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高拱的這個想法,朱載坖是支持,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宗室人口維持在一個合理的人數上,對朝廷的財政不造成大的影響,但是朱載坖也很清楚,龐大的宗室人口也需要有個出路,不能說僅僅是簡單的讓他們去應試或者說從事其他行業,那無異於將他們送上死路。
朱載坖很清楚,這次宗祿改革的一個重要的事項就是給這些底層宗室找一條出路,讓他們可以借此機會能夠自力更生,不必讓朝廷供養,這才是能夠解決宗室問題的辦法。
朱載坖認為,底層宗室生活困頓,又沒有一技之長,貿然將他們推向社會是不現實的,朝廷必須有步驟有條理的解決宗室問題。
參考先代的製度,必須要給底層的宗室找一條出路才行,朱載坖就此事向群臣們詢問意見。
徐階和李春芳等人提出了一個看法,就是在各王府宗室子弟設有宗學教養,其名糧諸宗,及無名糧庶宗願入儒學者,與民間子弟一體考試,使得底層宗室能夠科舉入仕,不再設置限製。
這點當然是可以采用的,不過朱載坖也很清楚,即便是如此,能夠通過科舉入仕的改變自身命運的宗室肯定是寥寥無幾的,大明的科舉,進士一科不過三四百人,舉人一省鄉試又能有幾個,指望底層宗室們以科舉改變命運,這是很難得。
不過朱載坖肯定是要支持設立宗學的,不僅要開設四書五經等科目,還有就是算術等能夠實用的科目,同時一些能夠中秀才的宗室也可以留任宗學,也算解決一部分底層宗室的生計問題。
而且朱載坖還表示,宗學所用的錢財,由內承運庫和親王們一道承擔,宗室入學,不僅不收學費,還要提供夥食,現在大明,隻要能夠讀書認字會算術,找一份飯吃還是比較容易的。
同時要開放四民之禁,允許宗人從事各種職業,還有就是宗女問題,比起宗人,底層的宗室女處境更加堪憂,由於貧困,她們的家庭根本沒有能力給她們準備嫁妝,這就導致她們的出嫁成了一個大問題,甚至由到死沒有嫁出的極端例子,朱載坖和內閣、部院大臣商議了之後,決定凡是宗室女出嫁,可以從內承運庫直接領取一份嫁妝,作為對宗室的補貼。
還有就是清丈個王莊的田畝之後,可以從中撥出一部分,分給願意放棄將軍身份的宗室,作為補償。朱載坖和重臣們商議之後,這次的宗室改革,以大幅度減少宗室人數和放寬對宗室的各項的禁令為主要的方向。對於親王、郡王們,主要是以與皇帝的親緣關係作為是否降等承襲的條件。
而郡王以下,對於將軍們,則是采取鼓勵他們放棄宗室身份,自謀生路,將軍以下則是徹底開禁,允許他們自謀生路,當然朝廷也要采取措施,幫扶這些宗室們,使他們能夠自力更生。
這樣一來的話,宗室的數量就會大幅減少,朝廷就可以擺脫數量龐大的底層宗室,大幅度減少宗祿。朝廷供養的對象就主要是親王郡王們,親王的數目幾乎不會有什麽大幅度的變化了,主要就是太祖親封的親王們和曆代先帝冊封的親王們,數量並不會有太多,唯一可慮就是郡王的數量。
因為按照大明祖製,親王除了世子之外的兒子們都要封郡王,而大明這些親王們有一貫能生,以開封的周王為例,周府最稱藩衍,郡王至四十八位,宗室幾五千人,這麽龐大的郡王數量,一樣也會對朝廷的造成沉重的負擔。
麵對這個問題,臣子們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變更冊封辦法,隻有親王嫡子才能封王,庶子隻能封將軍,這樣一來的話也可以減少郡王的數量,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宗祿永額。所謂宗祿永額就是將宗室們以府為單位,由朝廷和藩王們商量出一個額度來,不管日後該府的宗室人數如何增加,總歸就是這麽多的宗祿。
朱載坖傾向於采用宗祿永額,這樣的話對於朝廷的財政是最安全的,而且也可以不改變大明的祖製,至於多幾個郡王少幾個郡王,其實對於朱載坖來說不怎麽重要,隻要不影響朝廷的財政就行。
高拱還提出一個建議,就是嚴格藩王的繼承,大明實行嫡長子繼承製,藩王無子,就要除國,一些宗室為了繼承藩王的爵位和特權,便經常以屬近要求襲爵,也有藩王過繼其他宗室子弟,來保證爵位的承襲,高拱認為,自此之後,朝廷要嚴格親王的繼承製度,凡是親王無子,就要堅決的除國。
如嘉靖四十三年肅王本支絕嗣,作為旁支的輔國將軍朱縉?以屬近為由請求繼嗣,這種事情是決不能允許的,包括過繼他人子弟來,也要經過朝廷的批準才行,不能隨意襲爵。
朱載坖深以為然,表示同意,隨後問道:“這廝已經襲爵了嗎?”
徐階說道:“陛下,他自嘉靖四十三年起,就多次上疏請求襲爵,但是先帝未曾準允。”
朱載坖隨即說道:“肅王本支既已絕嗣,就當除國,這廝要是再不消停,送鳳陽高牆去!”
朝廷對於宗室製度的改革基本已經討論完畢,下一步就是禮部製定的相關的則例,擇機發布了,在地方的藩王們也已經知道了這些事情,藩王們分成了兩派。
如晉王、代王、韓王、沈王等府,他們本就地處貧瘠,宗室人口又多,朝廷的宗室新政對於他們來說就比較友好,雖然喪失了土地特權,但是禦賜的土地仍然是可以部分保留的,而且朱載坖也明確表示,改革之後,宗祿不允許拖欠,由地方官府和朝廷共同負責,這樣的話,對於這些藩王來說,實行新政時有利的。
而蜀王、靖江王等則是堅決反對,原因很簡單,他們擁有龐大的土地,一旦實行新政,他們將會損失巨額的地租,這不是宗祿能夠彌補的。
朱載坖很清楚,這次宗祿改革的一個重要的事項就是給這些底層宗室找一條出路,讓他們可以借此機會能夠自力更生,不必讓朝廷供養,這才是能夠解決宗室問題的辦法。
朱載坖認為,底層宗室生活困頓,又沒有一技之長,貿然將他們推向社會是不現實的,朝廷必須有步驟有條理的解決宗室問題。
參考先代的製度,必須要給底層的宗室找一條出路才行,朱載坖就此事向群臣們詢問意見。
徐階和李春芳等人提出了一個看法,就是在各王府宗室子弟設有宗學教養,其名糧諸宗,及無名糧庶宗願入儒學者,與民間子弟一體考試,使得底層宗室能夠科舉入仕,不再設置限製。
這點當然是可以采用的,不過朱載坖也很清楚,即便是如此,能夠通過科舉入仕的改變自身命運的宗室肯定是寥寥無幾的,大明的科舉,進士一科不過三四百人,舉人一省鄉試又能有幾個,指望底層宗室們以科舉改變命運,這是很難得。
不過朱載坖肯定是要支持設立宗學的,不僅要開設四書五經等科目,還有就是算術等能夠實用的科目,同時一些能夠中秀才的宗室也可以留任宗學,也算解決一部分底層宗室的生計問題。
而且朱載坖還表示,宗學所用的錢財,由內承運庫和親王們一道承擔,宗室入學,不僅不收學費,還要提供夥食,現在大明,隻要能夠讀書認字會算術,找一份飯吃還是比較容易的。
同時要開放四民之禁,允許宗人從事各種職業,還有就是宗女問題,比起宗人,底層的宗室女處境更加堪憂,由於貧困,她們的家庭根本沒有能力給她們準備嫁妝,這就導致她們的出嫁成了一個大問題,甚至由到死沒有嫁出的極端例子,朱載坖和內閣、部院大臣商議了之後,決定凡是宗室女出嫁,可以從內承運庫直接領取一份嫁妝,作為對宗室的補貼。
還有就是清丈個王莊的田畝之後,可以從中撥出一部分,分給願意放棄將軍身份的宗室,作為補償。朱載坖和重臣們商議之後,這次的宗室改革,以大幅度減少宗室人數和放寬對宗室的各項的禁令為主要的方向。對於親王、郡王們,主要是以與皇帝的親緣關係作為是否降等承襲的條件。
而郡王以下,對於將軍們,則是采取鼓勵他們放棄宗室身份,自謀生路,將軍以下則是徹底開禁,允許他們自謀生路,當然朝廷也要采取措施,幫扶這些宗室們,使他們能夠自力更生。
這樣一來的話,宗室的數量就會大幅減少,朝廷就可以擺脫數量龐大的底層宗室,大幅度減少宗祿。朝廷供養的對象就主要是親王郡王們,親王的數目幾乎不會有什麽大幅度的變化了,主要就是太祖親封的親王們和曆代先帝冊封的親王們,數量並不會有太多,唯一可慮就是郡王的數量。
因為按照大明祖製,親王除了世子之外的兒子們都要封郡王,而大明這些親王們有一貫能生,以開封的周王為例,周府最稱藩衍,郡王至四十八位,宗室幾五千人,這麽龐大的郡王數量,一樣也會對朝廷的造成沉重的負擔。
麵對這個問題,臣子們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變更冊封辦法,隻有親王嫡子才能封王,庶子隻能封將軍,這樣一來的話也可以減少郡王的數量,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宗祿永額。所謂宗祿永額就是將宗室們以府為單位,由朝廷和藩王們商量出一個額度來,不管日後該府的宗室人數如何增加,總歸就是這麽多的宗祿。
朱載坖傾向於采用宗祿永額,這樣的話對於朝廷的財政是最安全的,而且也可以不改變大明的祖製,至於多幾個郡王少幾個郡王,其實對於朱載坖來說不怎麽重要,隻要不影響朝廷的財政就行。
高拱還提出一個建議,就是嚴格藩王的繼承,大明實行嫡長子繼承製,藩王無子,就要除國,一些宗室為了繼承藩王的爵位和特權,便經常以屬近要求襲爵,也有藩王過繼其他宗室子弟,來保證爵位的承襲,高拱認為,自此之後,朝廷要嚴格親王的繼承製度,凡是親王無子,就要堅決的除國。
如嘉靖四十三年肅王本支絕嗣,作為旁支的輔國將軍朱縉?以屬近為由請求繼嗣,這種事情是決不能允許的,包括過繼他人子弟來,也要經過朝廷的批準才行,不能隨意襲爵。
朱載坖深以為然,表示同意,隨後問道:“這廝已經襲爵了嗎?”
徐階說道:“陛下,他自嘉靖四十三年起,就多次上疏請求襲爵,但是先帝未曾準允。”
朱載坖隨即說道:“肅王本支既已絕嗣,就當除國,這廝要是再不消停,送鳳陽高牆去!”
朝廷對於宗室製度的改革基本已經討論完畢,下一步就是禮部製定的相關的則例,擇機發布了,在地方的藩王們也已經知道了這些事情,藩王們分成了兩派。
如晉王、代王、韓王、沈王等府,他們本就地處貧瘠,宗室人口又多,朝廷的宗室新政對於他們來說就比較友好,雖然喪失了土地特權,但是禦賜的土地仍然是可以部分保留的,而且朱載坖也明確表示,改革之後,宗祿不允許拖欠,由地方官府和朝廷共同負責,這樣的話,對於這些藩王來說,實行新政時有利的。
而蜀王、靖江王等則是堅決反對,原因很簡單,他們擁有龐大的土地,一旦實行新政,他們將會損失巨額的地租,這不是宗祿能夠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