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列車的轟鳴聲吞噬掉零星槍響,燃燒的黑煙蠶食著光明,不斷翻滾的車輪把德國人拖向無盡深淵。
忽然列車停住了,車廂也被打開,漏出車站的招牌:“歡迎來到特拉布宗”。
這本應該展示給平民,可現在隻有軍人能夠看到它。
列車源源不斷的湧下德國士兵,有序地走向站外。
不過看他們的衣著,感覺看的不是一戰德軍,而是二戰德軍,拿的武器也不是一戰該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庫斯特看到這些武器,就會驚奇他造的東西怎麽跑到德國去了。
另外根據可靠的小道消息,庫斯特被派上戰場似乎就與德國有關,隻不過受到了奧匈政府的幹涉。
這些德軍剛大搖大擺大搖大擺走出車站,就聽到幾百米外激烈的槍聲。
第一位抵達的德軍師長反應非常迅速,沒有告訴其餘三位師長就衝出去帶兵參戰去了。
僅過30分鍾,第二個德軍師到達了,剛下車的師長聽聞有仗可打,自信的理了下新式衣裝,又給剩下倆師長發賀報,然後匆忙帶著手下去幹正事。
但等他到後才發現友軍已經開始打掃戰場了,該死的俄國人都死了,該分的戰利品都分了,我搞那麽花裏胡哨,到頭來小醜竟是我自己。
這整得他很懊惱,想跟友軍師長理論可又不占理,但友軍師長非常友善,讓他看自己是如何殲滅這支俄軍師的。
原來,這正是之前率先發起“大縱深作戰”的先鋒者,他們爬了整整150公裏的山。但實際上,因為他們無法把握方向,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在轉圈圈,到了最後有效進軍不過25公裏。
當官兵們意識到自己爬來爬去隻爬了25公裏時,他們憋不住了。
不少因崎嶇地形和強行軍受傷的俄軍當場討薪,要求師長給他們賠償。
俄國師長一看:呦,好小子敢找我要錢,我祖上窮了八輩子,好不容易當個將軍還要給你們這群刁民發錢,反了!
二話不說,討薪的來一個就斃一個,順便把他在軍隊裏的朋友也給幹了。
這倒是很有用,成功震懾住了士兵,讓他們老老實實走了一會。
很快又有人繃不住了,他們提出了一個不太過分的要求,隻是希望能歇一會。
這次師長很仁慈就同意了,讓幾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出去隨便搶點糧食後,便坐在指揮部裏給他的小情婦寫信。
然後這個師就被德軍端了,特拉布宗旁沒有一個斯拉夫人活著了。
不過一些心靈手巧的德國大頭兵在指揮部裏翻出了很多東西,但大多都沒什麽用。
根據準確的統計,總共3200多張紙,隻有1400張是正經的,其餘的都不太正經,其中有幾張還被燒了,不過熱心的德國人很快就撲滅了火,但上麵寫的不是什麽重要資料,而是他和小老婆的親密交談。
兩位德國師長看得嘖嘖稱奇,等到剩下兩位師長到後也讓他們看了一下。就這麽滴,一個好好的將軍社死了。
在重整好部隊後,四位師長向庫斯特發電,表示自己可以投入到戰鬥。
庫斯特非常激動,命令他們從側翼攻擊深入土耳其的俄軍腹部。
德國軍人自來嚴格謹慎,他們很快就發起了精準的進攻。
他們沿著山穀行進,一路上暢通無阻,效率極快。
小亞細亞的地形十分複雜,蜿蜒崎嶇都讓人找不到北,可德國人卻像關了戰場迷霧一樣,飛快的速度根本停不下來。
訓練有素的德軍僅過了五個小時就走了17公裏,並擊潰了沿路的俄軍。
隨著路上俄軍的越來越多,他們也意識到了危險,但日耳曼人的血統鼓勵著他們一往直前。
四個師長一拍即合,將主力部署在右翼平緩地帶,而左翼崎嶇地帶上的德軍將作為整個陣型的軸心。
在右翼的俄軍被驅逐走後,便以左翼為軸,全軍向左推進,關閉高加索與小亞細亞之間的口子。
那些本想趁著土軍疲弱之際而撈點利益的俄軍看到自己側翼來人了,嚇得都不敢前進,慌忙往後撤退。
但他們的行進速度太慢了,無論是執行力還是情報都遠不及德軍,讓他們在這裏舉步維艱,以至於撤退速度都沒有德軍快。
很快,德國人就無視掉了這群走路磨磨唧唧的俄軍,直接繞過他們,切斷了他們的退路,並由土軍來包圍他們。
得知退路被堵的俄國人欲哭無淚,他們就隻是想蹭口飯吃,可實在是沒想到把自己命都搭進去了。
好在目前隻看到土耳其人在玩步槍,要是哪天他們不玩步槍了,改成玩大炮,這群俄國人統統都得死翹翹。
與俄土跟鬧著玩一樣不同,精銳的德國人根本不在意,而是更加大膽的奔向小高加索山,企圖把所有冒進的俄軍都包圍住,讓他們付出代價。
那些還在等補給的土軍看到滿是殺氣的德軍路過,皆是滿眼崇拜,同時又為老大哥的支援而感動。
德軍師長看他們雙眼炯炯,很有精神,就去問他們要不要隨自己一起搞俄國人。
土耳其人自然拒絕了這個邀請,畢竟在他們眼裏,大哥先上是天經地義,身為小弟就應該乖乖地在後麵撿漏吃。但實際上,每個小弟吃的飯都是大哥用血換來的。
德國人雖然有些失望,不過他們也沒抱著啥希望。與其指望德國的盟友靠譜,不如指望德國的敵人失誤。
四個師依舊兇猛的向著小高加索山行進,途中包圍住了不少的俄軍,被打死的俄國人更是數不勝數。
截止到土耳其在高加索的漏洞被完全封上,整整有8個俄國師被包圍了。
要知道俄國人在這一帶隻部署了30個師,即使在加強後也不過34個師,此刻少掉如此多的部隊,情況的惡劣不亞於對麵的土軍。
土耳其為了慶祝德軍到來以及他們的成果,在報紙上說:
“自從德國遠征軍到來後,我們便不再輸掉一場戰役。到目前為止,整個安納托利亞上再也不會有一支俄國軍隊了。”
忽然列車停住了,車廂也被打開,漏出車站的招牌:“歡迎來到特拉布宗”。
這本應該展示給平民,可現在隻有軍人能夠看到它。
列車源源不斷的湧下德國士兵,有序地走向站外。
不過看他們的衣著,感覺看的不是一戰德軍,而是二戰德軍,拿的武器也不是一戰該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庫斯特看到這些武器,就會驚奇他造的東西怎麽跑到德國去了。
另外根據可靠的小道消息,庫斯特被派上戰場似乎就與德國有關,隻不過受到了奧匈政府的幹涉。
這些德軍剛大搖大擺大搖大擺走出車站,就聽到幾百米外激烈的槍聲。
第一位抵達的德軍師長反應非常迅速,沒有告訴其餘三位師長就衝出去帶兵參戰去了。
僅過30分鍾,第二個德軍師到達了,剛下車的師長聽聞有仗可打,自信的理了下新式衣裝,又給剩下倆師長發賀報,然後匆忙帶著手下去幹正事。
但等他到後才發現友軍已經開始打掃戰場了,該死的俄國人都死了,該分的戰利品都分了,我搞那麽花裏胡哨,到頭來小醜竟是我自己。
這整得他很懊惱,想跟友軍師長理論可又不占理,但友軍師長非常友善,讓他看自己是如何殲滅這支俄軍師的。
原來,這正是之前率先發起“大縱深作戰”的先鋒者,他們爬了整整150公裏的山。但實際上,因為他們無法把握方向,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在轉圈圈,到了最後有效進軍不過25公裏。
當官兵們意識到自己爬來爬去隻爬了25公裏時,他們憋不住了。
不少因崎嶇地形和強行軍受傷的俄軍當場討薪,要求師長給他們賠償。
俄國師長一看:呦,好小子敢找我要錢,我祖上窮了八輩子,好不容易當個將軍還要給你們這群刁民發錢,反了!
二話不說,討薪的來一個就斃一個,順便把他在軍隊裏的朋友也給幹了。
這倒是很有用,成功震懾住了士兵,讓他們老老實實走了一會。
很快又有人繃不住了,他們提出了一個不太過分的要求,隻是希望能歇一會。
這次師長很仁慈就同意了,讓幾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出去隨便搶點糧食後,便坐在指揮部裏給他的小情婦寫信。
然後這個師就被德軍端了,特拉布宗旁沒有一個斯拉夫人活著了。
不過一些心靈手巧的德國大頭兵在指揮部裏翻出了很多東西,但大多都沒什麽用。
根據準確的統計,總共3200多張紙,隻有1400張是正經的,其餘的都不太正經,其中有幾張還被燒了,不過熱心的德國人很快就撲滅了火,但上麵寫的不是什麽重要資料,而是他和小老婆的親密交談。
兩位德國師長看得嘖嘖稱奇,等到剩下兩位師長到後也讓他們看了一下。就這麽滴,一個好好的將軍社死了。
在重整好部隊後,四位師長向庫斯特發電,表示自己可以投入到戰鬥。
庫斯特非常激動,命令他們從側翼攻擊深入土耳其的俄軍腹部。
德國軍人自來嚴格謹慎,他們很快就發起了精準的進攻。
他們沿著山穀行進,一路上暢通無阻,效率極快。
小亞細亞的地形十分複雜,蜿蜒崎嶇都讓人找不到北,可德國人卻像關了戰場迷霧一樣,飛快的速度根本停不下來。
訓練有素的德軍僅過了五個小時就走了17公裏,並擊潰了沿路的俄軍。
隨著路上俄軍的越來越多,他們也意識到了危險,但日耳曼人的血統鼓勵著他們一往直前。
四個師長一拍即合,將主力部署在右翼平緩地帶,而左翼崎嶇地帶上的德軍將作為整個陣型的軸心。
在右翼的俄軍被驅逐走後,便以左翼為軸,全軍向左推進,關閉高加索與小亞細亞之間的口子。
那些本想趁著土軍疲弱之際而撈點利益的俄軍看到自己側翼來人了,嚇得都不敢前進,慌忙往後撤退。
但他們的行進速度太慢了,無論是執行力還是情報都遠不及德軍,讓他們在這裏舉步維艱,以至於撤退速度都沒有德軍快。
很快,德國人就無視掉了這群走路磨磨唧唧的俄軍,直接繞過他們,切斷了他們的退路,並由土軍來包圍他們。
得知退路被堵的俄國人欲哭無淚,他們就隻是想蹭口飯吃,可實在是沒想到把自己命都搭進去了。
好在目前隻看到土耳其人在玩步槍,要是哪天他們不玩步槍了,改成玩大炮,這群俄國人統統都得死翹翹。
與俄土跟鬧著玩一樣不同,精銳的德國人根本不在意,而是更加大膽的奔向小高加索山,企圖把所有冒進的俄軍都包圍住,讓他們付出代價。
那些還在等補給的土軍看到滿是殺氣的德軍路過,皆是滿眼崇拜,同時又為老大哥的支援而感動。
德軍師長看他們雙眼炯炯,很有精神,就去問他們要不要隨自己一起搞俄國人。
土耳其人自然拒絕了這個邀請,畢竟在他們眼裏,大哥先上是天經地義,身為小弟就應該乖乖地在後麵撿漏吃。但實際上,每個小弟吃的飯都是大哥用血換來的。
德國人雖然有些失望,不過他們也沒抱著啥希望。與其指望德國的盟友靠譜,不如指望德國的敵人失誤。
四個師依舊兇猛的向著小高加索山行進,途中包圍住了不少的俄軍,被打死的俄國人更是數不勝數。
截止到土耳其在高加索的漏洞被完全封上,整整有8個俄國師被包圍了。
要知道俄國人在這一帶隻部署了30個師,即使在加強後也不過34個師,此刻少掉如此多的部隊,情況的惡劣不亞於對麵的土軍。
土耳其為了慶祝德軍到來以及他們的成果,在報紙上說:
“自從德國遠征軍到來後,我們便不再輸掉一場戰役。到目前為止,整個安納托利亞上再也不會有一支俄國軍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