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芊作業都帶齊了吧?”
“嗯啊,語文數學外語,都帶上了。”
林啟放好吹風機後,把旁邊的凳子搬了過來,坐在了旁邊。
想要當好一名輔導老師,最首要的任務是全方位無死角地了解你的輔導對象。
後續製定長久之計那都是次要的。
林啟隨手拿起小芊的語文課業本,打開看了看。
隨便翻了幾頁,就讓林啟稍稍皺起了眉頭。
字,是沒問題的,整潔好看。
語句,也是沒問題的,通順合理。
但是!
為什麽這一本翻下來,來來迴迴就那一兩種答題模板啊!
連舉的例子都不帶換的?
林啟傻眼了。
例如仿寫比喻句:草原碧綠碧綠的,真像一大片柔軟的綠毯。
小芊的仿寫是:
公園裏的草坪碧青碧青的,真像一小片舒服的毛毯。
你說她沒仿寫吧,她也仿了,用詞都改了。
可這題目被命出來的用意,應該不是想要被這麽迴答的吧?
題目一旁的多個紅色墨點,應該就是語文老師批改作業時無奈的體現。
筆提起,又放下,想批改為“錯”,卻又感覺不妥。
想給小丫頭直接批改成“對勾”,似乎又對小芊之後的語文提升有負麵導向。
最後隻是在旁邊留了一句話:可以多嚐試一下新的事物嗎?
隔著不同的時空線,憑借著作業本上的些許痕跡,林啟都能感覺到這位老師的糾結。
“芊芊,你不覺得你這樣答題是有些問題的嗎?”
林啟指了指這個題目。
小芊將頭探過來,看了看題,又看了看林啟的臉。
小眉毛一皺,嘴巴微動,似乎是想立刻反駁什麽。
但似乎又考慮到是自己最崇拜的哥哥說有問題。
再次把頭湊了過去,仔細想了十多秒。
最後才緩緩轉過頭,茫然地看著林啟:
“老師沒有給我打x啊。”
看到這個反應,林啟知道了,小芊應該不是故意的。
而是她已經形成了這種答題的思維模式了。
語文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顧得到班上的每個同學。
加上小芊沒有條件去上補習班,學習上得到的反饋太少。
“老師不是在旁邊批注了一行字嗎?”林啟反問著。
“可我..不會用新事物...”
小芊說這句話的時候有些不好意思。
林啟將例句和小芊仿寫的句子各自讀了一遍。
“你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太相近了,達不到訓練語文思維的效果,不是嗎?”
『哈哈哈,我弟弟也是這樣,笑死。』
『太真實了吧,這集我好像在哪看過。』
『語文真難學啊!』
......
小芊眼角的餘光瞟了瞟彈幕,發現了彈幕也不太認同她。
她抽了抽鼻子,略微有些倔強地衝著彈幕迴答道:
“可我語文考試分也很高啊!”
林啟在心裏有些好笑,看來小丫頭著實有些不服氣。
“小芊,你覺得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是什麽?”
“是為了應付考試嗎?”
林啟發問。
“是啊...還有學了才能和別人講話。”
小芊說出了自己的理解。
林啟見狀輕輕地搖了搖頭。
“後麵那個是學習“語言”的作用。”
“學習語文可不是專門用來考試的,用來應付老師的。”
“語文和語言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它們所代表的內涵是有很大差距的。”
“學習語文更多地是在學習一種文化,一種情操。”
“學習的成果或許不會那麽容易體現在試卷分數上,但它依然重要。”
“它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擴寬一個人的心胸,給予一個人足夠的深度與厚度。”
林啟不知不覺中說了一些目前小芊很難聽懂的話。
『阿啟真就是文化人啊。』
『說句更簡單易懂,語文學好了,至少能讓你出門旅遊不至於見到一個美景隻能說出“臥槽”。』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小芊當然是沒聽懂林啟的發言,但她看得懂彈幕。
“所以說,隻要學好了語文,未來就能成為和哥哥一樣的人嗎?”
她做出了自己的總結判斷。
『家人們,我覺得沒毛病。』
『確實是這個理。』
小芊和彈幕的雙重吹捧讓林啟著實有些不好意思。
他摸了摸鼻子:“大概吧。”
“那我以後一定好好學語文!”
小芊一下子像是清晰地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一般,立刻就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可是哥哥,具體要怎麽學呢?上課聽課再認真一點嗎?”
那應該不是吧。
語文的學習還是得靠積累,換句話說就是多看書。
“小芊平時會看課外書嗎?”
“我挺喜歡看的...就是書有點少。”
小芊一下有些失落。
“同學們不太喜歡把書借給我,我自己又...”
“明天小芊陪我去辦圖書館的卡吧,我最近需要查閱一些書的資料,順便也幫你借幾本。”
林啟迅速下了決斷,不給小芊思考那些不快的迴憶的機會。
“誒?”
“就這麽決定了。”
.....
緊接著林啟拿起小芊的數學作業。
這才是他今天最期待的環節。
拿起那本練習冊,林啟發現這本似乎已經全部寫完了。
這學期才過了一半吧?
“這是,你自己提前做了?”
林啟疑惑地問道。
“嗯啊,上數學課的時候沒事幹。”
林啟隨便檢查了一下後半部分的,全對。
當然,沒有寫過程。
小芊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麽。
“我我我...我後麵會把過程補上的!”
“這是上次哥哥說之前做的!”
小芊似乎有點怕林啟覺得她不聽話。
但林啟哪有心思想這些。
“沒關係,慢慢補。”
他突發奇想,打開了自己的郵箱,裏麵有上次熱心觀眾發來的教案。
他記得裏麵有一份是包括了整個小學階段數學內容的。
『往上數第三個,是我的,裏麵東西很全。』
顯然發這份教案的觀眾此時也在直播間。
“多謝。”
林啟將其打開,翻到三年級的那部分。
“小芊,你看看這個,自學一下,看能學會多少。”
“哦...”
小芊很聽話的用鼠標瀏覽起來。
五分鍾後。
“哥哥,我學完了,你考吧。”
“嗯啊,語文數學外語,都帶上了。”
林啟放好吹風機後,把旁邊的凳子搬了過來,坐在了旁邊。
想要當好一名輔導老師,最首要的任務是全方位無死角地了解你的輔導對象。
後續製定長久之計那都是次要的。
林啟隨手拿起小芊的語文課業本,打開看了看。
隨便翻了幾頁,就讓林啟稍稍皺起了眉頭。
字,是沒問題的,整潔好看。
語句,也是沒問題的,通順合理。
但是!
為什麽這一本翻下來,來來迴迴就那一兩種答題模板啊!
連舉的例子都不帶換的?
林啟傻眼了。
例如仿寫比喻句:草原碧綠碧綠的,真像一大片柔軟的綠毯。
小芊的仿寫是:
公園裏的草坪碧青碧青的,真像一小片舒服的毛毯。
你說她沒仿寫吧,她也仿了,用詞都改了。
可這題目被命出來的用意,應該不是想要被這麽迴答的吧?
題目一旁的多個紅色墨點,應該就是語文老師批改作業時無奈的體現。
筆提起,又放下,想批改為“錯”,卻又感覺不妥。
想給小丫頭直接批改成“對勾”,似乎又對小芊之後的語文提升有負麵導向。
最後隻是在旁邊留了一句話:可以多嚐試一下新的事物嗎?
隔著不同的時空線,憑借著作業本上的些許痕跡,林啟都能感覺到這位老師的糾結。
“芊芊,你不覺得你這樣答題是有些問題的嗎?”
林啟指了指這個題目。
小芊將頭探過來,看了看題,又看了看林啟的臉。
小眉毛一皺,嘴巴微動,似乎是想立刻反駁什麽。
但似乎又考慮到是自己最崇拜的哥哥說有問題。
再次把頭湊了過去,仔細想了十多秒。
最後才緩緩轉過頭,茫然地看著林啟:
“老師沒有給我打x啊。”
看到這個反應,林啟知道了,小芊應該不是故意的。
而是她已經形成了這種答題的思維模式了。
語文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顧得到班上的每個同學。
加上小芊沒有條件去上補習班,學習上得到的反饋太少。
“老師不是在旁邊批注了一行字嗎?”林啟反問著。
“可我..不會用新事物...”
小芊說這句話的時候有些不好意思。
林啟將例句和小芊仿寫的句子各自讀了一遍。
“你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太相近了,達不到訓練語文思維的效果,不是嗎?”
『哈哈哈,我弟弟也是這樣,笑死。』
『太真實了吧,這集我好像在哪看過。』
『語文真難學啊!』
......
小芊眼角的餘光瞟了瞟彈幕,發現了彈幕也不太認同她。
她抽了抽鼻子,略微有些倔強地衝著彈幕迴答道:
“可我語文考試分也很高啊!”
林啟在心裏有些好笑,看來小丫頭著實有些不服氣。
“小芊,你覺得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是什麽?”
“是為了應付考試嗎?”
林啟發問。
“是啊...還有學了才能和別人講話。”
小芊說出了自己的理解。
林啟見狀輕輕地搖了搖頭。
“後麵那個是學習“語言”的作用。”
“學習語文可不是專門用來考試的,用來應付老師的。”
“語文和語言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它們所代表的內涵是有很大差距的。”
“學習語文更多地是在學習一種文化,一種情操。”
“學習的成果或許不會那麽容易體現在試卷分數上,但它依然重要。”
“它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擴寬一個人的心胸,給予一個人足夠的深度與厚度。”
林啟不知不覺中說了一些目前小芊很難聽懂的話。
『阿啟真就是文化人啊。』
『說句更簡單易懂,語文學好了,至少能讓你出門旅遊不至於見到一個美景隻能說出“臥槽”。』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小芊當然是沒聽懂林啟的發言,但她看得懂彈幕。
“所以說,隻要學好了語文,未來就能成為和哥哥一樣的人嗎?”
她做出了自己的總結判斷。
『家人們,我覺得沒毛病。』
『確實是這個理。』
小芊和彈幕的雙重吹捧讓林啟著實有些不好意思。
他摸了摸鼻子:“大概吧。”
“那我以後一定好好學語文!”
小芊一下子像是清晰地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一般,立刻就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可是哥哥,具體要怎麽學呢?上課聽課再認真一點嗎?”
那應該不是吧。
語文的學習還是得靠積累,換句話說就是多看書。
“小芊平時會看課外書嗎?”
“我挺喜歡看的...就是書有點少。”
小芊一下有些失落。
“同學們不太喜歡把書借給我,我自己又...”
“明天小芊陪我去辦圖書館的卡吧,我最近需要查閱一些書的資料,順便也幫你借幾本。”
林啟迅速下了決斷,不給小芊思考那些不快的迴憶的機會。
“誒?”
“就這麽決定了。”
.....
緊接著林啟拿起小芊的數學作業。
這才是他今天最期待的環節。
拿起那本練習冊,林啟發現這本似乎已經全部寫完了。
這學期才過了一半吧?
“這是,你自己提前做了?”
林啟疑惑地問道。
“嗯啊,上數學課的時候沒事幹。”
林啟隨便檢查了一下後半部分的,全對。
當然,沒有寫過程。
小芊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麽。
“我我我...我後麵會把過程補上的!”
“這是上次哥哥說之前做的!”
小芊似乎有點怕林啟覺得她不聽話。
但林啟哪有心思想這些。
“沒關係,慢慢補。”
他突發奇想,打開了自己的郵箱,裏麵有上次熱心觀眾發來的教案。
他記得裏麵有一份是包括了整個小學階段數學內容的。
『往上數第三個,是我的,裏麵東西很全。』
顯然發這份教案的觀眾此時也在直播間。
“多謝。”
林啟將其打開,翻到三年級的那部分。
“小芊,你看看這個,自學一下,看能學會多少。”
“哦...”
小芊很聽話的用鼠標瀏覽起來。
五分鍾後。
“哥哥,我學完了,你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