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崇古談完之後,朱載坖開始安排自己的事情了,僅僅聽張居正、王崇古匯報是不夠,朱載坖除了令廠衛收集有關新政的得失情況之外,還下令東南各州縣官員都可以就新政得失向朱載坖直接上疏,朱載坖不以言罪人。
除此之外,朱載坖還將自己隨駕的幾位翰林官都派出去巡視地方,收集相關的情況,王錫爵去浙江,許國去蘇鬆常鎮,申時行去鳳陽淮安等府,以欽差的名義,查看地方民情和州縣官員理政得失。
朱載坖自己也很清楚,新政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肯定是有各種缺陷,朱載坖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收集各方麵的意見,減少新政的弊端。
除此之外,朱載坖就是要幫張居正解決南京勳臣這個問題。朱載坖召集魏國公、恭順侯等人來,一來是詢問南京守備的情況,二就是要求這些勳臣們配合新政,尤其是配合張居正清丈田畝。
朱載坖首先就是向現任南京守備恭順侯吳繼爵詢問南京京營的情況,吳繼爵作為長期出鎮地方的勳臣武將,對於南京京營,吳繼爵是一臉無奈,和京師京營一樣,隻不過南京京營的問題更加嚴重,士卒逃亡,勳臣軍官役使軍士,軍器甲胄丟失,京營操練不勤,而且留在京營的士卒多是老弱,根本不堪上陣。
吳繼爵作為當過遼東總兵,見識過薊遼河宣大精銳的人,對於南京京營,吳繼爵實在是看不上,直接向朱載坖坦陳南京京營根本不能上陣,除了徒耗糧餉之外,別無他用。
吳繼爵的指責已經是非常之重了,其實朱載坖也很清楚為什麽吳繼爵要痛陳南京京營的各種不堪來,主要是要讓魏國公徐鵬舉這個草包下不來台,畢竟吳繼爵才剛剛上任,這些事情肯定是由徐鵬舉這個長期擔任南京守備的草包來承擔了。
誰叫你徐鵬舉公開說吳繼爵是降虜之後的,吳繼爵當然要還以顏色了,朱載坖當即發作道:“南京乃大明之留都,太祖陵寢之所在,防守宜嚴,昔年數十倭寇,震動南京,當年舊事若在再重演,爾等之鍾鳴鼎食,自此絕矣!”
朱載坖天子一怒,嚇得南京勳臣們趕緊跪下請罪,尤其是徐鵬舉,他很清楚,吳繼爵說的樁樁件件都和自己有關,一旦朱載坖震怒之下嚴查,自己肯定是討不了好果子吃的。
徐鵬舉趕緊請罪說道:“臣有罪,臣有罪,請陛下治罪。”
朱載坖問道:“魏國公何罪之有。”
徐鵬舉說道:“陛下,臣和臨淮侯長期擔任南京守備,南京京營渙散,臣罪當誅。”
此言一出,朱載坖不得刷新了對於徐鵬舉的看法,他不是個草包,而是大大草包,徐鵬舉認為之前臨淮侯李庭竹也擔任過南京守備,所以想拉李庭竹一道背鍋,但是徐鵬舉顯然忘了一個問題,李庭竹和朱載坖的關係比之他徐鵬舉可是要親近多了。
雖然徐鵬舉是世襲的魏國公,大明的第一勳臣,但是從和皇帝的親近程度來說,他徐鵬舉是遠遠比不上李庭竹的,魏國公和皇室關係最近也就是在成祖和仁宗的時候,畢竟成祖娶的中山王徐達的女兒徐皇後,仁宗更是徐皇後嫡子,和皇室的關係很親近,但是就是在這個時候,魏國公和皇室的關係也並不親密,遠遠不如定國公。
由於徐輝祖在靖難中的態度,魏國公一向不受成祖待見,後來的皇帝就更加的關係疏遠了。
而李庭竹出身於曹國公家,岐陽王李文忠是太祖的外甥,和皇室是極為親近的,而朱載坖的李皇後也是出身於臨淮侯家,朱載坖和李庭竹之間的關係自然是十分的親近,徐鵬舉想把李庭竹一道拉來頂缸,顯然是極為愚蠢的事情。
朱載坖內心都是很無奈,他知道徐鵬舉草包,沒想到徐鵬舉如此草包,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都不知道。
和朱載坖一起接見勳臣的高拱立馬反應過來,當即厲聲嗬斥道:“魏國公,你自己在南京守備任上有疏漏就罷了,與臨淮侯何幹?”
徐鵬舉當然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趕緊磕頭請罪道:“臣有罪!”
朱載坖對於這位草包國公實在是無可奈何了,隻得說道:“魏國公,朕記得之前就有人彈劾過你役使士卒吧?”
要說這南京城內哪一家勳貴役使的士卒最多,肯定就是魏國公徐家了,魏國公號稱大明第一勳臣,雖然在政治上沒有什麽權力,但是在地位上還是尊崇的。但是之前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吳逵彈劾徐鵬舉私自役使軍士,擅役營卒,朝廷派禦史清查,竟有數千人之多,可見魏國公一家役使軍士數量之多。
氣的當時徐鵬舉還無能狂怒了一番,徐鵬舉公開放出話來:我拚一鐵券殺吳某如貓搏鼠耳!
想要恐嚇吳逵,沒想到吳逵早就早就看透了徐鵬舉的草包本色,根本不為所動,徐鵬舉也隻得就此罷休,現在朱載坖以天子之尊,親自問起此事。
徐鵬舉一下子汗流浹背,說話都有些結巴了,朱載坖不禁無奈,想當年中山王徐達何等樣風采?要是知道徐鵬舉是這般草包,不得氣的從墳裏跳出來抽他。
朱載坖說道:“魏國公,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朕不至於因為這個就奪爵的。”
徐鵬舉跪在地上垂著頭說道:“迴陛下,是有的。”
朱載坖說道:“這些事情,朕早就知道了,但是你們都是勳臣,是朕最信得過的人,你們是和大明與國同休的臣子,按說朕不該整日裏盯著你們。但是現在朕不得不拿你們開刀了,私自役使的軍士,你魏國公要做個表率,清退迴營操練。”
徐鵬舉趕緊說道:“臣領旨!”
朱載坖接著問道:“朕聽說你對新政很抵觸,是不是真的?”
朱載坖問到這個問題,徐鵬舉就已經知道朱載坖要說什麽了。
除此之外,朱載坖還將自己隨駕的幾位翰林官都派出去巡視地方,收集相關的情況,王錫爵去浙江,許國去蘇鬆常鎮,申時行去鳳陽淮安等府,以欽差的名義,查看地方民情和州縣官員理政得失。
朱載坖自己也很清楚,新政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肯定是有各種缺陷,朱載坖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收集各方麵的意見,減少新政的弊端。
除此之外,朱載坖就是要幫張居正解決南京勳臣這個問題。朱載坖召集魏國公、恭順侯等人來,一來是詢問南京守備的情況,二就是要求這些勳臣們配合新政,尤其是配合張居正清丈田畝。
朱載坖首先就是向現任南京守備恭順侯吳繼爵詢問南京京營的情況,吳繼爵作為長期出鎮地方的勳臣武將,對於南京京營,吳繼爵是一臉無奈,和京師京營一樣,隻不過南京京營的問題更加嚴重,士卒逃亡,勳臣軍官役使軍士,軍器甲胄丟失,京營操練不勤,而且留在京營的士卒多是老弱,根本不堪上陣。
吳繼爵作為當過遼東總兵,見識過薊遼河宣大精銳的人,對於南京京營,吳繼爵實在是看不上,直接向朱載坖坦陳南京京營根本不能上陣,除了徒耗糧餉之外,別無他用。
吳繼爵的指責已經是非常之重了,其實朱載坖也很清楚為什麽吳繼爵要痛陳南京京營的各種不堪來,主要是要讓魏國公徐鵬舉這個草包下不來台,畢竟吳繼爵才剛剛上任,這些事情肯定是由徐鵬舉這個長期擔任南京守備的草包來承擔了。
誰叫你徐鵬舉公開說吳繼爵是降虜之後的,吳繼爵當然要還以顏色了,朱載坖當即發作道:“南京乃大明之留都,太祖陵寢之所在,防守宜嚴,昔年數十倭寇,震動南京,當年舊事若在再重演,爾等之鍾鳴鼎食,自此絕矣!”
朱載坖天子一怒,嚇得南京勳臣們趕緊跪下請罪,尤其是徐鵬舉,他很清楚,吳繼爵說的樁樁件件都和自己有關,一旦朱載坖震怒之下嚴查,自己肯定是討不了好果子吃的。
徐鵬舉趕緊請罪說道:“臣有罪,臣有罪,請陛下治罪。”
朱載坖問道:“魏國公何罪之有。”
徐鵬舉說道:“陛下,臣和臨淮侯長期擔任南京守備,南京京營渙散,臣罪當誅。”
此言一出,朱載坖不得刷新了對於徐鵬舉的看法,他不是個草包,而是大大草包,徐鵬舉認為之前臨淮侯李庭竹也擔任過南京守備,所以想拉李庭竹一道背鍋,但是徐鵬舉顯然忘了一個問題,李庭竹和朱載坖的關係比之他徐鵬舉可是要親近多了。
雖然徐鵬舉是世襲的魏國公,大明的第一勳臣,但是從和皇帝的親近程度來說,他徐鵬舉是遠遠比不上李庭竹的,魏國公和皇室關係最近也就是在成祖和仁宗的時候,畢竟成祖娶的中山王徐達的女兒徐皇後,仁宗更是徐皇後嫡子,和皇室的關係很親近,但是就是在這個時候,魏國公和皇室的關係也並不親密,遠遠不如定國公。
由於徐輝祖在靖難中的態度,魏國公一向不受成祖待見,後來的皇帝就更加的關係疏遠了。
而李庭竹出身於曹國公家,岐陽王李文忠是太祖的外甥,和皇室是極為親近的,而朱載坖的李皇後也是出身於臨淮侯家,朱載坖和李庭竹之間的關係自然是十分的親近,徐鵬舉想把李庭竹一道拉來頂缸,顯然是極為愚蠢的事情。
朱載坖內心都是很無奈,他知道徐鵬舉草包,沒想到徐鵬舉如此草包,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都不知道。
和朱載坖一起接見勳臣的高拱立馬反應過來,當即厲聲嗬斥道:“魏國公,你自己在南京守備任上有疏漏就罷了,與臨淮侯何幹?”
徐鵬舉當然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趕緊磕頭請罪道:“臣有罪!”
朱載坖對於這位草包國公實在是無可奈何了,隻得說道:“魏國公,朕記得之前就有人彈劾過你役使士卒吧?”
要說這南京城內哪一家勳貴役使的士卒最多,肯定就是魏國公徐家了,魏國公號稱大明第一勳臣,雖然在政治上沒有什麽權力,但是在地位上還是尊崇的。但是之前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吳逵彈劾徐鵬舉私自役使軍士,擅役營卒,朝廷派禦史清查,竟有數千人之多,可見魏國公一家役使軍士數量之多。
氣的當時徐鵬舉還無能狂怒了一番,徐鵬舉公開放出話來:我拚一鐵券殺吳某如貓搏鼠耳!
想要恐嚇吳逵,沒想到吳逵早就早就看透了徐鵬舉的草包本色,根本不為所動,徐鵬舉也隻得就此罷休,現在朱載坖以天子之尊,親自問起此事。
徐鵬舉一下子汗流浹背,說話都有些結巴了,朱載坖不禁無奈,想當年中山王徐達何等樣風采?要是知道徐鵬舉是這般草包,不得氣的從墳裏跳出來抽他。
朱載坖說道:“魏國公,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朕不至於因為這個就奪爵的。”
徐鵬舉跪在地上垂著頭說道:“迴陛下,是有的。”
朱載坖說道:“這些事情,朕早就知道了,但是你們都是勳臣,是朕最信得過的人,你們是和大明與國同休的臣子,按說朕不該整日裏盯著你們。但是現在朕不得不拿你們開刀了,私自役使的軍士,你魏國公要做個表率,清退迴營操練。”
徐鵬舉趕緊說道:“臣領旨!”
朱載坖接著問道:“朕聽說你對新政很抵觸,是不是真的?”
朱載坖問到這個問題,徐鵬舉就已經知道朱載坖要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