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這麽說,徐階趕緊說道:“陛下,遣閣臣赴南京,茲事體大,陛下還是要慎重啊。”
朱載坖當然很慎重了,朱載坖現在恨不得學武宗皇帝,直接趕赴南京,把蘇鬆這幫欠糧的地主吊起來一秒六棍的抽,隻派閣臣前往坐鎮,已經是非常克製了。
朱載坖對閣臣們說道:“自從成祖遷都以來,朝廷重心一直在北方,北虜猖獗,庚戌之變後,朝廷更是無暇南顧,以致東南的某些人,以為自己不是大明的臣民,可以不守大明的法度了,他們以為,這天下是朕的,可是這土地是他們的,但是朕不得不提醒你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可以讓他們田連阡陌,也可以讓他們無立錐之地!”
見朱載坖發怒,一眾臣子們趕緊請罪,閣臣們跪在地上,朱載坖這才說道:“強橫如俺答,朕都能將其擊敗,朕不信一幫東南的士紳,抗拒國法,不交賦稅,朕還把他們沒辦法了。”
讓閣臣們起來之後,朱載坖才問道:“諸位誰願督師南京啊?”
其實對於這個人選,隻有張居正最合適,徐階是首輔,當然是不可能去的,李春芳和高拱都是有希望競爭首輔的人,一旦徐階去位,他們都是首輔、次輔的有力人選,現在讓他們去東南,他們自然是不願意的。
郭樸也對於去東南沒什麽興趣,而且高拱需要郭樸作為政治盟友增加自己在內閣的份量,陳以勤則是性格太過於軟弱,幹不了這個髒活,最適合的就是張居正了。
首先,張居正性格強勢,能夠應對這些東南士紳,而且這樣無論是對張居正還是對內閣的穩定都是有好處的,朱載坖很清楚,張居正不是什麽甘於當配角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負,並且向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要想實現政治抱負,就要掌握權力,內閣首輔的位置隻有一個,李春芳想坐,高拱也想坐,張居正更想坐,如果再讓張居正呆在內閣,當這個甩尾的閣老,恐怕並不利於內閣的穩定。
朱載坖雖然不希望內閣鐵板一塊,但是更不希望內閣整天雞飛狗跳,那對於朱載坖來說也很痛苦,所以朱載坖認為將張居正派外差去南京更能夠發揮張居正的才幹,畢竟專閫於外,對於張居正來說,反而是比在京師當這個沒有決策權的閣老好多了,畢竟內閣輔臣的職務又沒有被剝奪,隻要張居正能夠在南京幹出成績,調迴京師不過是朱載坖的一道上諭罷了。
徐階也支持張居正去南京,畢竟張居正是自己的學生,徐階很清楚,朱載坖要清理東南的錢糧,徐階很難獨善其身,到時候東南的士紳們肯定會將徐階抬出來對抗朝廷的,有張居正在沒還可以迴護徐家一下。
高拱和李春芳當然也支持張居正去,原因也很簡單,張居正是什麽人,他們都很清楚,何況他還是徐階的關門弟子,衣缽傳人,徐階肯定會在他去位之前想方設法的扶張居正上位,這給李春芳和高拱的壓力很大,李春芳可以和高拱協商,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一旦李春芳去位,就是高拱接任首輔,而且李春芳性格溫和,萬事好商量,可你跟張居正怎麽商量,總不能說排隊等著吧,李春芳當完高拱當,高拱當完陳以勤當,然後再輪到你張居正,說不定還有一個深受朱載坖信任的殷士儋隨時可能插隊。
每個人的政治生命都是很有限的,張居正不可能一直在內閣伏低做小,何況張居正也不是這個性格的人,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張居正暫時出鎮地方,對於張居正的才華,李春芳和高拱也是認同的,何況他作為徐階的徒弟,東南士紳們還是會多少聽一些他的話,朝廷雖然是要加強對東南的控製,但是並非是要和東南士紳翻臉,大開殺戒,能夠不動武的,最好還是不動武。
徐階出來說道:“陛下,臣舉薦張閣老督師南京,張閣老性沉深機警,多智數,足以應付南京的局麵。”李春芳和高拱也讚成此事,張居正趕緊出來遜謝,朱載坖說道:“張師傅不必推辭,朕心有所屬也!此去南京,張師傅務必申朝廷之法度,揚天子之德威,使東南諸人,知朕未敢所忘也!”
朱載坖的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張居正此去南京,就是為了加強朝廷對於東南的控製,對於張居正督師南京的詔書,朱載坖令翰林院草擬之後送自己審閱,再三刪改之後,才昭告天下。
隆慶元年十月初一日,朱載坖頒布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製曰:入幹萬機,以總代天之職;出倡九牧,以宣美俗之風。維時輔弼之賢,迭為朝廷之任。其頒明製,以告治廷。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張居正:中和夷粹,樂易敦方。蘊智用以惟精,藹德名而逾劭;夙因時選,薦著官成。朕曩在藩儲,賓延儒彥。振春華之望,久侍於銅樓;參晝訪之謀,旋升於丹地。逮於纘嗣,彌厚寵嘉;擢從近樞,對執魁柄。聿茂虔恭之節,載申葉讚之謀。以其自列弼臣,預聞機事;便蕃左右,貿易歲時。備觀陟恪之勤,式示褒優之旨。
南京國朝舊都,處乎都會,孝陵所在,朕特重焉,往者海宇不寧,倭賊竄亂,致寇南京,驚擾陵寢,朕所痛哉!居正早事先朝,忠勤備見,材周五則之用,體備四時之和。社稷是經,文武惟憲。正權綱之遠禦,慎名器之大方。於戲!三台處中,以裁萬物之化;四嶽總外,以牧黎民之蕃。如山河之經九州,如股肱之衛一體。
朕慎擇良臣,出守大藩,可特授張居正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持節假節鉞賜天子劍督師南京,節製浙直閩廣等處軍務事兼督理糧儲。嗚唿!納忠告猷,卿所素尚;尊德樂道,朕豈或忘。毋怠乃心,爾其欽哉!
朱載坖當然很慎重了,朱載坖現在恨不得學武宗皇帝,直接趕赴南京,把蘇鬆這幫欠糧的地主吊起來一秒六棍的抽,隻派閣臣前往坐鎮,已經是非常克製了。
朱載坖對閣臣們說道:“自從成祖遷都以來,朝廷重心一直在北方,北虜猖獗,庚戌之變後,朝廷更是無暇南顧,以致東南的某些人,以為自己不是大明的臣民,可以不守大明的法度了,他們以為,這天下是朕的,可是這土地是他們的,但是朕不得不提醒你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可以讓他們田連阡陌,也可以讓他們無立錐之地!”
見朱載坖發怒,一眾臣子們趕緊請罪,閣臣們跪在地上,朱載坖這才說道:“強橫如俺答,朕都能將其擊敗,朕不信一幫東南的士紳,抗拒國法,不交賦稅,朕還把他們沒辦法了。”
讓閣臣們起來之後,朱載坖才問道:“諸位誰願督師南京啊?”
其實對於這個人選,隻有張居正最合適,徐階是首輔,當然是不可能去的,李春芳和高拱都是有希望競爭首輔的人,一旦徐階去位,他們都是首輔、次輔的有力人選,現在讓他們去東南,他們自然是不願意的。
郭樸也對於去東南沒什麽興趣,而且高拱需要郭樸作為政治盟友增加自己在內閣的份量,陳以勤則是性格太過於軟弱,幹不了這個髒活,最適合的就是張居正了。
首先,張居正性格強勢,能夠應對這些東南士紳,而且這樣無論是對張居正還是對內閣的穩定都是有好處的,朱載坖很清楚,張居正不是什麽甘於當配角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負,並且向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要想實現政治抱負,就要掌握權力,內閣首輔的位置隻有一個,李春芳想坐,高拱也想坐,張居正更想坐,如果再讓張居正呆在內閣,當這個甩尾的閣老,恐怕並不利於內閣的穩定。
朱載坖雖然不希望內閣鐵板一塊,但是更不希望內閣整天雞飛狗跳,那對於朱載坖來說也很痛苦,所以朱載坖認為將張居正派外差去南京更能夠發揮張居正的才幹,畢竟專閫於外,對於張居正來說,反而是比在京師當這個沒有決策權的閣老好多了,畢竟內閣輔臣的職務又沒有被剝奪,隻要張居正能夠在南京幹出成績,調迴京師不過是朱載坖的一道上諭罷了。
徐階也支持張居正去南京,畢竟張居正是自己的學生,徐階很清楚,朱載坖要清理東南的錢糧,徐階很難獨善其身,到時候東南的士紳們肯定會將徐階抬出來對抗朝廷的,有張居正在沒還可以迴護徐家一下。
高拱和李春芳當然也支持張居正去,原因也很簡單,張居正是什麽人,他們都很清楚,何況他還是徐階的關門弟子,衣缽傳人,徐階肯定會在他去位之前想方設法的扶張居正上位,這給李春芳和高拱的壓力很大,李春芳可以和高拱協商,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一旦李春芳去位,就是高拱接任首輔,而且李春芳性格溫和,萬事好商量,可你跟張居正怎麽商量,總不能說排隊等著吧,李春芳當完高拱當,高拱當完陳以勤當,然後再輪到你張居正,說不定還有一個深受朱載坖信任的殷士儋隨時可能插隊。
每個人的政治生命都是很有限的,張居正不可能一直在內閣伏低做小,何況張居正也不是這個性格的人,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張居正暫時出鎮地方,對於張居正的才華,李春芳和高拱也是認同的,何況他作為徐階的徒弟,東南士紳們還是會多少聽一些他的話,朝廷雖然是要加強對東南的控製,但是並非是要和東南士紳翻臉,大開殺戒,能夠不動武的,最好還是不動武。
徐階出來說道:“陛下,臣舉薦張閣老督師南京,張閣老性沉深機警,多智數,足以應付南京的局麵。”李春芳和高拱也讚成此事,張居正趕緊出來遜謝,朱載坖說道:“張師傅不必推辭,朕心有所屬也!此去南京,張師傅務必申朝廷之法度,揚天子之德威,使東南諸人,知朕未敢所忘也!”
朱載坖的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張居正此去南京,就是為了加強朝廷對於東南的控製,對於張居正督師南京的詔書,朱載坖令翰林院草擬之後送自己審閱,再三刪改之後,才昭告天下。
隆慶元年十月初一日,朱載坖頒布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製曰:入幹萬機,以總代天之職;出倡九牧,以宣美俗之風。維時輔弼之賢,迭為朝廷之任。其頒明製,以告治廷。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張居正:中和夷粹,樂易敦方。蘊智用以惟精,藹德名而逾劭;夙因時選,薦著官成。朕曩在藩儲,賓延儒彥。振春華之望,久侍於銅樓;參晝訪之謀,旋升於丹地。逮於纘嗣,彌厚寵嘉;擢從近樞,對執魁柄。聿茂虔恭之節,載申葉讚之謀。以其自列弼臣,預聞機事;便蕃左右,貿易歲時。備觀陟恪之勤,式示褒優之旨。
南京國朝舊都,處乎都會,孝陵所在,朕特重焉,往者海宇不寧,倭賊竄亂,致寇南京,驚擾陵寢,朕所痛哉!居正早事先朝,忠勤備見,材周五則之用,體備四時之和。社稷是經,文武惟憲。正權綱之遠禦,慎名器之大方。於戲!三台處中,以裁萬物之化;四嶽總外,以牧黎民之蕃。如山河之經九州,如股肱之衛一體。
朕慎擇良臣,出守大藩,可特授張居正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持節假節鉞賜天子劍督師南京,節製浙直閩廣等處軍務事兼督理糧儲。嗚唿!納忠告猷,卿所素尚;尊德樂道,朕豈或忘。毋怠乃心,爾其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