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剛快走幾步,討好地從寧靜手裏把嘀嘀的牽引繩接過來,和她並肩同行。


    走沒多遠,就看見了和順八大宗祠之一的“劉氏宗祠”。


    宗祠的前麵是一個荷花池,池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橋,橋麵鋪的都是火山石板,橋的兩側都有雕花的石護欄。


    走過石拱橋,就是一個幾百平方米的大月台。


    月台兩側,和“寸氏宗祠”一樣,也立有兩根石標杆,兩邊也有八字型的影壁牆。所不同的是,這裏的石標杆上,隻有一個方形石鬥。


    看來這劉氏的地位沒有寸氏顯赫,還沒能達到設置兩鬥的要求。


    宗祠的大門雖然比不上“寸氏宗祠”那麽洋氣,但也是非同一般的氣派。


    大門的門樓為傳統的中式牌樓式,麵闊三間,進深兩間,但不知為何,大門、二門全部緊閉,不能進到裏麵參觀。


    寧靜說:“不能進去也無所謂。和順這本最大、最奢華、建得最早的宗祠已經見過了,這裏不進去也沒有什麽遺憾。”


    虎永剛點頭表示讚同。


    這一路走來,各種特色的建築見識過不少了,宗祠文化也已領教,就是進去了,也不見得就有什麽特別的驚喜。


    兩人繼續前行,沒走多遠,有見一牌樓,名為“百歲坊”,據說是為年登高壽、且德高望重的老人而立。


    和順曆史上曾經建有三座這樣的牌樓,但均毀於文革時期,眼前看到的是僅存的一座,是為和順李氏族人李德貴的妻子滿百歲而立。


    石牌坊上有“天姥峰高”四個大字,乃民國時期雲南省省長唐繼堯所題,這既是和順古鎮的一景,也是和順人長壽的象征。


    兩人再往前走,不知不覺的太陽已經下山了。


    虎永剛問寧靜,晚上想吃什麽。


    寧靜想了半天,才說道:“我也不知道要吃什麽了,要不我們還到中午那家吃,怎麽樣?”


    虎永剛說:“你是說那家‘婆媳私房菜’嗎?”


    寧靜說:“對啊,我覺得那裏的環境很好,那婆婆的手藝很不錯,媳婦為人也很和善。”


    虎永剛點頭同意:“行,你覺得好,我們就去吧。”


    剛走到門口,那少婦就滿臉笑容地迎了出來。


    估計此時的她,心裏一定是在想:看來我中午的一盤水果和一壺普洱茶沒有白送,迴頭客這不就來了嗎!


    待二人坐定,那少婦一邊笑嗬嗬地給他們倒茶,一邊主動說道:“從中午那一餐,我大概也知道了你們的要求了,這晚餐就省得你們費心點菜了,我來給你們安排,怎麽樣?”


    虎永剛說:“行啊,點菜最麻煩了!”


    寧靜插了一句:“一定要有蔬菜啊!”


    那少婦笑道:“明白的,不僅葷素搭配,還要保證有和順特色,而且還是你們以前沒有吃過的菜。”


    說著,她就去後麵交代她婆婆做菜,虎永剛則去吧台那裏挑選玻璃罐裏泡的酒。


    正當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那少婦出來給推薦了青梅酒,並介紹說,這是用騰衝本地古法秘方釀造的大滾鍋酒泡的青梅。


    她還舀了一點出來,讓虎永剛先品嚐一下。


    虎永剛看這青梅酒清澈透亮、酒香撲鼻,頓有幾分喜愛。入口後,感覺這酒兼容了青梅的酸香和白酒的醇烈,酸中帶甜,迴味綿長。


    拿去給寧靜抿了一小口,她也覺得很不錯,就喝這個了。


    等了沒有幾分鍾,菜就開始陸續上桌。


    第一盤菜是趕馬肉。


    初一聽這個菜名,虎永剛和寧靜都以為是馬肉。


    那少婦笑著解釋說,這不是馬肉。這是過去趕馬的人,也就是馬幫人喜歡吃的肉,所以才被叫做趕馬肉。


    馬幫人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的,吃的食物做法都是既簡單又省事的,他們出發前就把五花肉先大塊煮到七八分熟,然後帶上路。


    途中要吃的時候,就拿一部分切成片,加上蔥薑蒜、幹辣椒等,一炒就可以吃了。


    聽她的介紹,虎永剛覺得有點像是川菜中的迴鍋肉。吃到嘴裏也是差不多的味道,五花肉片炒得焦黃,肥而不膩,香氣四溢。


    第二個上桌的菜叫棕包炒肉。


    那少婦介紹說,棕包就是棕櫚花沒開之前的花苞。剝掉外殼後,將花柄上淡黃色的細絨毛刮除洗淨,花柄切片,花穗掰成小塊,然後放入清水中浸泡十多分鍾,再和裏脊肉片一起炒,就是這道菜了。


    你們看這道菜的色澤豔麗,第一口吃的時候會覺得鮮中帶苦,多吃幾口就會苦中迴甘,迴味無窮。


    她接著又說道,這個菜在我們這裏也叫“姑爺菜”。因為棕包的味道是苦的,在騰衝習俗中,新姑爺第一次上門,丈母娘必定會做這道菜上桌。


    如果新姑爺能爽快地吃下去,就說明他能吃苦,新夫妻才有奔頭,嶽父母才能放心的把女兒嫁給他。


    那少婦說得津津有味,寧靜卻聽得隻皺眉。


    虎永剛知道她不喜歡苦味,上來的兩個菜又都是豬肉,估計已經不開心了。


    兩個人雖然沒有說什麽,但那少婦察言觀色的本領還是有的,見狀忙說道:“不好意思啊,我疏忽了,忘了問你們有什麽忌口的了。這道菜不喜歡的話,我給換一道你們愛吃的魚。”


    虎永剛忙阻止她端走:“沒事,我老婆也就是不喜歡吃苦。辛辛苦苦做好了,就不要浪費了。她不吃,我吃。大夏天的,吃一點苦菜,正好可以降降火。”


    好在後麵兩道素菜,寧靜非常喜歡。


    一道是山苤菜炒雞蛋。這山苤菜是雲南特有的一種野菜,長得像寬葉韭菜,味道兼具了韭菜和蔥的辛辣香味。


    另外一道是青椒炒鬆茸,這在其他地方是很上檔次的菜了,不過和順的鮮鬆茸隻有25元一斤。


    最後上的是可以當菜的主食和一份湯:


    主食是和順正宗的鵝油飯,就是把米飯捏成團,放在盤子外圍澆上鵝油,中間擺上和順特產的臘鵝塊。


    和順臘鵝以嫩、脆、香聞名,吃的再蘸些許草果粉,入口鵝肉半濕不幹、臘味四溢、唇齒留香。


    那湯是一碗清湯,名字卻很響亮,叫做“青龍過海”。


    所謂青龍,其實就是兩根蔥,那湯是用本地特有的幹醃菜,配以香菜、小米辣等用清如開水的鵝湯衝製而成,喝到嘴裏,酸辣鮮香的滋味讓人迴味無窮。


    那少婦說,我們和順民間有個說法,叫做“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所以這個鵝油飯你們可以多吃。


    被她這樣一說,本來晚餐抗拒吃主食的寧靜,也大快朵頤起來……


    兩人酒足飯飽後,慢悠悠地過街走巷,迴到了古鎮入口處的荷塘邊。


    寧靜早就定下了今日飯後散步內容—月下賞荷。


    此時夜幕低垂,華燈初上,兩人站在雙虹橋上,隻見月光如水,灑在靜謐的荷塘上,橋上的燈帶,映射在水麵上,宛若一條閃光的彩色絲帶。


    兩人沿著那九曲小橋,迎著暑氣散去的微風,慢慢往塘中的亭子走。


    塘麵上的荷葉輕輕搖曳,仿佛仙子的舞裙,隨著微風翩翩起舞;荷葉間三兩枝荷花,在夜色中若隱若現,一抹淡雅的芬芳飄散在風中;耳邊又有蛙聲一片,與荷塘相映成趣。


    麵對著這一幅如詩如畫的生態畫卷,真不知道是人在賞荷,還是荷在賞人!


    走到荷塘中間的亭前,懸掛的匾額上的“雨洲亭”三個字,在月光下依稀可見,下麵的落款是“楚圖南”,也不知是何許人也。


    據說這個亭子是為了紀念益群中學首任校長、曾任雲南大學副校長的寸樹聲先生而建。寸樹聲,字雨洲,也是騰衝縣人民政府的首任縣長。


    寧靜忽然掏出手機,鼓搗幾下,鳳凰傳奇的《荷塘月色》歌聲,頓時在亭中響起:


    “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


    流進了月色中微微蕩漾;


    彈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麗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螢火蟲點亮夜的星光,


    誰為我添一件夢的衣裳;


    推開那扇心窗遠遠地望,


    誰采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


    我像隻魚兒在你的荷塘,


    隻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虎永剛笑道:“這首歌很應景啊!”


    寧靜把嘀嘀牽引繩係在亭柱上,然後向虎永剛伸開了雙手。


    虎永剛心領神會,牽起她的手,隨著那音樂,輕歌曼舞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車環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虎成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虎成貓並收藏房車環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