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啟掃了士紳們一眼,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麽,轉身信步往大成殿走去。


    這座文廟最早還是範仲淹任知州時修建的,同時把府學也並作一起,開創了廟學合一的體製,其他各地紛紛效仿,沿用近千年。


    此時的文廟占地近兩百畝,有兩百一十三間屋宇,為江南學府之冠,到了後世就隻剩六分之一的麵積了,並且大多建築都是多次重建過的。


    當然,範仲淹修建的那些建築,也已經毀於金兵之手,趙孟啟眼前這座大成殿,是紹興十一年重建的,曆經一百一十多年風雨,依然莊重雄偉。


    步入殿中,殿堂很是寬廣,趙孟啟緩步行至孔子畫像前,仰頭看去。


    畫像一丈多高,畫中的孔子高大偉岸,謙和有禮,雙目炯炯有神,照亮華夏數千年。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畫像上方,懸掛這三塊燙金牌匾,正中這塊,上書「萬世師表」,右邊「斯文在茲」,左邊「聖集大成」。


    趙孟啟一身戎裝,甲胄森然,若是孔子有靈,見此情形,不知該作何感想。


    據說,孔子老爹是魯國猛將,他自己身高九尺多,也是昂藏有力,想來對武人並沒有什麽偏見吧。


    趙孟啟心中想著,隨即揖手三拜,不管儒學變遷功過,孔子本人還是很值得尊敬的。


    拜完孔子,趙孟啟慢慢參觀起整個大殿。


    殿中環牆陳列著許多石刻,有孔子弟子圖、孔子聖跡圖、孟子聖跡圖,還有石雕的經書,《論語》、《中庸》、《大學》、《詩經》,最令趙孟啟眼前一亮的,是「天、地、人、城」四塊石碑。


    天是《天文圖》,世界上最古老的古刻東方星象繪測圖,圖下還有文字,概括了此時華夏人對天文的認知。


    地是《地理圖》,應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華夏全國性地圖之一,華夏山河一覽無遺。


    人是《帝王紹運圖》,一張以帝王為中心的曆史圖表,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到此時的官家趙昀為止,道盡興衰治亂。


    三幅圖的作者都是黃裳,不是寫《九陰真經》那個黃裳,而是宋寧宗還是太子時的老師。


    他為了教授趙擴,花一年多時間製作了八種教學圖案,這些便是其中之三,為王致遠所得。


    八年前,王致遠任職浙西提刑司,便拿出來刻碑於此,還把帝王圖補到了今上。


    城是《平江圖》,刻的就是此時的平江城平麵圖,流傳到後世,讓世人能從這圖中領略蘇州城的曆史風貌。


    趙孟啟陷入圖文之中,看得津津有味,似乎全然忘記了今日的目的。


    大殿外,謝堂等人選了一處偏僻之所聚在一起,緊急磋商對策,吳潛視若無睹,仿佛對他們商談內容毫無興趣,隻與府學教授聊著學校之事。


    士紳們都被趙孟啟嚇得不輕,眼神不時飄向大成殿方向,神色間滿是忌憚和憂慮。


    「倉使,咱們該如何應對?燕王這不像是要妥協的樣子啊。」呂文才不安道。


    謝堂瞟了他一眼,「你怕什麽,燕王動誰也不會動你們呂家,再說了,你們以為他真敢亂來麽,我看他不過就是在恐嚇我們,真要有這想法,何必說出來,他現在這樣子,明顯還是想和咱們談的。」


    徐學謙板著老臉附和道,「倉使說得沒錯,他若是敢行強搶之事,天下士民都容不得他,必定高舉義旗共討伐之!」


    一名年老士紳,躊躇著說道,「燕王畢竟是儲君,而且年輕氣盛,依老夫之見,待會咱們還是不要逼迫太甚,稍作退讓也不是什麽大事,萬事以和為貴嘛。」


    這話說完,不少士紳都是點頭讚同,紛紛表示可以和燕王好好談談,適


    當的放棄一些利益,以免真的把燕王逼急了。


    眾說紛紜中,謝堂臉色變幻不定,最後也隻能輕歎一氣,「好吧,既然大家都是這意思,那就這麽辦吧……」


    繼續商量了一些細節之後,謝堂領著眾人進入大成殿中。


    趙孟啟正在研究平江圖,聽到腳步聲才迴過頭,看著謝堂等人,「都想好了?」


    謝堂揖手,「殿下,此處也沒有閑人,臣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趙孟啟瞥了一眼孔子畫像,意味深長道,「確實沒有閑人,說吧,要如何你們才肯將糧食平價放出來?」


    「臣等謀求的也不多,隻是請殿下停止經界,維持現狀,為此,臣等願意每年繳納固定稅額,比如,平江府每年兩百萬貫,嘉興府每年一百六十萬貫,這筆稅額與政策稅賦無關,而是由兩府士紳自湊,統一上繳。」


    這意思是說,朝廷不就是要錢麽,那你也別管我們具體有多少土地,咱們每年上貢一筆錢就是了,至於怎麽分攤我們自己協調,不勞朝廷費心,大致上,有點像蒙古人的包稅製。


    趙孟啟無可無不可,淡淡道,「還有呢?」


    「臣等將敞開賣糧,保證糧價絕對不高於三貫。」


    在謝堂等人看來,這絕對是很大的讓步了,畢竟他們花了五千多萬貫買糧,現在也不指望賺錢,但起碼得平本,糧價隻比平常翻了一倍,在災荒時節也算是正常了。


    「三貫?」趙孟啟眼皮一掀,似有不滿。


    謝堂想了想,「殿下若是需要糧食,臣等便以兩貫半賣給殿下,讓殿下能補迴空缺。」


    這話就是在暗示燕王,自己等人知道他所賣的那些糧食是從何而來,現在願意以半價賣迴給他,就是在幫他堵漏子,至於燕王賺的那些差價,就當是自己這些人的孝敬了。


    趙孟啟笑了,正經那種,似乎是在開心。


    士紳們都偷偷鬆了一口氣,總算把這一關過了。


    雖然割舍那麽多利益讓他們都很肉痛,不過能舍小保大,換個平安也算是值得了。


    可是燕王笑著笑著,神情卻變得怪異起來,慢慢掃視著士紳,奚落道,「有點誠意,卻不多。」


    「殿下,您此話何意?」謝堂心中一沉,語氣有些僵硬,「臣等體諒朝廷的難處,已經做出了很大的犧牲,還請殿下也體諒一下臣等。」


    趙孟啟眉梢一挑,挺直腰杆,「談判嘛,你們說完自己的訴求,那孤也再給你們一個機會,說說孤的要求。」


    謝堂陰著臉,「那殿下請說。」


    「經界之事,絕無半點更改,也不容任何討價還價!孤建議你們,最好是主動自覺上報隱匿的田產,孤或許還能給你們一些相應的補償。」


    「至於糧食麽,其實你們賣不賣,孤都不是很在意,孤也不需要從你們手上買糧來補什麽漏洞,但是呢,從今日起,平江與嘉興兩府,將試行新的稅法條例,簡單來說,大米賣價如果不超過兩貫一石,那便免稅,假如超過的話,那就加征常平稅,價格越高稅額越高,你賣兩貫一,那就征收兩成一的稅,賣三貫就征收三成稅,上不封頂,歡迎各位高價賣糧。」


    聽完這話,士紳們個個呆若木雞。


    這燕王,哪裏來的底氣,敢提這樣的要求!?


    經界之事和以前的口吻一樣,隻是多了個莫名其妙的相應補償,聽起來似乎並不靠譜。


    能補什麽?難道是一些不值錢的散官官階?


    而所謂的常平稅,更是離譜,從古至今都沒見過這樣設置稅率的。


    接著,又聽趙孟啟說道,「當然,你們的糧食你們自己做主,要是覺得不劃算,完全可以不賣,留著你們自家人吃,


    那朝廷是管不著的,不過也別想著另作他用,比如釀酒喂豬發工錢什麽的,這些統統要折算成交易額,超過兩貫同樣納稅!」


    娘希匹的,老子一年收幾十萬石糧食,怎麽可能不拿來賣錢,自家吃?吃幾千幾萬年也吃不完!


    說來,和農稅相比,收取商稅可就容易多了,畢竟不用跑到鄉村去催收,商鋪都在城鎮裏,運輸也要經過關口。


    更危險的是,燕王這舉動,說明他很可能會對商稅開刀,那給士紳們造成的損失,可就不是田間地頭那點收成能比的了。


    「燕王殿下,您這是不打算給我們活路了麽!?」謝堂咬牙切齒。


    趙孟啟一臉驚訝道,「這話從何說起,孤怎麽就不給你們活路了,聽說,你們手上可是有一千五百萬石糧食啊,就算一天吃三十頓,也夠你們吃到天荒地老了,怎麽著,難道你們個個都能活得比烏龜還長壽?」


    謝堂極力壓抑著怒氣,「殿下,臣等滿懷誠意與您協商,您卻將此當作兒戲,既然您覺得無論臣等賣不賣糧都無所謂,那臣等不賣便是,大不了爛在倉裏,倒入河中,反正臣等不會缺了衣食,隻是這兩府百姓怕是熬不過兩個月了,到時候餓殍遍野,也不知道燕王殿下您能不能承受得起?建康府十幾萬大軍也吃不飽肚子,烽煙四起,不知道殿下您如何解決?臨安府缺了幾百萬石漕糧,鬧起饑荒,官家和朝廷會不會饒過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精吃俺一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精吃俺一棒並收藏不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