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連忙向朱載坖解釋相關的情況,南京作為大明的留都,情況比之京師更加複雜,除了京師有的勳臣、皇莊之外,南京還有大量的寺院莊田,而且南京的這幫勳臣比之京師的勳臣更加不好對付,他們自認為自己都是太祖從龍立國的功臣,占點田產算什麽。


    何況在南京,他們自認為自己樹大根深,在這金陵城經營了百餘年,再加上南京又是天高皇帝遠,他們根本不把張居正這個督師當迴事,畢竟在他們看來,張居正不過是過路的閣老,而他們才是與國同休的勳臣。


    朱載坖聽了之後笑著問道:“是哪家勳臣這麽硬氣?魏國公吧。”


    劉忠隻是笑笑,沒有說話,朱載坖一猜就知道是徐鵬舉這個草包,幹別的事徐鵬舉不一定管用,但是幹這種蠢事,徐鵬舉比誰都起勁,朱載坖不由說道:“中山王怎麽有這等子孫!”


    眼下徐鵬舉的小叔徐天賜已經去世,也沒有人為他出謀劃策,再加上之前被朱載坖解除了南京守備的職務,他和恭順侯吳繼爵之間矛盾頗深,徐鵬傑公開辱罵恭順侯吳繼爵是降虜之後,搞得吳繼爵極為不滿,雖然吳家確實是蒙古人,但是一直對大明忠心耿耿,也頗受曆代皇帝的信任,徐鵬舉這麽搞,屬實是有些草包了。


    之前為什麽朱載坖會把徐鵬舉的南京守備給免了,除了對他不信任之外,他幹的那些爛事也是朱載坖實在無法容忍他的原因,現在朱載坖駕臨南京,就是為了給張居正等人撐腰,朱載坖倒要看看,誰敢現在跳出來反對新政。


    和劉忠談完之後,朱載坖就在南京宮城之內查看,雖然南京宮城也一直有人維護,但是比之京師,還是顯得冷清了許多。朱載坖當夜用膳之後就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載坖起床洗漱之後,開始召見閣臣了,朱載坖還是選擇在文華殿辦公,朱載坖將高拱、張居正、陳以勤都叫來,首先就是聽取張居正在東南推行新政的情況。


    隨著蘇鬆新政取得成功,朱載坖要求在整個東南,尤其是浙直推行新政,張居正也堅決地貫徹上諭,在浙直推行新政,總的來說,南直隸北部的州府,新政推行還算順利,但是南京等處的新政推進就沒有那麽順利,勳臣等以各種理由抵製新政,對抗朝廷清丈田畝,尤其實在南京、鳳陽兩府最為突出。


    因為勳臣們的土地多集中在南京和鳳陽兩處,浙江的清丈田畝也還是相對比較順利的,有了蘇鬆的榜樣,士紳們不敢明著對抗官府,但是暗地裏的對抗還是少不了的,據浙江巡撫王崇古奏報,浙江的清丈田畝也不是很順利,士紳們和小吏勾結,拖延推諉,或者虛報數字,致使朝廷始終無法確定杭州、紹興等府的土地情況。


    朱載坖知道,新政的推行不可能那麽一帆風順的,士紳們不甘心喪失自己的利益,怎麽可能就此罷休的,朱載坖問道:“難道浙江比蘇鬆還難收拾嗎?”


    在朱載坖看來,自己連蘇鬆都都能夠解決,難道浙江就沒辦法了。張居正說道:“陛下,浙江和蘇鬆,還是有些不同的。”


    朱載坖說道:“張師傅到時候詳細具折說明此事就行,召浙江巡撫王崇古道南京來詳細說明此事。朕此次到南京來,還要祭祀孝陵,這些事情要安排一下,還有胡宗憲,也命他到南京來。”


    隨後陳以勤提出了了一個問題,朱載坖已經巡幸南京了,南京也是大明的留都,朱載坖駕臨南京,是否要在南京舉行朝會,朱載坖當即拒絕了這個提議,朱載坖好不容易借南巡躲過了朝會,還要跑到南京來開什麽朝會,那不是真的有病嗎?而且以南京官員們的懶散,朱載坖怕到時候整出什麽洋相來,還貽笑大方。


    現在要緊的事情就是祭祀孝陵,朱載坖好歹也是太祖的兒孫,好不容易到一次南京,肯定是要首先祭祀孝陵,以表達自己對於太祖皇帝的崇敬和孝順。


    但是高拱隨即提出了一個問題:“陛下,那懿文太子陵怎麽辦?”


    高拱說的確實是一個問題,畢竟懿文太子陵就在孝陵之側,朱載坖總不能視而不見嘛。


    這個問題確實是有些傷腦筋的,自從靖難之後,對於懿文太子朱標的陵寢祭祀就是一個尷尬的問題,曆代的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一直是極力降低對於懿文太子的祭祀規格,甚至低於嘉靖皇帝的哀衝、莊敬兩位太子。這其實有些說不過去了,畢竟懿文太子是太祖皇帝的嫡長子,再說了,靖難已經過去百餘年了,難不成朱允炆得道成仙了?


    現在在搞這些事情,反而有些過於突兀了,但是朱載坖還是得維護成祖即位的正當性,朱載坖想了一下說道:“朕以為,文皇帝遵祖訓,起兵靖難, 而建文君遂遜位焉。家庭禪受,非有易姓之禍也,鍾虡不移,非有社屋之動也, 八百會盟,二士叩馬,亦何必囁嚅而諱言之?”


    朱載坖不得不表示,自己作為晚輩,本應祭祀懿文太子陵,但是懿文太子和自己的親緣實在是太遠了,雖有尊尊之重,卻無親親之情,自己祭祀懿文太子,似乎從禮法來有些說不過去,但是朱載坖還是決定提升祭祀的規格,和自己的兩個哥哥哀衝、莊敬兩位太子一樣,同時遣魏國公徐鵬舉祭祀懿文太子陵。


    商定好了這一切,朱載坖令南京禮部立即準備相應的祭祀物品,朱載坖要祭祀孝陵,這還是大明遷都以來第二位皇帝親自祭祀孝陵,上次還是武宗皇帝巡幸南京時祭祀孝陵,再往上數就是宣宗皇帝以太子守南京時祭祀過孝陵了,所以對於南京禮部來說,這還是一件新鮮事情,好在一應製度都有記錄,隻需要按照前代的儀注照辦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