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一早,聞仲再次率兵出營。
袁福通見商兵活蹦亂跳,絲毫不像得了瘟疫,不由大怒:“黎老,你不是說他們明日必死麽?”
正在這時,周信提劍出陣,大喝道:“吾乃九龍島練氣士周信,誰放的瘟疫,有膽出來一見!”
“老朽黎江。”
黎老聞言,硬著頭皮出陣。
其實黎江並不想出陣,他雖然精通蠱術,但不善爭鬥。隻因袁福通心生怒火,不得不上陣建功。
“老匹夫,受我一劍!”
周信大叫一聲,揮劍朝黎江殺去。
黎江往後飛退,將袖口一展,祭出萬蠱缽。隻見金蟬,蝗蟲,毒蜂等無數蠱蟲,遮雲蔽日的撲來。
“區區小術,能奈我何?”
周信取出一個銅磬,名為頭疼磬。輕輕敲動,發出一股詭異的聲波,漫天蠱蟲紛紛掉落在地。
黎江捂著腦袋,慘叫不斷。
周信趁勢上前,一劍削去黎江的首級。
“誰還來戰?”
“我來會你!”
一大漢出陣,揮刀殺來。
周信再次敲響頭疼磬,大漢剛衝到麵前,就痛的跌下馬背。
一劍遞出。
又斬一人。
看到這一幕,袁福通等人紛紛變色。
“商軍能人輩出,該如何是好,看來老天不佑我族。”袁福通長歎一聲,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祝師揮動馬鞭,慢悠悠的來到陣前。
周信笑道:“你既然知曉我的本事,為何還來送死?”
“道長神威,老朽自愧不如。”
祝師看了眼黎江的屍體,歎道:“老朽與黎江相識數十載,情同兄弟,隻求帶他屍身迴鄉安葬。”
周信擺擺手,“既如此,你且去吧。”
“多謝道長。”
祝師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帶著黎江的屍體退迴本陣。
袁福通臉色陰沉,強忍著怒氣道:“祝師,兩軍交戰,死傷在所難免,你為何壞我軍士氣?”
“大王,迴營再說。”
見祝師神情有異,袁福通猶豫半響,還是鳴金收兵。
迴到大營,袁福通迫不及待的說道:“祝師,本王敬你為師,你若不給個交待,本王難以服眾。”
祝師笑道:“老朽精通咒術,剛才所為,不過是想竊取那道人的精氣神,再暗中施法將其除掉。”
“請大王在營南立下一座祭台,高九尺,寬七尺即可。待二十一日後,老朽必叫他魂飛魄散。”
“如此就看祝師的了。”
袁福通聞言大喜,當即命人去辦。
...
接下來幾日,任眾人叫陣,北海叛軍拒不應戰。不料半月過去,周信陷入沉睡,怎麽也叫不醒。
“此事有異,待我算一卦。”
聞仲排開香案,親自拈香,取金錢占卦。
李靖暗暗感慨,通過這些時日的觀察,他發現周信中的是釘頭七箭書,這是散人陸壓才有的邪術。
但很顯然,此術來自巫族。
而在祝師施咒的過程中,他的氣運不斷下降,而且精神萎靡,血氣虧空,仿佛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也難怪陸壓不親自施咒,而是交給薑子牙。
這種歹毒的禁術,因果太大,會折損氣運。除了秉承天命之人,誰也不敢輕易的使用這種邪術。
此刻祝師施法,分明是存了死誌。
還有一點不同的是。
周信不是趙公明,被施咒這麽久,他已經昏迷不醒。不像趙公明,隻是失魂落魄,整日酣睡。
“不好,有人施咒害他!”
聞仲臉色大變,說道:“今夜劫營,務必搶迴曹人,如此還能救迴周道兄!”
“豈有此理!”
楊文輝聞言大怒,“若周道兄有個三長兩短,貧道必叫北海遍地屍骨,以慰周道兄的在天之靈!”
這時李靖出列,抱拳道:“太師,不如讓末將出馬。末將精通變化之術,可潛入敵營盜迴曹人。”
聞仲大喜,忙道:“若能救迴道兄,將軍當居首功。”
“末將去去就來。”
李靖主動請戰,一來賣個人情給聞仲,二是想取走釘頭七箭書。
釘頭七箭書並不算貴重之物,不過上麵的巫文咒術,倒是值得研究一番,可以避免將來遭受暗算。
隻見他搖身一變,化作一隻麻雀,撲騰的飛出大營。
不一會兒,李靖來到孤竹大營。
隻見祝師披發仗劍,步罡踏鬥,念念有詞。在他麵前有一副書稿,上繪巫文,正是釘頭七箭書。
李靖恢複原形,一掌將祝師拍死。
趁無人發現,將釘頭七箭書收入囊中,借土遁返迴大營。
聞仲正感歎李靖的神通,不料李靖已經迴來,忙問道:“可曾奪迴曹人?”
“曹人在此。”
李靖將寫有‘周信’二字的曹人遞給聞仲,笑著說:“那作法的巫師不曾防備,現已被我斬殺。”
“道兄有救矣!”
聞仲大喜,拿著曹人來到塌前,手掐印訣,一指點在周信眉心。頓時曹人無火自焚,化為灰燼。
“我這是怎麽了。”
周信緩緩睜開眼,眼窩深陷,精神萎靡。
見周信醒來,聞仲歎道:“周道兄傷了本源,煩請三位送他迴山,待養好傷勢再下山助我不遲。”
“道兄仁義。”
三人聞言,點頭稱善。
.
。
次日一早,聞仲再次率兵出營。
袁福通見商兵活蹦亂跳,絲毫不像得了瘟疫,不由大怒:“黎老,你不是說他們明日必死麽?”
正在這時,周信提劍出陣,大喝道:“吾乃九龍島練氣士周信,誰放的瘟疫,有膽出來一見!”
“老朽黎江。”
黎老聞言,硬著頭皮出陣。
其實黎江並不想出陣,他雖然精通蠱術,但不善爭鬥。隻因袁福通心生怒火,不得不上陣建功。
“老匹夫,受我一劍!”
周信大叫一聲,揮劍朝黎江殺去。
黎江往後飛退,將袖口一展,祭出萬蠱缽。隻見金蟬,蝗蟲,毒蜂等無數蠱蟲,遮雲蔽日的撲來。
“區區小術,能奈我何?”
周信取出一個銅磬,名為頭疼磬。輕輕敲動,發出一股詭異的聲波,漫天蠱蟲紛紛掉落在地。
黎江捂著腦袋,慘叫不斷。
周信趁勢上前,一劍削去黎江的首級。
“誰還來戰?”
“我來會你!”
一大漢出陣,揮刀殺來。
周信再次敲響頭疼磬,大漢剛衝到麵前,就痛的跌下馬背。
一劍遞出。
又斬一人。
看到這一幕,袁福通等人紛紛變色。
“商軍能人輩出,該如何是好,看來老天不佑我族。”袁福通長歎一聲,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祝師揮動馬鞭,慢悠悠的來到陣前。
周信笑道:“你既然知曉我的本事,為何還來送死?”
“道長神威,老朽自愧不如。”
祝師看了眼黎江的屍體,歎道:“老朽與黎江相識數十載,情同兄弟,隻求帶他屍身迴鄉安葬。”
周信擺擺手,“既如此,你且去吧。”
“多謝道長。”
祝師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帶著黎江的屍體退迴本陣。
袁福通臉色陰沉,強忍著怒氣道:“祝師,兩軍交戰,死傷在所難免,你為何壞我軍士氣?”
“大王,迴營再說。”
見祝師神情有異,袁福通猶豫半響,還是鳴金收兵。
迴到大營,袁福通迫不及待的說道:“祝師,本王敬你為師,你若不給個交待,本王難以服眾。”
祝師笑道:“老朽精通咒術,剛才所為,不過是想竊取那道人的精氣神,再暗中施法將其除掉。”
“請大王在營南立下一座祭台,高九尺,寬七尺即可。待二十一日後,老朽必叫他魂飛魄散。”
“如此就看祝師的了。”
袁福通聞言大喜,當即命人去辦。
...
接下來幾日,任眾人叫陣,北海叛軍拒不應戰。不料半月過去,周信陷入沉睡,怎麽也叫不醒。
“此事有異,待我算一卦。”
聞仲排開香案,親自拈香,取金錢占卦。
李靖暗暗感慨,通過這些時日的觀察,他發現周信中的是釘頭七箭書,這是散人陸壓才有的邪術。
但很顯然,此術來自巫族。
而在祝師施咒的過程中,他的氣運不斷下降,而且精神萎靡,血氣虧空,仿佛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也難怪陸壓不親自施咒,而是交給薑子牙。
這種歹毒的禁術,因果太大,會折損氣運。除了秉承天命之人,誰也不敢輕易的使用這種邪術。
此刻祝師施法,分明是存了死誌。
還有一點不同的是。
周信不是趙公明,被施咒這麽久,他已經昏迷不醒。不像趙公明,隻是失魂落魄,整日酣睡。
“不好,有人施咒害他!”
聞仲臉色大變,說道:“今夜劫營,務必搶迴曹人,如此還能救迴周道兄!”
“豈有此理!”
楊文輝聞言大怒,“若周道兄有個三長兩短,貧道必叫北海遍地屍骨,以慰周道兄的在天之靈!”
這時李靖出列,抱拳道:“太師,不如讓末將出馬。末將精通變化之術,可潛入敵營盜迴曹人。”
聞仲大喜,忙道:“若能救迴道兄,將軍當居首功。”
“末將去去就來。”
李靖主動請戰,一來賣個人情給聞仲,二是想取走釘頭七箭書。
釘頭七箭書並不算貴重之物,不過上麵的巫文咒術,倒是值得研究一番,可以避免將來遭受暗算。
隻見他搖身一變,化作一隻麻雀,撲騰的飛出大營。
不一會兒,李靖來到孤竹大營。
隻見祝師披發仗劍,步罡踏鬥,念念有詞。在他麵前有一副書稿,上繪巫文,正是釘頭七箭書。
李靖恢複原形,一掌將祝師拍死。
趁無人發現,將釘頭七箭書收入囊中,借土遁返迴大營。
聞仲正感歎李靖的神通,不料李靖已經迴來,忙問道:“可曾奪迴曹人?”
“曹人在此。”
李靖將寫有‘周信’二字的曹人遞給聞仲,笑著說:“那作法的巫師不曾防備,現已被我斬殺。”
“道兄有救矣!”
聞仲大喜,拿著曹人來到塌前,手掐印訣,一指點在周信眉心。頓時曹人無火自焚,化為灰燼。
“我這是怎麽了。”
周信緩緩睜開眼,眼窩深陷,精神萎靡。
見周信醒來,聞仲歎道:“周道兄傷了本源,煩請三位送他迴山,待養好傷勢再下山助我不遲。”
“道兄仁義。”
三人聞言,點頭稱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