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銘聽到弟弟笑聲也有些無奈,他跟周辰軒有書信來往,奈何周辰軒能力有限,做個知縣也就那樣了。


    陳景銘笑夠了道,“我看到一個叫錢玉樓的人,那人好像是嘉和十年進士,今年評職是優,有可能會升半級。”


    “我就是奇怪,我不認識他,就是覺得名字熟悉,忘了在哪裏聽過了。”


    陳繼銘聽到錢玉樓這個名字有些意外,“錢玉樓,他在哪裏?”


    陳景銘看他哥,“大哥認識他?”


    陳繼銘笑道,“我第一次出去的廣陵府,錢玉樓是周辰軒姨母的長子,他還送了哥哥一套四書。”


    陳景銘眨眨眼睛,“我說怎麽耳熟呢,原來是小時候大哥提到過。”


    皇宮裏,魏啟父子在商議打安南將領的事,驕兵悍將,將領必須要強。


    宋破軍,司空震都是領軍悍將,可是突厥跟西蕃明顯不老實,他們都得守著邊關。


    廢太子嶽父霍矩在西北鎮守,畢竟年紀大了,霍矩兒子沒有老將軍威名,宋破軍以後隻能鎮守西北了。


    魏淵建議把老將軍調迴京城,打了一輩子仗,老了也該休息了。


    魏啟搖頭道,“不調,在那裏他還能多活幾年,迴來以後,他反而受不了,有宋破軍在,他也沒有那麽累。”


    魏淵不明白,“調迴京城頤養天年不好嗎?”


    魏啟搖頭道,“你不懂,他們這樣為國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將軍,他們寧可馬革裹屍,也不願意在朝堂勾心鬥角,受窩囊氣。”


    魏淵……


    是他不夠了解那些老將軍嗎?


    要不然派威遠候去?


    威遠候也有快五十歲了,就怕去了迴不來。


    “靖遠將軍兒子齊衛前幾年送去西北,累積戰功,今年剛封了三品僉事。”


    “用他,這小子娶親沒有啊?”


    魏淵道,“那個隋遠侯兒子已經妻妾成群了,估計早就斷了。”


    魏啟點頭道,“朕倒是不在乎他喜歡誰,就是別一迴來,就又鬧出什麽破事來。”


    魏淵也不知道,就知道靖遠將軍兒子,已經在邊關娶妻,兒子生了好幾個了。


    魏啟下旨調靖遠將軍兒子齊衛迴京,準備西南備戰。


    陳景銘兒子今天洗三,因為安南一事陳景銘被特意宣進宮,等到他們迴家,賓客早就走了。


    陳景銘迴來,跟兒子道歉,兒子洗三沒有在家。


    雲瑤躺在床上說這次來的賓客,“都是女眷,你不在家也無所謂,等到孩子滿月,你可要提前跟皇上說好就是。”


    王氏說了都有哪些人添盆,孩子哭的可有勁了。


    陳景銘有些無奈,九月的天氣,有些冷了,要是水不熱,孩子被水一冰能不哭嗎。


    他又不是沒見過侄子洗三。


    “太子妃派人送了洗三禮,說是做姨母的給孩子添些福氣。”


    看過孩子,陳景銘去找了古長卿。


    “仙鶴草,不知道,青蒿治瘧疾倒是藥書早有記載。”


    陳景銘懵想了想又問到,“那龍牙草你知道嗎?”


    古長卿點頭道,“知道啊,它是一種水生物。”


    陳景銘激動了,這個應該能治療痢疾,趕緊讓太子去找,去收集。


    青蒿要新鮮的可以榨出汁來才行,隻有青蒿汁熬藥效果才好。


    龍牙草有就行,盡管古長卿沒說可以治拉肚子,可是可以讓人做實驗呀。


    讓古長卿畫了藥材樣子,寫了名字,第二天就給魏淵送過去了。


    “這兩種藥,一個是青蒿,這個必須用新鮮的,能榨出汁的那種,可以治療瘧疾。


    龍牙草在嶺南湘楚等地可以找到,該用哪個部分我不知道,這是郎中的事。”


    陳景銘扔下方子,剩下的不管了。


    魏淵拿著方子,一看字跡,小古大夫筆跡,難為景銘惦記這事,小古大夫又立了一功。


    陳景銘迴去忙自己工作,南征的事有武將,沒他什麽事。


    打死陳景銘都想不到,征討安南會讓他去。


    天空下起雨來,秋雨連綿,為冬種帶來麻煩。


    今年新作物又獲得大豐收,楊曦在中原省蘭縣做縣令,今年蘭縣新作物獲得豐收,平均產量玉米比高粱多收兩百斤。


    土豆種的秋土豆,剛剛收獲沒多久,產量不一有多有少,可能跟土地肥瘦還有管理有關。


    總得來說,土豆一畝地都有一千五百多斤,有的地可以達到兩千多斤。


    同陳景銘做實驗種出來的差了一千多斤。


    就這樣也把老百姓高興壞了,雖然這東西像個土蛋子,可是它也是食物啊!


    總比野菜好吃吧?


    陳景銘家鄉賣的玉米種子,那裏水資源不缺,產量要多些。


    土豆長勢也不錯,產量大概都是兩千多斤。


    棉花開始推廣,在墨陽每家都要種上一畝地,今年收了棉花除了賣給官府的,每家還能剩點。


    有人就做了棉衣棉被,然後發現太他娘的暖和了。


    於是,棉花在墨陽周邊開始大量種植。


    魏淵把收上來的棉花讓人去籽,然後開始大麵積推廣,爭取多種棉花,讓所有邊關軍人都能穿上棉衣。


    陳景銘看著如今成果高興不已,他以為要好多年後才有玉米種子,沒想到韓夢舟一個奇遇,土豆玉米提前問世了。


    他來到大齊,也許就帶著造福這裏百姓的重任吧。


    還有醫術推廣,看看,古長卿已經開始做闌尾炎手術了。


    有個小孩子,差點疼死,找到古長卿他們,就被救活了,這下子名聲徹底傳開了。


    有許多人慕名而來,學習醫術,古長卿當然樂意教了,這可是皇上特意說過的必須要教會了。


    於是有一就有二,好多人來學習剖腹產,縫合手術,外科醫生漸漸地叫了起來。


    這些都是朝廷願意看到的,至於那些嫉賢妒能的人,心裏的嫉妒,誰搭理他們。


    他們………


    (今天寫好太晚了沒檢查就發了出來,現在改了一下,錯字應該不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家致富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池上樓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池上樓台並收藏重生農家致富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