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再迴四合院


    第一批馬麵魨換迴來的麵粉,被當作特級品抵了一部分債務。


    這讓齊官很是放下心來,加快了捕魚的速度。


    沒用兩個月,就完成了第一筆協議上的五千噸的供貨量。


    果然如商榷預計那樣,易貨品隻有一半換了全麥粉,另一半換成了玉米麵。


    至於,捕撈上來的其他魚類,也被商榷收購了。


    二斤以上重量的野生黃花魚,一斤可以換二百斤土豆。


    一斤以下重量的野生黃花魚,一斤可以換一百斤土豆。


    其他雜魚類,一斤可以換五斤到五十斤不等地瓜。


    這些魚都是商榷自己要的。


    在東海部忙了兩個月,商榷和許躍軍又去了南海部。


    同樣是五千噸的馬麵魨的訂貨單。


    南海的海底魷魚比較多,而且個頭大,又叫大魷魚。


    在二十米的海水區域成群遊弋。


    魷魚的營養價值很高,屬於名貴海產品,具有補血養氣,滋陰養顏的功效,還可以降低膽固醇,調節血壓,保護神經纖維,活動細胞,預防老年癡呆等。


    錢先生在知道商榷到了南海,就提出了收購野生大魷魚的訂單,同樣是五千噸。


    一斤大魷魚可以換四斤全麵粉,或十斤玉米麵,或十一斤玉米碴子。


    聽了這個價格,南海部的付官一拍桌子直接決定,用五千噸大魷魚換五萬五千噸玉米碴子。


    因為南海部這邊需要捕撈的貨量大,等完成了交易,迴到京城時,已經是十月底了。


    京城已經開始變得涼爽。


    商榷再次提出了迴四合院的要求,這次他想多待幾天,陪陪老太太。


    老人家也同意,並讓許躍軍跟著保護他的安全。


    次日,商榷便帶著許躍軍迴了四合院,霍金還是被留下看家。


    在商榷不在的這段時間裏,四合院發生了一件大事。


    賈東旭死了。


    因為操作失誤被軋機軋斷了胳膊,大出血,拉到醫院人就不行了。


    他的死,讓四合院的劇情正式拉開的帷幕。


    商榷迴到四合院,知道了賈家的事後,就先去了一趟賈家。


    可能是過年時那些羊湯和羊骨的關係,秦淮茹挺著個六七個月肚子,小槐花還是懷上了,比劇情裏的早了兩個月。


    商榷看見她時,她正在院子裏洗衣服。


    一大媽在一邊幫她。


    賈張氏躺在屋裏床上哼哼著,已經有了點電視劇裏的架勢了。


    商榷雖然離開的軋鋼廠,但工資卻提高了。


    現在他每個月的工資是一百二十八塊錢,另外還有八十斤糧票,二十斤雜糧票,五斤肉票,二斤雞蛋票,半斤豆瓣醬票,半斤鹽票,半斤糖票,半斤油票,八十斤的煤球票,三張副食卷,三張化工卷,三張工業卷,五張煤油卷,二張奶粉票……每季度的布票是五尺。


    如果不喝奶粉,還可以換成鮮牛奶。


    這個時候的牛奶都是裝在玻璃瓶裏的,每天專人送上門。


    牛奶瓶子是迴收的,第二天送奶時會順便取走前一天的空瓶。


    另外老人家還給他爭取了一張自行車票,一張收音票,一張縫紉機票,一張手表票,算是配齊了三轉一響,有了結婚的資本了。


    商榷給了秦淮茹二十元錢,算是補上了賈東旭的喪儀。


    錢不能多給,院裏的一大爺給了三十元,因為賈東旭是他的徒弟。


    老太太給了十塊錢,因為她是五保戶,這給的也算多了。


    其他鄰居五毛、一塊的都有,也就是個意思。


    商榷工資高,在軋鋼廠時就和一大爺一樣了,所以給了二十。


    賈張氏在屋子裏通過窗戶看見了,立馬出來把錢搶走了。


    還對著,商榷哭道:“商工啊,我們家東旭走的慘啊……”


    商榷安慰了她幾句,又跟秦淮茹說了幾句話就迴了。


    秦淮茹還是會接賈東旭的班,但那要在她生完孩子以後。


    廠子裏給了二百元的撫恤金,在秦淮茹進廠前,每個月另外支付十七塊五的安家費。


    秦淮茹進廠的工資也就是這個標準,她得從學徒工幹起。


    街道辦的被服廠和家俱廠前段時間總算是開辦起來了,劉光天幾個都進了廠。


    院子裏的婦女們也常能接在被服廠的外派任務,幫著剪個線頭,做幾雙布鞋什麽的。


    好像除了賈家,大家的生活都有了著落,有了盼頭。


    牛奶訂了,從下個月一號開始送,每天早晨給老太太送到大院這邊,一天一斤兩個玻璃瓶。


    這個時候的牛奶很濃,喝的時候需要加水煮開再喝。


    以老太太的性子,這點牛奶大院裏的孩子都能喝上一口。


    馬上出生的小槐花算是有福了。


    晚飯是商榷做的,用得是他帶迴來的青菜還有魚。


    魚是黃花魚,來之前從空間裏提前拿出來,有三四斤。


    青菜是西廂房裏種的,霍金照顧的很好。


    主食是苞米麵餅子。


    吃飯時,商榷叫上了一大爺和一大媽。


    四合院裏的養老小組算是正式聚到了一起。


    聚餐也成了商榷每次迴四合院的一種儀式。


    傻柱和許大茂依然在鬧矛盾,這次吃飯也沒有過來。


    上次商榷的勸說也隻是讓他們消停了一段時間,最近因為賈東旭的死,兩人又莫名其妙地衝動起來。


    商榷知道後,不僅感歎劇情的強大。


    唯一值得欣慰地是,棒梗還沒有變,還是那個單純的隻想著吃飽飯的孩子。


    可能是因為商榷的出現,棒梗雖然也受了不少苦,但總有個求援的地方,不至於因為一口吃的,就不擇手段。


    商榷隻希望在未來,傻柱與許大茂能因此少此衝突。


    或許是累了,或許是因為迴到了熟悉的地方。


    第二天,商榷起晚了。


    因為上次商榷生病沒人發現的事,老太太格外的關心他。


    見他沒按時起床,還過來看了一眼。


    見商榷好好地睡著,這才放心地迴了。


    早飯是許躍軍做的。


    很簡單地苞麵稀飯,老太太跟著喝了半碗,就進裏屋休息去了。


    年歲大了的老人晚上覺少了,但白天總是要時不時地打個盹。


    一大媽沒事的時候會過來陪著,或做做針線,或陪著老太太聊聊天。


    商榷醒過來時,已經快中午了,洗了臉吃了吃。


    無聊地盯著許躍軍瞧。


    許躍軍被他瞧的發毛,提議道:“要不,我們去北海公園釣魚?”


    商榷眼睛睜大了一些,遲疑地問道:“你是說,咱們倆……去……北海公園……這個時間?”


    許躍軍莫明其妙,地迴道:“有什麽問題嗎?這離北海公園最近啊。”


    商榷忍俊不禁地點點頭,答應道:“那好吧,我們去北海公園釣魚去。”


    拿了水桶、板凳,又去前院的三大爺家借了釣魚的魚杆。


    商榷和老太太打了一聲招唿,就和許躍軍出去了。


    北海不是海,而是一處叫北海的湖。


    算是京城的重要淡水資源。


    也是京城年輕男女相親約會的勝地。


    因為不是休息日,北海公園裏沒有多少遊客。


    有的,也多是一對對的年輕男女。


    商榷兩個人結伴而行的男人,在其中就顯得格外紮眼。


    許躍軍幾乎是同手腳地走著。


    商榷在後麵不厚道地偷笑。


    兩人在垂釣點找了一處有樹遮陰的地方坐下。


    商榷從岸邊的草叢裏挖了幾條蚯蚓當魚餌,正經八百地釣起魚來。


    如果他沒有時不時地發出笑聲地話。


    許躍軍有些惱羞成怒,卻不能對商榷做什麽,隻能耳不聽心不煩地無視了他的幸災樂禍。


    釣魚是個高雅且需要耐心的活動,在慢長的曆史中有近千年的記載。


    而早在五萬年前,人類就學會了釣魚。


    在商榷所處的真實世界裏,陝西省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勝發現的骨都發現了許多骨製魚釣。


    二千年前的《詩經》——《季風》篇中就有“籊籊竹竿,以釣於淇”,的詩句


    《莊子·刻意》中也有:“就藪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為而已矣”,的句子。


    “薑太公釣魚”更是家喻戶曉的故事。


    宋代哲學家邵雍在《漁樵問答》一書中,對竿釣漁具曾作了詳細的講述:“釣者六物:竿也,線也,浮也,況也,鉤也,餌也。一不具,則魚不可得。”他所說的六物,至今仍是竿釣的基本釣具。


    商榷隻是閑得無聊,才接受許躍軍的提議出來釣魚。


    對選擇看水、選位、布窩、引魚等一概略過,連魚餌都是現挖的。


    隻是見湖水清徹,甩杆盡量甩的大力,下鉤也下的遠了點。


    “呂尚蓋常窮困,年老矣,以魚釣虷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


    “昔日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


    商榷見許躍軍紅著臉,坐在一旁,笑著吟道:“今榷垂釣於斯,不知釣魚乎?釣人乎?”


    許躍軍很很地瞪了他一眼,往樹杆上一靠,說道:“你夠了,調戲我有意思是嗎?”


    商榷點點頭,肯定道:“有意思。”


    說完又是一陣嗤笑。


    許躍軍氣憤地哼了一聲,說話:“你後麵有什麽打算?真得跑遍全國辨認植物?”


    商榷說道:“不然呢,天天來北海公園釣魚嗎?”


    許躍軍努道:“說正經事呢。”


    商榷正經起來,說起了正事,他道:“各地還是要跑的,但不一定要我親自去,我可以畫一些植物的圖片,讓各地自己先找找看。”


    “我想跟爺爺申請承包一塊地,建一個生態園,提高一下咱們的農作物產量,按照科學的方式種植、養殖,兩三年見到效果,到時候不用我說,大家都跟著學。”


    許躍軍問道:“產量很高?”


    商榷點點頭,說道:“畝產能提高一半以上……具體產量還要看地塊質量決定,但肯定比現在的畝產高。”


    許躍軍說道:“一定要建生態園嗎?不能直接把辦法告訴大家嗎?”


    商榷搖搖頭,說道:“農耕關乎民生,不能輕易更改,隻有見到真實效果才能有說服力。”


    “我們先在京城周邊選一塊地做試驗田,等成功了,再選從不同地方位選土質不同的地塊進行二次試驗,然後再從全國各地選擇地塊進行三次試驗,三次試驗成果進行對比,效果顯著才能全麵鋪開。”


    許躍軍也點了點頭,這確實是個嚴謹的方法,比直接宣傳方法有效果的多。


    也更能讓人接受。


    他不知道的事,商榷是想通過這種方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穀楊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穀楊氏並收藏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