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煜的話,讓人深思。


    乍看之下,廬州刺史方成的匯報似乎並無問題。


    但若仔細推敲,就會發現很多不合理之處。


    要麽是方成早就失去了對全局的把握,要麽就是他刻意隱瞞了些事情。


    中書令秦無忌思索道:“我認為,局勢可能沒有方成說的這麽糟糕,或許廬州城被占領是真的,但究竟是不是叛軍就難說了。”


    大家都若有所思,他們縱橫官場三四十年,什麽荒唐的事情沒見過。


    欺上瞞下,這就是地方官員的常規操作。


    大事說成小事,小事說成天大的事情,就看怎麽說有利就怎麽來。


    女帝皺眉,冷聲道:“無論什麽情況,我們都必須要有所決斷,一切以最壞的打算來應對,我們不可能等什麽都查清楚了再來處理,否則一切就都晚了。”


    眾相公都是紛紛點頭。


    女帝繼續說道:“就依張愛卿所言,先派個大將過去,平叛軍隊稍後跟上。


    若是大將能夠獨自處理,收服廬州城自然是最好。


    後續的平叛軍屆時就就地駐紮,鎮守廬州,以免再出現這樣的大紕漏。


    若是大將處理不了,也可以先摸清楚情況,等候平叛大軍。”


    統一了思想,接下來就是考慮大將人選了。


    隻是大家一番討論下來,結果卻悲哀地發現,朝中基本上沒有可堪大用的武勳,有些能力的武將基本上都在鎮守邊關。


    哪裏像是北周,大將層出不窮,名將更是輩出。


    當然,若僅僅是以身份和資曆而言,京城中條件合格的人確實有很多,但這個獨自前去‘平叛’的大將,必須智勇雙全才行。


    廬州形勢複雜,若沒有一定的手段,反而還有可能會栽跟頭。


    女帝也猛然意識到了這個情況,如今的大唐武將匱乏,大將名將更是稀缺。


    若是將來戰場上出現了一次大敗,導致一大批武將隕落,那後麵大唐將不得不麵對無將可用的情況。


    武勳不爭氣,她這個皇帝更無奈。


    薛煜忽然說道:“陛下,微臣忽然想到了一個人選,他絕對合適。”


    “誰?”


    女帝忙問,其他丞相皆是側耳。


    “林瑄!”


    “林瑄!?”


    女帝等人懵了。


    他們在商量大將人選,你扯林瑄這個文官做什麽。


    薛煜輕笑道:“陛下,微臣知道林大人是文臣,但他可不僅僅隻是文臣。


    首先就武功而言,至少我朝文臣中,就沒有比林瑄武功更高的。


    即便是武將,能夠勝過他的也是寥寥無幾。


    其次林家本是將門世家,其父親林鴻也有名將之資。


    林瑄就算是沒有專門學習過兵法,耳濡目染之下也絕不會太差。


    當初鄱陽幫意圖叛亂,可就是林瑄帶人剿滅的。


    同時據臣所知,林鴻鎮守廬州應該有五年,也就是說林瑄在廬州也是有五年。


    他對廬州很熟悉,以他的能力,微臣覺得他足以勝任。”


    眾人先是麵麵相覷,然後又紛紛點頭。


    仔細一想,確實是沒有比林瑄更合適的人選了,因為最開始派去的不一定就得是武將,巡撫也可以啊。


    實際上地方上發生叛亂,朝廷派巡撫前去剿撫,這都是常例。


    女帝也很相信林瑄的能力,於是點頭道:“如此,那就加封林瑄為廬州巡撫,即刻前往廬州,負責剿滅叛亂之事,掌廬州軍政大權。”


    她已經不相信刺史方成了,也對折衝府很失望,境內出現叛軍都不知道,因此直接將軍政大權由林瑄負責,也好統籌安排平叛之事。


    ………


    禦史台。


    “門下:廬陽府有叛軍綠山軍,攻占府城廬州…………特加封林瑄為廬州巡撫,掌軍政大權,全權負責平叛一事。”


    聽著文吏的宣旨,林瑄整個人都是懵的。


    廬州叛亂,找我幹嘛?


    我又不是武將!


    等等,朝廷似乎有封禦史為巡撫,負責地方平叛之事的傳統。


    而且還是廬州,難道是因為我在廬州待過的原因?


    前身有關於廬州的記憶,林瑄因為不怎麽在意,因此到現在都已經很模糊了,像是過了幾十年一樣。


    “林大人,這是您的委任狀。”


    “哦哦!”


    林瑄接過委任狀,不由問道:“這廬州叛亂究竟是怎麽迴事?難道就派我過去,沒有平叛大軍嗎?”


    文吏搖頭說道:“林大人,這事下官也不清楚,就聽說有八百裏加急直衝皇宮,隨後沒有多久就有了您的委任狀。


    至於平叛大軍,這小的倒是知道些,似乎會抽調五千神武軍北上,但您先行一步,看能不能及時平定叛亂,否則大軍開拔到廬州,這至少得大半個月。”


    廬陽離京城,其實並不是很遠,也就是四五百裏。


    但大軍出征需要準備時間,途中行軍又要時間,而如果是林瑄單人匹馬,最多兩天就能夠趕到廬州。


    “好吧!”


    任命已經下來,林瑄也隻能接受,說道:“我迴家準備一下,隨後就啟程,你們先行去石頭津,幫我安排過江的船隻。”


    “是,大人。”


    宣讀任命的文吏走了。


    林淵沉聲道:“大郎,此去廬州風險難測,你肯定也需要一些信得過的人,不如就由我帶些人跟你一起去吧。”


    林瑄剛想說話,腦海中就響起了係統的機械聲:“現在發布係統任務:巡撫廬州,平定叛亂。任務完成,獎勵人級抽獎二十次,地級抽獎十次,神級抽獎兩次。”


    “任務失敗,十年不舉。”


    “兩次神級抽獎!”


    林瑄眼睛放光,同時也深深吸了口氣,因為他了解係統的尿性,獎勵越大,完成任務的難度就越高,同時也可能更危險。


    隻是可惜,這次的係統任務太籠統了,不像上次江州之行,他從三個小任務中分析到了很多東西,從而讓自己占盡先機。


    廬州之行,風險難測啊。


    林瑄神色凝重,他看著林淵,本來還想帶上林淵,但仔細想了想還是搖頭說道:“二叔,正因為風險難料,所以你更不能去。以我的武功,天下能殺我的不多。”


    看著林淵還要再說,他直接打斷道:“好了二叔,此事就這麽定了。時間緊急,我先迴家取點東西,家裏就交給你了。”


    不等林淵說話,林瑄轉身就走。


    林淵抬手想要喊住林瑄,最後還是放了下來,他知道林瑄決定的事情,沒有人可以改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禦史:女帝饒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藜蒿銀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藜蒿銀魚並收藏大唐禦史:女帝饒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