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帶著孫河來到塢堡門口,隻見外麵站著兩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青年。
其中一個眼神靈動,而另外一個則是帥氣逼人,幾乎和自己不相上下。
孫策覺得這個帥哥有些眼熟,迅速對照記憶查看了一番,發現原來對麵的人就是自己朝思夜想的周瑜周公瑾。
“公瑾!”孫策急行兩步,來到周瑜麵前就是一拳,熱烈的笑容中表現出一股遠勝於孫河的親昵。
“伯符!”周瑜也立刻向孫策迴擊一拳,臉上亦有激動的笑容。
“公瑾,既知策在壽春,何不早來看我?”孫策忽然一指周瑜,臉上露出一絲不悅之色。
“唉!伯符此言差矣,兄亦早知弟在廬江,為何又過而不見?”而周瑜也同樣一指孫策,裝出不瞞的樣子。
兩人相持了一下,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忽然同時卸下彼此破綻百出的偽裝,一同把臂開懷大笑起來。
良久過後。
“你呀!三年不見,還是那麽嬉皮笑臉!”孫策口中說著,神情之間卻哪來的半分埋怨之色。
“哦?小弟暫且不提,倒是兄未見未載,行事之間卻比往昔沉穩了不少。”周瑜語帶所指,似乎是知道了一些孫策的事跡。
“這三年來,我孫氏驟逢大變。”孫策裝作惆悵的樣子岔開話語,不動聲色的為自己的改變找了一個借口:“經曆了多了,人總是會變的!”
“但是,小弟對兄之友情,此生不變!”周瑜卻鄭重的一抱拳,向孫策袒露心跡。
“策對公瑾之情!亦不變!”孫策亦麵露感動之色,同樣鄭重向周瑜迴以抱拳。
不過他心中卻更加激動:“穩了!穩了!”
“臥龍鳳雛,得一未必可以安天下,但是我若能得到周瑜,起碼可以二分天下!”
“周郎阿周郎!我一定要找機會得到你!”孫策在心中怒吼道。
兩人又聊了幾句,互訴喜悅之情後,孫策將目光投向了一直站在周瑜身後,一直向自己麵露善意的靈動青年。
“這位是?”孫策笑容不便,向周瑜問道。
“這位乃與我一同在舒城進學的同窗,九江人,蔣幹蔣子翼是也。”周瑜聞言連忙側身介紹道。
“幹久聞孫伯符之大名,特冒昧來訪,還望孫郎勿怪!”蔣幹鄭重的向孫策一揖到底侃侃而談,他見到孫策果然一副相貌堂堂,心中投靠其人的心思不由更甚一分。
孫策心中大喜,立刻明白了這是抽獎得到的武將送貨上門了呀!
“哎呀!我道今日為何喜鵲叫個不停,原來是有貴人來也。”孫策一臉激動的樣子,信口開河的說道。這初春的淮南天氣濕寒哪來的什麽喜鵲?
不過除了孫河之外,在場的都是人精,所以誰也沒有戳破孫策的謊言,反而都附和著孫策一同大笑起來。
“快請入塢堡一敘。”孫策笑畢,好像才想起來一樣,連連側開身體,將二人引入塢堡之內。
“何處有喜鵲?”隻留孫河有黑著撲克臉,有些納悶的抬頭尋找起來:“我為何不曾看見?”
周瑜蔣幹二人,隨著孫策進入塢堡直往孫策的屋舍而去。
不過沿途看到四百士卒操練的有饃有楊,二人不由得都在心中暗暗點頭起來。
“似有精銳之氣象!”周瑜緩緩頷首。
“果然乃精兵呀”蔣幹也興奮起來,他希望效忠孫策,而效忠的對象自然是實力越強越好。
進入屋舍之後,幾人分主客落座。
孫策坐於主位,周瑜蔣幹作於客座。
而孫河,呂範培坐對麵,
至於鄧當則繼續在外操練士卒。
有士卒為雙方奉上香茗之後,便躬身施禮而退,臨走之時還屋門帶上。
一時之間,屋外的操練廝殺之聲便被隔絕在外。
屋內茶香縹緲,屋外金戈鐵馬,兩相對比之下別有一番韻味。
“二位請!”孫策端起茶盞,淺淺一飲。
周瑜,蔣幹也舉盞相隨。
“軍中不得飲酒,還望賢弟與子翼兄海涵。”孫策放下茶盞,麵露歉意。
“校尉大人軍紀斐然,蔣幹深感欽佩。”蔣幹不敢拿大,連忙與孫策客套一句。
“伯符在這壽春做的好大的事呀!”但是周瑜自小與孫策相識,乃總角之好,兩人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所以他並不與孫策客套,反倒一臉壞笑的指著孫策數落起其人來。
“哦?”孫策立刻明白了周瑜話中的意思,但是依舊揣著明白裝糊塗,露出一副不解的神色,想要掂量一下眼前這個享譽青史的美周郎到底有幾分成色。“公瑾這是何意啊?”
“伯符試我也!”周瑜笑容不變,有些埋怨的一指孫策:“愚弟既然能找到兄長之處塢堡,必然是從壽春城中而來,兄之所作所為豈能瞞得住我?”
“兄先是坐懷不亂,不中陳紀同流合汙之計。”
“後又察覺到陳紀的暗害之心,於是又將計就計,讓陳紀賠了糧食又折兵!隻是兄之手段精妙絕倫,縱瑜與兄處境對調,瑜亦無法勝過兄長之計!”
孫策聽到這裏,不由得在心中得意的一笑:“我身負係統,這開掛的事情,別說是你,就算換成諸葛亮和龐統加一塊也想不出來。”
“而最令瑜佩服的是,兄更是寧願舍棄傳國玉璽也要報殺父仇,真不愧真男兒也!”
周瑜先是讚歎一句,但是接著又可惜道:“唉,隻是這傳國玉璽乃無價之寶,如今落入袁術之手,來日再想要討迴,怕是千難萬難了!”
“兄長此舉雖然令人稱道,但是複仇之道遠不止此一條,兄長卻被仇恨蒙蔽了理智錯失了唯一的玉璽,實在太過於衝動!”周瑜惋惜無比,似乎在為孫策而不智而可惜。
“哦?”孫策又淺淺的一飲香茗,氤氳的茶霧覆蓋了孫策的麵容,使他掛在嘴角的笑容顯得莫測的起來:“若我非衝動之舉,而是故意而為之,又待怎講?”
“哦!”周瑜聞言愣了一下,不由得站起身來,離開席位來迴踱步起來,臉上也露出思索的神情。
但是,隻兩步,周瑜便止住步伐,臉上重新恢複了成竹在胸的自信笑容。
“妙!妙妙妙!”周瑜何等的聰明,立刻迴過味來:“兄這是假借報仇之言,實則乃脫離袁術壯大自身之舉!”
不僅如此,不待孫策迴答,周瑜更是順著孫策的話發散思維,想到了更深的層次。
“此舉實在大妙!一則,可以借著袁術的權勢,拉大旗作虎皮!兄長從此在揚州行走,再無官麵上的掣肘。”
“二者,兄假借魯莽討伐黃祖之舉,實則暗行養寇之謀,討而不伐!假以時日,待兄長羽翼漸豐之時,未必不能討滅黃祖一雪大恨!”
“這三者”周瑜看向孫策,正欲說出,卻被孫策抬手止住。
“這三者……”孫策接過周瑜的話“袁術其人久懷竄逆之心,隻是一直得不到借口,如今我將傳國玉璽獻予其人,袁術得此至寶必不甘久居人下。”
孫策說著也站起身來,他越過屋舍朦朧的紙窗,看向屋外的廝殺的士卒,眼中野心之焰大盛。
“待其僭越之時,天下群討之刻,便是我乘勢而起,複我父江東猛虎聲威之機!”他第一次當眾說出了自己內心之中的真實想法。
孫河,呂範及時作為親曆者與知情者,卻根本不知道孫策的心思居然如此深重,如今聽他猛然說出,心中大為震動。
而毫不知情的蔣幹更是震撼莫名,一臉驚愕的看著指點江山,侃侃而談的孫策、周瑜二人,昔日巧舌如簧的他,此刻卻仿佛忘記了怎麽說話一般,呐呐無言。
三人恍惚之間,眼中仿佛除了耀眼的二人以外,似乎連天地的顏色都暗淡了起來。
當真是雙英薈萃,使天地失色!
其中一個眼神靈動,而另外一個則是帥氣逼人,幾乎和自己不相上下。
孫策覺得這個帥哥有些眼熟,迅速對照記憶查看了一番,發現原來對麵的人就是自己朝思夜想的周瑜周公瑾。
“公瑾!”孫策急行兩步,來到周瑜麵前就是一拳,熱烈的笑容中表現出一股遠勝於孫河的親昵。
“伯符!”周瑜也立刻向孫策迴擊一拳,臉上亦有激動的笑容。
“公瑾,既知策在壽春,何不早來看我?”孫策忽然一指周瑜,臉上露出一絲不悅之色。
“唉!伯符此言差矣,兄亦早知弟在廬江,為何又過而不見?”而周瑜也同樣一指孫策,裝出不瞞的樣子。
兩人相持了一下,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忽然同時卸下彼此破綻百出的偽裝,一同把臂開懷大笑起來。
良久過後。
“你呀!三年不見,還是那麽嬉皮笑臉!”孫策口中說著,神情之間卻哪來的半分埋怨之色。
“哦?小弟暫且不提,倒是兄未見未載,行事之間卻比往昔沉穩了不少。”周瑜語帶所指,似乎是知道了一些孫策的事跡。
“這三年來,我孫氏驟逢大變。”孫策裝作惆悵的樣子岔開話語,不動聲色的為自己的改變找了一個借口:“經曆了多了,人總是會變的!”
“但是,小弟對兄之友情,此生不變!”周瑜卻鄭重的一抱拳,向孫策袒露心跡。
“策對公瑾之情!亦不變!”孫策亦麵露感動之色,同樣鄭重向周瑜迴以抱拳。
不過他心中卻更加激動:“穩了!穩了!”
“臥龍鳳雛,得一未必可以安天下,但是我若能得到周瑜,起碼可以二分天下!”
“周郎阿周郎!我一定要找機會得到你!”孫策在心中怒吼道。
兩人又聊了幾句,互訴喜悅之情後,孫策將目光投向了一直站在周瑜身後,一直向自己麵露善意的靈動青年。
“這位是?”孫策笑容不便,向周瑜問道。
“這位乃與我一同在舒城進學的同窗,九江人,蔣幹蔣子翼是也。”周瑜聞言連忙側身介紹道。
“幹久聞孫伯符之大名,特冒昧來訪,還望孫郎勿怪!”蔣幹鄭重的向孫策一揖到底侃侃而談,他見到孫策果然一副相貌堂堂,心中投靠其人的心思不由更甚一分。
孫策心中大喜,立刻明白了這是抽獎得到的武將送貨上門了呀!
“哎呀!我道今日為何喜鵲叫個不停,原來是有貴人來也。”孫策一臉激動的樣子,信口開河的說道。這初春的淮南天氣濕寒哪來的什麽喜鵲?
不過除了孫河之外,在場的都是人精,所以誰也沒有戳破孫策的謊言,反而都附和著孫策一同大笑起來。
“快請入塢堡一敘。”孫策笑畢,好像才想起來一樣,連連側開身體,將二人引入塢堡之內。
“何處有喜鵲?”隻留孫河有黑著撲克臉,有些納悶的抬頭尋找起來:“我為何不曾看見?”
周瑜蔣幹二人,隨著孫策進入塢堡直往孫策的屋舍而去。
不過沿途看到四百士卒操練的有饃有楊,二人不由得都在心中暗暗點頭起來。
“似有精銳之氣象!”周瑜緩緩頷首。
“果然乃精兵呀”蔣幹也興奮起來,他希望效忠孫策,而效忠的對象自然是實力越強越好。
進入屋舍之後,幾人分主客落座。
孫策坐於主位,周瑜蔣幹作於客座。
而孫河,呂範培坐對麵,
至於鄧當則繼續在外操練士卒。
有士卒為雙方奉上香茗之後,便躬身施禮而退,臨走之時還屋門帶上。
一時之間,屋外的操練廝殺之聲便被隔絕在外。
屋內茶香縹緲,屋外金戈鐵馬,兩相對比之下別有一番韻味。
“二位請!”孫策端起茶盞,淺淺一飲。
周瑜,蔣幹也舉盞相隨。
“軍中不得飲酒,還望賢弟與子翼兄海涵。”孫策放下茶盞,麵露歉意。
“校尉大人軍紀斐然,蔣幹深感欽佩。”蔣幹不敢拿大,連忙與孫策客套一句。
“伯符在這壽春做的好大的事呀!”但是周瑜自小與孫策相識,乃總角之好,兩人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所以他並不與孫策客套,反倒一臉壞笑的指著孫策數落起其人來。
“哦?”孫策立刻明白了周瑜話中的意思,但是依舊揣著明白裝糊塗,露出一副不解的神色,想要掂量一下眼前這個享譽青史的美周郎到底有幾分成色。“公瑾這是何意啊?”
“伯符試我也!”周瑜笑容不變,有些埋怨的一指孫策:“愚弟既然能找到兄長之處塢堡,必然是從壽春城中而來,兄之所作所為豈能瞞得住我?”
“兄先是坐懷不亂,不中陳紀同流合汙之計。”
“後又察覺到陳紀的暗害之心,於是又將計就計,讓陳紀賠了糧食又折兵!隻是兄之手段精妙絕倫,縱瑜與兄處境對調,瑜亦無法勝過兄長之計!”
孫策聽到這裏,不由得在心中得意的一笑:“我身負係統,這開掛的事情,別說是你,就算換成諸葛亮和龐統加一塊也想不出來。”
“而最令瑜佩服的是,兄更是寧願舍棄傳國玉璽也要報殺父仇,真不愧真男兒也!”
周瑜先是讚歎一句,但是接著又可惜道:“唉,隻是這傳國玉璽乃無價之寶,如今落入袁術之手,來日再想要討迴,怕是千難萬難了!”
“兄長此舉雖然令人稱道,但是複仇之道遠不止此一條,兄長卻被仇恨蒙蔽了理智錯失了唯一的玉璽,實在太過於衝動!”周瑜惋惜無比,似乎在為孫策而不智而可惜。
“哦?”孫策又淺淺的一飲香茗,氤氳的茶霧覆蓋了孫策的麵容,使他掛在嘴角的笑容顯得莫測的起來:“若我非衝動之舉,而是故意而為之,又待怎講?”
“哦!”周瑜聞言愣了一下,不由得站起身來,離開席位來迴踱步起來,臉上也露出思索的神情。
但是,隻兩步,周瑜便止住步伐,臉上重新恢複了成竹在胸的自信笑容。
“妙!妙妙妙!”周瑜何等的聰明,立刻迴過味來:“兄這是假借報仇之言,實則乃脫離袁術壯大自身之舉!”
不僅如此,不待孫策迴答,周瑜更是順著孫策的話發散思維,想到了更深的層次。
“此舉實在大妙!一則,可以借著袁術的權勢,拉大旗作虎皮!兄長從此在揚州行走,再無官麵上的掣肘。”
“二者,兄假借魯莽討伐黃祖之舉,實則暗行養寇之謀,討而不伐!假以時日,待兄長羽翼漸豐之時,未必不能討滅黃祖一雪大恨!”
“這三者”周瑜看向孫策,正欲說出,卻被孫策抬手止住。
“這三者……”孫策接過周瑜的話“袁術其人久懷竄逆之心,隻是一直得不到借口,如今我將傳國玉璽獻予其人,袁術得此至寶必不甘久居人下。”
孫策說著也站起身來,他越過屋舍朦朧的紙窗,看向屋外的廝殺的士卒,眼中野心之焰大盛。
“待其僭越之時,天下群討之刻,便是我乘勢而起,複我父江東猛虎聲威之機!”他第一次當眾說出了自己內心之中的真實想法。
孫河,呂範及時作為親曆者與知情者,卻根本不知道孫策的心思居然如此深重,如今聽他猛然說出,心中大為震動。
而毫不知情的蔣幹更是震撼莫名,一臉驚愕的看著指點江山,侃侃而談的孫策、周瑜二人,昔日巧舌如簧的他,此刻卻仿佛忘記了怎麽說話一般,呐呐無言。
三人恍惚之間,眼中仿佛除了耀眼的二人以外,似乎連天地的顏色都暗淡了起來。
當真是雙英薈萃,使天地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