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頁書沒有理他,掄起砂鍋大的拳頭向藺重陽砸了過去,讓他知道什麽叫邪心魔佛!


    先前還說了他顛倒黑白,現在竟然還來!


    這能忍?!


    藺重陽見狀收斂笑容從容應招,把一些想法向好友傾訴之後,不管好友心情如何,總而言之,他自己是念頭通達了。


    拳,掌,指,腿,拆招換式,未曾催動功體的兩人,絕式紛出,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交手。


    這場切磋持續了三天三夜。


    結果,自是以藺重陽略勝一籌告終。


    打一場什麽事都沒有,百世經綸亦是借此一紓胸中鬱氣,藺重陽的話語,對他這位好友帶來的衝擊一點都不小,心境再強也吃不消。


    因為這是世界本身的問題,是時代的問題,尋常思路不過飲鴆止渴。


    大道坦然,聖愚在我,天地有別,一槌打破。


    這是創世者當年在滅境與藺重陽說的話,那是兩人第一次論道,當時,他還說過:所有的觀念都有消逝的一天,但是人生在世,不該為固定的限製而活,而是應該為自己而活。


    這個世界與時代存在的問題,唯有自其中完全超脫出去的人,才能改變。


    以另外的角度,另外的思想,不然,還是會陷入無止無休的輪迴之中,自己也被同化,從救世者墮落為迫害者,一頁書將其中關竅看的分明。


    他認可好友的理念與道路,同時,更願意支持好友在道路上繼續前進。


    人生在世,哪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意識形態的改變,需要以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作為基礎,而後需要一個振聾發聵的觀點,將那份積累徹底激發出來。


    最後,也是最為至關重要的,能夠與理論相輔相成的事實與實踐,藺重陽便是如此。


    苦境的變化便是他之理念最有力的支撐。


    那是無可否認的功績。


    大勢已成,就算有人想要挑事,無非是讓本就能認清現實的人更加清醒,思路愈發清晰,甚至還能借著計劃將一些疑惑解決;剩下的那部分人無非是裝睡,以及真睡著的,這些人就是與革新派對立的頑固派,多年來已經清理過不少,這是一場布了兩千餘年的局,並且,這場局還會隨著時間推移繼續下去,直到最終目的達到的那一天為止。


    這個過程中最忌諱的事情,便是有人去開曆史的倒車,好在,先天人足夠長壽。


    不然藺大劍皇就要成為他口中的「先聖」了。


    他的思想與理念,成為其他人掌握權力的核心工具,做著他生前極度厭惡的事,屆時,可能就算是他本人複活,也休想拿迴自己理念的闡釋權。


    這樣的事情,藺重陽年輕時同樣做過,不過他當時的出發點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他幾乎已經預見了一切可能,但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畢竟,藺某人就是這般自私自利。


    兩人打完之後,坐而論道,一頁書從藺重陽這裏聽他講了古,聽他闡釋著自己的理想,在亂世中為芸芸眾生搏出一個未來。


    並且,以未來作為基礎繪製了更宏偉的藍圖。


    天下大同這種不現實的景象,並不在藺重陽的考慮範圍內,他又不是沒有非常規手段,但他同樣不考慮使用那些手段。


    坐而論道,是更為直觀,深入,清晰的認知。


    一頁書進一步了解到,為何但凡與好友接觸過的後輩,成長之後,皆會對其十分敬仰與推崇。


    也明白了似好友這般唯我,霸道,為何依舊會受到三教共尊,平亂世而尊皇,但凡三教中人照麵後大多稱「尊駕」。


    隻因好友這般人物,這般作為,令人心折,更讓人心痛。


    兩人在滅境的論道並沒有這般深入,當初純粹是性格相投,再加上目的相同。


    藺重陽要取玄牝之力療複功體。


    創世者則要證道。


    無論哪條路都繞不開誅滅邪靈這件事。


    好友,戰友,了解不一定需要太過深入,有句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藺大劍皇一眾好友中,深入了解到這種程度的友人亦屈指可數,眾人都有自己的事業,隻要願意共同向一個大方向努力即可。


    比如天疆,比如精靈天下,再比如由另一層關係牽連的死國。


    藺重陽會以不同的態度與政策對待他們。


    而像道武王穀,靖玄島,湯問夢澤,至少香六牙對他的理念不甚清楚,山座容易多想,沒必要給他肩上再加壓力。


    此番,還是因為六禍蒼龍的創世真龍天命,若非其對將來影響太大,讓兩人齊至。


    也不會有後麵這一係列事。


    再之後兩人迴到雲渡山,百世經綸的道場,位於中原西北部。


    雲渡山再往北有一處名喚霧穀的地點。


    將來,集境武皇化身的寰宇武典·半尺劍,其道場在中原北部,霧穀東部,雲渡山東北部。


    關於六禍蒼龍之事,藺重陽與妻子霽無瑕簡單提及了一番,而他與一頁書論道的內容,在看到兩人迴來時儒門司命便猜到了。


    她對創世真龍天命沒興趣,而那個藺氏造天計劃隻能說,意料之中。


    六禍蒼龍不出所料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等他從德風古道結業,南武林那邊,先前準備的計劃便能開始,儒門司命推測,那一係列計劃都會被並入造天計劃。


    不過,都是在將來才會發生的事情,如今並不需要分出太多心力。


    該處理的事情如今已處理妥當,他們夫妻在雲渡山做客一段時日後請辭,因期間多次論武,受益匪淺的百世經綸準備閉關一段時日,他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沉澱,接下來由業途靈看守雲渡山。


    …………


    春去秋來,萬堺紀元二百五十七年,儒門四大名鋒選拔在學海無涯舉行,經過三年時間準備的儒門最高學府,執令交接後完全步上正軌。


    而在過去的三年,該傳的消息已盡數送出,苦境儒門各脈均收到了邀請函。


    收到消息後各儒脈開始頻繁走動,有比較雷厲風行的,自己內部先進行了比試,以此來決定代表本脈參與選拔的劍者。


    省的到時候實力不濟在各脈麵前丟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客無心隨白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客無心隨白鷗並收藏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