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印成功的這一刻,其實已經注定了戰局的勝利局勢。


    就在這一晃神的工夫,就奠定了關鍵的基礎。


    其實功力還是在一朝一夕間,隻是體現是在一天中的一段時間裏。


    打牢基礎肯定用了很久,隻要四位長老還在,能往下傳接班,其實也不用太恐慌。


    如果現在並沒有前輩來指引,隻是年輕的仙來看著辦,估計確實是費力的,起碼是周折的。


    但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年長仙做得鋪墊,現在結界也沒有完全破裂,甚至沒有一個漏洞。


    隻是法力強一些的那個蒼老聲音黑色骷髏頭能從冥界過得來,其實除了這種強的角色,其他魔族都很穩定過不來。


    這就是仙界很牛的地方,任何東西,都準備得很全麵,人員配置非常合理。


    天界的構建,融合了眾多先賢的心血,那不是平穩過渡來的,而是浴血廝殺得到的平穩。


    哪有長久的平穩,何至於需要虛假的和平局麵。


    什麽地方沒有爭奪?


    難道會有拱手讓人的天界權力麽?


    一定是諱莫如深,絲網緊密織就的。


    錯綜複雜的關係裏,權謀手段一定少不了。


    正義哪有看起來那麽簡單呢?


    一層又一層,一環接一環。失敗者大概率並不能活下去,落敗即死期。


    能指望的人,就是主力,沒什麽情分可看的。


    能打的,扛事的,才是中堅力量。


    弱者隻會被嫌棄,沒有可討論的價值。


    生存規則下,來不及什麽思考,顧不上什麽情緒。


    沒人在乎表達,都隻在敬仰英雄。勝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正義。


    死掉的哪怕是正義方,並沒有力量改變絲毫,一切還是要以結果說話。


    封印了呲牙咧嘴的反派之後,要怎麽樣,還是由天界來看著辦。


    強者才有發言權,最後的勝者才有最大的決定權。


    戰鬥的意義,就是比拚出誰更強,武力戰鬥就是純純的拚命對戰,可不是坐下來溫和談判。


    那必須就是坑對方沒商量,誰傻誰栽倒。


    沒有什麽幻想,不是什麽小孩過家家,就是說說,而是真正的對著幹,博上生命去一決勝負。


    非常嚴肅嚴重的,沒有見過的凡人,想象不到那種對決的場麵,千鈞一發之際,力挽狂瀾。


    四個小仙看得出來其中的端倪啊,看得清一些動作,可以一睹長老詳細的布陣過程。


    這無法跟法力低的說明白,是高手才能做到的。


    魔族可能湊不齊四個人來對戰,總共高手數量不會超過兩個。


    如果加上妖族勾結,也絕對不會達到仙界可差遣的數量。


    所以從數量上,仙就可以碾壓妖魔,所以青集一直說,團結的重要性很大。


    如果長老單獨一個人對付反派,肯定沒勝算,連想都不用想。


    這就是仙規不讓單獨戰鬥的原因,主動戰鬥的情形要盡可能多幾個仙一起去,被動時是沒辦法集結的。


    如果小戰鬥或者雜事可能一兩個人就夠了,像樣的戰鬥,一定是要刻意多點人的。


    這就是有曆史經驗教訓的,魔族的失敗,有這方麵的很大原因,就是很難產生更多的法力高強的角色。


    仙的群體永遠維持很穩定,就有足夠的實力,隻要法力和品德不拉胯,其實並不會有太大威脅。


    所以真正讓人失敗的,不是強大的對手,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因為自己陣營內部的潰敗。


    對手的強大,是有上限的,而自我的墮落,卻可以沒有下限。


    所以仙界非常非常明白,內部集體的思想一致高度,是多麽重要。


    隻要群體裏沒有墮落,就沒有太多風險,維持目前的水平,哪怕基本沒有什麽進步,其實也夠讓天界保持統治地位了。


    天界想得很清楚,這一點,最重要的就穩定,而不是塑造出多牛的個體,團結和純淨的思想,至關重要。


    神仙間的風氣,一直都很重視這些,把法力看得不是那麽重要,就是因為法力並不是萬能的。


    同伴間的配合,往往能帶來更大的威力,個體的發展再高也不如總體全提高一點點,來得更好。


    天界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才得以長治久安。


    目前這種先進性,人界和冥界還無法做到,所以差距也就一直存在著,對天界這一點很有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丙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丙無並收藏仙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