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和徐階、李春芳商量具體的辦法,徐階這人最大的好處是什麽,就是身段足夠柔軟,作為老政客徐階最大的優點就是懂得見機行事,徐階既然決定投靠朱載坖,那就把東南士紳該賣的都賣掉。


    徐階很清楚東南士紳們套路,他們最大倚仗是什麽,就是這些讀書人,說的更徹底一點就是讀書人的嘴和筆,這是他們最擅長的,隻要皇帝和朝廷想要清丈田畝,稽核稅收,阻止他們兼並土地的時候,他們就會利用自己在士林中的影響力,大造輿論,聲稱皇帝催征稅糧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他們則是為了扞衛大明的祖製。


    對於這個說法,朱載坖隻有兩個字的評價,狗屁!


    由於士紳們在地方上掌握著輿論話語權,很多的家族裏麵還有朝廷中的官員,所以遇見這種欠糧的情況,地方官和朝廷派出的催糧官員不敢采取暴力收繳的手段,隻能是擱置處理,反正隻要有足額的稅款上交給朝廷就行,地方官可以用其餘方法補充,比如巧借名目壓榨普通老百姓和沒有背景的商人,或者借口收成不好要求朝廷減稅等。


    總之不管誰出錢,隻要不是我出錢就行。對東南尤其是江南的士紳們而言,基本上江南地區的絕大部分官員士紳家族都多多少少會有拖稅的行為,既然大家都這麽幹,在隱瞞這件事的動作上,江南地區的士紳們就形成了默契,於是應該上交給朝廷的稅糧有絕大部分就成為了紙麵上的稅糧。


    所以徐階很清楚,朱載坖說是清理欠糧,但是實際上並非僅僅就是單純的催征,而是對大明東南的土地進項全麵的清丈和整頓,首先當然催征稅糧,自嘉靖四十三年以來的欠糧都必須征繳到位,轉運京通倉,其次就是打擊投獻,清丈田畝。同時改革賦役和優免體例。


    其實朝野上下都很清楚,為什麽會出現投獻這種事情,就是和大明不合理的優免和賦役製度緊密相關的。大明法定的徭役有兩種,即正役和雜役。與田賦也就是稅糧一道構成了大明的賦稅製度,而官員們可以憑借自己的特殊政治地位優免稅賦,這才是出現投獻的根本原因。


    對於百姓來說,將土地投獻給士紳們,自己繳納的租子遠少於給朝廷的賦稅,尤其是成為士紳的所謂家人(其實就是奴仆),可以借此逃避大明繁重的賦稅,而對於士紳們來說,可以借此兼並土地,各取所需罷了。


    所以要想徹底解決投獻問題,就必須全麵改革大明的賦稅製度。


    徐階對朱載坖說道:“陛下,投獻、詭寄及夥計等項之弊,南京士民有之。 近來天下府州縣,凡奸民之田,詭寄於官戶者,亦甚眾矣!小民或以十分之四五,當十分之差或以十分之六七,當十分之差。而此輩安然坐享富貴,則包庇者廣耳。”


    徐階說的確實是大明現在的現狀,大量的百姓將自己的土地投獻給官僚士紳,他們雖然是解脫了,但是其他的百姓就得承擔更多的徭役,這對於其他的百姓是不公平的。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之前在東南實施過的均徭銀製度,其實就是賦役折色,將百姓本該親自來參與的徭役折成銀兩或者其他物品征收,有朝廷雇傭人去從事各種修造營建活動。


    這樣一來的話,投獻對於百姓的誘惑力就大為減少了,畢竟百姓投獻土地給士紳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此免去賦役,賦役折色之後,朝廷就會進一步規定優免的則例,朱載坖和徐階等人商定,按照新的優免則例,文武官員依照品級可以優免不同麵積的田賦,最高的一品大員,也僅僅隻有一千畝的優免額,而折色均徭除官員本身以外俱不優免。


    因為本身均徭就是針對人丁的,現在折色之後就更不存在優免一說了。朱載坖原本準備一步到位,搞除攤丁入畝,但是此舉被徐階和李春芳勸阻了,原因很簡單,飯要一口一口吃,這次修訂優免則例,清丈田畝,打擊投獻,已經狠狠的將東南士紳給得罪了,事情不能一下子做絕嘛,朱載坖才剛剛即位,以後有的好玩的。


    和徐階、李春芳等人聊過之後,朱載坖又將內閣閣臣們召集到一起,命李春芳領銜與吏部、戶部一道重新修訂優免則例,高拱與張居正等人溝通,商議催征的事情。其實催征隻是一個由頭,朱載坖要用催征將清丈田畝和打擊投獻者兩件事情帶起來。


    商議完了這些之後,徐階再度請辭首輔,但是被朱載坖拒絕,朱載坖將徐階單獨留下,對徐階說道:“閣老何必執意求去,天下豈不謂朕薄情?”


    徐階說道:“陛下乃銳意進取之主,臣以駑鈍衰朽,不堪趨使,況以臣子之事,何言再忝列於朝堂之上?”


    徐階已經看出來了,朱載坖也不是個什麽安分的主,他也一把年紀,又不是浪催的,沒必要跟著朱載坖這麽玩下去,徐階現在想的是怎麽安全落地,並不想參與朱載坖的改革,這些事情,就交給李春芳、高拱等人去辦好了。


    但是朱載坖不是這麽想的,徐階現在還不能走,徐階一走,再加上朱載坖立馬對東南士紳們動手,未免會給人留下一個朱載坖刻薄寡恩的印象,徐階畢竟是前朝首輔,不能立馬就走人,再朱載坖和徐階商量之後,至少要到隆慶二年再說。


    而在南京,督師南京的武英殿大學士張居正已經傳檄浙直諸,令他們將曆年以來欠糧的數額統計上報,並且開始催征欠糧。張居正行文州縣,要求地方嚴厲催征,凡事不能如數繳納欠糧的州縣,張居正必將指名題參,將州縣正印免官去職。


    張居正一到南京就開始催征,顯然使得東南士紳們極為不悅,在他們眼中,張居正是跪著要飯的,能給多少全看他們的心意,看來張居正不太懂事,士紳們決定給張居正一點東南特色,讓他知道知道誰是跪著要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