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本就是王爍為零蛋準備的超級核心。


    靈樞一號,僅僅隻是這個核心的初級版本。


    但……已經夠了。


    超過普通零蛋八百倍的算力,極大的提升了零序列子體的本地化能力,即便在不聯網的情況下,零的序列子體也能響應大部分日常命令或者進行簡單的邏輯核心運算。


    類似於簡單的圖像識別等功能,靠本地化就可以完全實現,不再需要傳輸數據。


    這是極大的進步。


    而四周這幾隻機械臂,也是王爍製作出來的初級實驗版本,如果性能達到設計要求,那麽它們就是日後全自動操作平台的基礎部分原型。


    至於中間的這個黑色筒狀物,則是一個被王爍魔改過的工業攝像頭。


    攝像頭內原本的略顯普通的玻璃材質的鍍膜鏡片被王爍完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王爍讓次空間科技最新製造出來的透光新材料鏡片。


    這種經過分子調整技術的新材料,其基準透光率遠遠超過普通玻璃鏡片的93%,達到了96%左右,如果再加持減反射鍍膜,透光率可以達到99%以上。


    同時,它的分子量極大,硬度遠超現有的pc鏡片,高穩定性、搞材料均衡性、高加工性、膨脹係數低等特點,讓它已經具備了作為一名合格光刻機透光鏡片的資格。


    如果次空間科技的技術再進步一些,工藝再先進一些,能夠將這種新材料的分子大小控製在0.1nm左右,那麽整個新材料鏡片的性能還要再上一個台階!


    今天,王爍就要順帶測試一下它的雙向透光性及特定光過濾性能,如果成功,那麽以後眾智鵬程所生產的所有設備,單反需要用到鏡片的,材料都可以不假於外人之手。


    這是龐大的利潤。


    另外,王爍還在這個小小的筒狀物中,塞進了一枚真正重要的東西,來自類人族的產物——小型結構光晶體發生器。


    這是王爍翻譯過來的名字,類人族的名字則隻有一個字符。


    接觸類人族字符這麽長時間了,王爍對這種類人族的基本文字也算有了淺薄的認識,於是,他在翻閱了大量古籍,苦思冥想、抓耳撓腮了一番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個他覺得十分合適的漢字來對這個晶體發生器進行命名。


    炅。


    上日,下火,內聚能量,外放輝芒,謂之光。


    可惜的是,限製於現有技術條件,王爍並沒有完全製造出類人族資料庫中記載的“炅”。


    他無法用現有的材料製作出一個完全晶體化,看起來就如同一顆寶石一般的晶體核心,隻能退而求其次,利用矽基半導體設計了一個集成度極高的固體激光發生器,外加一個集成在一起的小型接收器,整個裝置的直徑不超過兩厘米。


    在這麽狹小的空間內,王爍還為這個激光發生器加入了調製係統,讓其可以發出特定波長的光,功率可在15到100w之間進行調節。


    剩下的,就是普通的光學設備了。


    這也是技術原因,按照類人族的資料來看,真正的炅本身就配置有光學係統,它可以無需任何外設僅憑本身接收光線並轉換成特定圖像,三百六十度無死角。


    王爍隻能羨慕。


    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這麽牛逼的東西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中間要攀登不知道多少科技數的樹杈,內容龐大無比,以他現在的腦容量來看,如果貿然進入這個領域,分分鍾就被醍醐灌頂撐死,所以考慮再三,王爍還是決定不拿自己的小命冒險。


    靈樞、靈動機械臂、炅。


    任宋學芝和韓雪想破腦袋也想不到,眼前這簡單的三樣東西組成的簡陋結構,就是日後所有超級加工平台的最初原型。


    “宋博士,加工的成品裝置還有數據到手了嗎?”


    王爍轉頭問道。


    宋學芝猛然迴國神來,連忙道:“都已經準備好了,我這就去拿。”


    說完匆匆跑進了裏間。


    因為沒有得到王爍的首肯,所以她並沒有讓自己的兩位小學徒進來幫忙,這些事情隻能她親曆親為。


    沒幾分鍾,宋學芝就從裏間走出,一手提著一個碩大的手提箱,一手拿著一個硬盤裝的東西。


    她來到王爍麵前,略微有些不好意思的將手中的硬盤遞給王爍。


    “王總,時間有限,關於人體神經類別的數據,以及腦機接口的研究資料就隻有這些,其他的都在美利堅,想要傳過來至少還得三周時間。”


    “沒事,夠用了。”


    王爍笑了笑,他的要求並不高,隻需要基礎的研究數據就可以,至於進階一些的數據,還得他自行添加和摸索。


    來源嘛……懂得都懂。


    不過全部數據傳過來需要三周時間還是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之外,這得多少數據資料?1000t還是t?


    看來it界的那個笑話並不是空穴來風,這個世界上最快的網速永遠都是拖掛卡車還有飛機,當然,在華夏的話或許還得加上高鐵。


    直接將手中的硬盤插到靈樞一號的標準接口上,王爍沒有立即打開,而是將目光掃向手提箱。


    “王總。”


    察覺到王爍的目光,宋學芝提了提手中的箱子,說道:“這就是讓阿爾法公司3d打印出來的東西,我昨天順路帶過來了。”


    “嗯。”


    王爍打開箱子,一層黑色的海綿緩衝墊出現在眼前,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零件被各自安放在空洞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震動和磕碰。


    一眼掃過,王爍滿意的點點頭:“不錯,服務態度很好嘛。”


    笑了笑,王爍直接將箱子打開放在了平台上。


    這些零件已經是全部的框架架構,其中最大的兩件要數位於中間的兩根粗壯的支撐結構,分別扮演大小臂的主體結構,鈦金屬的光芒閃閃發亮。


    不過要組成一個功能完整的成品,僅僅隻有框架是不夠的,遠遠不夠。


    王爍打開自己帶來的兩個袋子,將裏麵的東西一樣樣擺在桌麵上,碩大的操作台除了中間位置,瞬間被占的滿滿當當。


    韓雪掃了一眼,略有些驚訝。


    她甚至在裏麵看見了好幾個類似於螺絲刀批頭之類的東西,隻是這些批頭尺寸都極小,給不知道的人看了,還以為是用來卸手機螺絲的工具。


    將東西擺的整整齊齊,王爍將燈架抬到允許範圍內的最高位置,隨即輕輕道:“零,最廣角模式,三維景深模塊開啟,精確測量模式開啟,測量精度0.001,開始掃描並建模。”


    “正在掃描中,預計用時5分鍾。”


    零的聲音穩定想起,帶著絲絲遊刃有餘:“正在同步建模中……”


    在宋學芝和韓雪驚訝的眼神中,零的聲音仍在繼續。


    “裝配麵板生成中。”


    “裝配路徑生成中……已確定抓取路徑……”


    “正在模擬裝配……”


    “模擬完畢,錯誤0,無執行優化。”


    “文件生成中……開始下放至執行序列模塊。”


    “開始……執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我繼承了全宇宙科技遺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怪味花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怪味花生豆並收藏黑科技:我繼承了全宇宙科技遺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