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重迴長安


    出征數月之久,家書抵萬金。張紫嫣為人妻,終日期盼夫君消息。這不,朱光耀棄暗投明的家書一到,張紫嫣就迫不及待地拆開看,卻陷入了沉思。


    “可憐我張氏家族生逢亂世,家父本當朝刺史,為官一方,深受百姓愛戴。朝綱紊亂,犯上作亂,害得百姓生靈塗炭,我張氏流離失所,家人蒙難。不得已,小女做了朱光耀這亂臣賊子之妻,苟且偷生。如今,夫君終有悔改之心,棄暗投明,歸順唐朝,不再興風作浪,如果父母得知,我張氏終歸沒有辜負唐皇恩德。”遂立即書信一封,托人速寄夫君為安。


    有了夫人的支持,朱光耀再無任何後顧之憂,一心歸順大唐。


    一天夜裏,朱光耀請黃道仙派來的監軍嚴實入帳議事。等嚴實剛一進帳,埋伏在內的刀斧手一湧而出,砍下了嚴實的頭顱,並將其首級送至王重榮,立下投名狀,聲稱棄暗投明,即日歸唐,還附上書信,請他代奏皇帝,表明忠心之意。


    一石激起千層浪。王重榮正因朱光耀堅挺的無法拿下而精疲力竭窮於應付之時,朱光耀主動化敵為友,同州城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歸入自己囊中,自是喜出望外。


    王重榮也不是省油的燈,眼珠子轉得蹦快。一邊當即假借唐僖宗名義,任命朱光耀為節度使;另一邊連夜向遠在四川的唐僖宗報捷邀功。


    宰相王鐸聽說朱光耀主動投降,也是喜出望外,和王重榮一同上表保奏。


    唐僖宗正苦於逃難四川無法迴歸,又見黃道仙在長安就像生了根,鬱鬱寡歡。猛聽到朱光耀棄暗投明,同州和平迴歸的消息,高興地大叫起來,“此乃上天賜給朕一員勇將啊!”


    唐僖宗喜不自勝,正式任命朱光耀為左金吾大將軍,兼河中行營副招討使,正好成了王重榮的副將。


    消息傳迴同州,朱府上下張燈結彩、皆大歡喜。夫人張紫嫣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自己家雖衰敗了,但嫁給朱家後卻更加門楣興旺了。


    朱光耀說他這輩子就欣賞漢光武帝,信奉當日離家出走的“為官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誓言。如今,“反賊”投降不僅沒被殺被剮,官反倒做得越來越大,還娶到了美貌無雙的張紫嫣,當上了左金吾大將軍,真可謂誌得意滿了。


    朱光耀歸順大唐,官運亨通。憑借著戰場上的驍勇善戰,贏得了河中軍的擁戴,更贏得了唐僖宗的信任和推崇。


    河中軍屢戰屢勝,王重榮論功行賞,身為副將的朱光耀自然功勞不少。在犒賞將士的慶功宴上,王重榮酒過三巡之後,給朱光耀說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光耀,來,為兄敬你一杯!”王重榮一手端著酒杯,一手來過身旁的朱光耀說道。


    “將軍,論敬酒,也是屬下敬您呀!要不是您賞識,我哪有今天。將軍,我敬您!”朱光耀連忙轉過身,一臉虔誠地迴道。


    “好好好!我果然沒看錯人。幹了這杯,我告訴你個好消息!”王重榮原本打了勝仗心裏本就高興,再一聽朱光耀忠心耿耿的奉承,就更加痛快了。


    “將軍有什麽好消息,屬下洗耳恭聽!”朱光耀期盼地望著王重榮。


    “你聽說過宣武軍嗎?”


    “宣武軍,當然聽過,如雷貫耳啊。我記得,還在同州的時候,就聽人提起。宣武軍管轄著天下最繁華的汴州城。誰能掌控汴州,誰就能擁有想之不盡的榮華富貴!”


    “看來你的消息蠻靈通嘛!我正要告訴你,你的好日子到了。近日,我和丞相王鐸向皇上舉薦了你。今天傳來聖旨,皇上念你半年來為我朝盡忠職守,屢建戰功,特加封你為汴州刺史,兼宣武軍節度使。以後,這汴州就是你的了。”


    朱光耀喜上眉梢,連忙站起身,雙手作揖道,“謝主隆恩!謝將軍抬愛!”


    “當兄弟,為你高興。快快坐下,再陪哥哥多喝幾杯。”


    “將軍,仰仗您的恩典,才有我的將來。將軍,我敬您!”


    “好,幹了!”


    “幹了!”


    迴到府上,朱光耀心裏快活得很。沒曾想到,短短半年,就能自立門戶,不再做他人的幕後英雄。


    幕僚謝童聽聞朱光耀的好消息,趕到道賀。“恭喜將軍,賀喜將軍!”


    “先生助我,才有今天。以後我有肉吃,你必有湯喝。我們共享榮華。隻不過,今天在慶功宴上,王將軍提到皇帝想迴長安,這長安現在還是黃道仙手上,皇帝專門從雁門關找迴了李克用的沙陀軍。你覺得,下一步我們是該去赴任呢,還是去搶攻長安的功勞呢?”朱光耀此刻已經冷靜下來,對形勢看得透徹。


    “將軍,這消息及時的很。以我所見,汴州雖繁華,已是囊中之物,不急於一時。皇帝能否順利班師迴朝,這功勞蓋天下之最大,如能取來,會積累更多的政治資本,日後加官進爵不在話下。王將軍既然在宴會上提起此事,他必然已有所動作,謀求這千載難逢的升遷機會。將軍您,何不跟隨其後,一來表達您對王將軍器重的感恩之意,二來見機行事,謀求攻打長安的一份功勞。”謝童說中了朱光耀的心聲,把搶功勞的利害關係倒了個幹淨。


    “先生說的極是。即刻傳令下去,整備隊伍、籌備糧草,明日我們就出發!”朱光耀按捺不住的心,恨不得馬上奔去長安。


    雁門關外,李克用率領沙陀軍兵臨長安城下。黃道仙的皇帝還沒當上癮,就遭遇了強敵來勢洶洶。看著城門外的沙陀雄師誌氣高漲,黃道仙慌了神。


    孟凱對李克用早有耳聞,對黃道仙說道,“這李克用,年僅二十八,乃唐朝最年輕的將帥,由於他有一隻眼睛略小,常被人稱為“獨眼龍”。他所率領的沙陀軍都是沙陀人,個個驍勇,實力強勁。因為他們衣著一律為黑色,人亦稱之為烏鴉軍。這隻軍隊,不論是敵人還是朋友,最好都要敬畏三分。”


    黃道仙聽後更加惶恐,保命成了頭等大事,命人放火焚燒整個皇宮。等到李克用的軍隊攻下了光泰門,進入長安城,黃道仙已經趁亂逃走了。為了阻礙追兵,他從藍田進入商山,沿路上拋灑許多金銀珠寶,軍民紛紛拚搶,給黃道仙爭取了逃跑的時間,帶著一幫人擺脫了李克用的追殺。


    長安失而複得,讓唐僖宗分外高興。唐僖宗迴長安的夢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接下來,就要論功行賞。雁門節度使李克用當居首功,功勞最大,唐僖宗加封他為同平章事,兼河東節度使。


    黃道仙出逃長安,孟凱當先鋒,率領一萬兵馬向東直撲河南蔡州,逼迫蔡州節度使秦宗權棄城投降。


    這時候,距離蔡州一步之遙的陳州刺史趙攆早已做好防守準備,深挖壕、廣積糧,將六十裏以內有資財、有糧食的百姓,全都遷入陳州城中,並招募了許多猛士,做足了抵禦黃道仙、孟凱等反賊來襲。


    果不其然,孟凱攻下蔡州後,一路向東,步步逼近陳州。趙攆為了掩護兵力,故意使出了障眼法,向孟凱示弱。等孟凱以為勢在必得,全軍進城之後,趙攆突然發動攻擊,孟凱的軍隊成了甕中之鱉,一舉被全部殲滅,孟凱本人也被趙攆活捉,處死。


    黃道仙聽聞孟凱被擒殺,怒火中燒,調令秦宗權的兵士,駐紮在陳州城外,圍攻陳州。同時,在陳州北麵建立行營,設立公示百官,拉起了與趙攆打持久戰的陣勢。


    戰火不絕,百姓遭難。黃道仙駐紮此處,而此處正在鬧饑荒,來了這麽多人馬,一時間哪裏去收集如此多的糧草輜重,餓得發瘋的士兵們,竟然泯滅了人性,把百姓搶來,直接烹食,連骨頭都不剩。


    這黃道仙不以此舉嚴加處置,還放縱士兵們到處搶掠百姓,陳州附近的許州、汝州、唐州、鄧州、孟州、鄭州等十幾個州城,都被黃道仙的軍隊洗劫一空。當初,替天行道為民請命的黃道仙已經死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火之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艾202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艾2022並收藏戰火之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