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繼盛的奏疏中,還提到了地主們各種盤剝百姓的手段,比之官府還厲害,不如大小鬥,這也是官府常用的手段,地主利用大鬥大秤向佃戶收租,明目張膽地向佃戶榨取超額地租,地主每收租一石,就多收30 斤,每出借或出賣一石,就少給佃戶30斤。地主通過大鬥大秤、多收少給等手段剝削農民,從而發財致富。


    還有就是預租,是指佃戶在農作物收獲以前被迫向地主預交的地租。地主規定佃戶要預付半年或一年的租額,因此,佃戶被迫向地主或高利貸者乞貸,於是受地租的高利貸的雙重剝削,生活處境艱難。地主向佃戶借貸的話,每兩銀子年息最少也是三分。


    朱載坖也下令地方官府整頓這些勒索佃戶的舉動,不準過分欺壓佃戶,這些措施不僅要在東南實行,也要在北方實行,朱載坖命令順天巡撫海瑞,首先在北直隸諸州縣展開,同時經過近十年的推廣,在河間、保定的玉米種植已經形成了規模。


    朱載坖手中有了大量的種子,朱載坖下令首先在皇莊推廣種植玉米,隨後就是河南、山西以及陝甘河遼東,朱載坖也在思考向遼東移民的可能性。


    雖然現在經過清丈田畝和清退投獻,安置了一些流民,但是北方的流民依舊很多,尤其是山西等地,由於多次遭受俺答的入侵,山西民生凋敝,亟待恢複,由於遭受兵災和各種天災,現在整個北方的流民數量並不少。


    所以朱載坖也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就是黃河,自從嘉靖末年以來黃河就屢屢改道決口,造成河南、山東嚴重遭災,之前用朱衡算是保障了運河的基本運行,但是黃河的問題還是沒有夠解決,之前潘季馴和朱衡因為治河的方略衝突憤而辭官,朱載坖即位後重新支持潘季馴治河。


    潘季馴之前上疏恢複黃河和大運河故道,遭到朱衡的反對,這次潘季馴又再次上疏,認為欲圖久遠之計,必須築近堤以束河流,築遙堤以防潰決,朱載坖命令潘季馴上疏詳細解釋自己的治河思路,用於說服群臣。


    而胡宗憲也在運河行船之後,將蘇鬆等地之前的錢糧二百餘萬石分為本色折色解運至太倉,以供朝廷支用。


    雖然現在朝廷的財政狀況比之嘉靖年間好多的,但是實際用錢的地方也更多了,戚繼光要練兵,同時準備修複薊鎮等地的邊牆,曹邦輔也要求重修宣大的邊牆,這些都需要大量銀子,不過好在俺答去歲遭受了重創,今年並沒有南下的意向。


    俺答還派出使臣,向朱載坖請求通貢,但是現在朱載坖還並不準備答應他。朱載坖現在並沒有準備立馬和俺答通貢,還是要利用俺答來作為自己編練新軍,加強朝廷實力的借口,同時朱載坖還計劃修理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原本是大明的藩屬,但是隨著俺答的興起,尤其是庚戌之變之後,大明對於朵顏三衛的控製力急劇下降,而俺答遣自己的長子黃台吉將朵顏衛征服了,打來孫東遷之後,泰寧、福餘兩衛也臣服於土蠻部,他們反過來成為蒙古人的向導。


    勾結蒙古人南下入寇,向大明提供假情報,這些都是朵顏衛經常幹的事情,尤其是之前朵顏衛首領影克,向原薊鎮總兵歐陽安提供假情報,導致歐陽安判斷失誤,最後戰死沙場,這個仇朱載坖可一直記著呢。


    之前大明沒有功夫收拾朵顏衛,官軍謹守城池都已經算勉為其難了,但是去歲官軍在山西重創俺答,戰線暫時穩定下來,朱載坖決心主動出擊,狠狠的收拾朵顏衛,竟敢咬自己主人,這種狗不能要了。


    朱載坖沒有先和內閣、兵部商量此事,而是以密旨召馬芳、李成梁、戚繼光三人到京師來商量此事。


    朵顏衛的遊牧地域大抵相當於廣義的燕山山區,包括冀北山地丘陵地區、燕山山地丘陵地區和遼西丘陵山地區。和大明的薊鎮、宣府相鄰,原本朵顏衛視作為大明的藩籬,接受大明的賞賜,幫助大明將蒙古人阻擋在燕山以北,這樣的話,薊鎮就非常安全,因為隻要朵顏衛還忠於大明,蒙古人要想寇邊薊鎮,就必須先擊敗朵顏衛。


    所以曆代大明皇帝對於朵顏衛就是非常不錯,厚加賞賜,就是希望他們作為大明的藩籬,屏障薊鎮,但是很顯然,影克並沒有把大明的賞賜當迴事,他一方麵接受大明的賞賜,一方麵又背叛大明,多次充當俺答的向導,甚至親自帶領部眾南下襲擾。


    朱載坖認為,不將其斬殺,不足以彰顯大明的國威,但是此事一定要保密,到時候弄得滿城風雨的,朵顏衛很可能聽到風聲,那就不好辦的。


    三位大將到了京師之後,朱載坖召見他們三人,將自己這個想法告知了戚繼光、馬芳和李成梁,要求三位大將製定作戰計劃,因為朵顏衛的駐地在宣府、薊鎮邊牆之外,因此從這兩鎮出發是最近的。


    但是這仗應該怎麽打,就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有兩種打法,第一集中數鎮精銳,以堂堂之陣,興師討賊,這樣做風險低,但是朵顏衛恐怕收到消息之後就逃之夭夭了,而且據戚繼光陳奏,現在薊鎮官軍正在整訓當中,招募的新軍軍器等物都還沒有完全裝備齊全,官軍還不具備大舉出塞的能力。


    那就唯有效仿馬芳當年奇襲豐州灘的舊例,集中精銳騎兵,遠出搗穴,一擊必中,這是馬芳、李成梁等人最擅長的事情,馬芳建議從自己的馬家軍中抽調三千精銳,加上李成梁部四千人,一共七千精騎,從宣府、薊鎮交界的四海冶出發,直搗朵顏山下的朵顏衛住牧地,爭取一戰就將影克生擒或者陣斬。


    然後大軍從薊鎮入關而歸即可。


    朱載坖對於這個計劃表示同意,但是要求李成梁等人加以完善,務求一戰功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