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爭霸期間,群雄角逐,他們身邊的謀士也大展其才,顯示了自己敏銳獨到的卓越謀劃能力,可謂\"上兵伐謀\",從而\"四兩撥千斤\",直接左右時局的變化。


    如劉邦采納了陳平的\"六出奇計\",從而脫困轉危,迅速扭轉被動的局麵,為開創西漢穩定西漢夯實了不可或缺的基礎。


    然,才能不亞於陳平的蒯通,史稱韓信手下第一謀士,雖幫助韓信滅掉齊國,得劉邦恩封齊王,卻未能勸說韓信擁兵自立,導致功敗垂成,無奈之下,隻得佯裝病癲,悲情地離開了自己忠心耿耿輔佐的韓信。婦人之仁的韓信,後來也落了個淒慘的結局。


    這是為何?不妨從蒯通的生平說起。


    一、蒯通其人


    有秦末漢初縱橫家、辯士之稱的蒯通,原名蒯徹,據說是範陽人,出生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定興,具體出生時間、家庭情況不詳。


    隻知道他閃亮登場時,大約是公元前209年的秋天。因大澤鄉起義的陳勝稱王後,令手下武信君武臣征伐範陽。為了範陽百姓免遭戰火的生靈塗炭,蒯通先以\"傳送檄文\"之策說動範陽令徐公舉城歸降,又以\"安定千裏\"之謀勸說武臣厚待起義歸誠的徐公:如此不戰而屈人之兵,便會恩澤燕趙大地,輕鬆實現你武信君北上的目標。


    果然如蒯通所料,當武臣隆重迎接徐公的歸降後,燕趙大地三十多座城市迅速向武臣大軍投誠,為武臣建立趙國奠定了基礎。


    這就是漂亮登場的蒯通,僅憑三寸不爛之舌的斡旋之術,便成功化解了一觸即發血流成河的戰爭。他的策劃能力由此成名,開始在刀兵四起的秦末亂世嶄露頭角。


    二、投奔韓信


    劉邦手下大將軍韓信占領燕代地區後,欣賞韓信不凡軍事才能的蒯通,那時正在項羽那裏效力。因項羽沒有采納蒯通的好友安其生(也是很有才能的謀士)有遠見的謀劃,蒯通認為項羽更多的就是力拔山兮的武夫,也就沒有接受項羽的提任,轉而投奔韓信帳下。


    在蒯通看來,雖說韓信現在隸屬劉邦集團,但他手握重兵,已平定趙、代、燕三國,繼續進軍的話,齊國也將收入囊中。屆時韓信的實力必將走向巔峰,可望一統山河建立新的封建王朝。


    蒯通也將以頂級謀士之功光耀千秋,成為當世最耀眼的智囊之星。


    於是,帶著這樣美好寄望的蒯通加入韓信的智囊團後,不久就因為卓越的才華得到韓信賞識重用,得授\"第一謀士\"的稱譽,可以隨時隨地向韓信建言獻策,不受任何阻擾。


    由此,蒯通便在韓信帳下迎來高光時刻。


    原來韓信正準備揮師討齊,聽說劉邦已派謀士酈食其成功勸說齊國歸降,便打算收兵還朝聽候差遣。關鍵時刻,蒯通便以漢王沒有下令收兵為由,極力勸說韓信繼續出兵,唯有拿下齊國,才有將軍進退自如的空間。


    這就是蒯通步步為營的大韜略:亂齊之策。


    采納此計的韓信,果然平定齊國之後震住了楚漢相爭的劉邦項羽,受困滎陽的劉邦隻得安撫韓信,冊封他為貨真價實的齊王,項羽也趕忙派人來遊說韓信,要與他結盟。


    三、蒯通\"三分天下\"之策


    這時候的韓信,真正決定著天下的走勢。


    他站在項羽那邊,項羽也就不費吹灰之力平定天下;他繼續站在劉邦這邊,打敗項羽也是十拿九穩。


    若韓信造反自立,必然是\"三足鼎立\",待天下有變,再統率大軍平定項羽劉邦,也極有可能。


    不得不說,蒯通深思熟慮的\"三分天下\"之策,確是對時局分析得最完美、最有效的千古謀劃。若韓信采納了此策,再不濟,也會與項羽劉邦平分秋色,不至於後來落了個被劉邦夷三族的悲慘下場。


    隻可惜軍事才能過硬的韓信政治才能偏弱,他最終沒有采納蒯通這一遠見卓識的\"三分天下\"之策。


    原來曆經坎坷的韓信實乃厚道之人,他因得劉邦重用有了大展身手的平台,能稱王就是最大的滿足,根本沒有問鼎天下的雄心壯誌。


    在韓信看來,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除非劉邦對他趕盡殺絕,他是不會謀反的,若現在背信棄義擁兵自立,無異於決裂,有違自己的內心道義。


    韓信的這份善良,最終也決定了他不願自立圖強的霸業。


    蒯通見韓信決絕如此,才明白他與韓信終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韓信如此婦人之仁,將來必定沒有好下場,便決定不再為他服務,當即佯裝瘋癲而去。


    四、後記


    沒有蒯通輔佐的韓信,便一心一意繼續效力劉邦開創西漢。韓信的悲劇果然如蒯通所料,不久便被劉邦打壓,不僅兵權被收貶為淮陰侯,後來還被呂雉騙殺,冤死在鍾室之內。


    一代\"兵仙\"就這樣倒下。難怪他臨死之前大唿沒聽蒯通之言,但世間沒有後悔藥,厚道的韓信隻能為他的選擇買單。


    才能不亞於陳平的蒯通,原本向韓信所獻的計謀,的確是攻守自如精妙絕倫的好計,足可決定天下大勢的走向,至少可以確保韓信的結局不會那麽悲慘。


    隻可惜蒯通服務的主子韓信,並不是君王之才,就是雄霸一方的軍事大佬罷了。


    所以,沒有跟對人的蒯通沒有陳平的幸運,隻得悲情離去。


    還好的是,蒯通的命運最終還算不錯。當韓信被夷三族時,劉邦欲問責烹殺他,蒯通以\"當時效忠韓信,不知高祖\"的辨才成功解危,劉邦赦免了蒯通,無罪釋放,後來蒯通得到曹參的禮遇,奉為上賓,終老一生。


    由此可見,即便都是頂級謀士,差別也很明顯,跟對了人,也就無往而不前。跟錯了人,隻能望洋興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天派流浪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天派流浪的貓並收藏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