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信蘇醒後,四人迴了九龍島。
聞仲每日領兵前去叫陣,雖然偶有小戰,收獲並不大。
袁福通連損兩位巫師,其中一個還是他的智囊,於是據河而守,不與殷商大軍進行大規模交戰。
這一日,孤竹大營迎來兩位頂尖強者。
風伯,雨師。
袁福通請二人上座,恭敬道:“商軍中能人無數,小王難以應對,不得不請兩位長老出山相助。”
“此乃分內之事。今夜我便刮起大風,冰封燕山。”
“那我便製造大霧,叫他們進退不得。”
“多謝兩位長老。”
袁福通大喜,有風伯雨師出手,這次萬無一失。
於此同時,遠在殷商大營的李靖也得到消息。不過他並沒有告訴聞仲,想要看看聞仲如何應對。
當天夜裏,雲霧籠罩,狂風席卷。
北方本就寒冷,這麽一折騰,頓時冰雹如雨,漫天飛雪。
“點燃篝火,聚眾取暖!”
聞仲騎墨麒麟出來,雙鞭揮舞,聚起無數土石,如碗一般倒蓋著殷商大營,為眾士卒遮風擋雨。
不過風雨猛烈,巨碗開始不斷龜裂。
聞仲見狀,忙喚來李靖,問道:“將軍寶塔可能裝下三十萬大軍?”
“裝是裝得下,不過此霧詭異,想必是雨師屏翳所布。若不將霧散去,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
“無妨,先保眾將士性命無虞。”
“是。”
李靖正要祭出鎮妖塔,忽聞外邊風聲漸小,雨雪倏止。抬頭望去,空中多出四個身長數丈的巨人。
一人麵如活蟹,須如銅線。手持青鋒寶劍,正是魔禮青。
一人手持琵琶,有四條弦,分為地水火風,正是魔禮紅。
一人持混元傘,傘上鑲滿寶珠,妙用無窮,正是魔禮海。
一人手執雙鞭,肩上蹲著一隻紫金花狐貂,正是魔禮壽。
隻見四人祭出法器,鎮壓疾風,又將白霧收入混元傘。短短片刻,風消雲散,天地間一片清明。
“救兵至矣!”
聞仲大喜,忙散了巨碗,上前相迎:“多謝四位道兄及時相救。”
“道兄不必多禮。”
魔禮青笑道:“我等功成下山,恰逢九龍島四位道友。聽聞道兄在此用兵,特意前來相助道兄。”
“得四位道兄相助,破除賊寇指日可待!”
聞仲忙將四人請進帥帳,安排筵宴;又吩咐李靖收整兵馬,加強戒備,以免北海叛軍夜襲大營。
經此一事,李靖頗有感觸。
如今殷商氣運昌隆,可以說達到了鼎盛時期。縱然有些磨難,但關鍵時刻總會有高人出山相助。
次日一早,聞仲領兵出戰。
魔家四將立於陣前,各個威武不凡,令敵軍望而生畏。
“誰來入我一戰!”
魔禮壽怒目圓睜,聲如響雷,傳遍整個戰場。
屏翳持幡上前,笑道:“某家本不願大動幹戈,不想被你四個小輩破了法術,果真後生可畏。”
“來將通名!”
“某家屏翳。”
魔禮壽聞言,麵帶鄙夷:“原來是蚩尤麾下的殘兵敗卒,今有何臉麵敢再我兄弟四人麵前放肆!”
“小子好膽!”
屏翳大怒,猛地一拳打向魔禮壽。
魔禮壽揮鞭相迎,與屏翳鬥了十數迴合,漸漸落入下風。眼見不敵,魔禮壽將花狐貂對空一拋。
花狐貂迎風便漲,大如白象,肋生雙翼,張牙舞爪的撲向屏翳。
屏翳搖身一變,現出大巫真身。
接著大手一探,便將花狐貂牢牢抓在手心。
花狐貂驚慌失措,連忙變迴小巧模樣,將身一縮,順著縫隙逃了迴去。
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三人見狀,齊齊上陣。各占據一方,將屏翳圍在中間,展開車輪戰術。
魔禮青祭起青雲劍,發出百萬風刃;
魔禮紅撥動琵琶弦,地水火風湧出;
魔禮海祭起混元傘,頓時天昏地暗;
魔禮壽祭起花狐貂,擾亂屏翳注意;
一時間,陰雲重重,冷霧迷空,響若雷鳴,勢如山倒,直殺的天地變色,仿如末日降臨一般。
瞧見這般威勢,袁福通忙道:“風伯長老,何不出陣相助?”
風伯撫須笑道:“就憑這幾個毛頭小子,豈能奈何得了屏翳。大王且寬心就是,此戰屏翳必勝。”
話音剛落,就見場中出了變化。
隻見屏翳搖動旗幡,飄出一團祥雲,如華蓋一般,懸浮於頭頂。諸般法術打來,均被抵擋在外。
騰出手的屏翳,以一敵四,打的四人節節敗退。
遠處李靖瞧見,心下暗道,這旗幡肯定是先天之物。尤其是那團祥雲,竟然有萬法不侵的作用。
隻聽一聲痛叫,魔禮壽敗下陣來。
又見鮮血飛濺,魔禮青、魔禮海也跌落雲端。
剩下個魔力紅,自知不是屏翳的對手,連忙調動地水火風阻攔屏翳,一邊掩護三人往本陣退去。
“想走!”
屏翳抬手一指,祥雲頓時散開,遮雲蔽日。
明明近在咫尺,魔禮青四人卻如無頭蒼蠅一般,在雲霧中跌跌撞撞。
好在四人默契無比,各自占據一方,互為犄角之勢,防備屏翳偷襲的同時,祭起寶物驅散雲霧。
.
。
周信蘇醒後,四人迴了九龍島。
聞仲每日領兵前去叫陣,雖然偶有小戰,收獲並不大。
袁福通連損兩位巫師,其中一個還是他的智囊,於是據河而守,不與殷商大軍進行大規模交戰。
這一日,孤竹大營迎來兩位頂尖強者。
風伯,雨師。
袁福通請二人上座,恭敬道:“商軍中能人無數,小王難以應對,不得不請兩位長老出山相助。”
“此乃分內之事。今夜我便刮起大風,冰封燕山。”
“那我便製造大霧,叫他們進退不得。”
“多謝兩位長老。”
袁福通大喜,有風伯雨師出手,這次萬無一失。
於此同時,遠在殷商大營的李靖也得到消息。不過他並沒有告訴聞仲,想要看看聞仲如何應對。
當天夜裏,雲霧籠罩,狂風席卷。
北方本就寒冷,這麽一折騰,頓時冰雹如雨,漫天飛雪。
“點燃篝火,聚眾取暖!”
聞仲騎墨麒麟出來,雙鞭揮舞,聚起無數土石,如碗一般倒蓋著殷商大營,為眾士卒遮風擋雨。
不過風雨猛烈,巨碗開始不斷龜裂。
聞仲見狀,忙喚來李靖,問道:“將軍寶塔可能裝下三十萬大軍?”
“裝是裝得下,不過此霧詭異,想必是雨師屏翳所布。若不將霧散去,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
“無妨,先保眾將士性命無虞。”
“是。”
李靖正要祭出鎮妖塔,忽聞外邊風聲漸小,雨雪倏止。抬頭望去,空中多出四個身長數丈的巨人。
一人麵如活蟹,須如銅線。手持青鋒寶劍,正是魔禮青。
一人手持琵琶,有四條弦,分為地水火風,正是魔禮紅。
一人持混元傘,傘上鑲滿寶珠,妙用無窮,正是魔禮海。
一人手執雙鞭,肩上蹲著一隻紫金花狐貂,正是魔禮壽。
隻見四人祭出法器,鎮壓疾風,又將白霧收入混元傘。短短片刻,風消雲散,天地間一片清明。
“救兵至矣!”
聞仲大喜,忙散了巨碗,上前相迎:“多謝四位道兄及時相救。”
“道兄不必多禮。”
魔禮青笑道:“我等功成下山,恰逢九龍島四位道友。聽聞道兄在此用兵,特意前來相助道兄。”
“得四位道兄相助,破除賊寇指日可待!”
聞仲忙將四人請進帥帳,安排筵宴;又吩咐李靖收整兵馬,加強戒備,以免北海叛軍夜襲大營。
經此一事,李靖頗有感觸。
如今殷商氣運昌隆,可以說達到了鼎盛時期。縱然有些磨難,但關鍵時刻總會有高人出山相助。
次日一早,聞仲領兵出戰。
魔家四將立於陣前,各個威武不凡,令敵軍望而生畏。
“誰來入我一戰!”
魔禮壽怒目圓睜,聲如響雷,傳遍整個戰場。
屏翳持幡上前,笑道:“某家本不願大動幹戈,不想被你四個小輩破了法術,果真後生可畏。”
“來將通名!”
“某家屏翳。”
魔禮壽聞言,麵帶鄙夷:“原來是蚩尤麾下的殘兵敗卒,今有何臉麵敢再我兄弟四人麵前放肆!”
“小子好膽!”
屏翳大怒,猛地一拳打向魔禮壽。
魔禮壽揮鞭相迎,與屏翳鬥了十數迴合,漸漸落入下風。眼見不敵,魔禮壽將花狐貂對空一拋。
花狐貂迎風便漲,大如白象,肋生雙翼,張牙舞爪的撲向屏翳。
屏翳搖身一變,現出大巫真身。
接著大手一探,便將花狐貂牢牢抓在手心。
花狐貂驚慌失措,連忙變迴小巧模樣,將身一縮,順著縫隙逃了迴去。
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三人見狀,齊齊上陣。各占據一方,將屏翳圍在中間,展開車輪戰術。
魔禮青祭起青雲劍,發出百萬風刃;
魔禮紅撥動琵琶弦,地水火風湧出;
魔禮海祭起混元傘,頓時天昏地暗;
魔禮壽祭起花狐貂,擾亂屏翳注意;
一時間,陰雲重重,冷霧迷空,響若雷鳴,勢如山倒,直殺的天地變色,仿如末日降臨一般。
瞧見這般威勢,袁福通忙道:“風伯長老,何不出陣相助?”
風伯撫須笑道:“就憑這幾個毛頭小子,豈能奈何得了屏翳。大王且寬心就是,此戰屏翳必勝。”
話音剛落,就見場中出了變化。
隻見屏翳搖動旗幡,飄出一團祥雲,如華蓋一般,懸浮於頭頂。諸般法術打來,均被抵擋在外。
騰出手的屏翳,以一敵四,打的四人節節敗退。
遠處李靖瞧見,心下暗道,這旗幡肯定是先天之物。尤其是那團祥雲,竟然有萬法不侵的作用。
隻聽一聲痛叫,魔禮壽敗下陣來。
又見鮮血飛濺,魔禮青、魔禮海也跌落雲端。
剩下個魔力紅,自知不是屏翳的對手,連忙調動地水火風阻攔屏翳,一邊掩護三人往本陣退去。
“想走!”
屏翳抬手一指,祥雲頓時散開,遮雲蔽日。
明明近在咫尺,魔禮青四人卻如無頭蒼蠅一般,在雲霧中跌跌撞撞。
好在四人默契無比,各自占據一方,互為犄角之勢,防備屏翳偷襲的同時,祭起寶物驅散雲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