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漢宏偉壯麗、氣勢恢宏的宮廷之中,呂後正埋首於堆積如山、浩如煙海的奏折之間,全神貫注地處理著繁雜的政務。


    她那專注的神情如世間萬物都無法幹擾,每一道政令的下達都經過了反複的斟酌與深思熟慮。


    呂後身著華麗莊重的黑紅相接鳳袍,袍上的刺繡精美絕倫,絲線在燭光下閃爍著微弱而神秘的光芒。


    那鳳袍的領口鑲著璀璨的寶石,袖口繡著細密的花紋,每一針每一線都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鳳袍的裙擺長長地拖在地上,宛如一片流動的雲,隨著她的輕微動作輕輕搖曳,更添幾分風情。


    此時,一封來自匈奴的書信猶如一顆從天而降的巨石,轟然投入了原本看似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驚濤駭浪,打破了宮廷的寧靜!


    那封信被使者匆匆呈上,信箋的材質粗糙而陌生,帶著異域的蠻荒氣息,信封上的圖案粗陋而充滿挑釁。


    打開信箋,呂後便看到信中那匈奴單於狂妄無禮、粗鄙至極的話語~


    “皇帝劉邦已經死了好多年了,呂後你守寡寂寞!何不繼續與我們和親!你嫁給我得了!”


    這肆無忌憚、肆意羞辱的言辭,猶如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呂後心頭。


    她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那一瞬間,憤怒的火焰在她眼中熊熊燃燒!


    可隨即,她的眼眸中又閃過一絲別樣的風情,似嗔似怒,讓人難以捉摸。


    她的身體微微顫抖起來,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長長的指甲幾乎要嵌入掌心,精心養護的蔻丹也出現了細微的裂痕。


    之後朝堂上,群臣聞此皆怒不可遏!


    武將們更是個個雙目圓睜,額頭青筋暴起,摩拳擦掌,那激昂的情緒仿佛要衝破宮殿的束縛。


    緊接著,他們聲嘶力竭地請戰道:


    “太後,此等奇恥大辱,怎能忍受?吾等願披堅執銳,與匈奴拚死一戰,以雪此恥!”


    他們的怒吼聲響徹朝堂,那聲音中充滿了對匈奴的憤恨和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


    他們有的緊握著劍柄,仿佛下一刻就要拔劍而出!


    有的麵紅耳赤,情緒激動得難以自抑。


    一位老將甚至激動得胡須顫抖,聲音沙啞卻充滿力量地說:


    “太後,末將願親率大軍,蕩平匈奴,哪怕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


    這時,老樊噲則是挺身而出,他雖已白發蒼蒼,但依然威風凜凜。


    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卻無法磨滅他眼中的堅毅與悍勇。


    他身著厚重的戰甲,戰甲上的痕跡見證了他往昔的赫赫戰功。


    立馬,樊噲雙目圓瞪,聲如洪鍾說道:


    “太後,想當年我樊噲跟隨高祖出生入死,啥樣的陣仗沒見過!如今這匈奴小兒如此張狂,我樊噲就算拚了這把老骨頭,也要請戰出征,定要讓他們知道我大漢的厲害!不把那匈奴單於的腦袋砍下來,樊噲我!誓不為人!”


    然而,呂後心中卻無比清楚,如今的局勢對於大漢而言極為不利。


    由於常年的戰爭,國家的實力尚未完全恢複,人民生活困苦,士兵裝備不足,糧食短缺。


    田野裏的莊稼還沒有完全成熟,老百姓們剛剛從戰火的創傷中慢慢恢複過來。


    若是冒然與匈奴開戰,無疑是以卵擊石,必敗無疑。


    隨後,她緊咬嘴唇,那鮮紅的唇瓣被咬出了深深的痕跡,努力壓製著內心如火山般噴發的憤怒和深深的無奈。


    她的目光掃過群情激憤的大臣們,眼中波光流轉,心中五味雜陳,聲音略帶沙啞卻又帶著幾分嫵媚地說道:


    “諸位愛卿的忠心,本宮深知。但此時開戰,實非明智之舉。如今大漢百廢待興,需要休養生息,我們必須從長計議。”


    而更讓呂後心痛如絞的是,恰在此時,傳來了皇帝兒子劉盈病倒的消息。


    劉盈自幼生性善良溫和,心懷仁慈,目光中總是透著純真和善良。


    他那清澈的眼眸曾經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但卻因被母親呂後和呂氏族人過度壓製,在那沉重的權力陰影下,他的心靈飽受折磨,鬱鬱寡歡。


    他渴望一展抱負,按照自己的意願治理國家,可現實卻讓他的理想破滅。


    無奈之下,唯有終日飲酒作樂,放縱欲望,以此來暫時疏解心中那無盡的無奈和苦悶。


    但是長此以往,他那原本健康的身體終於不堪重負,徹底垮了!


    呂後匆匆趕到劉盈的寢宮,腳下的步伐淩亂而急切,衣袂在風中翻飛。


    當她踏入寢宮,望著病榻上形容憔悴、麵色蒼白如紙的兒子,似乎已經有了些許的悔恨,淚水如決堤的洪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她顫抖著雙手,輕輕撫摸著兒子消瘦的臉頰,那臉頰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紅潤與光澤,隻剩下一片蒼白和憔悴。


    劉盈的頭發淩亂地散在枕上,嘴唇幹裂,唿吸微弱,仿佛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呂後心如刀絞,聲音哽咽著說道:


    “吾兒,是為娘害了你啊!”


    話語中似乎充滿了懊悔與自責,她的心如被萬箭穿過,痛不欲生。


    她深知自己對權力的追逐,對家族勢力的扶持,給兒子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壓力。


    宮廷外,匈奴那刺耳的挑釁仍在耳邊不斷迴響,仿佛是惡魔的嘲笑,每一個字都如鋒利的刀刃刺痛著呂後的心!


    宮廷內,兒子虛弱的病容和沉重的病情讓她憂心忡忡,夜不能寐。


    呂後在這內憂外患之中,獨自承受著如山般巨大的壓力,每一刻都備受煎熬。


    她在無數個寂靜的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望著窗外的冷月,思考著大漢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怎樣才能擺脫這艱難的困境,讓大漢重新走向繁榮昌盛,恢複往日的輝煌與榮耀?


    她的眼神中時而充滿堅定,時而又充滿迷茫,在這黑暗的時刻,她仿佛在獨自摸索著前行的道路,那身姿在月光下顯得既嫵媚又孤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劍等雲青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劍等雲青上並收藏漢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