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迴鄉尋母
長安得手,朱光耀再度光環加身,帶著嬌妻張紫嫣,率領部眾告辭唐僖宗,赴汴州上任。
走在路上,張紫嫣就依偎著朱光耀,喃喃細語道,“老爺,這刺史就是地方大員,一方百姓將來都由你來統領。而這節度使,就是地方官兵的統帥,千軍萬馬都由你來指揮。老爺,該是時候讓你母親也來享享清福了呀!”
“夫人,真是心細。我那可憐的母親和大哥還在老家寄人籬下了,過的日子甭提多難。我這剛上任,還沒想到這些,夫人就幫我想到了。真是我的好夫人。有了你啊,我就順風順水,一路飛黃騰達。這些,都是夫人的好福氣啊!”朱光耀打心裏感歎張紫嫣給自己帶來了天大的好運氣。
朱光耀抵達汴州安頓下來後,立即派部將馬仲平帶領上百名仆役,套上馬車,前往宋州城下陽縣劉財主家迎接母親王氏和劉家老太太。
“仲平,這次勞你專程去我老家一趟,把我的母親和劉老太太接來。”
“大人,您別客氣,為您效犬馬之勞,乃屬下榮幸之至。屬下定當全力以赴,您盡管吩咐便是!”
“好!記住,此番前去,到了下陽縣,一定要弄出點陣仗,排場大一點也沒關係,關鍵是要讓鄉裏街坊都瞧瞧,讓母親和劉老太太露露臉,風風光光地來汴州。”
“屬下遵命!”
兩天後,馬仲平帶著一路人馬,從汴州來到宋州,再到下陽縣地界。隊伍剛進來,馬仲平就讓大家敲鑼打鼓、大聲吆喝起來,沿路高喊著“汴州刺史朱大人,來迎接王老太和劉老太享福去!”
下陽縣的百姓從未見過如此陣仗,以為不是官兵來搶、就是強盜來掠,嚇得不輕。正在幹活兒的人們趕緊丟下手中的活計,紛紛朝家裏跑去。在家待著的人們,聽到了這喧鬧聲,更是害怕,紛紛搬著重物家具,擋住大門,以此來抵抗強盜的侵入。隻不過,當大家聽清了這吆喝聲,心裏不免有些打鼓,這個朱大人是何方聖神,這個王老太、劉老太是哪等等。
馬仲平順著大路,好容易找到大地主劉家府宅,將人馬停在門前。劉家上下驚恐萬分,以為大難臨頭了,都嚇得不得了。隻有劉老爺這個當家人帶著幾個家丁出來迎接。
“官爺駕臨寒舍,不勝元迎。快進快進。”劉老爺畢竟見過世麵,一番客套將馬仲平等幾個帶頭的請進了屋。大家紛紛落座後,又派人端上好茶一一敬上。
劉老太太聽到院子裏的動靜,也不知發生何事,在丫鬟的攙扶下,步履蹣跚地走進堂屋。
“母親,您怎麽來了?官爺正在問事,您趕緊迴屋裏歇著吧!”劉老爺有些擔心,忙上前招唿著。
“甭提我擔心。我這老骨頭還經得起折騰。你就安心和這位官爺談事,我在旁聽著。”劉老太太不聽勸阻,也很好奇的很,徑直走到上座穩如泰山的坐下。
“想必這就是劉老太太吧。您老來得正好。可省了我費工夫。”馬仲平喝了一口茶,穩了穩神,就開了口。
“正是。官爺今日前來,是有何事,這麽大張旗鼓。我劉家好歹在這下陽縣一片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如有是小兒犯了事,請官爺多包涵。我們定當嚴加處置。”劉老太太有條不紊地迴應道。
“劉老太太,您誤會了。我等今天上門,可不是來尋事的。我等是奉命來孝敬您,接您去享清福。”馬仲平立馬說道。
“此話當真!”劉老太太將信將疑,心裏想著,在這戰亂紛飛的年代,今天上門搶糧、明天找人收稅,就不提一般百姓了,就連我這地主大戶都應接不暇,勉強維持,哪裏還會有什麽好事。
“當真。隻不過,待我找到王老太後,一並向您二老稟明。”馬仲平道。
“哪個王老太?”劉老爺插話道。
“劉老爺,王老太就是五年前,來您府上避難的朱家夫人!”馬仲平連忙答道。
“哦。是朱母啊。好,我這就派人去請來。”劉老爺說完,指著背後的管家說,“快快去把朱母請來。”
“是!”管家退下。
朱母這會心裏害怕,誤以為兩個兒子不成器,在外做了強盜土匪,官府的人前來捉拿她,以此未要挾,就躲到廚房的灶台下藏起來,不敢出來見人。
劉家老太和馬仲平等一眾等了半天,也不見管家帶朱母過來。劉老太就嚷著親自去看,要馬仲平再等等。
劉老太、劉老爺一前一後走出廳堂,叫家丁四處搜尋,都不見朱母的人影。
劉老太聽到廚房那邊有動靜,就徑直去查看,果然發現了朱母。
朱母嚇得渾身哆嗦,見劉老太進來,結結巴巴地說道,“我那小兒,朱……光耀,放蕩不羈、桀驁不馴,定是不知在哪裏做了賊、犯了事,這官府是來要人的吧。我不能出去的。”
劉老太上前,扶起縮成一團的朱母,輕聲地說,“朱家他娘,你不要怕,這天塌下來還有我呢。再說了,我剛才細細地看了半天,這來的官差還真不像是來抓人的。他們一個個地客客氣氣地,你見過官府抓人還講理的嗎?我看啊,說不定還真是你家光耀在外麵發跡了。我早就看出他是個大富大貴之人,一定是做了大官,迴來接你的。你就別疑神疑鬼了。朱家他娘,以後啊,我這是要稱你為朱太夫人了!我劉家沾您的喜氣,以後還要仰仗您太夫人關照呢!”說完這番話,劉老太居然向朱母行起了禮,以示祝賀。
“老姐姐,你這是作何?不要折煞老奴啦。要不是您家收留,我朱家早就不知哪裏去了。”朱母慌忙答道。
劉老太牽起朱母的手,拉著她到廳堂去親自問個明白。朱母還是有些不放心,但抵不住劉老太的一番盛情,硬著頭皮走出了廚房,來到大廳。
劉老爺衝著汴州來客大聲說道,“這位就是你們要找的朱家老太了。有什麽話,現在可以說了吧!”
馬仲平看清來人,二話沒說就帶著眾人向朱母、劉老太行跪拜之禮。兩老太太一時怪不好意思,連忙還禮,直嚷著“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兩位老太太,你們別害怕。我等是奉了宣武軍節度使、汴州刺史朱光耀朱大人的命令,特前來迎接朱太夫人、劉太夫人去汴州享福的。”馬仲平謝過兩位老太太,待眾人坐下,簡單說明來意後,就把朱光耀這些年南征北戰、戰功赫赫的英雄事跡說了個遍,還添油加醋的把如何當上節度使,如何成為一方刺史的經曆全倒了出來。
朱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邊聽著、邊使勁掐自己的大腿,直到感覺到疼痛,才相信現在不是在做夢,兒子真的闖出名堂了,不禁喜極而泣。
劉老太太也跟著激動不已,拉著朱母的手,安慰地感歎道,“老姐姐啊,你的娃兒有出息了,當官了。你看看,你看看,我說的沒有錯吧。你真是熬過來了,苦盡甘來了呀!你還哭個什麽,你應該高興才是呀!”
“我是高興,我是高興呀,我就是太高興了!”朱母在眾人的簇擁下,破涕為笑。
馬仲平找到了人,心裏滿是歡喜,差事可以交了不說,找到了節度使的家母,可謂大功一件,迴去了肯定還有賞賜才行。馬仲平打定主意,趕緊派人給兩位老太太呈上華麗的衣裳,還配了專門服侍的丫鬟伴其左右,沐浴更衣。不待他日,第二天一早就催促著隊伍啟程往返。
(本章完)
長安得手,朱光耀再度光環加身,帶著嬌妻張紫嫣,率領部眾告辭唐僖宗,赴汴州上任。
走在路上,張紫嫣就依偎著朱光耀,喃喃細語道,“老爺,這刺史就是地方大員,一方百姓將來都由你來統領。而這節度使,就是地方官兵的統帥,千軍萬馬都由你來指揮。老爺,該是時候讓你母親也來享享清福了呀!”
“夫人,真是心細。我那可憐的母親和大哥還在老家寄人籬下了,過的日子甭提多難。我這剛上任,還沒想到這些,夫人就幫我想到了。真是我的好夫人。有了你啊,我就順風順水,一路飛黃騰達。這些,都是夫人的好福氣啊!”朱光耀打心裏感歎張紫嫣給自己帶來了天大的好運氣。
朱光耀抵達汴州安頓下來後,立即派部將馬仲平帶領上百名仆役,套上馬車,前往宋州城下陽縣劉財主家迎接母親王氏和劉家老太太。
“仲平,這次勞你專程去我老家一趟,把我的母親和劉老太太接來。”
“大人,您別客氣,為您效犬馬之勞,乃屬下榮幸之至。屬下定當全力以赴,您盡管吩咐便是!”
“好!記住,此番前去,到了下陽縣,一定要弄出點陣仗,排場大一點也沒關係,關鍵是要讓鄉裏街坊都瞧瞧,讓母親和劉老太太露露臉,風風光光地來汴州。”
“屬下遵命!”
兩天後,馬仲平帶著一路人馬,從汴州來到宋州,再到下陽縣地界。隊伍剛進來,馬仲平就讓大家敲鑼打鼓、大聲吆喝起來,沿路高喊著“汴州刺史朱大人,來迎接王老太和劉老太享福去!”
下陽縣的百姓從未見過如此陣仗,以為不是官兵來搶、就是強盜來掠,嚇得不輕。正在幹活兒的人們趕緊丟下手中的活計,紛紛朝家裏跑去。在家待著的人們,聽到了這喧鬧聲,更是害怕,紛紛搬著重物家具,擋住大門,以此來抵抗強盜的侵入。隻不過,當大家聽清了這吆喝聲,心裏不免有些打鼓,這個朱大人是何方聖神,這個王老太、劉老太是哪等等。
馬仲平順著大路,好容易找到大地主劉家府宅,將人馬停在門前。劉家上下驚恐萬分,以為大難臨頭了,都嚇得不得了。隻有劉老爺這個當家人帶著幾個家丁出來迎接。
“官爺駕臨寒舍,不勝元迎。快進快進。”劉老爺畢竟見過世麵,一番客套將馬仲平等幾個帶頭的請進了屋。大家紛紛落座後,又派人端上好茶一一敬上。
劉老太太聽到院子裏的動靜,也不知發生何事,在丫鬟的攙扶下,步履蹣跚地走進堂屋。
“母親,您怎麽來了?官爺正在問事,您趕緊迴屋裏歇著吧!”劉老爺有些擔心,忙上前招唿著。
“甭提我擔心。我這老骨頭還經得起折騰。你就安心和這位官爺談事,我在旁聽著。”劉老太太不聽勸阻,也很好奇的很,徑直走到上座穩如泰山的坐下。
“想必這就是劉老太太吧。您老來得正好。可省了我費工夫。”馬仲平喝了一口茶,穩了穩神,就開了口。
“正是。官爺今日前來,是有何事,這麽大張旗鼓。我劉家好歹在這下陽縣一片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如有是小兒犯了事,請官爺多包涵。我們定當嚴加處置。”劉老太太有條不紊地迴應道。
“劉老太太,您誤會了。我等今天上門,可不是來尋事的。我等是奉命來孝敬您,接您去享清福。”馬仲平立馬說道。
“此話當真!”劉老太太將信將疑,心裏想著,在這戰亂紛飛的年代,今天上門搶糧、明天找人收稅,就不提一般百姓了,就連我這地主大戶都應接不暇,勉強維持,哪裏還會有什麽好事。
“當真。隻不過,待我找到王老太後,一並向您二老稟明。”馬仲平道。
“哪個王老太?”劉老爺插話道。
“劉老爺,王老太就是五年前,來您府上避難的朱家夫人!”馬仲平連忙答道。
“哦。是朱母啊。好,我這就派人去請來。”劉老爺說完,指著背後的管家說,“快快去把朱母請來。”
“是!”管家退下。
朱母這會心裏害怕,誤以為兩個兒子不成器,在外做了強盜土匪,官府的人前來捉拿她,以此未要挾,就躲到廚房的灶台下藏起來,不敢出來見人。
劉家老太和馬仲平等一眾等了半天,也不見管家帶朱母過來。劉老太就嚷著親自去看,要馬仲平再等等。
劉老太、劉老爺一前一後走出廳堂,叫家丁四處搜尋,都不見朱母的人影。
劉老太聽到廚房那邊有動靜,就徑直去查看,果然發現了朱母。
朱母嚇得渾身哆嗦,見劉老太進來,結結巴巴地說道,“我那小兒,朱……光耀,放蕩不羈、桀驁不馴,定是不知在哪裏做了賊、犯了事,這官府是來要人的吧。我不能出去的。”
劉老太上前,扶起縮成一團的朱母,輕聲地說,“朱家他娘,你不要怕,這天塌下來還有我呢。再說了,我剛才細細地看了半天,這來的官差還真不像是來抓人的。他們一個個地客客氣氣地,你見過官府抓人還講理的嗎?我看啊,說不定還真是你家光耀在外麵發跡了。我早就看出他是個大富大貴之人,一定是做了大官,迴來接你的。你就別疑神疑鬼了。朱家他娘,以後啊,我這是要稱你為朱太夫人了!我劉家沾您的喜氣,以後還要仰仗您太夫人關照呢!”說完這番話,劉老太居然向朱母行起了禮,以示祝賀。
“老姐姐,你這是作何?不要折煞老奴啦。要不是您家收留,我朱家早就不知哪裏去了。”朱母慌忙答道。
劉老太牽起朱母的手,拉著她到廳堂去親自問個明白。朱母還是有些不放心,但抵不住劉老太的一番盛情,硬著頭皮走出了廚房,來到大廳。
劉老爺衝著汴州來客大聲說道,“這位就是你們要找的朱家老太了。有什麽話,現在可以說了吧!”
馬仲平看清來人,二話沒說就帶著眾人向朱母、劉老太行跪拜之禮。兩老太太一時怪不好意思,連忙還禮,直嚷著“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兩位老太太,你們別害怕。我等是奉了宣武軍節度使、汴州刺史朱光耀朱大人的命令,特前來迎接朱太夫人、劉太夫人去汴州享福的。”馬仲平謝過兩位老太太,待眾人坐下,簡單說明來意後,就把朱光耀這些年南征北戰、戰功赫赫的英雄事跡說了個遍,還添油加醋的把如何當上節度使,如何成為一方刺史的經曆全倒了出來。
朱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邊聽著、邊使勁掐自己的大腿,直到感覺到疼痛,才相信現在不是在做夢,兒子真的闖出名堂了,不禁喜極而泣。
劉老太太也跟著激動不已,拉著朱母的手,安慰地感歎道,“老姐姐啊,你的娃兒有出息了,當官了。你看看,你看看,我說的沒有錯吧。你真是熬過來了,苦盡甘來了呀!你還哭個什麽,你應該高興才是呀!”
“我是高興,我是高興呀,我就是太高興了!”朱母在眾人的簇擁下,破涕為笑。
馬仲平找到了人,心裏滿是歡喜,差事可以交了不說,找到了節度使的家母,可謂大功一件,迴去了肯定還有賞賜才行。馬仲平打定主意,趕緊派人給兩位老太太呈上華麗的衣裳,還配了專門服侍的丫鬟伴其左右,沐浴更衣。不待他日,第二天一早就催促著隊伍啟程往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