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盛母敲打
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 作者:you菜you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飯後,盛母獨留了嫡孫女敘話。
盛流芳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索性拿出了自己琢磨的兩副藥膳方子。
盛母接過來一看:“四君蒸鴨,薑汁白臉,看名字倒有趣的很。”
盛流芳有些拘謹地迴答:“黨參、白術、茯苓、薏仁藥性溫和,就好比是健脾益氣的四位君子,與養陰利水的鴨肉同煮,功效顯著;再就是白豆腐和中益氣,搭配上散寒解表的薑汁同食,冬季裏吃最合適。”
盛母大笑:“是了是了,這藥中的四位君子當之無愧。”而後轉向崔嬤嬤:“隻是我最喜歡的豆腐,倒成了白臉了。”
崔嬤嬤見盛母高興,也跟著笑言:“大小姐竟對藥膳有研究,真是難能可貴。我這就讓底下準備,今兒個家宴就能吃得上。”
眼見祖母心情大好,盛流芳試探性地說道:“聽素心姑姑說,我娘已經好些了呢。”
盛母慢慢斂了笑,對著盛流芳道:“看我這記性,剛還說叫人領你去東院,倒叫你先提起來了。難為你一片孝心,去看看也是應該的,隻是你母喜歡清靜,你探視過依舊迴來這裏,可好?”
盛流芳心裏急,臉上卻不能表現。她順從地點頭:“一切聽祖母安排。”
隻聽得一陣環佩叮咚,簾子複又被打起。簫思淩身著金黃色錦緞長裙,外罩月牙白窄腰襖,娉娉婷婷走了進來。
盛母讓簫思淩坐,似是無意地問起:“我就約摸著你該來了,昨日睡得好不好?”
簫思淩剛挨上凳子,聞言一驚:溫詡猜得不錯,這老太太不好糊弄。她複又站好,按照商量好的話作答:“昨日差事辦得不好,我哪裏睡得著呀,今天急著趕來,一是向您請罪,二是給大小姐賠禮。”隨即露出愧疚的樣子。
既提到了大小姐,盛流芳不得不迴話:“姨娘說得哪裏話,您對我很好啊。”
見盛母不發話,簫思淩隻得跪下去:“老夫人持家有方,將府裏各項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思淩就算有兩個腦袋,也學不到老夫人的十之一二。昨日事發突然,我一時亂了方寸,底下人也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這才怠慢了大小姐,思淩知錯。”
府裏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盛母的眼睛,盛流芳無人迎接還被潑了水,這讓盛母很不高興。還有驚馬肚子裏的那些馬苦豆,幾件事情如此巧合,盛母不禁憂心忡忡。
盛母呷了一口茶,語重心長地對著蕭思淩說:“是人都會犯錯,改了便是好的。且自你接了擔子,我這老太婆輕鬆了許多。隻是人老了,盼望的無非是兒孫繞膝,家宅興旺,以後還得勞你多支應,我就隻管看好流芳、錦程他們幾個,權當解悶了。”
簫思淩心裏暗恨:庶子和嫡女的名字都在嘴邊掛著,盛流珠和盛流丹卻一帶而過,三房的女兒沒出息,我的流珠也入不得你眼裏麽?
盡管心裏這麽想著,簫思淩臉上還是堆起了笑:“我常說這幾個孩子命好,齊齊地投生到咱們盛府裏邊,能得您教導疼愛,想沒出息都難呢。”
盛母臉色稍顯緩和:“你先起來說話吧。”
見盛流芳還在一邊等著,盛母又發了話:“看看,方才光顧著說話,又差點忘記正事了。月荷已然轉醒,流芳很是惦念,難得她一片孝心,你差人領她去東院瞧瞧吧。”
簫思淩應道:“哪裏還用差人,我領她過去便是了。”
見盛母微微詫異,簫思淩趕忙解釋:“都是一家人,哪能天天避著呀,興許姐姐見了流芳心情好,就不跟我置氣了。”
盛母一想有理,也就同意了。
盛流芳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索性拿出了自己琢磨的兩副藥膳方子。
盛母接過來一看:“四君蒸鴨,薑汁白臉,看名字倒有趣的很。”
盛流芳有些拘謹地迴答:“黨參、白術、茯苓、薏仁藥性溫和,就好比是健脾益氣的四位君子,與養陰利水的鴨肉同煮,功效顯著;再就是白豆腐和中益氣,搭配上散寒解表的薑汁同食,冬季裏吃最合適。”
盛母大笑:“是了是了,這藥中的四位君子當之無愧。”而後轉向崔嬤嬤:“隻是我最喜歡的豆腐,倒成了白臉了。”
崔嬤嬤見盛母高興,也跟著笑言:“大小姐竟對藥膳有研究,真是難能可貴。我這就讓底下準備,今兒個家宴就能吃得上。”
眼見祖母心情大好,盛流芳試探性地說道:“聽素心姑姑說,我娘已經好些了呢。”
盛母慢慢斂了笑,對著盛流芳道:“看我這記性,剛還說叫人領你去東院,倒叫你先提起來了。難為你一片孝心,去看看也是應該的,隻是你母喜歡清靜,你探視過依舊迴來這裏,可好?”
盛流芳心裏急,臉上卻不能表現。她順從地點頭:“一切聽祖母安排。”
隻聽得一陣環佩叮咚,簾子複又被打起。簫思淩身著金黃色錦緞長裙,外罩月牙白窄腰襖,娉娉婷婷走了進來。
盛母讓簫思淩坐,似是無意地問起:“我就約摸著你該來了,昨日睡得好不好?”
簫思淩剛挨上凳子,聞言一驚:溫詡猜得不錯,這老太太不好糊弄。她複又站好,按照商量好的話作答:“昨日差事辦得不好,我哪裏睡得著呀,今天急著趕來,一是向您請罪,二是給大小姐賠禮。”隨即露出愧疚的樣子。
既提到了大小姐,盛流芳不得不迴話:“姨娘說得哪裏話,您對我很好啊。”
見盛母不發話,簫思淩隻得跪下去:“老夫人持家有方,將府裏各項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思淩就算有兩個腦袋,也學不到老夫人的十之一二。昨日事發突然,我一時亂了方寸,底下人也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這才怠慢了大小姐,思淩知錯。”
府裏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盛母的眼睛,盛流芳無人迎接還被潑了水,這讓盛母很不高興。還有驚馬肚子裏的那些馬苦豆,幾件事情如此巧合,盛母不禁憂心忡忡。
盛母呷了一口茶,語重心長地對著蕭思淩說:“是人都會犯錯,改了便是好的。且自你接了擔子,我這老太婆輕鬆了許多。隻是人老了,盼望的無非是兒孫繞膝,家宅興旺,以後還得勞你多支應,我就隻管看好流芳、錦程他們幾個,權當解悶了。”
簫思淩心裏暗恨:庶子和嫡女的名字都在嘴邊掛著,盛流珠和盛流丹卻一帶而過,三房的女兒沒出息,我的流珠也入不得你眼裏麽?
盡管心裏這麽想著,簫思淩臉上還是堆起了笑:“我常說這幾個孩子命好,齊齊地投生到咱們盛府裏邊,能得您教導疼愛,想沒出息都難呢。”
盛母臉色稍顯緩和:“你先起來說話吧。”
見盛流芳還在一邊等著,盛母又發了話:“看看,方才光顧著說話,又差點忘記正事了。月荷已然轉醒,流芳很是惦念,難得她一片孝心,你差人領她去東院瞧瞧吧。”
簫思淩應道:“哪裏還用差人,我領她過去便是了。”
見盛母微微詫異,簫思淩趕忙解釋:“都是一家人,哪能天天避著呀,興許姐姐見了流芳心情好,就不跟我置氣了。”
盛母一想有理,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