敵軍會大舉猛攻?”子庚小心翼翼地問道。
楚君審心裏懊悔,表麵上一定不會表現出來,相反又是一陣“哈哈哈”大笑,再說道:“寡人設立防線用來做什麽?不正是要讓敵軍猛攻嗎?!”
子庚不敢再說話了。
直至迴到營盤之內,參與會商的齊國、宋國、魯國、衛國代表,他們基本是滿頭霧水的狀態。
他們之前跟楚國君臣的想法一樣,認為晉國君臣好像撐不住了。
最終的結果卻不是那麽一迴事啊!
沒有等他們想出一個所以然來,郤錡派人進行召喚。
“讓你們的部隊加快行軍速度!”郤錡提出這個要求。
幾個國家的執政臉色發苦。
郤錡又善意地提醒道:“軍中有疫病,不要讓得到輪換的部隊迴國。”
這一下,直接讓他們麵麵相覷……
輪到國家層次的互動,晉國或楚國隻會爭取表現出最好的一麵,或者說試圖將對方壓下去。
兩國君主在陣前相會?那一定要拿出最好的布置,怎麽可能故意示弱嘛。
如果某一方看上去像是在示弱,一定是他們的狀況糟糕到連偽裝都辦不到了。
翌日。
晉君周準備妥當之後,來到營盤之外與樓令等人會合。
兩邊並沒有事先約定帶多少人,更沒有約束不能帶什麽人,隻是有相關的前例可以借鑒。
晉國這一邊邀請齊國、宋國、魯國、衛國有代表同行,算是給予盟友應有的尊重。
當然了,高固、華元、季孫行父、孫林父隻是有見證的資格,可別腦子犯什麽糊塗,想在晉國和楚國高層會麵的時候做主。
因為他們隻是隨行的關係,所以每一個人僅帶百人同行。
晉國這一邊出動的人之中,晉君周當然會參與,卿大夫隻有樓令隨行,餘外便是一個“師”的將士。
後方的準備就複雜了許多,各部前線都做好了出擊的必要準備,為的就是一種以防不測。
在以晉國為首的聯盟有動作之後,楚國那邊也展開自己的行動。
楚君審當然會出現,隨行的主要人物有子庚、子革、養由基,一同出發的還有一萬楚軍。這一萬楚軍之中,存在約四千的“左右廣”。
特別需要提起的人物是子庚,他乃是楚莊王之子,也是楚君審的弟弟,名午。
子庚現在是楚國的令尹人選,也是最為熱門的人選,沒有之一。
兩邊的隊伍互相靠近,軍隊間隔百米左右停下,仍舊向前的隻有各方代表搭乘的戰車。
樓令暫時擔任晉君周的車左,步毅擔任禦戎,魏顆作為車右。
楚君審的車右乃是養由基,子庚擔任禦戎,子革擔任車左。
兩邊都是特別情況,搭乘廣車前來會麵,要不然一乘戰車的車組其實隻有三人。
一同向前的還有齊國、宋國、魯國、衛國的代表。他們之所以出現在這種場合,唯一的原因隻是晉國願意給予體麵。
兩個陣營的代表互相靠近到十米以內停下,晉君周和楚君審的廣車在稍微停頓之後又緩速向前,直至相距三米才停下。
“問候晉君無恙。”
“問候楚君無恙。”
哪怕時代已經變了,互相問候是應該有的開場白。
任何的時代,兩國首腦見麵就互噴,該成怎麽迴事了?
再小的國家,他們的首腦也幹不出像小流氓的事情,要噴在用詞上也會有所選擇。
當然了,小國就該有小國的謙卑,不懂在行為和遣詞用字上的謙卑,自然會有大國教導禮儀,成全其該得到的體麵。
互相問候的兩位國君沒有馬上說話,各自觀察對方所帶軍隊的情況。
晉國這一邊,目光所能及的隊列,全員身披鐵甲,好些士兵配上了盾牌。
“大王請看那邊,當是樓氏的軍隊。他們手持戰戟和盾牌,肩上挎弓。”子庚特別點了那一支晉軍,數量約是三千左右。
楚君審看過去,說道:“樓氏的新軍,給予我們造成很大的損失,是一支絕對的精銳。”
兩軍交鋒了那麽久,哪一邊有著什麽精銳,大體上能夠做到心裏有數了。
晉軍當然不止有樓氏的精銳,應該說除了祁氏之外的所有卿位家族都有自己的精銳部隊,隻是精銳也存在區別,楚軍認定最為能打的是來自樓氏的精銳。
楚軍這一邊還知道晉國的非卿位家族之中,魏氏同樣有一支精銳部隊,看性質與樓氏的精銳很有很大的重疊。
怎麽說呢?樓氏或魏氏的精銳部隊,基本上都是身穿多層甲胄,存在區別的是魏氏的精銳不像樓氏精銳配盾和搭弓。
“晉人之無恥,便是學了不認!”楚君審所指的是戟這一種武器。
以事實而論,戟這種武器確實是楚人先用,率先成為“左右廣”的標配。
所謂的戟分兩種,一種是戈加上矛,另一種是多部的戈層疊,兩種款式的杆長度大致上分為一米二、一米六、二米四、三米,其中多層戈的那一款戟也有四米長度的款式。
戰場比較常見的戟是加了矛的款式,杆的長度一般采用一米二或一米六那一款。
其餘長度的戟?它們更多是儀仗隊所使用。
至於說穿多層甲,不存在到底是誰模仿誰。
同時配置盾牌和弓、矢,倒是樓氏由來首創了。
“他們還學我們使用鐵質農具!”楚君審想到這個就更生氣。
其他人知道樓氏的鐵質農具不是學楚國鐵包木,隻是他們才不會糾正自家的大王。
晉國這一方的人,他們一樣在觀察出場的楚軍。
一眾楚軍之中,自然是“左右廣”最為顯眼。
“這一代的‘左右廣’已經沒有初代的能征善戰,隻是看著像是得到了裝備上的加強?”晉君周當然知道‘左右廣’這一支軍隊。
步毅笑嗬嗬地說道:“‘左右廣’屢次損失慘重,最慘的一次差點被下軍將全滅。”
晉君周扭頭看向樓令,說道:“下軍將善戰啊!”
樓令卻是說道:“這一批‘左右廣’大批列裝了犀牛皮的甲胄,更難對付了。”
皮甲自然存在等級,像是犀牛皮製成的皮甲,絕對算得上是等級最高的一種皮甲了。
必須要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楚國疆域內確實有犀牛這種動物,目前的數量還不算少,主要是棲息在雲夢澤那一帶。
同時,雲夢澤還有另外一種動物泛濫成災,它們便是小型鱷魚。
楚國的“左右廣”開始大批量列裝犀牛所製的皮甲,能夠看出有了極大的軍備壓力。
那是楚國高層已經發現防具上落後給了晉軍,明知道獵殺犀牛不容易,願意承擔其代價進行大批獵殺,期望彌補甲胄上與晉軍的劣勢。
現場冷了大約半刻鍾的時間。
在那一段時間裏,有人在觀察對方的軍隊,有人則是在觀察個人。
養由基一直盯著樓令瞧,眼眸裏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挑戰?這是不存在的。
如果雙方的地位差不多,自然是站在同等地位上的爭雄。
一旦雙方的地位差距太大,憑什麽地位高的一方要接受地位遠不如自己的人進行挑戰?
到了一定的地位,誰還一個人拚兇鬥狠,真這樣幹的人,無論他多麽有把握,純粹就是腦子壞掉了。
晉國允許一名貴族發展起來,還能夠在積累足夠的實力之後,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
楚國跟大多數國家相同,哪怕是再有本事,沒有足夠的血統,天花板就那麽高。
這麽說吧?晉國允許公族之外的人成為國家的統治者之一,其他國家不是公族就永遠是被統治者。
論戰功的話,養由基立下的戰功太多,稱得上大功勞的功績一樣不少,結果他封地沒有增加,官職也長久不變。
那就是養由基為什麽羨慕樓令的原因。
“晉君這一次邀請陣前會麵,所為何事啊?”楚君審最先按耐不住。
晉君周其實早就有鋒芒在背的感覺,強忍著沒有率先開口而已。
兩個國家談事,一般是最先開口的一方失去主動權。關於這個道理,不久前樓令跟晉君周提起。
顯然晉君周是記住了。
“聽聞貴軍疫病嚴重?”晉君周提問。
楚君審皺眉說道:“不獨我軍,聯軍想來是一樣的情況。”
願意承認這個事實就好。
晉君周先點頭,再說道:“兩軍交鋒,死在拚殺之中乃是死得其所,非戰鬥而亡則是恥辱。”
楚君審點頭認同晉君周的觀點。
這種觀點無論在什麽時代的都是主流,也是作為武人應有的認知。
晉君周提議道:“寡人提議暫時進行休戰,不知道楚君意見如何?”
楚君審的迴應是發出一陣“哈哈哈”的大笑,笑夠了才說道:“如此說來,貴國認輸?”
“秉承仁義才有那個提議,楚君莫要偷換概念。”晉君周先行否認,換上了嚴肅的表情繼續說道:“如此說來,楚君拒絕?”
楚君審心裏當然同意暫時休戰,原因是楚軍的疫病非常嚴重,超過五成的將士失去戰鬥力,剩下的又有至少兩成是在苦撐,能夠暫時休戰多少可以喘口氣。
隻不過,楚君審必須表現得強勢,免得弱了己方的氣勢。
另一方麵來講,楚君審很希望可以嚇唬到晉國君臣,來一個不戰而勝。
“大戰一場!”楚君審瞪大獨眼,氣勢十足地繼續說道:“以此戰定勝負,如何?”
晉君周下意識看向樓令,用眼神詢問意見。
這種場合先向臣子尋求意見,講實話就是輸了一籌。
楚君審看到晉君周的舉動,又是一陣“哈哈哈”大笑,用這樣的行為嘲笑晉君周的不成熟。
那是站在楚君審的角度。
拿不定主意,詢問臣子的意見,本身就是一國之君該有的素養,相反顯得無比理智。
拿不定主意卻是不肯詢問他人意見,才是最為不成熟的體現。
當然了,能力的高低,一定是表現出來了。
隻不過,晉君周幾歲,才當了多久的一國之君;楚君審又是多少歲,掌權了多久的時間。
國與國進行對比,不會去限定條件,比拚的是全部,包括了首腦表現出來的素質。
因此,一眾楚人看到晉君周的表現,內心裏生出了優越感。
樓令知道怎麽迴事,無視了楚人的嘲諷表情,低聲對晉君周說道:“數量。”
楚國高層想對晉國高層施壓?這是要設置交戰條件,彌補整體上的弱勢。
怪就怪晉君周的軍事素質還沒有培養起來,無法獨立進行應對了。
晉君周得到提醒,有了自己的理解,朝楚君審說道:“既然楚君不願意接受好意,便繼續交戰吧。”
看剛才的形勢,楚君審擺明就是想要約定雙方出動同等規模的軍隊交戰,並且提議用那一場交戰來決定誰摘取勝利的果實。
那是一種投機取巧!
楚軍的整體狀況非常糟糕,限定交戰部隊的規模,可以讓楚君審集中精銳應戰,可以避免整體弱勢,發揚存在的優勢。
既然是約戰模式,打輸打贏都能夠獲得體麵收場,遠比用之前交戰的模式對楚國更為有利。
楚君審想說什麽,卻見晉君周吩咐步毅調轉戰車。
“晉君?”楚君審當然不願意這一次會麵就這樣結束:“晉君!”
晉君周當作沒有聽見。
“楚軍的狀況遠比我們猜測的更為糟糕。”晉君周低聲問樓令:“寡人的應對沒錯吧?”
樓令作為臣子,肯定不能用稱讚的方式,隻能稱頌:“君上英明。”
其實,這一次會麵隻能說彼此製造出了很尷尬的場麵。
在應對方麵,晉君周保持了強國之君的強勢,起初得到了基本分,最後的舉措卻是遞進到滿分。
這又是過程不那麽對,收場正確的結論。
真要同意楚君審出動規模相同的部隊交戰,來決定這一場戰爭的勝負,無疑是晉軍拋棄了自己的優勢,步入到楚軍想要的節奏。
楚國君臣眼睜睜看著晉國陣營的人離去,誰都能看得出好像是出了什麽大疏漏,偏偏沒有人敢跟滿臉陰沉的楚君審說話。
“迴去!”楚君審當然知道出現疏漏,還是大簍子。
“大王,接下來敵軍會大舉猛攻?”子庚小心翼翼地問道。
楚君審心裏懊悔,表麵上一定不會表現出來,相反又是一陣“哈哈哈”大笑,再說道:“寡人設立防線用來做什麽?不正是要讓敵軍猛攻嗎?!”
子庚不敢再說話了。
直至迴到營盤之內,參與會商的齊國、宋國、魯國、衛國代表,他們基本是滿頭霧水的狀態。
他們之前跟楚國君臣的想法一樣,認為晉國君臣好像撐不住了。
最終的結果卻不是那麽一迴事啊!
沒有等他們想出一個所以然來,郤錡派人進行召喚。
“讓你們的部隊加快行軍速度!”郤錡提出這個要求。
幾個國家的執政臉色發苦。
郤錡又善意地提醒道:“軍中有疫病,不要讓得到輪換的部隊迴國。”
這一下,直接讓他們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