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在調運物資,同時隆慶三年的各項報表也出來的,朱載坖令戶部詳細統計大明的各項收入和支出,用於檢驗新政的成果和安排來年的預算等事項。
這也朝野上下比較關心的事情,朱載坖轟轟烈烈的以繼承嘉靖新政為名,開展了自己的隆慶新政,新政從蘇鬆兩地開展,到現在已經有兩年了,倒是新政的成效如何,也是臣子們關心的意見事情,經過戶部的統計,隆慶三年的守支情況終於出來了。
隆慶三年,太倉歲入折色銀一共三百六十三萬兩,比之嘉靖末年的二百餘萬兩有了長足的增加,京通倉漕糧本色和白糧本色解運到四百六十萬石,京通倉的儲糧達一千一百餘萬石,已經接近嘉靖時期最高的一千三百餘萬石。
造成今年折色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就是新政的推行和新的優免則例的實施,使得原本被大量隱匿的田產得以清丈,並且繳納賦稅,據張居正的奏報,經過清丈,查出蘇、鬆、常、鎮四府投獻、詭寄田一百九十 九萬五千四百七十畝,花分田三百三十一萬五千五百六十畝,並將他們全部予以征稅。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關稅的增加,由於今年新開五口,同時將原本佛郎機人占據的澳門收迴了,海關關稅也得以增加,據提督海關衙門左侍郎胡宗憲奏報,今年月港關稅已達三十五萬兩,天津關稅也達六萬兩,上海關稅更是直接增加到到十萬兩,總的來說,東南的海關關稅遠遠高於天津,總的關稅額已經達七十萬兩了。
和收入增加同時的,就是開支的進一步的增加,按照朱載坖之前的規劃,首先增加的就是水師的支出,朱載坖要求將關稅的一半用於發展水師,也就是要撥付三十五萬兩用於水師,主要是招募水兵,製造戰船,根據胡宗憲、俞大猷等人的上疏,大明水師現在缺乏的主要是大型戰船和用於巡海緝私的快船。
巡海緝私的快船好說,隻要投入銀兩就好說,關鍵在於大型戰艦,大明在這點上確實不如西夷,所以朱載坖一方麵建造大福船等戰船裝備水師,另外就是延請西洋造船工匠,結合王直贈送的一艘西洋大帆船,仿造大明的大型戰艦,用於守衛海疆。
另外一個重頭戲就是治河的開支,雖然隆慶三年的治河開支已經由朱載坖從內帑中支付了,但是明年就是撥付潘季馴五十多萬兩的治河費用,還要加固祖陵堤防,轉移安置百姓,這些都需要額外的開支,馬森預計這個費用加起來不少於八十萬兩。
對於大明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始終是九邊的軍餉,朱載坖即位之後,已經命令戶部不準拖欠九邊軍餉,所以每年一百六十三萬的京運年例銀時固定開支,不得節省的,還有就是這兩年大修邊牆,九邊各鎮都在修整邊牆,這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除此之外就是朱載坖編練新軍,薊鎮的七個車炮營,朱載坖現在已經編練的親軍四衛,未來計劃再編練四衛新軍,這些都需要銀兩作為支撐,還有官員的俸祿,士卒的賞賜等等,這些都需要銀子,所以雖然太倉的收入大幅度上升,但是財政仍然是非常吃緊的。
今年的結餘僅僅隻有三十七萬兩,而明年又要對遼東用兵,馬森對此感到有些擔憂,畢竟一旦用兵,就意味著海量的銀錢開支,雖然明年的收入按道理還是會繼續增加的,但是近十萬大軍在千裏之外征伐,所需要的銀子肯定是不菲的,馬森為此感到十分擔憂,上疏請求朱載坖節儉用度,以防萬一有災荒出現,朝廷還需要撥銀賑濟。
而朱載坖對此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胡宗憲在奏疏中認為,明年的海關關稅肯定會超過一百萬兩,還是各處鈔關的收入,清丈浙江等處田地的收入,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增長點,而且朱載坖的內帑也還算充裕,支應戰事應該是沒什麽問題。
朝廷收入的增加使得之前反對新政的聲音大為減少,畢竟對於朝廷來說,銀子始終是不夠花的,能夠有這麽大幅度的增加,之前朝廷想做的很多事情都能夠做了。
朱載坖首先頒布上諭,給官員們發恩俸,在京四品以下官員給三月恩俸,四品以上給二月恩俸,凡是達到考成的州縣官員,給三月恩俸,京營、九邊的士卒還有水師官兵也都給一月恩俸,這些銀子都是從朱載坖的內帑中出的。
同時還從京通倉撥米十萬石,散給順天府及直隸各州縣的貧窮百姓和高壽老人,作為朱載坖這個皇帝的一點福利。
而接下來就是一些出缺官員的任命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協理京營戎政了,執掌京營的少司馬,地位不可謂不重,一般能夠擔任這個位置的官員,除了要深受皇帝信任之外,還要是知兵之臣,才能夠執掌京營,重臣們都很清楚,朱載坖對於軍隊是十分看重的,這個職務,朱載坖肯定是要親自任命,絕不會假手他人的。
所以吏部尚書楊博很知趣請朱載坖聖裁,但是朱載坖要求各部院以及內閣重臣,密疏舉薦可用之人。
結果楊博、高拱、李春芳都向朱載坖舉薦了巡撫浙江都禦史王崇古,朱載坖在收到他們的密疏之後,不禁感到好笑,對馮保說道:“馮伴,去請楊尚書來。”
楊博到了文華殿之後,朱載坖笑著問道:“楊天官做的好大事啊!”
王崇古是醋黨力推的人選,朱載坖也很欣賞他,但是這次不僅是楊博,連李春芳、高拱都舉薦王崇古,說明楊博在背後可是運作的不錯啊。
見朱載坖這麽說,楊博趕緊說道:“陛下,臣在這件事上確實有些私心。”
朱載坖示意楊博繼續說下去,臣子們有私心很正常,朱載坖也不是聖人,但是他想聽聽楊博力推王崇古的原因。
這也朝野上下比較關心的事情,朱載坖轟轟烈烈的以繼承嘉靖新政為名,開展了自己的隆慶新政,新政從蘇鬆兩地開展,到現在已經有兩年了,倒是新政的成效如何,也是臣子們關心的意見事情,經過戶部的統計,隆慶三年的守支情況終於出來了。
隆慶三年,太倉歲入折色銀一共三百六十三萬兩,比之嘉靖末年的二百餘萬兩有了長足的增加,京通倉漕糧本色和白糧本色解運到四百六十萬石,京通倉的儲糧達一千一百餘萬石,已經接近嘉靖時期最高的一千三百餘萬石。
造成今年折色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就是新政的推行和新的優免則例的實施,使得原本被大量隱匿的田產得以清丈,並且繳納賦稅,據張居正的奏報,經過清丈,查出蘇、鬆、常、鎮四府投獻、詭寄田一百九十 九萬五千四百七十畝,花分田三百三十一萬五千五百六十畝,並將他們全部予以征稅。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關稅的增加,由於今年新開五口,同時將原本佛郎機人占據的澳門收迴了,海關關稅也得以增加,據提督海關衙門左侍郎胡宗憲奏報,今年月港關稅已達三十五萬兩,天津關稅也達六萬兩,上海關稅更是直接增加到到十萬兩,總的來說,東南的海關關稅遠遠高於天津,總的關稅額已經達七十萬兩了。
和收入增加同時的,就是開支的進一步的增加,按照朱載坖之前的規劃,首先增加的就是水師的支出,朱載坖要求將關稅的一半用於發展水師,也就是要撥付三十五萬兩用於水師,主要是招募水兵,製造戰船,根據胡宗憲、俞大猷等人的上疏,大明水師現在缺乏的主要是大型戰船和用於巡海緝私的快船。
巡海緝私的快船好說,隻要投入銀兩就好說,關鍵在於大型戰艦,大明在這點上確實不如西夷,所以朱載坖一方麵建造大福船等戰船裝備水師,另外就是延請西洋造船工匠,結合王直贈送的一艘西洋大帆船,仿造大明的大型戰艦,用於守衛海疆。
另外一個重頭戲就是治河的開支,雖然隆慶三年的治河開支已經由朱載坖從內帑中支付了,但是明年就是撥付潘季馴五十多萬兩的治河費用,還要加固祖陵堤防,轉移安置百姓,這些都需要額外的開支,馬森預計這個費用加起來不少於八十萬兩。
對於大明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始終是九邊的軍餉,朱載坖即位之後,已經命令戶部不準拖欠九邊軍餉,所以每年一百六十三萬的京運年例銀時固定開支,不得節省的,還有就是這兩年大修邊牆,九邊各鎮都在修整邊牆,這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除此之外就是朱載坖編練新軍,薊鎮的七個車炮營,朱載坖現在已經編練的親軍四衛,未來計劃再編練四衛新軍,這些都需要銀兩作為支撐,還有官員的俸祿,士卒的賞賜等等,這些都需要銀子,所以雖然太倉的收入大幅度上升,但是財政仍然是非常吃緊的。
今年的結餘僅僅隻有三十七萬兩,而明年又要對遼東用兵,馬森對此感到有些擔憂,畢竟一旦用兵,就意味著海量的銀錢開支,雖然明年的收入按道理還是會繼續增加的,但是近十萬大軍在千裏之外征伐,所需要的銀子肯定是不菲的,馬森為此感到十分擔憂,上疏請求朱載坖節儉用度,以防萬一有災荒出現,朝廷還需要撥銀賑濟。
而朱載坖對此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胡宗憲在奏疏中認為,明年的海關關稅肯定會超過一百萬兩,還是各處鈔關的收入,清丈浙江等處田地的收入,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增長點,而且朱載坖的內帑也還算充裕,支應戰事應該是沒什麽問題。
朝廷收入的增加使得之前反對新政的聲音大為減少,畢竟對於朝廷來說,銀子始終是不夠花的,能夠有這麽大幅度的增加,之前朝廷想做的很多事情都能夠做了。
朱載坖首先頒布上諭,給官員們發恩俸,在京四品以下官員給三月恩俸,四品以上給二月恩俸,凡是達到考成的州縣官員,給三月恩俸,京營、九邊的士卒還有水師官兵也都給一月恩俸,這些銀子都是從朱載坖的內帑中出的。
同時還從京通倉撥米十萬石,散給順天府及直隸各州縣的貧窮百姓和高壽老人,作為朱載坖這個皇帝的一點福利。
而接下來就是一些出缺官員的任命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協理京營戎政了,執掌京營的少司馬,地位不可謂不重,一般能夠擔任這個位置的官員,除了要深受皇帝信任之外,還要是知兵之臣,才能夠執掌京營,重臣們都很清楚,朱載坖對於軍隊是十分看重的,這個職務,朱載坖肯定是要親自任命,絕不會假手他人的。
所以吏部尚書楊博很知趣請朱載坖聖裁,但是朱載坖要求各部院以及內閣重臣,密疏舉薦可用之人。
結果楊博、高拱、李春芳都向朱載坖舉薦了巡撫浙江都禦史王崇古,朱載坖在收到他們的密疏之後,不禁感到好笑,對馮保說道:“馮伴,去請楊尚書來。”
楊博到了文華殿之後,朱載坖笑著問道:“楊天官做的好大事啊!”
王崇古是醋黨力推的人選,朱載坖也很欣賞他,但是這次不僅是楊博,連李春芳、高拱都舉薦王崇古,說明楊博在背後可是運作的不錯啊。
見朱載坖這麽說,楊博趕緊說道:“陛下,臣在這件事上確實有些私心。”
朱載坖示意楊博繼續說下去,臣子們有私心很正常,朱載坖也不是聖人,但是他想聽聽楊博力推王崇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