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犯邊,魏啟父子問大臣,派誰去迎擊突厥。
宋破軍還在西北沒迴來,朝中能領兵的大將扒拉一遍,靖遠將軍年邁,不適合出征。
懷遠將軍隻能輔助,做不了主將。
有朝臣舉薦歸德將軍司空震,有人舉薦越國公李恭如。
魏啟被吵得頭疼,這兩人都不如宋破軍,魏啟很為難。
既然需要派兵,那就得準備糧草,戶部先準備著,至於帶兵人選,明日早朝再議。
陳景銘下午跑去工部,找了一位手藝好的,在工部不忙的匠人,給他打磨東西。
“你把這個給我按照要求打磨出來,記住了,不要弄花了,我要那種透亮的。”
匠人按照陳景銘要求去做,可惜一天做不好,陳景銘知道打磨水晶片不容易,所以他才想著做一個樣品出來。
等東西做好,到時候,把這個匠人往皇上父子那裏一扔,多省事。
陳景銘待到天黑才迴家,發現海中興師徒在。
“我讓小九請迴來的,海武師同意被咱家雇傭了。”
陳景銘有些意外,“這可是大好事,以後不用為人手不足發愁了。”
海中興師徒又在他家幹過,人品絕對信得過。
“大哥,突厥犯邊,這次也不知道會派誰去,大齊人才濟濟,應該會很快派兵。”
陳繼銘搖頭道,“恰恰相反,這次皇上可是要為難了。”
陳景銘看過去,“……”
陳繼銘笑了笑,“你也能想到,大齊看著人才濟濟,可是能領兵的人沒有幾個,先帝在位時,軍防做過調整,能打仗的都在守關隘。”
陳景銘……
果然,第二天早朝,派誰帶兵爭吵大半天,沒有結果。
最後魏淵出聲,讓司空震和李恭如講述一下,這次對於怎麽解決突厥犯邊一事。
兩人就這次突厥犯邊說了看法,司空震見解更全麵。
魏啟當即決定讓司空震掛帥出征。
然後又點了幾個副將,先鋒,擇日出征。
李恭如有些不高興,他的年紀跟司空震相差無幾,能力也是相差無幾,怎麽就覺得他不如司空震。
司空震是司空遼的大哥,司空遼是太子身邊的人,有人猜測,這是太子想要奪取兵權。
………!
陳景銘官小,而且他除了講課,好像沒什麽事幹。
他也樂的清閑,跑到工部去看兩人做望遠鏡。
那裏匠人見陳景銘和善,有閑來無事的就跟陳景銘聊了起來。
陳景銘知道這人是個木匠,於是讓人家幫他做望遠鏡管子。
獨腿望遠鏡,可以伸縮的套管,根據打磨的水晶片大小,很快敲定怎麽做。
於是兩天時間,陳景銘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陳景銘笑嘻嘻的留下銀子,“記住要保密,不要告訴任何人怎麽做這東西,說不得還有好事等著你們。”
陳景銘拿著望遠鏡迴去,給他哥看了看,“怎麽樣,厲害吧,能看好遠的,這要是在大漠草原上,就是有了千裏眼。”
陳繼銘神色凝重,“你確定要把它交給太子?”
陳景銘點頭道,“他們(司空遼\/摟去北)要去大草原,有這東西就能提前發現敵情。”
陳繼銘手敲桌子,“二弟,咱家已經很惹眼了,你這樣會招人嫉妒的。”
陳景銘……
忘了這茬了!
可是,做都做了,難不成放著吃灰?
陳繼銘頭疼不已,“以後注意些,我會請幾個匠人迴來,你以後想做什麽,就在家裏做。”
陳景銘心虛道,“我記住了。”
第二天,陳景銘把東西給了太子,魏淵拿著望遠鏡,上到皇宮一個閣樓上,這裏可以看到禦書房。
從望遠鏡裏可以看到禦書房內,幾個大臣因為什麽事,吵得臉紅脖子粗。
“有意思,這就是千裏眼呀!”
魏淵給望遠鏡定名,“千裏眼”。
魏淵把千裏眼獻給他爹魏啟,魏啟如獲至寶,高興壞了,知道會做千裏眼的人在工部,馬上下旨,保護起來。
知道千裏眼的用途後,立刻交代一下去,多做幾個,大軍出發在即,讓司空震帶一個去打突厥。
陳景銘獻千裏眼有功,官升兩級,六品升五品,做了中書舍人。
陳景銘傻眼,中書舍人很忙的,他還是想給太子講課摸魚來的自在。
聖旨都下了,不能不幹,陳景銘直後悔,不該亂做東西。
陳景銘;這次怎麽不賞我爹了,我還想著摸兩年魚呢!
計劃泡湯了!
雙喜讀完聖旨,看陳景銘皺眉,笑著說道,
“陳大人,皇上體恤您還要為太子講課,所以每天隻上午去玉堂殿。”
陳景銘……
“這麽說,我這侍講的職位還在?”
雙喜笑眯眯道,“皇上說陳大人講的史好聽。”
陳景銘……
“承蒙皇上厚愛,景銘當盡心盡力。”
雙喜讀完聖旨迴去了,陳貴山就知道兒子升官了,高興不已,他兒子就是厲害,這才當官多久,就升到五品了。
陳景銘興致不高的迴了自己院子。
雲瑤問道,“升官了,怎麽反而不高興了?”
陳景銘扯扯嘴角,“中書舍人在玉堂殿上職,關鍵是,我以後需要上朝。”
雲瑤………
“你不想上朝?”
陳景銘抱住雲瑤,“不想,起的太早了。”
雲瑤失笑,“不早多少,也就比你平時起的早半個時辰。”
陳景銘不說話,他想做鹹魚,做了中書舍人,他就不能摸魚了。
戶部忙著調配糧草,韓夢舟被派去監管糧草一事。
這個難不住韓夢舟,多少車馬,車夫,糧食,還有送糧食的征夫。
十萬大軍人吃馬嚼,送糧食的人也需要吃飯,所以說打仗不容易,因為吃糧食的人不光是十萬兵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是一句空話,糧車走的慢,走晚了跟不上出征隊伍。
韓夢舟的上司看韓夢舟做事老練,好像對於安排一些大事駕輕就熟。
“韓大人,你對調配糧草挺熟練,要不然這次你押運糧草如何?”
韓夢舟停了手裏算盤,“大人,下官都是照例行事,沒有什麽熟練度,而且下個月,下官就要成親了。”
上官有些意外,“那恭喜韓大人了。”
看來需要另外找人押送糧草了。
宋破軍還在西北沒迴來,朝中能領兵的大將扒拉一遍,靖遠將軍年邁,不適合出征。
懷遠將軍隻能輔助,做不了主將。
有朝臣舉薦歸德將軍司空震,有人舉薦越國公李恭如。
魏啟被吵得頭疼,這兩人都不如宋破軍,魏啟很為難。
既然需要派兵,那就得準備糧草,戶部先準備著,至於帶兵人選,明日早朝再議。
陳景銘下午跑去工部,找了一位手藝好的,在工部不忙的匠人,給他打磨東西。
“你把這個給我按照要求打磨出來,記住了,不要弄花了,我要那種透亮的。”
匠人按照陳景銘要求去做,可惜一天做不好,陳景銘知道打磨水晶片不容易,所以他才想著做一個樣品出來。
等東西做好,到時候,把這個匠人往皇上父子那裏一扔,多省事。
陳景銘待到天黑才迴家,發現海中興師徒在。
“我讓小九請迴來的,海武師同意被咱家雇傭了。”
陳景銘有些意外,“這可是大好事,以後不用為人手不足發愁了。”
海中興師徒又在他家幹過,人品絕對信得過。
“大哥,突厥犯邊,這次也不知道會派誰去,大齊人才濟濟,應該會很快派兵。”
陳繼銘搖頭道,“恰恰相反,這次皇上可是要為難了。”
陳景銘看過去,“……”
陳繼銘笑了笑,“你也能想到,大齊看著人才濟濟,可是能領兵的人沒有幾個,先帝在位時,軍防做過調整,能打仗的都在守關隘。”
陳景銘……
果然,第二天早朝,派誰帶兵爭吵大半天,沒有結果。
最後魏淵出聲,讓司空震和李恭如講述一下,這次對於怎麽解決突厥犯邊一事。
兩人就這次突厥犯邊說了看法,司空震見解更全麵。
魏啟當即決定讓司空震掛帥出征。
然後又點了幾個副將,先鋒,擇日出征。
李恭如有些不高興,他的年紀跟司空震相差無幾,能力也是相差無幾,怎麽就覺得他不如司空震。
司空震是司空遼的大哥,司空遼是太子身邊的人,有人猜測,這是太子想要奪取兵權。
………!
陳景銘官小,而且他除了講課,好像沒什麽事幹。
他也樂的清閑,跑到工部去看兩人做望遠鏡。
那裏匠人見陳景銘和善,有閑來無事的就跟陳景銘聊了起來。
陳景銘知道這人是個木匠,於是讓人家幫他做望遠鏡管子。
獨腿望遠鏡,可以伸縮的套管,根據打磨的水晶片大小,很快敲定怎麽做。
於是兩天時間,陳景銘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陳景銘笑嘻嘻的留下銀子,“記住要保密,不要告訴任何人怎麽做這東西,說不得還有好事等著你們。”
陳景銘拿著望遠鏡迴去,給他哥看了看,“怎麽樣,厲害吧,能看好遠的,這要是在大漠草原上,就是有了千裏眼。”
陳繼銘神色凝重,“你確定要把它交給太子?”
陳景銘點頭道,“他們(司空遼\/摟去北)要去大草原,有這東西就能提前發現敵情。”
陳繼銘手敲桌子,“二弟,咱家已經很惹眼了,你這樣會招人嫉妒的。”
陳景銘……
忘了這茬了!
可是,做都做了,難不成放著吃灰?
陳繼銘頭疼不已,“以後注意些,我會請幾個匠人迴來,你以後想做什麽,就在家裏做。”
陳景銘心虛道,“我記住了。”
第二天,陳景銘把東西給了太子,魏淵拿著望遠鏡,上到皇宮一個閣樓上,這裏可以看到禦書房。
從望遠鏡裏可以看到禦書房內,幾個大臣因為什麽事,吵得臉紅脖子粗。
“有意思,這就是千裏眼呀!”
魏淵給望遠鏡定名,“千裏眼”。
魏淵把千裏眼獻給他爹魏啟,魏啟如獲至寶,高興壞了,知道會做千裏眼的人在工部,馬上下旨,保護起來。
知道千裏眼的用途後,立刻交代一下去,多做幾個,大軍出發在即,讓司空震帶一個去打突厥。
陳景銘獻千裏眼有功,官升兩級,六品升五品,做了中書舍人。
陳景銘傻眼,中書舍人很忙的,他還是想給太子講課摸魚來的自在。
聖旨都下了,不能不幹,陳景銘直後悔,不該亂做東西。
陳景銘;這次怎麽不賞我爹了,我還想著摸兩年魚呢!
計劃泡湯了!
雙喜讀完聖旨,看陳景銘皺眉,笑著說道,
“陳大人,皇上體恤您還要為太子講課,所以每天隻上午去玉堂殿。”
陳景銘……
“這麽說,我這侍講的職位還在?”
雙喜笑眯眯道,“皇上說陳大人講的史好聽。”
陳景銘……
“承蒙皇上厚愛,景銘當盡心盡力。”
雙喜讀完聖旨迴去了,陳貴山就知道兒子升官了,高興不已,他兒子就是厲害,這才當官多久,就升到五品了。
陳景銘興致不高的迴了自己院子。
雲瑤問道,“升官了,怎麽反而不高興了?”
陳景銘扯扯嘴角,“中書舍人在玉堂殿上職,關鍵是,我以後需要上朝。”
雲瑤………
“你不想上朝?”
陳景銘抱住雲瑤,“不想,起的太早了。”
雲瑤失笑,“不早多少,也就比你平時起的早半個時辰。”
陳景銘不說話,他想做鹹魚,做了中書舍人,他就不能摸魚了。
戶部忙著調配糧草,韓夢舟被派去監管糧草一事。
這個難不住韓夢舟,多少車馬,車夫,糧食,還有送糧食的征夫。
十萬大軍人吃馬嚼,送糧食的人也需要吃飯,所以說打仗不容易,因為吃糧食的人不光是十萬兵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是一句空話,糧車走的慢,走晚了跟不上出征隊伍。
韓夢舟的上司看韓夢舟做事老練,好像對於安排一些大事駕輕就熟。
“韓大人,你對調配糧草挺熟練,要不然這次你押運糧草如何?”
韓夢舟停了手裏算盤,“大人,下官都是照例行事,沒有什麽熟練度,而且下個月,下官就要成親了。”
上官有些意外,“那恭喜韓大人了。”
看來需要另外找人押送糧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