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銘說的夠多了,具體要打以後,禦書房商議就是。
於是,魏啟站起來道,“安南無視我大齊國威,膽敢殺我子民,就是向我大齊宣戰,朕決定,派兵攻打安南。”
陳景銘;真要打?
吏部尚書等人瞪了一眼陳景銘,本來還能爭論一番。
“不行,打安南軍糧哪裏來?”
陳景銘悄摸摸的迴了隊列,軍糧不歸他管啊。
魏啟有些頭疼,大同那裏還有十萬大軍呢,西北玉門關也有好幾萬大軍。
安南再派兵,確實沒糧食。
上次大軍出征還是陳景銘想得主意,難道這次還讓他出主意?
陳景銘努力縮小,奈何皇帝盯上他了。
皇上站起來道,“難道因為軍糧一事,就放任安南騷擾我大齊,安南必須打,還必須打贏。”
“兵部,戶部,樞密院,吏部陳舍人,靖遠將軍,越國公,威遠侯,禦書房議政。”
陳景銘摸摸鼻子,唉,還是沒逃過去。
雲修之也是服了女婿了,你就不能藏拙?
謝懷君倒是挺喜歡這個外孫女婿,比他孫女婿林英有本事。
林英現在還在翰林院,可以說他們這一批人都還是七品官,也就陳景銘官升得飛快。
陳景銘苦著臉,跟著大哥去了禦書房,雖然每次都要他出主意,可是安南不好打呀!
太子笑了,“怎麽苦著臉?”
陳景銘“唉”道,“安南多毒瘴,而毒瘴是由落葉,和動物屍體腐爛造成的毒氣,就是安南本地人都不敢輕易鑽入毒瘴叢林,想打安南,難呐!”
魏淵忽然笑了,“既然不好打,你提出幾條建議?”
陳景銘皺眉道,“就算我提出來又如何,第一,治療瘧疾和痢疾的藥就需要太多了,根本就準備不出來。”
“第二,水土不服引起疫病,大軍恐怕還沒進安南就得折一半。”
“至於軍糧,反而最好解決。”
魏淵一愣,他們看來,最難的軍糧,景銘卻說最好解決?
越國公李恭如年輕時在西南邊軍守邊,對於叢林作戰說起來比打突厥還有經驗。
“陳舍人說的對,安南毒瘴,還有天氣,這些都可能造成減員,臣建議調用嶺南軍,川蜀軍,集訓後攻打安南。”
陳景銘點頭,這個主意不錯,特別是嶺南人,那裏也是毒瘴橫行,氣候也很相近。
這麽說來,做好這些,也要明年才能出戰了。
可是糧草擱哪來?
去的時候有糧草,不能吃完沒了吧?
魏啟盯著陳景銘,既然陳景銘有法子,不如讓他去?
也不行,要是陳景銘水土不服,到那裏生病了……
那損失就太大了,賭不起!!
魏淵道,“景銘所說的治療瘧疾痢疾的藥,你可知道有什麽特效藥?”
陳景銘……
怎麽又問我?
這不是太醫院的活嗎?
陳景銘委婉道,“孫院正醫術精湛,定有良方。”
魏淵歎氣,他還是想得太多了,陳景銘又不是百事通,怎麽可能什麽都懂。
豈不知,陳景銘真知道一點,青蒿他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孫院正一定知道。
龍牙草在嶺南,這東西也不知道孫院正知不知道。
等到好不容易從禦書房出來,陳景銘被陳繼銘叫住了。
陳繼銘對於弟弟的懶惰有些無奈。
也就是皇上太子寵著,要不然,每天都得被人參。
不過,弟弟也有被寵的理由,小時候救了太子,又救了太子妃和皇孫。
還給皇上父子出主意掙銀子,要不然,皇帝私庫也富不起來。
魏淵還想找陳景銘出個主意,找個掙錢門路,以前他跟他爹是是一體的,康王府有銀子他就不缺錢花。
如今他成了太子,倒花錢確實受了限製。
想多了,陳繼銘有些想笑。
“景銘,對於打安南你不看好?”
陳景銘聞言看向大哥,有些無奈道,“安南毒瘴橫行,真不好打,大哥為何執意要打?”
陳繼銘抬頭看天,九月天氣,天空格外清爽。
一行秋燕從遠方飛過,留下似有似無雁鳴。
陳繼銘開口道,“在其位,就該謀其政,總不能三年後我退政,一無所成吧。”
陳景銘覺得大哥想多了,皇上好不容易把你拉到朝堂上,哪會輕易放你迴去。
陳景銘道,“大哥要是想打就打吧,不過,我覺得李恭如太自信了,有道是驕兵必敗,他想整個南軍,必須能服眾,到時候幾路人馬湊到一起,誰也不服誰,容易出事。”
這個,倒是一個問題。
“二弟有想法?”
陳景銘搖頭道,“我又不會打仗,就覺得有些不妥。”
陳繼銘笑了,“你放心,讓各路將領,領著各自兵馬即可。”
陳景銘點頭,他還是迴去問問古長卿,知不知道仙鶴草是何物吧,還有生薑,那個驅寒,提前讓官府準備好,有備無患。
下午去文華殿講課,小皇孫魏謹熠這些天非常乖巧。
用他的話說就是有弟弟了,他要穩重,可把陳景銘樂壞了,三頭身小不點,滿嘴穩重,比起現代的熊孩子,真是太讓人喜歡了。
“今天咱們講西南周邊小國,大齊周邊有安南,暹(xian)羅國,占城國,真臘國,他們都跟大齊接壤……”
一個時辰後,劉尚書過來接替陳景銘上課,陳景銘起輿圖去了吏部。
陳景銘看到一個官員人名,覺得眼熟,錢玉樓?
我好像不認識,是在哪裏聽說過呢?
他看了看這人政績,官做的不錯,就是在西南,那裏土著橫行,他能做到從六品官很不錯了。
陳景銘又翻了下一個公文,“周辰軒?是他?”
一看政務績效,陳景銘囧了,他怎麽還是這麽不靠譜哇,不及格可是會免官的。
陳景銘看了一遍,笑了,這家夥做個知縣,斷案子被人坑了,還好沈暄去巡視湘楚之地,碰到他審案,給他點撥了幾句,要不然,一個冤假錯案跑不了了。
周家,如今跟陳家地位完全反過來了。
下值後陳景銘跟大哥一起走,告訴大哥看到周辰軒案宗了。
陳繼銘有些意外,“他當年考中舉人,周家給他謀了一個主薄的官職,去了湘地,這幾年一直在那裏。”
陳景銘笑了起來,“他升官了,當了知縣,不過,政績評估是低,官位有些懸了。”
周家有的愁了……
於是,魏啟站起來道,“安南無視我大齊國威,膽敢殺我子民,就是向我大齊宣戰,朕決定,派兵攻打安南。”
陳景銘;真要打?
吏部尚書等人瞪了一眼陳景銘,本來還能爭論一番。
“不行,打安南軍糧哪裏來?”
陳景銘悄摸摸的迴了隊列,軍糧不歸他管啊。
魏啟有些頭疼,大同那裏還有十萬大軍呢,西北玉門關也有好幾萬大軍。
安南再派兵,確實沒糧食。
上次大軍出征還是陳景銘想得主意,難道這次還讓他出主意?
陳景銘努力縮小,奈何皇帝盯上他了。
皇上站起來道,“難道因為軍糧一事,就放任安南騷擾我大齊,安南必須打,還必須打贏。”
“兵部,戶部,樞密院,吏部陳舍人,靖遠將軍,越國公,威遠侯,禦書房議政。”
陳景銘摸摸鼻子,唉,還是沒逃過去。
雲修之也是服了女婿了,你就不能藏拙?
謝懷君倒是挺喜歡這個外孫女婿,比他孫女婿林英有本事。
林英現在還在翰林院,可以說他們這一批人都還是七品官,也就陳景銘官升得飛快。
陳景銘苦著臉,跟著大哥去了禦書房,雖然每次都要他出主意,可是安南不好打呀!
太子笑了,“怎麽苦著臉?”
陳景銘“唉”道,“安南多毒瘴,而毒瘴是由落葉,和動物屍體腐爛造成的毒氣,就是安南本地人都不敢輕易鑽入毒瘴叢林,想打安南,難呐!”
魏淵忽然笑了,“既然不好打,你提出幾條建議?”
陳景銘皺眉道,“就算我提出來又如何,第一,治療瘧疾和痢疾的藥就需要太多了,根本就準備不出來。”
“第二,水土不服引起疫病,大軍恐怕還沒進安南就得折一半。”
“至於軍糧,反而最好解決。”
魏淵一愣,他們看來,最難的軍糧,景銘卻說最好解決?
越國公李恭如年輕時在西南邊軍守邊,對於叢林作戰說起來比打突厥還有經驗。
“陳舍人說的對,安南毒瘴,還有天氣,這些都可能造成減員,臣建議調用嶺南軍,川蜀軍,集訓後攻打安南。”
陳景銘點頭,這個主意不錯,特別是嶺南人,那裏也是毒瘴橫行,氣候也很相近。
這麽說來,做好這些,也要明年才能出戰了。
可是糧草擱哪來?
去的時候有糧草,不能吃完沒了吧?
魏啟盯著陳景銘,既然陳景銘有法子,不如讓他去?
也不行,要是陳景銘水土不服,到那裏生病了……
那損失就太大了,賭不起!!
魏淵道,“景銘所說的治療瘧疾痢疾的藥,你可知道有什麽特效藥?”
陳景銘……
怎麽又問我?
這不是太醫院的活嗎?
陳景銘委婉道,“孫院正醫術精湛,定有良方。”
魏淵歎氣,他還是想得太多了,陳景銘又不是百事通,怎麽可能什麽都懂。
豈不知,陳景銘真知道一點,青蒿他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孫院正一定知道。
龍牙草在嶺南,這東西也不知道孫院正知不知道。
等到好不容易從禦書房出來,陳景銘被陳繼銘叫住了。
陳繼銘對於弟弟的懶惰有些無奈。
也就是皇上太子寵著,要不然,每天都得被人參。
不過,弟弟也有被寵的理由,小時候救了太子,又救了太子妃和皇孫。
還給皇上父子出主意掙銀子,要不然,皇帝私庫也富不起來。
魏淵還想找陳景銘出個主意,找個掙錢門路,以前他跟他爹是是一體的,康王府有銀子他就不缺錢花。
如今他成了太子,倒花錢確實受了限製。
想多了,陳繼銘有些想笑。
“景銘,對於打安南你不看好?”
陳景銘聞言看向大哥,有些無奈道,“安南毒瘴橫行,真不好打,大哥為何執意要打?”
陳繼銘抬頭看天,九月天氣,天空格外清爽。
一行秋燕從遠方飛過,留下似有似無雁鳴。
陳繼銘開口道,“在其位,就該謀其政,總不能三年後我退政,一無所成吧。”
陳景銘覺得大哥想多了,皇上好不容易把你拉到朝堂上,哪會輕易放你迴去。
陳景銘道,“大哥要是想打就打吧,不過,我覺得李恭如太自信了,有道是驕兵必敗,他想整個南軍,必須能服眾,到時候幾路人馬湊到一起,誰也不服誰,容易出事。”
這個,倒是一個問題。
“二弟有想法?”
陳景銘搖頭道,“我又不會打仗,就覺得有些不妥。”
陳繼銘笑了,“你放心,讓各路將領,領著各自兵馬即可。”
陳景銘點頭,他還是迴去問問古長卿,知不知道仙鶴草是何物吧,還有生薑,那個驅寒,提前讓官府準備好,有備無患。
下午去文華殿講課,小皇孫魏謹熠這些天非常乖巧。
用他的話說就是有弟弟了,他要穩重,可把陳景銘樂壞了,三頭身小不點,滿嘴穩重,比起現代的熊孩子,真是太讓人喜歡了。
“今天咱們講西南周邊小國,大齊周邊有安南,暹(xian)羅國,占城國,真臘國,他們都跟大齊接壤……”
一個時辰後,劉尚書過來接替陳景銘上課,陳景銘起輿圖去了吏部。
陳景銘看到一個官員人名,覺得眼熟,錢玉樓?
我好像不認識,是在哪裏聽說過呢?
他看了看這人政績,官做的不錯,就是在西南,那裏土著橫行,他能做到從六品官很不錯了。
陳景銘又翻了下一個公文,“周辰軒?是他?”
一看政務績效,陳景銘囧了,他怎麽還是這麽不靠譜哇,不及格可是會免官的。
陳景銘看了一遍,笑了,這家夥做個知縣,斷案子被人坑了,還好沈暄去巡視湘楚之地,碰到他審案,給他點撥了幾句,要不然,一個冤假錯案跑不了了。
周家,如今跟陳家地位完全反過來了。
下值後陳景銘跟大哥一起走,告訴大哥看到周辰軒案宗了。
陳繼銘有些意外,“他當年考中舉人,周家給他謀了一個主薄的官職,去了湘地,這幾年一直在那裏。”
陳景銘笑了起來,“他升官了,當了知縣,不過,政績評估是低,官位有些懸了。”
周家有的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