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望冷靜地說著,他清楚崔璜的言外之意,這位編劇無非是擔心他這個門外漢是來玩玩兒的,怕他態度不認真影響了劇組——
崔璜是在質疑他來試鏡《城春》的原因。
邢望知曉了這一點也沒有惱怒,他的言詞之間反而更加誠懇:“晚輩的確醉心於小提琴,可對於踏足電影圈這件事,晚輩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所以請前輩放心,我絕不是因為心血來潮才趕來試鏡《城春》,對於參演電影這件事,我已下定決心,一定會好好對待。”
邢望看起來就是寡言少語的模樣,此時這看似性情淡漠的人忽然一通詳明解釋下來,連劉霄都在微微詫異,可見少年此時的態度有多認真了。
崔璜卻在聞言後陷入了沉默,像是在思忖著什麽。
他時常如此,在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中之後,便難以關注到外人,隻是這次,他卻沒有思考多久,他抬眼繼續向邢望問道:“那你,為什麽想要飾演‘秦渡’這個角色?”
邢望聞言,難得沒有立即迴應。
他來試鏡這個角色是應邀而來,一開始就沒有做過其他選擇,隻是到了後來,他對這個角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想要飾演這個角色的想法也越發強烈。
不過須臾,邢望便在情緒推動下,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我在認識這個角色的時候,發現自己與這個角色產生了共鳴。”
第31章 共鳴
崔璜在聽到邢望的迴答後稍稍挑了下眉,很顯然是來了興趣,而這也是劉英維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打擾崔璜問話的原因。
劉英維覺得僅僅是自己認為邢望適合秦渡這個角色還不夠,還得編劇這邊也過了才行。
可問題是,崔璜是個脾性怪異的人,他隻對創作感興趣,過去甚至都不怎麽喜歡選人,除非那人事關重大會影響他的劇本,他才會站出來瞧一瞧,不然他壓根就不會對哪個角色的飾演者感興趣。
所以也別期待他能挑中什麽人了,畢竟選不到他覺得心儀的角色,那一定是導演的問題。
可從邢望走進試鏡間後,崔璜出聲提問他的那一刻開始,劉英維就明白了,邢望在崔璜這兒,有戲。
果然,崔璜一改之前的散漫模樣,正經了臉色朝邢望說道:“你和角色之間產生了共鳴這可不能作為你能通過試鏡的理由。”
“你想演電影,還來試鏡了這部片子,那麽我想你應該要明白一件事:名氣在我這兒沒什麽作用,想要來參演《城春》的話……”
他盯著那雙清冷的黑色眼睛,言詞忽爾銳利,而後他便向少年提出了他的要求:“就先來演一段吧。”
邢望去試鏡的那日,其實已經快到電影試鏡環節的尾聲了。
那天碧空如洗,試鏡地點所在的高樓大廈上空還有遠航的飛機駛過,機翼掠過一行煙霧似的白雲,無數的水汽在那片蒼穹裏碰撞又分離,正如蒼穹底下熙攘人間裏的洶湧人潮。
大城市裏的人們形色匆匆、爭分奪秒,劇組的主創們也為棘手的角色焦頭爛額,肩上的壓力模糊了他們的視野,致使原本光鮮的世界變成一片朦朧的灰白,直到那黑發少年挾著不知從哪處清泠幽穀裏藏匿住的微風,走進了他們的視線裏,那片灰白才重新被人著上了色彩。
那日邢望匆匆趕到試鏡地點,明明眉頭微鎖似是倉促,卻偏偏不卑不亢沉靜又知禮,之後更是憑借出色的演技,驚豔了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如同現在一樣。
但是人們現今所感的這份驚豔與妝容無關,因為在今天這場戲裏,邢望未能與第一場戲一樣穿上那般奢華的服飾,他需要更符合鄉野少年的設定,也要多幾分粗莽硬氣。
而劇組也是早早來到了室外取景,為的就是展示那一分古老村落黎明破曉的真實感。
此時,晨光暈染著炊煙漸起的小小村落,正在萌發新芽的枝丫間裏傳出了幾聲清脆的鳥鳴,隻是不久,木門忽然被人打開的聲音驚起了樹間的幾隻麻雀,鳥鳴聲倏然停止,隻留下一陣鳥翼扇動的撲棱棱聲響。
少年穿著幹練踩進了有些破落的小院子裏麵,細碎的陽光則穿過幹枯的樹枝落到了少年的粗布麻衣上。
他身姿不算挺拔,懷裏拿著裝著五穀的竹製簸萁,在大樹陰影的層層遮掩下,他彎腰打開了關著雞群的竹籠小門,於是雞鳴聲便毫無阻礙響徹了整個院子。
秦渡彎腰灑下粗糧用以喂養雞群,在堪稱雜亂的雞群裏,少年卻驀然露出了一個閑適的微笑。
那日,邢望在通過試鏡後,崔璜問過他:“為什麽在最開始的那個場景裏,你覺得秦渡會是悠然自得微笑的模樣?”
而邢望當時是這麽迴答的:“因為他是秦渡,是深知自己是秦家子嗣,卻依然被母親教導要接受平凡生活的秦渡。”
“秦渡的母親是個淳樸溫柔又勤勞的人,所以秦渡的生活盡管稍顯困窘,他也還是樂於接受這樣的人間煙火。”
崔璜漫不經心道:“可你要知道,此‘秦渡’非彼‘秦渡’。”
邢望亦從容應道:“可是在這段劇情裏,除了我們以外,其他人都還不知道有兩個‘秦渡’的存在。”
崔璜難得沉默。
“況且……”邢望停頓後,又接著補充道,“晚輩在這之後的表演裏,不是讓‘袁旭安’的存在有跡可循了嗎?”
《城春》正式拍攝的鏡頭裏,少年看到雞群啄食的模樣,像是像起了什麽,他忽然指尖一頓,緩下了喂食的動作,抬眼仰望起頭頂的天空。
旭日東升,天幕漸藍。
秦渡微斂笑意,放下了手裏的簸萁,他騰出手掃過了衣袖間沾染的泥塵,走進了屋裏,關上了門。
母親死後,他聽從母親生前的建議,騰出了一間房用以放置一些書籍。
他好學,母親便想盡辦法為他買了許多書,而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他早讀的時間。
“可你要知道,秦渡本來就好學,這一點與袁旭安無異。”
那日崔璜如此反駁了邢望的話,他的意思便是——邢望隻憑借這一個行為是無法向觀眾暗示出秦渡的真實身份的。
邢望對此卻是早有準備:“秦渡居於鄉野十多載,他知曉自己是秦家子嗣,他的母親在久臥病床時也沒有停止教誨他,而他的書房裏有許多書,他好學,心中有鴻圖有遠誌,但是……”
“他的母親死後,他便隻有一個人了。”
邢望說及此垂下目光,像是要掩蓋住什麽心思,他的言詞卻依舊流暢有力:“他在母親去世後尚且虛無縹緲孤身一人的日子裏,他還得麵對稍顯困窘的現實生活。”
“他的院子裏有養著一些禽類,他常一邊抱著書籍念叨著君臣與社稷,一邊彎腰喂養能夠活自己的牲畜,他的頭頂是蒼穹,他的足下卻是溝壑。可是他沒有抱怨過自己的生活,他身上流著貴族的血,性情卻如樸實無華的鄉野村夫,可是……”
邢望抬眼看向崔璜:“樸實節儉也意味著他舍不得使用需要過多金錢來購買的東西。”
鏡頭裏,少年打開了那間房的房門,可是他沒有拿出任何一本書籍翻看,因為他早已對那些書裏的內容熟記於心。
秦渡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筆墨,他將那些東西放置在了一旁的書桌上,而那桌上,還有著陽光映襯下顯得格外幹淨的紙張。
紙上有著幹涸的墨跡,一層一層紙張堆積成冊,主人顯然經常使用它們。
少年磨好墨,拿出了新的紙張,提筆與落筆之間,一氣嗬成,十分流暢。
那字跡清晰而挺拔,隱藏著果斷與桀驁,少年眉心著了陽光,目光看似明亮,眸底卻格外深沉。
他的袖子不寬不長,是方便幹活的衣服,但幾翻運筆之下,少年的發梢與腕間染上了晨光,他便宛若穿上了名仕的長袍一般,明明粗布麻衣,卻又無端俊逸瀟灑。
“那你覺得,他會寫下什麽?”
那日,劉英維聽著邢望對劇情的分析,像是忽然來了興致,於是他便朝少年這樣問道。
“我覺得,有四個字,一定適合‘秦渡’來寫。”
當時邢望便睜著澄澈的眼睛,用著格外篤定的目光看著劉英維,幹淨有力地將那四個字果斷道出——
“臥薪嚐膽。”
鏡頭裏,少年運筆的動作戛然而止,因為他聽到了屋外傳來的敲門聲。
“有人在嗎——”
門外是帶著京城口音的問話。
秦渡微彎嘴角,將最後一字寫完,便收好筆墨出了房間,關上了房門。
“誰啊——”
少年的清亮嗓音在院子裏響起的時候,鏡頭落在了他寫完的那最後幾個字上。
一筆一畫帶著鋒芒,柔和的陽光也不能使得那四個字的銳氣減少半分,一點陽光落在那最後一個字上,與它其中的“日”字交相輝映。
“字不錯。”
邢望一條過後,崔璜帶著笑意對他說道。
他拿過苗蕊遞過來的水,矜持道謝:“多謝前輩誇獎。”
邢望的毛筆字是他外公外婆親自教的,所以寫得很好。
“嘖。”副導演對這小年輕的演技也是服氣了,“挺有天賦的小夥子,怎麽沒早點進圈啊。”
邢望迴之以謙遜一笑,沒有做解釋,然後他便被劉英維喊了過去。
“這場戲不錯,入戲速度快了。”
劉英維和藹笑道。
“這要多虧劉導教誨。”
“你對角色有著令人出乎意料的把控能力。”劉英維這樣對邢望說,“注重細節,善於揣摩,這不是天賦就能賦予得了的。”
在這些點上,你和你父親格外相似。
——劉英維沒有將這句話說出口。
許是思念故友,劉英維忽爾覺得少年剛剛眼尾揚起笑著的模樣竟莫明與年輕時邢長空的模樣重疊了。
劉英維最初選擇邢長空來飾演秦渡的原因便在於,邢長空的相貌、年齡和演技都十分貼合這個角色。
在整部電影裏,秦渡大多是以青年或是中年形象出現,電影前期隻有一小段情節,秦渡是以少年形象出現。
秦渡的青年和中年時期邢長空都適合飾演,至於少年秦渡,劉英維在權衡利弊之後便沒有讓邢長空來演,他打算將這個角色交給年紀合適演技過關,相貌還不拖後腿的後輩。
於是當年他便將這個角色交給了邢長空介紹過來的一個小年輕。
可他沒有想到,邢長空會有看走眼的一天。
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邢長空夫婦會遭遇那樣的“意外”。
大抵是上天想跟他證明,世界雖荒唐卻不乏希望,所以才讓他遇見了長大後的邢望。
劇本圍讀結束後,劉英維問過邢望:“當你知曉秦渡這個角色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麽?”
邢望難得沒有立刻迴答他。
直到許久過後,劉英維才聽到少年輕聲道:“我想到的,大抵是孤獨吧。”
劉英維啞然。
秦渡的確是個孤獨的人,他的生活是充滿煙火氣息的,可也是無聲和清冷的,家人去世後,他的身影是蕭索的,眉目是落寞的,前路是迷茫的。
而這些,都與曾經的邢望十分相似。
晚秋悲涼,滿月掛在枝頭,身側卻再無父母至親的孤獨,也是思念早已入骨,卻無處安放的孤獨。
這,也是邢望覺得自己與秦渡這個角色產生共鳴的原因之一。
第32章 紈絝
邢望投入進劇組的工作之後,他便總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像是迴到了他在國外求學的那一段時間一樣。
因他是主演的緣故,所以他身上的擔子也重,劇組剛開工的時候,他甚至鮮少有空閑的時間,而長時間高度集中精神工作導致的後果便是,他又失眠了。
崔璜是在質疑他來試鏡《城春》的原因。
邢望知曉了這一點也沒有惱怒,他的言詞之間反而更加誠懇:“晚輩的確醉心於小提琴,可對於踏足電影圈這件事,晚輩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所以請前輩放心,我絕不是因為心血來潮才趕來試鏡《城春》,對於參演電影這件事,我已下定決心,一定會好好對待。”
邢望看起來就是寡言少語的模樣,此時這看似性情淡漠的人忽然一通詳明解釋下來,連劉霄都在微微詫異,可見少年此時的態度有多認真了。
崔璜卻在聞言後陷入了沉默,像是在思忖著什麽。
他時常如此,在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中之後,便難以關注到外人,隻是這次,他卻沒有思考多久,他抬眼繼續向邢望問道:“那你,為什麽想要飾演‘秦渡’這個角色?”
邢望聞言,難得沒有立即迴應。
他來試鏡這個角色是應邀而來,一開始就沒有做過其他選擇,隻是到了後來,他對這個角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想要飾演這個角色的想法也越發強烈。
不過須臾,邢望便在情緒推動下,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我在認識這個角色的時候,發現自己與這個角色產生了共鳴。”
第31章 共鳴
崔璜在聽到邢望的迴答後稍稍挑了下眉,很顯然是來了興趣,而這也是劉英維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打擾崔璜問話的原因。
劉英維覺得僅僅是自己認為邢望適合秦渡這個角色還不夠,還得編劇這邊也過了才行。
可問題是,崔璜是個脾性怪異的人,他隻對創作感興趣,過去甚至都不怎麽喜歡選人,除非那人事關重大會影響他的劇本,他才會站出來瞧一瞧,不然他壓根就不會對哪個角色的飾演者感興趣。
所以也別期待他能挑中什麽人了,畢竟選不到他覺得心儀的角色,那一定是導演的問題。
可從邢望走進試鏡間後,崔璜出聲提問他的那一刻開始,劉英維就明白了,邢望在崔璜這兒,有戲。
果然,崔璜一改之前的散漫模樣,正經了臉色朝邢望說道:“你和角色之間產生了共鳴這可不能作為你能通過試鏡的理由。”
“你想演電影,還來試鏡了這部片子,那麽我想你應該要明白一件事:名氣在我這兒沒什麽作用,想要來參演《城春》的話……”
他盯著那雙清冷的黑色眼睛,言詞忽爾銳利,而後他便向少年提出了他的要求:“就先來演一段吧。”
邢望去試鏡的那日,其實已經快到電影試鏡環節的尾聲了。
那天碧空如洗,試鏡地點所在的高樓大廈上空還有遠航的飛機駛過,機翼掠過一行煙霧似的白雲,無數的水汽在那片蒼穹裏碰撞又分離,正如蒼穹底下熙攘人間裏的洶湧人潮。
大城市裏的人們形色匆匆、爭分奪秒,劇組的主創們也為棘手的角色焦頭爛額,肩上的壓力模糊了他們的視野,致使原本光鮮的世界變成一片朦朧的灰白,直到那黑發少年挾著不知從哪處清泠幽穀裏藏匿住的微風,走進了他們的視線裏,那片灰白才重新被人著上了色彩。
那日邢望匆匆趕到試鏡地點,明明眉頭微鎖似是倉促,卻偏偏不卑不亢沉靜又知禮,之後更是憑借出色的演技,驚豔了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如同現在一樣。
但是人們現今所感的這份驚豔與妝容無關,因為在今天這場戲裏,邢望未能與第一場戲一樣穿上那般奢華的服飾,他需要更符合鄉野少年的設定,也要多幾分粗莽硬氣。
而劇組也是早早來到了室外取景,為的就是展示那一分古老村落黎明破曉的真實感。
此時,晨光暈染著炊煙漸起的小小村落,正在萌發新芽的枝丫間裏傳出了幾聲清脆的鳥鳴,隻是不久,木門忽然被人打開的聲音驚起了樹間的幾隻麻雀,鳥鳴聲倏然停止,隻留下一陣鳥翼扇動的撲棱棱聲響。
少年穿著幹練踩進了有些破落的小院子裏麵,細碎的陽光則穿過幹枯的樹枝落到了少年的粗布麻衣上。
他身姿不算挺拔,懷裏拿著裝著五穀的竹製簸萁,在大樹陰影的層層遮掩下,他彎腰打開了關著雞群的竹籠小門,於是雞鳴聲便毫無阻礙響徹了整個院子。
秦渡彎腰灑下粗糧用以喂養雞群,在堪稱雜亂的雞群裏,少年卻驀然露出了一個閑適的微笑。
那日,邢望在通過試鏡後,崔璜問過他:“為什麽在最開始的那個場景裏,你覺得秦渡會是悠然自得微笑的模樣?”
而邢望當時是這麽迴答的:“因為他是秦渡,是深知自己是秦家子嗣,卻依然被母親教導要接受平凡生活的秦渡。”
“秦渡的母親是個淳樸溫柔又勤勞的人,所以秦渡的生活盡管稍顯困窘,他也還是樂於接受這樣的人間煙火。”
崔璜漫不經心道:“可你要知道,此‘秦渡’非彼‘秦渡’。”
邢望亦從容應道:“可是在這段劇情裏,除了我們以外,其他人都還不知道有兩個‘秦渡’的存在。”
崔璜難得沉默。
“況且……”邢望停頓後,又接著補充道,“晚輩在這之後的表演裏,不是讓‘袁旭安’的存在有跡可循了嗎?”
《城春》正式拍攝的鏡頭裏,少年看到雞群啄食的模樣,像是像起了什麽,他忽然指尖一頓,緩下了喂食的動作,抬眼仰望起頭頂的天空。
旭日東升,天幕漸藍。
秦渡微斂笑意,放下了手裏的簸萁,他騰出手掃過了衣袖間沾染的泥塵,走進了屋裏,關上了門。
母親死後,他聽從母親生前的建議,騰出了一間房用以放置一些書籍。
他好學,母親便想盡辦法為他買了許多書,而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他早讀的時間。
“可你要知道,秦渡本來就好學,這一點與袁旭安無異。”
那日崔璜如此反駁了邢望的話,他的意思便是——邢望隻憑借這一個行為是無法向觀眾暗示出秦渡的真實身份的。
邢望對此卻是早有準備:“秦渡居於鄉野十多載,他知曉自己是秦家子嗣,他的母親在久臥病床時也沒有停止教誨他,而他的書房裏有許多書,他好學,心中有鴻圖有遠誌,但是……”
“他的母親死後,他便隻有一個人了。”
邢望說及此垂下目光,像是要掩蓋住什麽心思,他的言詞卻依舊流暢有力:“他在母親去世後尚且虛無縹緲孤身一人的日子裏,他還得麵對稍顯困窘的現實生活。”
“他的院子裏有養著一些禽類,他常一邊抱著書籍念叨著君臣與社稷,一邊彎腰喂養能夠活自己的牲畜,他的頭頂是蒼穹,他的足下卻是溝壑。可是他沒有抱怨過自己的生活,他身上流著貴族的血,性情卻如樸實無華的鄉野村夫,可是……”
邢望抬眼看向崔璜:“樸實節儉也意味著他舍不得使用需要過多金錢來購買的東西。”
鏡頭裏,少年打開了那間房的房門,可是他沒有拿出任何一本書籍翻看,因為他早已對那些書裏的內容熟記於心。
秦渡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筆墨,他將那些東西放置在了一旁的書桌上,而那桌上,還有著陽光映襯下顯得格外幹淨的紙張。
紙上有著幹涸的墨跡,一層一層紙張堆積成冊,主人顯然經常使用它們。
少年磨好墨,拿出了新的紙張,提筆與落筆之間,一氣嗬成,十分流暢。
那字跡清晰而挺拔,隱藏著果斷與桀驁,少年眉心著了陽光,目光看似明亮,眸底卻格外深沉。
他的袖子不寬不長,是方便幹活的衣服,但幾翻運筆之下,少年的發梢與腕間染上了晨光,他便宛若穿上了名仕的長袍一般,明明粗布麻衣,卻又無端俊逸瀟灑。
“那你覺得,他會寫下什麽?”
那日,劉英維聽著邢望對劇情的分析,像是忽然來了興致,於是他便朝少年這樣問道。
“我覺得,有四個字,一定適合‘秦渡’來寫。”
當時邢望便睜著澄澈的眼睛,用著格外篤定的目光看著劉英維,幹淨有力地將那四個字果斷道出——
“臥薪嚐膽。”
鏡頭裏,少年運筆的動作戛然而止,因為他聽到了屋外傳來的敲門聲。
“有人在嗎——”
門外是帶著京城口音的問話。
秦渡微彎嘴角,將最後一字寫完,便收好筆墨出了房間,關上了房門。
“誰啊——”
少年的清亮嗓音在院子裏響起的時候,鏡頭落在了他寫完的那最後幾個字上。
一筆一畫帶著鋒芒,柔和的陽光也不能使得那四個字的銳氣減少半分,一點陽光落在那最後一個字上,與它其中的“日”字交相輝映。
“字不錯。”
邢望一條過後,崔璜帶著笑意對他說道。
他拿過苗蕊遞過來的水,矜持道謝:“多謝前輩誇獎。”
邢望的毛筆字是他外公外婆親自教的,所以寫得很好。
“嘖。”副導演對這小年輕的演技也是服氣了,“挺有天賦的小夥子,怎麽沒早點進圈啊。”
邢望迴之以謙遜一笑,沒有做解釋,然後他便被劉英維喊了過去。
“這場戲不錯,入戲速度快了。”
劉英維和藹笑道。
“這要多虧劉導教誨。”
“你對角色有著令人出乎意料的把控能力。”劉英維這樣對邢望說,“注重細節,善於揣摩,這不是天賦就能賦予得了的。”
在這些點上,你和你父親格外相似。
——劉英維沒有將這句話說出口。
許是思念故友,劉英維忽爾覺得少年剛剛眼尾揚起笑著的模樣竟莫明與年輕時邢長空的模樣重疊了。
劉英維最初選擇邢長空來飾演秦渡的原因便在於,邢長空的相貌、年齡和演技都十分貼合這個角色。
在整部電影裏,秦渡大多是以青年或是中年形象出現,電影前期隻有一小段情節,秦渡是以少年形象出現。
秦渡的青年和中年時期邢長空都適合飾演,至於少年秦渡,劉英維在權衡利弊之後便沒有讓邢長空來演,他打算將這個角色交給年紀合適演技過關,相貌還不拖後腿的後輩。
於是當年他便將這個角色交給了邢長空介紹過來的一個小年輕。
可他沒有想到,邢長空會有看走眼的一天。
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邢長空夫婦會遭遇那樣的“意外”。
大抵是上天想跟他證明,世界雖荒唐卻不乏希望,所以才讓他遇見了長大後的邢望。
劇本圍讀結束後,劉英維問過邢望:“當你知曉秦渡這個角色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麽?”
邢望難得沒有立刻迴答他。
直到許久過後,劉英維才聽到少年輕聲道:“我想到的,大抵是孤獨吧。”
劉英維啞然。
秦渡的確是個孤獨的人,他的生活是充滿煙火氣息的,可也是無聲和清冷的,家人去世後,他的身影是蕭索的,眉目是落寞的,前路是迷茫的。
而這些,都與曾經的邢望十分相似。
晚秋悲涼,滿月掛在枝頭,身側卻再無父母至親的孤獨,也是思念早已入骨,卻無處安放的孤獨。
這,也是邢望覺得自己與秦渡這個角色產生共鳴的原因之一。
第32章 紈絝
邢望投入進劇組的工作之後,他便總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像是迴到了他在國外求學的那一段時間一樣。
因他是主演的緣故,所以他身上的擔子也重,劇組剛開工的時候,他甚至鮮少有空閑的時間,而長時間高度集中精神工作導致的後果便是,他又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