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走廬山突圍的?快傳書李漢明、李興,著他們領兵向九江運動,再派人傳書王複漢,就說康熙和其麾下的一萬五千餘八旗兵已經被我軍放出鄱陽湖,時下正向九江運動,我軍正在銜尾追擊,他再不出兵相救,隻怕會便宜了安慶守將夏逢龍。”


    萬正色帶來的消息令馬仲英很是吃驚,廬山就在九江境內,北靠長江,東南臨鄱陽湖,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方圓雖然有六百裏,但康熙隻要翻過這片山脈,就能直達九江城下。


    張紹遷有些不明所以,他奇怪地問道:“殿下,為何要通知王複漢。”


    “唉……孤也沒想到康熙會舍棄大軍,帶著滿洲兵竄入山中,而且清軍已撤出鄱陽湖四五天了,廬山這麽大,我軍現在追擊,隻怕不能麵麵俱到,若是實在抓不住,還不如賣個人情給王複漢,唉!孤失算矣!”


    其實馬仲英打心眼裏是要拿住康熙的,因為康熙一旦被明軍生擒或者陣斬,這對於清廷在北中國的統治就是一個嚴重的打擊,甚至各地的士紳和地方官都會動搖,可現在康熙已然跳出楚軍的包圍圈,那就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張紹遷恍然大悟,他雖然認字不多,但畢竟當了這麽多年的斥候營營官,現在又署著內衛,見識還是有的,當下建言道:“這狗皇帝為了自個性命,居然能拋棄五六萬大軍,殿下,您說咱們能不能把這事廣為宣傳,說不定還能離間北方各地綠營軍心。”


    馬仲英頷首稱是:“恩,你說的不錯,這事怪孤懈怠了,你快去下命令吧,康熙帶了這麽多兵在山上轉悠,肯定走不快。咱們未必沒機會拿住他。”


    潘學忠安慰道:“這事不怪殿下,隻能怪康熙心狠,肯拋棄部下斷尾逃生,末將這幾日聽大明英烈傳,當年陳友諒被圍,他兒子陳理不也從太祖皇帝的羅網中跳出去了嗎?鄱陽湖這麽大,咱們攏共就十餘萬軍馬,又豈能把所有的路口全都堵上。”


    “好了,此事休要再提,爾等趕快行動吧!”


    事情已經發生,馬仲英索性也不再糾結了,揮手示意潘學忠和張紹遷下去後,這才把目光放到了跪在地上不敢動彈一下的萬正色,開口說道:“萬正色,你不覺得現在投降,太晚了嗎?孤念你有斬殺趙良棟和通報康熙去向的功勞,便不將你押至南都千刀萬剮了,你自裁吧。”說罷,解下佩劍,扔到了萬正色的麵前。


    這次鄱陽湖會戰,楊延迪和王進相繼陣亡,完全是因為萬正色的水師太過強悍,所謂冤有頭,債有主,於情於理,馬仲英都不能放過萬正色,不過萬正色是當著近兩萬綠營兵的眼皮子底下投降的,倘若將其明正典刑的話,馬仲英又恐這些綠營兵在楚軍捉拿康熙的節骨眼上生事,因此便在自己的座船上直接賜死萬正色,也好拿他的人頭祭奠楊延迪和陣喪在鄱陽湖的近五千楚軍水師官兵。


    “太遲了?……確實是太遲了啊!本官恨啊……恨啊,悔不該聽趙良棟所言……,更恨自己貪生怕死,臨,還做了大清的叛臣,罪將多謝楚王殿下憐憫!”


    萬正色顫顫巍巍撿起地上的寶劍,踉踉蹌蹌爬了起來,臉色蒼白的嚇人,當他聽到康熙已然跳出了楚軍的包圍圈後,他就知道,等待自己的隻有死亡,因為他提供的情報對馬仲英沒半分價值。


    望著站在身前不過七八步的大明楚王馬仲英,萬正色心中突然湧起一個念頭,就是用手中的這把寶劍去和馬逆拚命,但他很快就把這個念頭壓了下去,因為馬逆身後的親兵已然提刀上前,為了免受更多的皮肉之苦,萬正色苦笑一聲,狠狠地將劍捅進了自己的胸膛。


    趙良棟,萬正色身死,鄱陽湖內的戰事終於宣告結束,鄱陽湖外圍的大漢陽峰上,偽清皇帝玄燁現在的境況也不是很好。


    因是進山突圍的緣故,康熙禦營放棄了除糧食外所有的儀仗,輜重、馬匹,為的就是盡快脫險。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山路竟會如此難行,山路上荊棘叢生,蚊蟲遍地,而且有的地方根本沒有路可以通行。在這種情況下行軍,八旗兵不光要防止被荊棘刺傷,夜裏營地裏又滿是蚊蟲鼠蟻,睡又睡不踏實,隻兩三天時間,就一個個如同霜打的茄子-蔫啦,就是行軍的時候都是魂不守舍的。


    又翻過一個山頭後,康熙突然發現眼前的景色和昨天差不多,這令他憤怒不已,隨即命人把趙良棟留給他的兩個向導叫了過來,指著前麵的路,怒斥道:“這都走了五天了,朕怎麽連個下山的路都沒看到,你們兩個是不是故意兜帶著朕圈子?你們欲造反嗎?”


    “皇上大老爺恕罪啊,小的們哪裏敢騙您!這廬山方圓有幾百裏地,山頭又多,怎麽可能這麽快就走出去……?小的昨天特意爬上主峰看過,應該還有兩日,您才能下山!”


    趙良棟留下的兩個漁民一個叫李大、另一個叫陶三,他們的家人都是被清軍所害,又哪裏肯真正為清廷效力,這幾天,他二人其實是帶著清軍在廬山山脈主峰大漢陽峰兜圈子呢,為的就是要拖垮這些清軍,好為自己逃生爭取機會。


    可他二人萬萬沒想到會被康熙看出關竅,嚇得往地上一趴,不住地磕頭求饒。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盡管恨得牙癢癢,但康熙還是忍住了對李大和陶三,二人動手的心思,這山路這般難走,若沒有熟悉的人帶路,他也怕走不出這茫茫的大山,隻得催促道:當年,李白就曾作詩描寫過廬山的景色,其意思就是在山中看哪裏的景色都差不多,朕或許是錯怪你們了,不過你們既然說還有兩天才能走出去,那朕便再給你們兩天時間,若是還不能下山,朕便誅了你們九族。


    “草民多謝皇上大老爺!”


    李大和陶三連連磕頭,臉上一片虔誠,但心中卻滿是不屑,老子們的親族都被你們害了,還誅殺我們九族,你能把人從地府裏撈出來再殺一次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男兒留什麽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頭蛇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頭蛇王並收藏好男兒留什麽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