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自然是仁慈之君。
勳貴子弟,聚眾鬧事,衝擊順天府尹,打砸北鎮撫司,可謂罪大惡極。
如此重罪,聖上隻是將其給關在詔獄之中稍作懲戒,甚至連刑法都不許加身,如何不是仁慈之君?”
趙平亂的此番迴應,將所有的話題全部局限在仁慈層麵,且並未將勢態給擴大化。
如此一來,辯論的重點便不會擴大化,天子的一言一行也會被局限在特定的事件,特定的程度之中,以天子言崩壞法度的事情,便不能生效了。
趙平亂的迴應側重點在於防微杜漸,這話聽在徐允禎的耳中,卻也讓他有些心驚。
明明可以一棒子打死,可是趙平亂卻利用自己的強悍實力蛋殼雕花,將事情局限於特定的範圍之內。
如此一來,反擊的餘地會很大,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以不變應萬變。
都是高手之間的爭鬥啊!
妙到毫巔之間,徐允禎更加期待周延儒這個當朝首輔能夠延伸出一條怎樣的妙論橫推之言。
這個老不死的,可是鬼精鬼精得很。
既然開了頭,便一定在身後隱藏有眾多淩厲殺招。
“趙大人所言,君父當有賞善罰惡之心,也要有賜福懲戒之舉。
臣以為,如此甚好。
國有法度,聖天子能行獎懲,勳貴鬧事之舉,想必一定能夠很好的處理掉。
臣在此,便不再置喙了。”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並無任何高堂妙論繼續洶湧而出,打得趙平亂不能反抗分毫。
反倒是呈現出一種臨場打退堂鼓的狀態。
如此一來,不僅勳貴子弟鬧事的公案要就此結束,趙平亂以軍法嚴令斬殺275名勳貴的事情也要就此結束。
到時候,大概率是雙方和解,趙平亂安然無恙,勳貴子弟被從詔獄之中放出。
此種皆大歡喜的局麵,那麽他們趁著趙平亂不在的功夫瘋狂黨爭了一天,到底是在圖什麽?
就圖你周延儒在趙平亂的麵前主動服軟嗎?
徐允禎知道周延儒不可能與趙平亂和解,所以他更加看不懂周延儒此舉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就算想要以退為進,可也不能一潰千裏吧?
連徐允禎這個政治同盟都不懂,趙平亂此時也有些費解。
辛辛苦苦原地轉圈半天,結果麵前的老東西突然服軟了。
如果真要服軟,這幫老東西也絕對不可能在朝堂之上爭鬥一天,甚至到了退朝的時候還不走,依舊要為國解憂,焚膏繼晷。
趙平亂此時也想到了以退為進的可能性,暫時的後退,必然是為了贏得一段助跑的空間,以便後麵能夠跳得更遠。
想到這裏,趙平亂突然聯想到之前所猜測到的一種可能性。
勳貴原本在今天已經暴動過了一次,可是卻被徐允禎這幫人給按住了。
當時趙平亂就在猜測,周延儒這幫人肯定是為了更大的圖謀,所以才會放棄掉勳貴子弟暴動的機會。
現如今,這周延儒所想要圖謀的,很可能就是這個更為重要的目的。
對於這把懸而未決的利劍,藏鋒如此之久的利劍,趙平亂倒是想要領教領教,這當朝首輔的淩厲殺招到底是什麽。
如何破題,卻又不能被這周延儒給一擊絕殺,這就很考驗說話的藝術了。
必要性的誘導,已成當務之急。
“既然周大人對於本官的軍法執行事宜沒有異議,那麽本官就在此謝過周大人的理解了。”
“聖上,若是勳貴鬧事的事情也沒有任何的異議,臣請告退。
如今錦衣衛初建,京營整訓事務亦是繁忙不休,臣實在不忍為了一些既有之定論,浪費朝堂諸公之時間。”
趙平亂這兩段話,首先惡心了一番周延儒,隨後又向崇禎帝請求告退。
這一套組合拳,就是在告知這裏的所有人,今天的黨爭全部到此結束,朝會也可以散去了。
趙平亂贏了,所有人都輸了。
如此強行中斷周延儒的節奏,強行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舉動,一定會激得周延儒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匆忙的拋出最終的那個目的。
一個不太成熟的目的,在當前這個時日無多的深夜,必然會被更加匆忙的施行。
如此,周延儒等人苦心經營的局麵,或許就會毀於最終的匆忙一擊。
這樣的預謀很完美,可當趙平亂看向周延儒的時候,卻並未在其臉上看出任何的驚慌之色。
不僅沒有驚慌,甚至連匆忙、不滿、遲疑等微小的情緒反饋都沒有。
平靜之中,大有一種圓潤自然之感。
難道,周延儒為那個最終目的的鋪墊,已經完成了嗎?
僅僅兩次短暫的交鋒,一次比一次徹底的服軟過程,便已經將這個最終目的給鋪墊完成了嗎?
如此淩厲的手段,也讓趙平亂此時的舉動,變成了給他周延儒做嫁衣的畫蛇添足之舉。
因為一時的失察,而讓自己再次陷於孤立狀態了嗎?
明日的早朝,依舊沒有趙平亂,周延儒便可從容異常的進行後續操縱了嗎?
不對!
看周延儒此時的狀態,他並未想要散朝,也並未想要通過再次孤立他趙平亂來謀取某些利益。
各人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這個周延儒獠牙盡出,倒是真有幾分神鬼莫測之能。
於細微處見鋒銳,這才是老奸巨猾的黨爭之人所最為可怕之處。
今天的這個周延儒,可能要讓所有人見見世麵了。
“臣有本奏。”
僅僅四個字,猶如驚雷一般的激蕩在這高聳不可攀的廟堂之中,驚得趙平亂悚然一驚,驚得徐允禎也是默然不語。
周延儒的後手,真的來了!
崇禎此時倒是有些迷茫,兩位大臣在底下都已經相互和解了,怎麽到頭來風頭一變,突然又要再起紛爭?
如今時辰已經不早,有什麽事情不能明日再議,非要今晚繼續?
“準奏。”
可是,首輔的議請,又不得不尊重。
國家大事,又豈能容許兒戲以待?
“前薊州總兵白廣恩托臣奏本,言明薊州關外建奴扣關動向。
白總兵求兵求糧求餉之奏本,多次入京,卻如石沉大海一般,惶急不堪之間,才托臣當朝呈遞奏本。
邊關之事急如山火,不可不慎。
老臣知其情真意切,雖知國事艱難,國庫更是空虛,但也絕不敢因為一己之榮辱,毀誤國家之大事。
雖於體製不合,今臣自做主張,直呈邊關告急之奏章。”
周延儒跪伏於地,恭恭敬敬的將一本奏折給托舉於頭頂,不管說話做事,都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可是,這種舉動,其實已經與逼宮無疑。
這老東西,不動則已,一動果然驚天駭地!
突然拿邊關之事出來大做文章,其中必然蘊含有更多的驚天陷阱。
白廣恩,這倒是一個名人,發生在崇禎十五年與之相關的重大事件,確實是發生在薊州黃崖關的建奴扣邊事件。
建奴為了破開黃崖關,雖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可是卻在接下來的南掠過程之中席卷北直隸和山東,甚至最終達到了南直隸附近。
這場兵禍,對於本就輸了遼東主戰場的大明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直接加速了大明的覆滅過程。
現在,這個周延儒突然拿這個說事,難道是想要借建奴兵鋒來大作文章嗎?
這其中的周旋迴轉餘地,就很大了。
不管是想要借由外敵入侵的機會在京營上麵做手腳,還是借由外地入侵的重大危機驅使趙平亂外出征戰,從而遠離京師之地。
這其中的權謀變換,殺機縈繞之鋒銳,可謂是防不勝防。
以這周延儒的強勢政治操控手段來說,隻要他最終想要收網了,不管是哪一種結局,都會對趙平亂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
黨爭被延續了,後麵的事情也重新變得複雜了,趙平亂一著不慎滿盤輸,功敗垂成的可能性也就重新變大了。
精於黨爭之人,從來不懼怕事情複雜,事情越複雜,越是容易渾水摸魚。
精於黨爭之人,最害怕的,隻有蓋棺定論的鐵案。
鐵案即成,神仙難返。
趙平亂看了一眼麵前的周延儒,這個跪伏餘地,看似誠惶誠恐,其實卻淡定自若的當朝首輔,不由得露出一個欣賞的笑容。
於不可知處突然遞出一刀,卻將這朝堂之上的格局重新打亂。
舉重若輕,四兩撥千斤,果然是個中高手。
高手先生,那就請繼續出招,看看你後麵藏著的連環殺招,到底都是一些什麽東西吧。
勳貴子弟,聚眾鬧事,衝擊順天府尹,打砸北鎮撫司,可謂罪大惡極。
如此重罪,聖上隻是將其給關在詔獄之中稍作懲戒,甚至連刑法都不許加身,如何不是仁慈之君?”
趙平亂的此番迴應,將所有的話題全部局限在仁慈層麵,且並未將勢態給擴大化。
如此一來,辯論的重點便不會擴大化,天子的一言一行也會被局限在特定的事件,特定的程度之中,以天子言崩壞法度的事情,便不能生效了。
趙平亂的迴應側重點在於防微杜漸,這話聽在徐允禎的耳中,卻也讓他有些心驚。
明明可以一棒子打死,可是趙平亂卻利用自己的強悍實力蛋殼雕花,將事情局限於特定的範圍之內。
如此一來,反擊的餘地會很大,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以不變應萬變。
都是高手之間的爭鬥啊!
妙到毫巔之間,徐允禎更加期待周延儒這個當朝首輔能夠延伸出一條怎樣的妙論橫推之言。
這個老不死的,可是鬼精鬼精得很。
既然開了頭,便一定在身後隱藏有眾多淩厲殺招。
“趙大人所言,君父當有賞善罰惡之心,也要有賜福懲戒之舉。
臣以為,如此甚好。
國有法度,聖天子能行獎懲,勳貴鬧事之舉,想必一定能夠很好的處理掉。
臣在此,便不再置喙了。”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並無任何高堂妙論繼續洶湧而出,打得趙平亂不能反抗分毫。
反倒是呈現出一種臨場打退堂鼓的狀態。
如此一來,不僅勳貴子弟鬧事的公案要就此結束,趙平亂以軍法嚴令斬殺275名勳貴的事情也要就此結束。
到時候,大概率是雙方和解,趙平亂安然無恙,勳貴子弟被從詔獄之中放出。
此種皆大歡喜的局麵,那麽他們趁著趙平亂不在的功夫瘋狂黨爭了一天,到底是在圖什麽?
就圖你周延儒在趙平亂的麵前主動服軟嗎?
徐允禎知道周延儒不可能與趙平亂和解,所以他更加看不懂周延儒此舉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就算想要以退為進,可也不能一潰千裏吧?
連徐允禎這個政治同盟都不懂,趙平亂此時也有些費解。
辛辛苦苦原地轉圈半天,結果麵前的老東西突然服軟了。
如果真要服軟,這幫老東西也絕對不可能在朝堂之上爭鬥一天,甚至到了退朝的時候還不走,依舊要為國解憂,焚膏繼晷。
趙平亂此時也想到了以退為進的可能性,暫時的後退,必然是為了贏得一段助跑的空間,以便後麵能夠跳得更遠。
想到這裏,趙平亂突然聯想到之前所猜測到的一種可能性。
勳貴原本在今天已經暴動過了一次,可是卻被徐允禎這幫人給按住了。
當時趙平亂就在猜測,周延儒這幫人肯定是為了更大的圖謀,所以才會放棄掉勳貴子弟暴動的機會。
現如今,這周延儒所想要圖謀的,很可能就是這個更為重要的目的。
對於這把懸而未決的利劍,藏鋒如此之久的利劍,趙平亂倒是想要領教領教,這當朝首輔的淩厲殺招到底是什麽。
如何破題,卻又不能被這周延儒給一擊絕殺,這就很考驗說話的藝術了。
必要性的誘導,已成當務之急。
“既然周大人對於本官的軍法執行事宜沒有異議,那麽本官就在此謝過周大人的理解了。”
“聖上,若是勳貴鬧事的事情也沒有任何的異議,臣請告退。
如今錦衣衛初建,京營整訓事務亦是繁忙不休,臣實在不忍為了一些既有之定論,浪費朝堂諸公之時間。”
趙平亂這兩段話,首先惡心了一番周延儒,隨後又向崇禎帝請求告退。
這一套組合拳,就是在告知這裏的所有人,今天的黨爭全部到此結束,朝會也可以散去了。
趙平亂贏了,所有人都輸了。
如此強行中斷周延儒的節奏,強行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舉動,一定會激得周延儒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匆忙的拋出最終的那個目的。
一個不太成熟的目的,在當前這個時日無多的深夜,必然會被更加匆忙的施行。
如此,周延儒等人苦心經營的局麵,或許就會毀於最終的匆忙一擊。
這樣的預謀很完美,可當趙平亂看向周延儒的時候,卻並未在其臉上看出任何的驚慌之色。
不僅沒有驚慌,甚至連匆忙、不滿、遲疑等微小的情緒反饋都沒有。
平靜之中,大有一種圓潤自然之感。
難道,周延儒為那個最終目的的鋪墊,已經完成了嗎?
僅僅兩次短暫的交鋒,一次比一次徹底的服軟過程,便已經將這個最終目的給鋪墊完成了嗎?
如此淩厲的手段,也讓趙平亂此時的舉動,變成了給他周延儒做嫁衣的畫蛇添足之舉。
因為一時的失察,而讓自己再次陷於孤立狀態了嗎?
明日的早朝,依舊沒有趙平亂,周延儒便可從容異常的進行後續操縱了嗎?
不對!
看周延儒此時的狀態,他並未想要散朝,也並未想要通過再次孤立他趙平亂來謀取某些利益。
各人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這個周延儒獠牙盡出,倒是真有幾分神鬼莫測之能。
於細微處見鋒銳,這才是老奸巨猾的黨爭之人所最為可怕之處。
今天的這個周延儒,可能要讓所有人見見世麵了。
“臣有本奏。”
僅僅四個字,猶如驚雷一般的激蕩在這高聳不可攀的廟堂之中,驚得趙平亂悚然一驚,驚得徐允禎也是默然不語。
周延儒的後手,真的來了!
崇禎此時倒是有些迷茫,兩位大臣在底下都已經相互和解了,怎麽到頭來風頭一變,突然又要再起紛爭?
如今時辰已經不早,有什麽事情不能明日再議,非要今晚繼續?
“準奏。”
可是,首輔的議請,又不得不尊重。
國家大事,又豈能容許兒戲以待?
“前薊州總兵白廣恩托臣奏本,言明薊州關外建奴扣關動向。
白總兵求兵求糧求餉之奏本,多次入京,卻如石沉大海一般,惶急不堪之間,才托臣當朝呈遞奏本。
邊關之事急如山火,不可不慎。
老臣知其情真意切,雖知國事艱難,國庫更是空虛,但也絕不敢因為一己之榮辱,毀誤國家之大事。
雖於體製不合,今臣自做主張,直呈邊關告急之奏章。”
周延儒跪伏於地,恭恭敬敬的將一本奏折給托舉於頭頂,不管說話做事,都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可是,這種舉動,其實已經與逼宮無疑。
這老東西,不動則已,一動果然驚天駭地!
突然拿邊關之事出來大做文章,其中必然蘊含有更多的驚天陷阱。
白廣恩,這倒是一個名人,發生在崇禎十五年與之相關的重大事件,確實是發生在薊州黃崖關的建奴扣邊事件。
建奴為了破開黃崖關,雖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可是卻在接下來的南掠過程之中席卷北直隸和山東,甚至最終達到了南直隸附近。
這場兵禍,對於本就輸了遼東主戰場的大明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直接加速了大明的覆滅過程。
現在,這個周延儒突然拿這個說事,難道是想要借建奴兵鋒來大作文章嗎?
這其中的周旋迴轉餘地,就很大了。
不管是想要借由外敵入侵的機會在京營上麵做手腳,還是借由外地入侵的重大危機驅使趙平亂外出征戰,從而遠離京師之地。
這其中的權謀變換,殺機縈繞之鋒銳,可謂是防不勝防。
以這周延儒的強勢政治操控手段來說,隻要他最終想要收網了,不管是哪一種結局,都會對趙平亂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
黨爭被延續了,後麵的事情也重新變得複雜了,趙平亂一著不慎滿盤輸,功敗垂成的可能性也就重新變大了。
精於黨爭之人,從來不懼怕事情複雜,事情越複雜,越是容易渾水摸魚。
精於黨爭之人,最害怕的,隻有蓋棺定論的鐵案。
鐵案即成,神仙難返。
趙平亂看了一眼麵前的周延儒,這個跪伏餘地,看似誠惶誠恐,其實卻淡定自若的當朝首輔,不由得露出一個欣賞的笑容。
於不可知處突然遞出一刀,卻將這朝堂之上的格局重新打亂。
舉重若輕,四兩撥千斤,果然是個中高手。
高手先生,那就請繼續出招,看看你後麵藏著的連環殺招,到底都是一些什麽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