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17日,雙方最高指揮不約而同的私自停戰。
奧匈的庫斯特是想要消化掉占領區,確保沒有敵人殘存,否則就會自己的作戰情況也會對俄國人單向透明。
俄國的伊萬諾夫則企圖在桑河東岸築造起堅固的防線,以防禦庫斯特的進攻,好徹底攻下普熱梅希爾。
其餘的高級領導人也沒有說什麽,畢竟他們不是直接指揮。
反倒是德皇威廉不斷給庫斯特打電話,催促他發動進攻;這把他整煩了,幹脆告訴接話員凡是德國來的電話統統不接。
因為伊萬諾夫把防線設置在了桑河,這使得想要快速解圍普熱梅希爾有一個特別便捷的道路——從北岸的狹窄地段直接過去,那甚至不足2公裏。
誰都心知肚明,這兩公裏俄國人一定會著重防禦。不說像馬奇諾防線那樣龐大宏偉,至少也得要是整個防線最為實用、堅固的。
所以庫斯特幾乎不會在這個地段發起主攻。那他該怎麽辦?整個河流都是俄國人固若金湯的防線,堅不可摧。
突然,他在地圖上發現了俄國的阿登地區——薩諾克。這個地方曾經是第三集團軍的指揮部所在地點,9月份就被俄國人所攻占,一直到現在。
薩諾克雖然還處於俄國人的控製中,可它位於桑河的西岸,而且離防線又很遠,因此它沒有被加固防禦,反而軍隊還被撤出不少。
庫斯特發現了戰機,此刻的他就像是曼施坦因一樣;果斷的把唯一的坦克營部署在那,然後又悄悄在薩諾克周圍集結6萬人的優勢兵力。
正如之前所說,進攻方最大的優勢就是用主動權來抉擇作戰時間與地點;而防守方雖占據優勢地形,卻隻能被動挨打。
12月18日的晚上,在重炮彈砸向桑河對岸的同時,在薩諾克的突襲也開始了。
僅用10分鍾,他們就徹底掃蕩空了薩諾克,然後依此為據點,準備強渡。
為了鼓舞士氣,庫斯特親臨前線指揮戰鬥。
他站在一個手持mg34的士兵旁邊,輕拂著他的衣服,問他:
“品嚐初吻的滋味如何?”
“太棒了,我應該早點遇到將軍你!我此刻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衛國殺敵的快感了!”
那士兵滿臉激動,說話語無倫次。
庫斯特滿意地點點頭,打下了他身上的灰,然後繼續指揮士兵們的強渡工作。
19日淩晨,總渡河開始了。兩個火箭炮營連續向對岸近乎傾斜了1000枚火箭彈。
恐怖的唿嘯聲刺破俄軍士兵的耳膜,不少人直接被埋入土中,他們之前所部署的防禦工事也在這兇猛的火力壓製下不複存在。
而當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隔在西岸的庫斯特看不見戰場的激烈,隻能聽到一片撕嚎聲、怒吼聲、爆炸聲.......兩岸空氣彌漫著火藥的味道。
很快,大概20分鍾後,對岸的俄國人便停止了抵抗,正式向庫斯特投降。
戰機已經打開,便再也無法抑製了。四輛坦克直奔普熱梅希爾而去,大概有45公裏的路程。
在他們出發前,庫斯特告誡了車上的人,讓他們倍加小心。原因無他,這四輛坦克的指揮官——塞洛文-庫斯特上尉,是他的三兒子。
注視著他們駛去,庫斯特也感覺心裏像是少了塊什麽一樣,可他不得不迴到指揮部工作。
為了掩護坦克營的進攻,庫斯特下令將所有預備師全部投入到戰鬥中,不留有任何餘地。
這樣作戰會有很大的風險,但他一個小小軍長是不需要有什麽顧慮的。
而且,把這裏變成戰場的重點也未嚐不可:那樣雙方的軍隊都會聚集於此,他也就可以藏在友軍得蔭庇下隨意挑選地段進行突破了。
所以現在,庫斯特想要做的就是在這裏搞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動靜,強使周邊的四個集團軍卷入到這場戰役中。
想到這,庫斯特跟第三集團軍總司令用電話說了幾句話;至於說的是什麽,那得等到明天才會揭曉。
12月20日,一個對俄國既有利也有弊的信息傳到沙皇手中:奧匈第三集團軍全麵卷入普熱梅希爾的戰場中,博羅耶維奇和庫斯特一並指揮作戰,並且奧匈新得到了23萬兵力的補充。
這樣做,會極大的威脅到俄國第三集團軍的側翼,進而對圍攻普熱梅希爾的第八集團軍產生負麵影響。
但同樣的,奧匈的東線因為第三軍的撤走,目前僅有第二集團軍的30萬兵力在防禦俄軍,這對俄國人來說也是個不錯的突破機會,就是不知道他們把握得住不。
到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局部戰役必將演化成一個決定性戰役。
如果奧匈贏了,那麽在兩個日耳曼皇帝的圍攻下,斯拉夫沙皇必將戰退,甚至是退位。
如果俄國贏了,那麽奧匈將會麵臨著自加利西亞後更為嚴峻的形勢。
而對於那些軍官而言,他們也必須小心敬慎。
一旦失敗,他們不僅會被革職、聲望掃地;更可怕的是關乎他們家人的安危和國家的興亡。他們不能輸,也輸不起。
對於俄國軍官,他們必須頑強抗住奧匈的攻勢,尤其是伊萬諾夫將軍。如果他的集團軍被包圍,那他的下場隻能跟坦能堡的薩姆索諾夫一樣——自殺殉國。
對於奧匈軍官,他們必將拚盡一切突破敵人的防線,尤其是發起戰事的庫斯特和擴大戰事的博羅耶維奇。如果這次進軍失敗,他們之前的努力也都會因此作廢。
可以說,雙方的軍官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已經把自己的命搭了上去,沒有會退縮一步。這場戰役的規模程度和血腥也會可想而知。
12月21日,德國在東線發起了一係列攻勢,成功吸引住了大量的俄軍。
奧匈的聯合總攻也正式發動了,他們集結了30萬大軍逼向普熱梅希爾。
與之相對的,俄國人在此一帶的防線僅有17萬人。但是他們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動員能力極強,能夠源源不斷的向此運輸兵力。
所以庫斯特必須要盡快解決,長久作戰對他們沒有益處。
奧匈的庫斯特是想要消化掉占領區,確保沒有敵人殘存,否則就會自己的作戰情況也會對俄國人單向透明。
俄國的伊萬諾夫則企圖在桑河東岸築造起堅固的防線,以防禦庫斯特的進攻,好徹底攻下普熱梅希爾。
其餘的高級領導人也沒有說什麽,畢竟他們不是直接指揮。
反倒是德皇威廉不斷給庫斯特打電話,催促他發動進攻;這把他整煩了,幹脆告訴接話員凡是德國來的電話統統不接。
因為伊萬諾夫把防線設置在了桑河,這使得想要快速解圍普熱梅希爾有一個特別便捷的道路——從北岸的狹窄地段直接過去,那甚至不足2公裏。
誰都心知肚明,這兩公裏俄國人一定會著重防禦。不說像馬奇諾防線那樣龐大宏偉,至少也得要是整個防線最為實用、堅固的。
所以庫斯特幾乎不會在這個地段發起主攻。那他該怎麽辦?整個河流都是俄國人固若金湯的防線,堅不可摧。
突然,他在地圖上發現了俄國的阿登地區——薩諾克。這個地方曾經是第三集團軍的指揮部所在地點,9月份就被俄國人所攻占,一直到現在。
薩諾克雖然還處於俄國人的控製中,可它位於桑河的西岸,而且離防線又很遠,因此它沒有被加固防禦,反而軍隊還被撤出不少。
庫斯特發現了戰機,此刻的他就像是曼施坦因一樣;果斷的把唯一的坦克營部署在那,然後又悄悄在薩諾克周圍集結6萬人的優勢兵力。
正如之前所說,進攻方最大的優勢就是用主動權來抉擇作戰時間與地點;而防守方雖占據優勢地形,卻隻能被動挨打。
12月18日的晚上,在重炮彈砸向桑河對岸的同時,在薩諾克的突襲也開始了。
僅用10分鍾,他們就徹底掃蕩空了薩諾克,然後依此為據點,準備強渡。
為了鼓舞士氣,庫斯特親臨前線指揮戰鬥。
他站在一個手持mg34的士兵旁邊,輕拂著他的衣服,問他:
“品嚐初吻的滋味如何?”
“太棒了,我應該早點遇到將軍你!我此刻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衛國殺敵的快感了!”
那士兵滿臉激動,說話語無倫次。
庫斯特滿意地點點頭,打下了他身上的灰,然後繼續指揮士兵們的強渡工作。
19日淩晨,總渡河開始了。兩個火箭炮營連續向對岸近乎傾斜了1000枚火箭彈。
恐怖的唿嘯聲刺破俄軍士兵的耳膜,不少人直接被埋入土中,他們之前所部署的防禦工事也在這兇猛的火力壓製下不複存在。
而當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隔在西岸的庫斯特看不見戰場的激烈,隻能聽到一片撕嚎聲、怒吼聲、爆炸聲.......兩岸空氣彌漫著火藥的味道。
很快,大概20分鍾後,對岸的俄國人便停止了抵抗,正式向庫斯特投降。
戰機已經打開,便再也無法抑製了。四輛坦克直奔普熱梅希爾而去,大概有45公裏的路程。
在他們出發前,庫斯特告誡了車上的人,讓他們倍加小心。原因無他,這四輛坦克的指揮官——塞洛文-庫斯特上尉,是他的三兒子。
注視著他們駛去,庫斯特也感覺心裏像是少了塊什麽一樣,可他不得不迴到指揮部工作。
為了掩護坦克營的進攻,庫斯特下令將所有預備師全部投入到戰鬥中,不留有任何餘地。
這樣作戰會有很大的風險,但他一個小小軍長是不需要有什麽顧慮的。
而且,把這裏變成戰場的重點也未嚐不可:那樣雙方的軍隊都會聚集於此,他也就可以藏在友軍得蔭庇下隨意挑選地段進行突破了。
所以現在,庫斯特想要做的就是在這裏搞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動靜,強使周邊的四個集團軍卷入到這場戰役中。
想到這,庫斯特跟第三集團軍總司令用電話說了幾句話;至於說的是什麽,那得等到明天才會揭曉。
12月20日,一個對俄國既有利也有弊的信息傳到沙皇手中:奧匈第三集團軍全麵卷入普熱梅希爾的戰場中,博羅耶維奇和庫斯特一並指揮作戰,並且奧匈新得到了23萬兵力的補充。
這樣做,會極大的威脅到俄國第三集團軍的側翼,進而對圍攻普熱梅希爾的第八集團軍產生負麵影響。
但同樣的,奧匈的東線因為第三軍的撤走,目前僅有第二集團軍的30萬兵力在防禦俄軍,這對俄國人來說也是個不錯的突破機會,就是不知道他們把握得住不。
到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局部戰役必將演化成一個決定性戰役。
如果奧匈贏了,那麽在兩個日耳曼皇帝的圍攻下,斯拉夫沙皇必將戰退,甚至是退位。
如果俄國贏了,那麽奧匈將會麵臨著自加利西亞後更為嚴峻的形勢。
而對於那些軍官而言,他們也必須小心敬慎。
一旦失敗,他們不僅會被革職、聲望掃地;更可怕的是關乎他們家人的安危和國家的興亡。他們不能輸,也輸不起。
對於俄國軍官,他們必須頑強抗住奧匈的攻勢,尤其是伊萬諾夫將軍。如果他的集團軍被包圍,那他的下場隻能跟坦能堡的薩姆索諾夫一樣——自殺殉國。
對於奧匈軍官,他們必將拚盡一切突破敵人的防線,尤其是發起戰事的庫斯特和擴大戰事的博羅耶維奇。如果這次進軍失敗,他們之前的努力也都會因此作廢。
可以說,雙方的軍官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已經把自己的命搭了上去,沒有會退縮一步。這場戰役的規模程度和血腥也會可想而知。
12月21日,德國在東線發起了一係列攻勢,成功吸引住了大量的俄軍。
奧匈的聯合總攻也正式發動了,他們集結了30萬大軍逼向普熱梅希爾。
與之相對的,俄國人在此一帶的防線僅有17萬人。但是他們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動員能力極強,能夠源源不斷的向此運輸兵力。
所以庫斯特必須要盡快解決,長久作戰對他們沒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