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勳乘船在江南渡口登岸,直奔京師建康,常年遠在漢中,進京一次不容易,難得有此機會,第一站便是侍中庾希。侍中官職不高,但掌管天子機密,庾家又是江東名門,巴結奉承的人不在少數。


    當初司馬勳當上梁州刺史,也正是靠著賄賂庾希,才得以實現。此番再度登門拜訪,自然不會虧待自己,庾希神氣十足,邁著方步,迎出到大門口。庾希作揖道:“偉長兄風塵仆仆,遠道而來,幾時想起庾某來了,大駕光臨,真是有失遠迎。”


    司馬勳道:“下官奉旨屯兵江北大營,難得取道進京,故而先來拜訪侍中大人。”


    “快快堂中請。”


    二人來到客廳,分賓主落座,旁邊下人端上香茗,司馬勳寒暄兩句,說道:“庾氏乃江東第一大戶,名門望族,下官特備薄禮一份,贈與侍中。”


    “偉長兄客氣,京師偌大的地方,有什麽買不到的,還勞你千裏迢迢捎來?”


    司馬勳道:“下官每歲進京,都要拜見太後,進獻朝賀之禮。此番送與侍中的禮物,與太後之禮相當,萬望笑納。”


    一聽和褚太後的禮物一樣,庾希驚訝之餘,眼中露出一絲貪婪,說道:“哎呀,如此厚禮,庾某如何消受的起呀。”


    司馬勳一看庾希臉上半推半就,就知道禮物算是送成了,又說道:“去年北伐,幸有侍中美言,我得以加封西戎校尉,豈有不做迴謝的道理。”


    “偉長兄秉筆直書,上奏參劾桓溫,便是最大的饋謝。”


    司馬勳道:“下官正要說此事,參劾之後,原本以為太後會治罪桓溫,沒想到奏章石沉大海,沒了動靜,不知何故?”


    “太後還不想廢了桓溫,仍想借桓溫之力,五伐中原。”


    司馬勳道:“桓溫如今大權在握,若不除之,日後起兵謀反,何以阻擋?”


    庾希點點頭說道:“我也顧慮此事,可是太後扣住老三桓豁,便不怕桓溫,故而恩準啟用桓溫。”


    “我司馬勳追隨太後,已有十幾載,頗得信賴,如今欲加屯漢中人馬,以備萬一。桓溫乃世之梟雄,居心叵測,倘若有變,漢中之兵,足以抵抗桓溫。”


    “偉長兄想加屯多少人馬?”


    司馬勳道:“漢中已有兵馬三萬,加屯兩萬,增至五萬,明處是歸桓溫調度,暗中可由侍中調用。”


    庾希暗想這個辦法極妙,庾家的勢力多在京師,若能拉攏漢中五萬人馬,和自己一黨,將來便可取代桓溫。庾希道:“偉長之計甚妙,你在驛館先住一夜,明日進見太後,便奏稟此事,我在一旁為你美言幾句,太後必會恩準。”


    漢中兵馬增至五萬,司馬勳擁兵數量將與桓溫實力更加接近,又有庾希美言,司馬勳也不虛此行。真可謂:


    逢源左右人情強,八麵玲瓏聚虎狼。統領精師雄四海,賺來兵甲傲三方。


    好言貫耳野心動,厚禮險心私欲藏。今日阿諛尊戚下,來年稱霸也未嚐。


    到了次日,庾希與司馬勳一起入宮,進見太後褚蒜子。除了獻上臣子貢禮,司馬勳便又把桓溫謀反之事,以及漢中增兵,防備桓溫的謀劃,陳述一通。


    聽了司馬勳的奏請,褚蒜子問道:“卿家與桓溫,是將帥之情,難道桓溫就如此乏善可陳?”


    司馬勳道:“桓溫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朝廷一再姑息,唯恐桓溫日後,權大壓主,將無可挽迴。”


    褚蒜子也未全信司馬勳的話,而是暗含教導說道:“如今秦晉議和,一致抗燕,燕軍南下,勢不可擋,哀家是真不願看著你等勾心鬥角,相互算計。”


    司馬勳端朝板道:“太後之心,格局宏大,可桓溫之心,隔皮猜瓜。臣司馬勳既是皇族宗親,又是吳王府舊臣,對太後忠心耿耿,豁上身家性命,也要護我大晉江山!”


    庾希一旁也幫襯說道:“司馬將軍在漢中屯兵多年,為太後養下三萬虎狼之師,若能增至五萬,足可牽製桓溫。”


    “漢中就那麽大的地方,屯兵五萬,又要征繳錢糧,隻恐苦了子民百姓。”


    庾希道:“太後明見,桓溫此番北伐,征調十二路大軍,眼看已是節製天下兵馬,可皇族諸王,手上無兵,暗弱無能,有朝一日,桓溫謀篡,司馬氏手無縛雞之力呀!”


    聽了這話,是著實戳痛了褚蒜子的心底,東晉立國江東以來,司馬氏皇族之中,除了品德高尚的丞相司馬昱,無一人成器。褚蒜子道:“迴想前朝,司馬氏諸王,個個擁兵自重,大亂中原,釀成八王之亂,現如今皇室衰弱,一無是處。這個大晉江山,真是羞於啟齒。”


    司馬勳道:“臣以匡扶朝綱,重興大晉,視如己任,必竭力效忠,重振皇室。”


    庾希也道:“司馬將軍忠心可嘉,真乃司馬氏棟梁之才,太後委命任用,何愁司馬氏不能重興?”


    看著一臉赤誠的司馬勳,好歹是皇室宗親,又難得威猛勇武,庾希左一句、右一句幫襯說好話,褚蒜子這才答應,準許北伐之後,漢中屯兵加增至五萬人。真可謂:


    女主河山眾男狂,前門猛虎後門狼。虎盤江左眈巴蜀,狼隱兩川探鄂襄。


    亂世浮生雄傑起,內憂外患隻身忙。驚濤惡浪拍淒岸,半壁江山覆野涼。


    司馬勳在京城住了幾日,拜訪一番故交,便乘船北去,過江到江北大營。此時奉命屯集江北大營的諸路人馬,已紛紛匯集。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冬天,大都督桓溫點起十二路大軍,共計八萬餘眾,奉太後褚蒜子的旨意,開啟了太後攝政時期的第五次北伐。


    江北大營,位於壽春,校閱場邊,高搭點將台,荊襄、漢中、江東等諸路人馬,集結成軍。


    大都督桓溫登上點將台,軍師譙秀、車胤、郝隆緊隨左右,十二路主將分站左右,跟隨點將閱兵。這麾下十二路人馬依次是:


    第一路平西將軍朱燾、第二路西戎校尉司馬勳、第三路北中郎將荀羨、第四路西中郎將謝萬、第五路征虜將軍謝石、第六路鎮蠻護軍桓雲、第七路輔國將軍桓秘、第八路振威將軍桓衝、第九路冠軍將軍鄧遐,第十路中軍將軍周閔、第十一路安北將軍諸葛攸,第十二路龍驤將軍袁真。


    十二路人馬依次列陣,桓溫站在點將台,十二位帶兵主將分列左右。桓溫道:“今燕王負盟,自立為帝,舉兵造反,直至洛陽。太後懿旨,發兵十二路,北伐中原,即日開拔。”


    隻見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馬上校尉翻身下馬,作揖言道:“右將軍王羲之來報,會稽郡糧草,已籌集半數,即日由水路北運。”


    江東最富庶的地方便是會稽郡,朝廷多次從會稽郡征調錢糧,桓溫本想糧草先行,但眾人一聽坐鎮會稽的王羲之隻籌措到半數糧草,讓眾將一陣遲疑。


    五弟桓衝作揖道:“啟稟大都督,自古用兵,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時至今日,朝廷隻撥付半數糧草,一旦發兵,糧草不足,如何交戰?”


    桓溫沉思片刻,說道:“諸位將軍,糧草不足,有何良策呀?”


    帶兵打仗,最忌錢糧不足,眼下朝廷貧瘠,隻給半數,讓眾人長籲短歎,無可奈何。老軍師譙秀道:“大都督,老朽以為,半數糧草,不可傾巢而出,一旦糧盡,軍心必潰,不如先發半數人馬,急救洛陽,待糧草到齊,再發全額兵馬。”


    桓衝道:“老夫子所言,不敢苟同,兵馬減半,隻剩四萬大軍,而燕軍十五萬眾,敵眾我寡,則難以取勝。”


    譙秀道:“燕軍雖盛,剽而不精,燒殺搶掠尚可,排陣操練欠佳。大都督以險扼敵,出奇製勝,以少勝多,未嚐不可。”


    隻帶半數人馬,使得左右眾將,北伐之心,頓時喪氣不少。桓溫見眾人情緒低落,擲地有聲的說道:“兵貴神速,迅雷之勢,一蹴而就,半數人馬足以克敵。”


    桓溫膽大心細,竟然真敢減半兵馬,眾將眼中又頻現詫異。桓溫道:“傳我帥令,各營先選精兵,半數出征。命龍驤將軍袁真留守壽春大營,掌管後軍,等候後繼軍糧。”


    “得令!”袁真道。


    桓溫又道:“中軍將軍周閔為先行官,點三千人馬,即日啟程。”


    “得令!”


    糧草不足的晉軍,隻得把一半人馬留於袁真,駐守壽春大營,等待後續糧草,大都督桓溫隻率另外四萬精兵,大舉出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煙雨東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長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長孝並收藏煙雨東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