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歪在榻上,聞言笑道:“你還能有什麽趣事?我看到你啊,就像是看了趣事兒了!”
眾人聞言都是笑了起來,鳳姐兒臉皮厚,聞言也不尷尬,隻是高聲笑道:“喲!我還不知道我這麽討老祖宗歡心呢!那可好!隻要老祖宗看了我能多開口笑笑,再活個一兩百歲,那我就是天天在您老麵前都好!”
眾人聞言都是笑,賈母笑看了王夫人一眼,點了點王熙鳳道:“就你這個猢猻,果真天天在我身邊,你不煩,老婆子我也要煩死了!你有什麽事啊,就快說,說完就走你的罷!”
看到王熙鳳被“嫌棄”眾姐妹不由得都是嘲笑了起來,鳳姐兒也不惱,笑著道:“這話說來有趣,去年年下裏,打外麵兒來了個親戚,自稱是姓劉,說是太太家裏的,年景不好,來求個安生過年。”
眾人聞言皆是沉默了下來,賈母更是看了一眼王夫人,這話聽起來…………怎麽像是鳳姐兒在給王夫人難堪?窮親戚借著你的光上門兒打家裏秋風,不怎麽好聽啊…………
王夫人心中也是納悶兒這個鳳姐兒今兒是玩的哪出,不過還是笑著解釋道:“她這麽一說我才想起來,恍惚間是有這麽迴事兒,不是什麽正經親戚,隻是早年間她父親與我父聯了宗,認作了子侄。”
邢夫人在一旁好一頓幸災樂禍,頗有些戲謔挑釁的看著王夫人,王夫人自然是懶得搭理這個二百五妯娌,所以隻是淡然的笑著並不在意道:“既然求上門來,我也沒見她,打發點兒銀子迴去便是了。”
賈母聞言心中暗自惱怒鳳姐兒不懂事,麵上卻也是笑著給王夫人台階下道:“正是如此,既是聯宗,那便也算的是親戚,親戚若非有難處,也求不上門來,咱們既然能幫一手,拉一把又如何?”
彼時頗興聯宗之說,意思就是兩個同姓的湊到一塊兒明明沒什麽血緣關係,但是卻認作一個祖宗,為的不過是利益罷了,大多是為了趨炎附勢,搭上一個“親戚”的名頭。
鳳姐兒看到賈母和王夫人麵色中似乎都有些不悅的意思,不由得一笑道:“正是如此,我也是這麽尋思的,所以打發了她二十兩銀子留了頓飯便走了,隻是臨走前囑咐了兩句,說是家裏什麽也不缺,獨獨老祖宗年歲高了,愛吃個地裏的野意兒,若是來年年景好了些,現擷些自家種的那麽些個瓜啊果啊什麽的,送些進來給老祖宗和太太嚐嚐。”
賈母點了點頭,這話說的還到位,人家雖然是上門兒打秋風的,好歹也算是個窮親戚,你賈家是發達點兒,沒必要平白無故的羞辱人,這樣誰還願意跟你們走動?
所以鳳姐兒這話說的還算是照顧了劉姥姥的情緒了,畢竟莊戶人家也就拿的出來個瓜果蔬菜之類的物事,人家雖然也知道你說的是客套話,可好歹心裏是舒服的。
王夫人心裏卻越發的覺得鳳姐兒今兒奇怪!這話揭過去也就揭過去了,你還一直說這些做甚麽?
鳳姐兒拍手笑道:“奇就奇在這兒了!我這話也不過就是隨口一說,畢竟誰真的看得上他們窮苦人家那仨瓜倆棗兒的?偏偏是這位劉姥姥,竟掛在心上了!這幾日眼瞅著連下大雨,她恐怕那些剛結了瓜果的架子蔓子倒了,匆匆的就擷了幾籃子野物兒就來孝敬老太太了!”
這話一說完眾人不由得都是有些新奇,就連賈母也不由得有些好奇的道:“果然嗎?她如今在何處?”
鳳姐兒笑著道:“正在前麵,原本放了瓜果就要走的,我強留著喝口熱乎的,這城門方開,晨露寒重的,怕她身子受不了!”
眾人聞言不由得都是有些嘖嘖稱奇,湘雲聞言原本都有些犯困了,卻笑著道:“這麽說來,這位劉姥姥倒是還頗有幾分古之仁人義士的風範!”
眾人聞言都是笑了起來,黛玉笑著道:“什麽仁人義士?若是這般也算是作仁人義士的話,那著史的人可就得忙壞了!”
眾人都是大笑了起來,黛玉是沒覺得有什麽的,不過是個打秋風的,或許是知恩圖報了一點兒,但是本也是賈家先善待了她她才如此,再者說…………
黛玉暗地冷笑了一聲,這幾個月連綿的大雨,她莊戶人家上哪裏現擷的瓜果?果真有,也早就落了!
黛玉暗戳戳的瞥了一眼嘻笑的鳳姐兒,這個鳳丫頭不老實!說的那個劉姥姥多不一般,實際上細細一想就能想明白,這數月的大雨,京畿靠種田生活的百姓有幾個能活下去的?
正是秋收時節,糧食還沒來得及晾曬,轉眼就都泡了雨水了,白白幹了一年什麽收成也沒有!豈不是連過年都成問題?
怕是這劉姥姥家裏又是過不下去了,這才提了些瓜果上賈家又打秋風來了!去年來,今年還來,靠著賈家過活不成?這算什麽仁人義士?黛玉不由得冷笑連連,鳳丫頭這話也就騙騙雲兒這個傻丫頭罷!
一旁的寶釵看黛玉如此,心裏便也清楚黛玉想的些什麽,於是不由得微微一笑,她雖也厭惡這種人,不過倒也無所謂,不過是個不常見的窮親戚上門打秋風罷了,打發個十幾兩銀子又能如何?總得是麵子上過的去便好。
那邊賈母聽聞如此果然十分感慨劉姥姥的品行,於是頗為感慨點了點頭道:“既然來了,也別著急走,我這兒正缺了個可以講古的老人兒,快快請了來與我說話。”
王熙鳳聽了便喜滋滋的應了一聲下去叫劉姥姥了,而一旁的王夫人也不由得高興了起來和賈母說道:“到底是莊戶人家老實些,這麽些年來也不知道走動,若非果然過不下去了,怕是快忘了咱們這門兒親戚了!”
賈母也笑著應了兩句,之前還說劉姥姥是“算不得什麽親戚”這番劉姥姥給自己長了臉,成了“仁人義士”了之後,王夫人倒是認了這門兒親了!
沒過一會兒,便見鳳姐兒領著個幹瘦黑黃的老太太走了進來,一麵走著一麵招唿道:“快來!劉姥姥,來啊,來見過我們老祖宗!”
劉姥姥牽著小孫子板兒,兩股戰戰,一臉的推脫,她哪見過這架勢?本來就是今年遭了災想著過來討口飯吃,誰料想不過在下麵坐了一會兒,人家居然說榮國太夫人想見自己!
乖乖!那可是國公夫人!
劉姥姥雖然是個村婦,可好歹也是在京畿周圍的村婦,國公夫人的概念她還是理解的,除了皇後王妃這些天家人之外,頂數人家最尊貴了!
她一個莊戶人家,見過最大的“官兒”是村裏的保甲的人,哪裏還敢見賈母?連忙的就要跟鳳姐兒告辭,求她放自己去罷,誰知鳳姐兒不依,隻說老太太看上她了想叫她過去講個古!
劉姥姥推脫不過,這才無奈的被拉了過來,隻是到了門口兒到底還是有些心中打顫!
鳳姐兒見狀笑著上前扶著她道:“姥姥別怕!這滿屋的太太小姐們個個都是菩薩心腸,你隻管大大方方的就是了!”
這話引得裏麵的眾人又是笑了起來,劉姥姥好歹來過一次榮國府了,多少也算見識過幾番世麵,故而聞言勉強笑著應了兩聲,這才進去了。
劉姥姥進去抬頭一看,隻見滿屋裏珠圍翠繞,花枝招展,隻覺得滿屋子的仙女兒渾似不在人間一般!
又見一張榻上歪著一位銀發老婆婆,身後坐著一個紗羅裹的美人一般的一個丫鬟在那裏捶腿,王熙鳳上前跟賈母說話,劉姥姥便知哪個是賈母,於是連忙上前衝賈母和王夫人福了一福:“請老壽星安,請姑太太安!”
劉姥姥女婿王狗兒之父原是一個京官,雖品階不顯權位卻重,王夫人之父當時也是在京的大官,有用的到王狗兒之父的地方,而王狗兒之父也貪圖王夫人之父的權勢,兩家如此這般才聯了宗,王狗兒之父認作子侄輩。
故而劉姥姥雖然老,其實是和王夫人一輩,合該稱唿王夫人一句“姑太太”稱唿鳳姐兒一句“姑奶奶”。
王夫人聞言隻是微笑著點了點頭沒說什麽,賈母見劉姥姥進來了便連忙讓鴛鴦扶自己坐了起來,也欠了欠身問了句好,隨後便叫人搬來板凳請她落座。
劉姥姥落座之後便拉著板兒問人,那小孫子板兒鄉野孩子,哪裏見過這場麵?認生的含著手指不肯說話,急的劉姥姥直拉他,又是逗的眾人笑了起來,劉姥姥見眾人笑了也忙賠笑,不再管板兒。
那便賈母笑著問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
賈母聞言微微眯眼向眾人道:“哎喲,這麽大年紀了,還這麽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麽大年紀,還不知怎麽動不得呢!”
劉姥姥聞言連忙賠笑道:“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若我們也這樣,那些莊家活也沒人作了。”
賈母笑了之後也沒當迴事兒繼續問道:“眼睛牙齒都還好?”劉姥姥道:“都還好,就是今年左邊的槽牙活動了。”
賈母慨歎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你們這些老親戚,我都不記得了,親戚們來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會,不過嚼的動的吃兩口,睡一覺,悶了時和這些孫子孫女兒頑笑一迴就完了。”
劉姥姥連忙笑道:“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們想這麽著也不能。”賈母道:“什麽福,不過是個老廢物罷了。”
賈母又笑道:“我才聽見鳳哥兒說,你帶了好些瓜菜來,叫她快收拾去了,我正想個地裏現擷的瓜兒菜兒吃,外頭買的,不像你們田地裏的好吃。”
劉姥姥笑道:“這是野意兒,不過吃個新鮮,依我們想魚肉吃,隻是吃不起。”賈母點了點頭又道:“今兒既認著了親,別空空兒的就去,不嫌我這裏,就住一兩天再去,我們也有個園子,園子裏頭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嚐嚐,帶些家去,你也算看親戚一趟。”
鳳姐兒見賈母喜歡,也忙留她,賈母笑著讓鳳姐兒別打趣劉姥姥,說她是鄉屯老實人擱不住鳳姐兒玩笑話,隨後又叫人帶著板兒下去玩耍,仍舊和劉姥姥說話。
鴛鴦瞅著時間差不多了,便悄悄的找到鳳姐兒,鳳姐兒便上前叫了劉姥姥出去用飯,賈母便也和王夫人邢夫人並賈家姐妹們用了早飯,又吩咐人叫取了自己桌子上的幾道菜去給劉姥姥送去。
等到用完了早飯,鳳姐兒和鴛鴦看老太太似乎意趣正濃,故而便叫人領著劉姥姥下去洗了個澡,鴛鴦自取了幾套隨常衣裳給她換上,鳳姐兒便又打發了她來。
這個時候賈母正在和王夫人邢夫人並賈家姐妹們用茶,天色也逐漸的放亮了,眾人正自說笑著,洗漱一新的劉姥姥便進來了,看著似乎都少了幾分窮酸相,挨個問了個好,賈母叫她坐下,便也跟著王夫人等人一起聊天講古。
賈家姊妹們也都在這裏坐著,她們何曾聽見過這些話,自覺比那些瞽目先生說的書還好聽!不由得一個個也是聚精會神的聽劉姥姥講些鄉野詭事。
那劉姥姥雖是個村野人,卻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經曆過的,想起了一遭事便說道:“我們村莊上種地種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風裏雨裏,哪有個坐著的空兒,天天都是在那地頭子上作歇馬涼亭,什麽奇奇怪怪的事不見呢?”
眾人皆是點頭,劉姥姥便接著說道:“就像去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天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還沒出房門,隻聽外頭柴草響!我想著必定是有人偷柴草來了!我爬著窗戶眼兒一瞧,卻不是我們村莊上的人!”
賈家姐妹們並寶玉都是屏息凝神,賈母便道:“必定是過路的客人們冷了,見現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
劉姥姥笑道:“也並不是客人,所以說來奇怪,老壽星當個什麽人?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極標致的一個小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白綾裙子…………”
劉姥姥正說著,忽然聽見外麵外麵人吵嚷起來,緊接著便又聽見幾個聲音說道:“侯爺傳了,不相幹的,且歇著罷,別唬著老太太。”
賈母等人聽了仔細,賈母哪有個不過問的道理,捂著額頭道:“這又是怎麽了?”外麵的丫鬟嘀嘀咕咕了一陣後迴道:“迴老太太,外麵的人說不相幹的,是東府的馬棚裏走了水,侯爺已經差人救下去了。”
賈母膽子小,聽外麵人這般說哪裏還坐的住?連忙起身鴛鴦見狀上前扶著她,領著一眾人出至廊上來瞧,隻見果然對麵東南方東府的方向火光猶亮,賈家姊妹們皆是掩口大驚,也不由得有些擔憂賈璟的安危起來。
賈母唬的連忙雙手合什閉目念了幾句阿彌陀佛,急忙的差人去問賈璟的安危,又叫人去給後麵佛龕裏的祝融神像上幾柱香。
過了片刻才見人迴來道:“迴老太太!火勢已經下去了,侯爺請老太太進房休息去罷!”
賈母猶自不放心,駐足許久,看著火光徹底消失了,方才領了眾人進來,姊妹們都記掛著賈璟,沒了心思聽劉姥姥的故事,寶玉卻興致勃勃的忙問劉姥姥道:“你那故事還沒講完呢!那女孩兒大雪地作什麽抽柴草?倘或凍出病來呢?”
賈母連忙勸寶玉道:“都是才說抽柴草惹出火來了,你還問呢,別說這個了,再說別的罷。”寶玉聽說,心中雖然有些不高興,卻也隻得罷了,心裏暗暗的想著一會兒趁著沒人了再向劉姥姥問個詳細,好歹也要找找那姑娘便是了!
那邊劉姥姥也有些心中惴惴,生怕賈母是以為自己妨了東府生火,好在賈母並沒有責問她的意思,劉姥姥也便鬆了口氣,挑了幾個喜慶事兒講了。
眾人不自覺的便又聊到了湘雲上次宴請眾人的螃蟹宴,賈母等人便要還湘雲個宴席,湘雲立馬大氣的表示不用還,等我有錢了天天請老祖宗宴!
眾人都笑她耿直,卻也還是準備辦個宴會的,畢竟今天人也齊全,還有劉姥姥這麽個“外客”,不光是為了湘雲,也是眾人一起樂嗬樂嗬。
眾人商議定了,又叫人去請賈璟,迴人來傳說賈璟說還有事忙著,讓老太太並姊妹們先用,若是一會兒自己這邊沒事了便來。
眾人也不失望,本來賈璟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忙的,幾乎每次請他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倒也習慣了,倒是劉姥姥狠狠的鬆了口氣,跟這幫太太小姐們自然是沒什麽,可要是遇到了那話本兒裏的侯爺,隻怕是嚇也嚇死了!
眾人聞言都是笑了起來,鳳姐兒臉皮厚,聞言也不尷尬,隻是高聲笑道:“喲!我還不知道我這麽討老祖宗歡心呢!那可好!隻要老祖宗看了我能多開口笑笑,再活個一兩百歲,那我就是天天在您老麵前都好!”
眾人聞言都是笑,賈母笑看了王夫人一眼,點了點王熙鳳道:“就你這個猢猻,果真天天在我身邊,你不煩,老婆子我也要煩死了!你有什麽事啊,就快說,說完就走你的罷!”
看到王熙鳳被“嫌棄”眾姐妹不由得都是嘲笑了起來,鳳姐兒也不惱,笑著道:“這話說來有趣,去年年下裏,打外麵兒來了個親戚,自稱是姓劉,說是太太家裏的,年景不好,來求個安生過年。”
眾人聞言皆是沉默了下來,賈母更是看了一眼王夫人,這話聽起來…………怎麽像是鳳姐兒在給王夫人難堪?窮親戚借著你的光上門兒打家裏秋風,不怎麽好聽啊…………
王夫人心中也是納悶兒這個鳳姐兒今兒是玩的哪出,不過還是笑著解釋道:“她這麽一說我才想起來,恍惚間是有這麽迴事兒,不是什麽正經親戚,隻是早年間她父親與我父聯了宗,認作了子侄。”
邢夫人在一旁好一頓幸災樂禍,頗有些戲謔挑釁的看著王夫人,王夫人自然是懶得搭理這個二百五妯娌,所以隻是淡然的笑著並不在意道:“既然求上門來,我也沒見她,打發點兒銀子迴去便是了。”
賈母聞言心中暗自惱怒鳳姐兒不懂事,麵上卻也是笑著給王夫人台階下道:“正是如此,既是聯宗,那便也算的是親戚,親戚若非有難處,也求不上門來,咱們既然能幫一手,拉一把又如何?”
彼時頗興聯宗之說,意思就是兩個同姓的湊到一塊兒明明沒什麽血緣關係,但是卻認作一個祖宗,為的不過是利益罷了,大多是為了趨炎附勢,搭上一個“親戚”的名頭。
鳳姐兒看到賈母和王夫人麵色中似乎都有些不悅的意思,不由得一笑道:“正是如此,我也是這麽尋思的,所以打發了她二十兩銀子留了頓飯便走了,隻是臨走前囑咐了兩句,說是家裏什麽也不缺,獨獨老祖宗年歲高了,愛吃個地裏的野意兒,若是來年年景好了些,現擷些自家種的那麽些個瓜啊果啊什麽的,送些進來給老祖宗和太太嚐嚐。”
賈母點了點頭,這話說的還到位,人家雖然是上門兒打秋風的,好歹也算是個窮親戚,你賈家是發達點兒,沒必要平白無故的羞辱人,這樣誰還願意跟你們走動?
所以鳳姐兒這話說的還算是照顧了劉姥姥的情緒了,畢竟莊戶人家也就拿的出來個瓜果蔬菜之類的物事,人家雖然也知道你說的是客套話,可好歹心裏是舒服的。
王夫人心裏卻越發的覺得鳳姐兒今兒奇怪!這話揭過去也就揭過去了,你還一直說這些做甚麽?
鳳姐兒拍手笑道:“奇就奇在這兒了!我這話也不過就是隨口一說,畢竟誰真的看得上他們窮苦人家那仨瓜倆棗兒的?偏偏是這位劉姥姥,竟掛在心上了!這幾日眼瞅著連下大雨,她恐怕那些剛結了瓜果的架子蔓子倒了,匆匆的就擷了幾籃子野物兒就來孝敬老太太了!”
這話一說完眾人不由得都是有些新奇,就連賈母也不由得有些好奇的道:“果然嗎?她如今在何處?”
鳳姐兒笑著道:“正在前麵,原本放了瓜果就要走的,我強留著喝口熱乎的,這城門方開,晨露寒重的,怕她身子受不了!”
眾人聞言不由得都是有些嘖嘖稱奇,湘雲聞言原本都有些犯困了,卻笑著道:“這麽說來,這位劉姥姥倒是還頗有幾分古之仁人義士的風範!”
眾人聞言都是笑了起來,黛玉笑著道:“什麽仁人義士?若是這般也算是作仁人義士的話,那著史的人可就得忙壞了!”
眾人都是大笑了起來,黛玉是沒覺得有什麽的,不過是個打秋風的,或許是知恩圖報了一點兒,但是本也是賈家先善待了她她才如此,再者說…………
黛玉暗地冷笑了一聲,這幾個月連綿的大雨,她莊戶人家上哪裏現擷的瓜果?果真有,也早就落了!
黛玉暗戳戳的瞥了一眼嘻笑的鳳姐兒,這個鳳丫頭不老實!說的那個劉姥姥多不一般,實際上細細一想就能想明白,這數月的大雨,京畿靠種田生活的百姓有幾個能活下去的?
正是秋收時節,糧食還沒來得及晾曬,轉眼就都泡了雨水了,白白幹了一年什麽收成也沒有!豈不是連過年都成問題?
怕是這劉姥姥家裏又是過不下去了,這才提了些瓜果上賈家又打秋風來了!去年來,今年還來,靠著賈家過活不成?這算什麽仁人義士?黛玉不由得冷笑連連,鳳丫頭這話也就騙騙雲兒這個傻丫頭罷!
一旁的寶釵看黛玉如此,心裏便也清楚黛玉想的些什麽,於是不由得微微一笑,她雖也厭惡這種人,不過倒也無所謂,不過是個不常見的窮親戚上門打秋風罷了,打發個十幾兩銀子又能如何?總得是麵子上過的去便好。
那邊賈母聽聞如此果然十分感慨劉姥姥的品行,於是頗為感慨點了點頭道:“既然來了,也別著急走,我這兒正缺了個可以講古的老人兒,快快請了來與我說話。”
王熙鳳聽了便喜滋滋的應了一聲下去叫劉姥姥了,而一旁的王夫人也不由得高興了起來和賈母說道:“到底是莊戶人家老實些,這麽些年來也不知道走動,若非果然過不下去了,怕是快忘了咱們這門兒親戚了!”
賈母也笑著應了兩句,之前還說劉姥姥是“算不得什麽親戚”這番劉姥姥給自己長了臉,成了“仁人義士”了之後,王夫人倒是認了這門兒親了!
沒過一會兒,便見鳳姐兒領著個幹瘦黑黃的老太太走了進來,一麵走著一麵招唿道:“快來!劉姥姥,來啊,來見過我們老祖宗!”
劉姥姥牽著小孫子板兒,兩股戰戰,一臉的推脫,她哪見過這架勢?本來就是今年遭了災想著過來討口飯吃,誰料想不過在下麵坐了一會兒,人家居然說榮國太夫人想見自己!
乖乖!那可是國公夫人!
劉姥姥雖然是個村婦,可好歹也是在京畿周圍的村婦,國公夫人的概念她還是理解的,除了皇後王妃這些天家人之外,頂數人家最尊貴了!
她一個莊戶人家,見過最大的“官兒”是村裏的保甲的人,哪裏還敢見賈母?連忙的就要跟鳳姐兒告辭,求她放自己去罷,誰知鳳姐兒不依,隻說老太太看上她了想叫她過去講個古!
劉姥姥推脫不過,這才無奈的被拉了過來,隻是到了門口兒到底還是有些心中打顫!
鳳姐兒見狀笑著上前扶著她道:“姥姥別怕!這滿屋的太太小姐們個個都是菩薩心腸,你隻管大大方方的就是了!”
這話引得裏麵的眾人又是笑了起來,劉姥姥好歹來過一次榮國府了,多少也算見識過幾番世麵,故而聞言勉強笑著應了兩聲,這才進去了。
劉姥姥進去抬頭一看,隻見滿屋裏珠圍翠繞,花枝招展,隻覺得滿屋子的仙女兒渾似不在人間一般!
又見一張榻上歪著一位銀發老婆婆,身後坐著一個紗羅裹的美人一般的一個丫鬟在那裏捶腿,王熙鳳上前跟賈母說話,劉姥姥便知哪個是賈母,於是連忙上前衝賈母和王夫人福了一福:“請老壽星安,請姑太太安!”
劉姥姥女婿王狗兒之父原是一個京官,雖品階不顯權位卻重,王夫人之父當時也是在京的大官,有用的到王狗兒之父的地方,而王狗兒之父也貪圖王夫人之父的權勢,兩家如此這般才聯了宗,王狗兒之父認作子侄輩。
故而劉姥姥雖然老,其實是和王夫人一輩,合該稱唿王夫人一句“姑太太”稱唿鳳姐兒一句“姑奶奶”。
王夫人聞言隻是微笑著點了點頭沒說什麽,賈母見劉姥姥進來了便連忙讓鴛鴦扶自己坐了起來,也欠了欠身問了句好,隨後便叫人搬來板凳請她落座。
劉姥姥落座之後便拉著板兒問人,那小孫子板兒鄉野孩子,哪裏見過這場麵?認生的含著手指不肯說話,急的劉姥姥直拉他,又是逗的眾人笑了起來,劉姥姥見眾人笑了也忙賠笑,不再管板兒。
那便賈母笑著問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
賈母聞言微微眯眼向眾人道:“哎喲,這麽大年紀了,還這麽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麽大年紀,還不知怎麽動不得呢!”
劉姥姥聞言連忙賠笑道:“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若我們也這樣,那些莊家活也沒人作了。”
賈母笑了之後也沒當迴事兒繼續問道:“眼睛牙齒都還好?”劉姥姥道:“都還好,就是今年左邊的槽牙活動了。”
賈母慨歎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你們這些老親戚,我都不記得了,親戚們來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會,不過嚼的動的吃兩口,睡一覺,悶了時和這些孫子孫女兒頑笑一迴就完了。”
劉姥姥連忙笑道:“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們想這麽著也不能。”賈母道:“什麽福,不過是個老廢物罷了。”
賈母又笑道:“我才聽見鳳哥兒說,你帶了好些瓜菜來,叫她快收拾去了,我正想個地裏現擷的瓜兒菜兒吃,外頭買的,不像你們田地裏的好吃。”
劉姥姥笑道:“這是野意兒,不過吃個新鮮,依我們想魚肉吃,隻是吃不起。”賈母點了點頭又道:“今兒既認著了親,別空空兒的就去,不嫌我這裏,就住一兩天再去,我們也有個園子,園子裏頭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嚐嚐,帶些家去,你也算看親戚一趟。”
鳳姐兒見賈母喜歡,也忙留她,賈母笑著讓鳳姐兒別打趣劉姥姥,說她是鄉屯老實人擱不住鳳姐兒玩笑話,隨後又叫人帶著板兒下去玩耍,仍舊和劉姥姥說話。
鴛鴦瞅著時間差不多了,便悄悄的找到鳳姐兒,鳳姐兒便上前叫了劉姥姥出去用飯,賈母便也和王夫人邢夫人並賈家姐妹們用了早飯,又吩咐人叫取了自己桌子上的幾道菜去給劉姥姥送去。
等到用完了早飯,鳳姐兒和鴛鴦看老太太似乎意趣正濃,故而便叫人領著劉姥姥下去洗了個澡,鴛鴦自取了幾套隨常衣裳給她換上,鳳姐兒便又打發了她來。
這個時候賈母正在和王夫人邢夫人並賈家姐妹們用茶,天色也逐漸的放亮了,眾人正自說笑著,洗漱一新的劉姥姥便進來了,看著似乎都少了幾分窮酸相,挨個問了個好,賈母叫她坐下,便也跟著王夫人等人一起聊天講古。
賈家姊妹們也都在這裏坐著,她們何曾聽見過這些話,自覺比那些瞽目先生說的書還好聽!不由得一個個也是聚精會神的聽劉姥姥講些鄉野詭事。
那劉姥姥雖是個村野人,卻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經曆過的,想起了一遭事便說道:“我們村莊上種地種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風裏雨裏,哪有個坐著的空兒,天天都是在那地頭子上作歇馬涼亭,什麽奇奇怪怪的事不見呢?”
眾人皆是點頭,劉姥姥便接著說道:“就像去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天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還沒出房門,隻聽外頭柴草響!我想著必定是有人偷柴草來了!我爬著窗戶眼兒一瞧,卻不是我們村莊上的人!”
賈家姐妹們並寶玉都是屏息凝神,賈母便道:“必定是過路的客人們冷了,見現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
劉姥姥笑道:“也並不是客人,所以說來奇怪,老壽星當個什麽人?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極標致的一個小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白綾裙子…………”
劉姥姥正說著,忽然聽見外麵外麵人吵嚷起來,緊接著便又聽見幾個聲音說道:“侯爺傳了,不相幹的,且歇著罷,別唬著老太太。”
賈母等人聽了仔細,賈母哪有個不過問的道理,捂著額頭道:“這又是怎麽了?”外麵的丫鬟嘀嘀咕咕了一陣後迴道:“迴老太太,外麵的人說不相幹的,是東府的馬棚裏走了水,侯爺已經差人救下去了。”
賈母膽子小,聽外麵人這般說哪裏還坐的住?連忙起身鴛鴦見狀上前扶著她,領著一眾人出至廊上來瞧,隻見果然對麵東南方東府的方向火光猶亮,賈家姊妹們皆是掩口大驚,也不由得有些擔憂賈璟的安危起來。
賈母唬的連忙雙手合什閉目念了幾句阿彌陀佛,急忙的差人去問賈璟的安危,又叫人去給後麵佛龕裏的祝融神像上幾柱香。
過了片刻才見人迴來道:“迴老太太!火勢已經下去了,侯爺請老太太進房休息去罷!”
賈母猶自不放心,駐足許久,看著火光徹底消失了,方才領了眾人進來,姊妹們都記掛著賈璟,沒了心思聽劉姥姥的故事,寶玉卻興致勃勃的忙問劉姥姥道:“你那故事還沒講完呢!那女孩兒大雪地作什麽抽柴草?倘或凍出病來呢?”
賈母連忙勸寶玉道:“都是才說抽柴草惹出火來了,你還問呢,別說這個了,再說別的罷。”寶玉聽說,心中雖然有些不高興,卻也隻得罷了,心裏暗暗的想著一會兒趁著沒人了再向劉姥姥問個詳細,好歹也要找找那姑娘便是了!
那邊劉姥姥也有些心中惴惴,生怕賈母是以為自己妨了東府生火,好在賈母並沒有責問她的意思,劉姥姥也便鬆了口氣,挑了幾個喜慶事兒講了。
眾人不自覺的便又聊到了湘雲上次宴請眾人的螃蟹宴,賈母等人便要還湘雲個宴席,湘雲立馬大氣的表示不用還,等我有錢了天天請老祖宗宴!
眾人都笑她耿直,卻也還是準備辦個宴會的,畢竟今天人也齊全,還有劉姥姥這麽個“外客”,不光是為了湘雲,也是眾人一起樂嗬樂嗬。
眾人商議定了,又叫人去請賈璟,迴人來傳說賈璟說還有事忙著,讓老太太並姊妹們先用,若是一會兒自己這邊沒事了便來。
眾人也不失望,本來賈璟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忙的,幾乎每次請他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倒也習慣了,倒是劉姥姥狠狠的鬆了口氣,跟這幫太太小姐們自然是沒什麽,可要是遇到了那話本兒裏的侯爺,隻怕是嚇也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