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約翰一家帶著女傭瑪麗來到了紐約哈得遜河畔的88號碼頭。他們將在那裏與德加諾先生匯合,一起乘坐“諾曼底號”郵輪前往歐洲。


    選擇乘坐“諾曼底號”是約翰為阿黛爾準備的一個小驚喜。他知道這艘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豪華、最漂亮的巨型郵輪是所有法國人的驕傲。


    自從在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上,各海軍強國簽訂了《限製海軍軍備條約》後,各國明麵上的“海軍軍備競賽”就終止了。不過這種競爭並沒有就此消失,而是轉到了民間。美英法德意等國從比賽建造主力艦變為了比賽建造巨型郵輪。


    英國有不列顛女皇號、不列顛尼克號,德國有不萊梅號和歐羅巴號兩艘姐妹艦,意大利則建造了讓墨索裏尼引以為傲的國王號。


    法國人當然也不甘落後,鑒於當時大西洋上最大的郵船是56000噸級,法國人決定一勞永逸地結束噸位上的競賽。他們在1930年開工建造這艘80000噸級的“諾曼底號”郵船。


    雖然在建造過程中遭遇了資本主義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但在法國政府的支持下,這艘劃時代的豪華巨輪還是順利完工了。


    1935年“諾曼底號”首航紐約,就贏得了藍飄帶獎(blueribbon,橫渡大西洋客船的速度獎,是頒發給橫渡大西洋時平均時速最快的郵船的一項榮譽稱號。贏得藍飄帶,特別是在處女航中贏得藍飄帶,是大西洋兩岸每個郵輪公司和每艘郵輪船長最大的榮譽)。當時,這艘法國巨輪上升起的藍飄帶長達30英尺(一英尺代表一節的時速)。


    在之後的幾年裏,“諾曼底號”和英國的“瑪麗王後”號一直是藍飄帶獎最有力的爭奪者。這兩艘豪華巨輪間的“有趣”競賽,一直是歐美各國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門話題。目前,“諾曼底號”仍然是東行藍飄帶獎的保持者(藍飄帶獎分東行和西行兩種,受大西洋洋流的影響,東行的速度要高於西行),他的東行航速幾乎達到了32節,從紐約到法國勒阿弗爾隻需4天時間。


    阿黛爾在看相關新聞報道時,曾不止一次說過希望有一天能乘坐“諾曼底號”迴法國老家看一看。約翰當然很樂於滿足妻子的這個小願望。


    等約翰一行五人登上“諾曼底號”時,他這個見多識廣的“穿越眾”也被震驚了。無論是他前世曾經乘坐過的“歌詩達”遊輪,還是這輩子小時候坐過的“奧林匹克號”(泰塔尼克號的姐妹艦)在豪華程度上都無法與“諾曼底號”相提並論。


    遍布全船的豪華裝飾藝術,溫水循環的室內遊泳館,配備現代化音響設備的歌劇院和電影院,大理石牆麵的教堂,帶玻璃穹頂的花園,全體旅客艙室還普及了冷暖空調、柔光照明和室內廣播係統。


    可能是因為它豪華而時髦的內部設施和裝潢,嚇走了許多保守的乘客。這艘“最豪華、最漂亮的郵輪”在運營上並不太成功。普通旅客往往會覺得這是一艘給明星和富豪們乘坐的船,而自覺選擇其他航班,“諾曼底號”這些年的載客率很少能超過60%。


    不過人少也恰恰是約翰他們一家選擇“諾曼底號”的原因之一。約翰他們這次預定的是卡昂套房。這是這艘郵輪的頂級套房之一,包括了4間臥艙、5間浴室以及會客廳、餐廳和小廚房和一個私人觀景陽台。


    在四天多的航行過程中,還將專門有一名侍者,兩名女傭和一個來自巴黎克裏榮飯店的頂級廚師為他們服務。所有的銀餐具和銀茶具全是由著名銀器製造商克裏斯托弗公司邀請拉奈爾大師設計的藝術珍品。


    更讓約翰感到滿意的是,套房還配備了先進的電話電報係統,讓他即使在大西洋上,也隨時可以對美國的公司進行遙控指揮。


    當然,無論“諾曼底號”多麽豪華、舒適、便捷,安全性始終是約翰考慮的首要問題。“泰坦尼克號”給整個美國富豪階層留下的心裏陰影實在太大了。阿斯特家族掌門人阿斯特四世,梅西百貨創始人斯特勞斯等一大批富豪在那起海難中命喪黃泉。當年號稱美國第一家族的阿斯特家族從此再也沒能恢複元氣。


    不過這年頭,約翰也找不出比乘坐高速郵輪更安全的的交通方式了。坐飛機穿越大西洋才是真的找死呢,那是挑戰極限的飛行家們才會去做的事。


    好在約翰前世也沒聽說過“諾曼底號”慘案啥的。法國作家雨果倒是確實寫過一部微型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聽說後來還入選了中國語文教材。不過那艘“諾曼底號”是虛構出來的,跟約翰現在乘坐的“諾曼底號”完全是兩碼事,他們大可不必擔心。


    一座巨型郵輪就像一座浮動的城市。約翰一家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享受在這座海上城市裏的生活。


    瑪麗帶著艾拉去了兒童遊樂場,小姑娘很快就在那結識了新的小夥伴。德加諾先生選擇了去頭等艙的小酒吧消磨時間。阿黛爾則去了歌劇院觀看音樂劇《永不沉沒的莫莉》。


    這部音樂劇講的是當年那位在泰坦尼克號上英勇救人的女富豪——莫莉·布朗的傳奇故事。布朗夫人就是電影《泰坦尼卡號》裏那個送傑克禮服的女暴發戶。這位著名的女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和女權運動先鋒人士身前曾是泰坦尼克號幸存者委員主席。


    有意思的是,這位莫莉·布朗夫人曾經在1909年和1914年兩次州議會議員選舉中輸給了約翰三伯的前妻,也就是威廉、哈羅德和孔蘇埃洛堂姐的老媽,美國女權運動的開拓者阿爾瓦·貝爾蒙。要知道在那個時候美國婦女甚至還沒有投票權,她們可以算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批競選議員的女性。


    至於“技術宅”約翰,他對這艘傳奇巨輪的動力係統更感興趣。在船上二副的陪同下,他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郵輪的輪機室。


    “諾曼底號”上有一項劃時代的技術革新,他的大功率蒸汽輪機並不直接帶動螺旋槳,而是帶動一套發電機—電動機機組,最後由電動機來驅動這艘80000噸的郵船。因為電動機與隻能單向轉動的蒸汽輪機不同,它可以反向運轉,這也就解決了困擾船舶設計師們多年的“倒車”問題。


    “諾曼底號”的動力設備保養得非常出色,在輪機室裏約翰能近距離感受到這艘巨輪的澎拜動力。在核動力航母和v出現之前,這些巨型郵輪都是同時代最長、最重、最快的大船。難怪二戰時,高速郵輪都是軍方改裝的首選目標。


    曆史上,二戰期間瑪麗女王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就被改為高速運兵船,日本的橿原丸和出雲丸還被改裝成了航母。改裝後的瑪麗女王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不僅一次可以運輸1.5萬名士兵,而且可以無視德國潛艇獨自往返英國和美國之間。


    因為當時德國潛艇的水麵航速最高隻有18節左右,水下航速隻有10節左右,連最快的t3型g7e魚雷航速也才隻有30節。隻要這些郵輪跑之字,別說潛艇了,連魚雷和高速驅逐艦都追不上它們。


    在輪機室裏,約翰遇到了一個身穿海軍中校製服的中年人。這個個子矮小的海軍中校留了一頭黑色短發,相貌有些平庸,但身材異常粗壯,一雙墨綠色的眼睛非常有神,看得出是一個意誌堅定、精力充沛的軍人。


    從他左胸口的“工資條”(勳表,代表了一個現役軍官的履曆)和袖口的黃色橫線可以看出這名中校曾經在海外服役多年,還擔任過作戰艦艇的指揮官。


    交談中,約翰了解到這個叫維克多·亨利(向赫爾曼·沃克的《戰爭風雲》致敬)的海軍中校,曾經在馬尼拉服過役,後來一直在海軍軍械局擔任技術軍官,此行是要前往柏林出任駐德國使館的海軍武官。


    相同的興趣愛好使得約翰與維克多中校之間的交流進行地非常愉快。聽說他這次是攜夫人一起赴德上任的,約翰提出邀請他們夫婦去卡昂套房的私人餐廳共進晚餐。在那裏,他們可以更加方便地就一些關於歐洲的“敏感”問題交換看法。


    維克多對約翰住卡昂套房感到有些吃驚,他從沒想到過一個富豪會跑到輪機室來觀察電動機組。不過他還是很愉快地答應了約翰的邀請。


    技術官員出身的維克多,從來沒有做過外交和情報方麵的工作。雖然他德語講得很不錯,但對於歐洲和德國的實際情況了解得並不多。這次出任海軍武官,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現在能有機會從約翰這樣信息靈通、交遊廣闊的“富豪”口中多了解到一些歐洲的情況,這真是再好不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37全球速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暢總助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暢總助理並收藏1937全球速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