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都大寨裏,除了看一下雞窩式的佤族民居、了解一下佤族人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其他好像也沒有什麽可以再吸引人的地方了。
虎永剛他們的計劃要天黑之前趕到滄源縣城,雖然從地圖上看,不過100公裏左右的路程,時間也不到下午的四點,但前方的路況怎麽樣,卻一無所知,要去碰運氣。
所以他們不再逗留,辭別了佤族小夥兒,繼續上路。
這一段的縣道,雖然路況不好,但也沒有多少炮彈坑,所以開起來也不算太難走,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單甲鄉。
虎永剛片刻也不停留。幾公裏後,導航上果然不出意外地出現了219國道。
國道的路況就好多了,全是柏油路麵,沒有二十分鍾就到了糯良鄉政府所在地。
此地到滄源縣城隻有25公裏了,虎永剛不再著急,把車停到路邊,下車休息一下,抽根煙,接接地氣。
寧靜看看手機,忽然說道:“糯良,我還以為這裏的糯米多,良田多呢!原來根本不搭界。”
虎永剛抽了一口煙,笑道:“這裏的地名是不能看它字麵上的意思的,很多都是根據少數民族的語言音譯來的。”
寧靜點頭說:“就是。你根本就想不到,這是個傣語,糯是水塘,良是祭祀。傳說這裏的水塘裏有龍,人們經常去祭祀,因此把這裏取名叫糯良。”
虎永剛說:“原來如此。你看看這附近有什麽好玩的,順便就玩了,沒有就走了,我們也不迴頭再來了。”
寧靜翻看了一下手機,說:“這裏有個什麽賀嶺村公播自然村,這名字也太拗口了吧?就在這附近大黑山的西北坡上,據說是佤族農耕文化保留傳承最完整的村,也是佤族《薅秧歌》的誕生地,要不要去看看?”
虎永剛問:“這《薅秧歌》是什麽?農民薅秧的時候唱的歌嗎?度娘特地介紹,是不是很有名啊?”
寧靜說:“有什麽名氣不知道,不過可能就像你說的那樣,是農民薅秧時候唱的歌。
度娘是這樣說的:人們在水田裏,一邊薅秧,一邊拉家常、諞閑話,或者打情罵俏等,漸漸地,這些相互的交流就成為了簡單機械勞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就慢慢演變成了《薅秧歌》。
薅秧歌一般由兩句、四句的七言歌詞,組成一個完整的曲調。演唱過程中由一人領唱,多人合唱應答,也有兩人對唱的形式。
歌詞內容大多以反映田間勞作、或男女之間的感情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流傳下來的《薅秧歌》中,多以酸裏吧唧的情歌為主……”
虎永剛笑著打斷了她:“我就是農村出來的,這不就是稻田裏的農民,幹活的時候說下流話、喊號子嗎?還說得那麽高大上!也許你們城鎮裏長大的人,覺得好玩,你想去嗎?”
寧靜說:“我無所謂,不去就不去,跑過去聽人喊號子,也沒有什麽意思。”
虎永剛把煙抽完,煙蒂丟地上踩滅,上車後說道:“那就不去了。你查一下,滄源縣城裏,哪裏停車比較好。”
寧靜繼續查看,說道:“滄源縣城裏,有個廣允緬寺,就在猛董大街的北側,寺外有停車場,可以直接導航過去吧?”
虎永剛猶豫一下,說道:“停在寺廟外麵睡覺,夜裏陰森森的,不大好吧?你再看看呢。”
寧靜說:“那在縣城的西南邊2公裏的地方,有個葫蘆特色旅遊小鎮,網上說,景區內是紅色弧形屋頂的特色民居,還有文化牆、噴水葫蘆、打歌廣場、寨心磚、葫蘆塔、佤王府等佤族特色建築,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佤文化特色濃鬱的旅遊小鎮。
裏麵‘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肯定有停車場的。”
虎永剛直接否定:“那是旅遊景區啊?肯定不行的。”
寧靜說:“那就去城裏的摸你黑廣場,那邊正好有你喜歡的美食街。怎麽樣?”
虎永剛說:“這地方看來不錯!我喜歡!不過怎麽取了個外國名字?慕尼黑不是德國的嗎?”
寧靜笑道:“是‘摸你黑’,不是‘慕尼黑’。這是佤族語‘moh nin hei’的音譯,意思是‘這是我們追求的、我們所期待的,堅持下去吧,堅持到永久!’
‘摸你黑’其實是佤族的一個狂歡節,這個節日的起源,和佤族民間的一種習俗有關。佤族人以黑為美,認為黑色是勤勞、健康的象征。
他們喜歡用鍋底灰、牛血、泥土等塗抹在額頭上,以驅邪祈福求平安。後來,這種習俗演變成‘摸你黑’狂歡節。
發展到現在,‘摸你黑’狂歡節中,佤族人已經不抹鍋灰那些玩意兒了,而是用一種像泥巴一樣,他們叫做‘娘布洛’的黑色的塗料,互相塗抹在對方臉上和身上,以此來表達對健康、幸福和快樂的祝福。
因此在這個節日中,誰被塗抹得越黑,就意味著得到的祝福越多:摸在姑娘臉上,姑娘會越來越漂亮;摸在老人臉上,老人會健康長壽;摸在小孩身上,小孩會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臉上,友誼地久天長;摸黑一臉,快樂一年;摸黑全身,幸福終身!
此外,‘摸你黑’狂歡節不僅是佤族人身體上的接觸和祝福,也是一種文化上的交流和傳承。
佤族是一個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質生活還重要的民族,因此,佤族人民總是樂觀豁達、無憂無慮的!
他們認為,人生生隻有一次,不管是貧富貴賤,結果都是要麵對相同的輪迴。所以,每個人都一定要珍惜僅有的一次人生,快樂的生存下去,這就是佤語的‘摸你黑’的意義所在!”
虎永剛感歎道:“這佤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的精神,還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呢!那就去那裏吧,我們也去體驗一下這‘摸你黑’狂歡節的快樂氣氛!”
寧靜又笑:“你以為這‘摸你黑’和傣族園的潑水節一樣,一年365天,每天都有啊?”
虎永剛問道:“那什麽時候才有呢?”
寧靜說:“這個節日現在是一年一度的,每年都是在五月一號前後舉行,那摸你黑廣場就是為這個狂歡節而建的,可以容納幾萬人呢!”
虎永剛很驚訝:“這邊遠地區能有這麽大的廣場?”
寧靜嘴一撇:“請你不要隨便小瞧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地方!網上說,狂歡節舉辦的時候才熱鬧呢!
我們剛剛在左都村裏看到了打木鼓、跳甩發舞,那才幾個人?
我念給你聽聽,度娘是怎麽描述那個氣氛的:節日的現場‘百台木鼓、千人甩發’,那表演真的叫個原始古樸、粗獷豪放、震撼人心、激情飛揚!
然後隨著廣場上高亢激昂的樂曲響起,沸騰的人們高喊著‘摸你黑!摸你黑!摸你黑!’,開始用‘娘布洛’互相塗抹。
頃刻之間,整個摸你黑廣場就成了‘泥巴的世界’,每個人的身上都被寓意幸福的‘泥巴’包裹,變成了一個個笑容燦爛的“泥人”。
隻聽那鼓聲、歌聲、笑聲,聲聲開懷;又見那大人、小孩、老人,人人狂歡!”
虎永剛歎了一口氣:“我們來的不是時候啊!這彩雲之南,還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普者黑的彝族人抹花臉;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愛潑水;這滄源的佤族人又喜歡玩泥巴。不知道後麵還會遇到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情呢!”
寧靜說:“包括吃的、穿的、用的,我已經見怪不怪了!”
忽然,她看著手機說道:“我發現了另外一個地方,你肯定更喜歡!”
……
虎永剛他們的計劃要天黑之前趕到滄源縣城,雖然從地圖上看,不過100公裏左右的路程,時間也不到下午的四點,但前方的路況怎麽樣,卻一無所知,要去碰運氣。
所以他們不再逗留,辭別了佤族小夥兒,繼續上路。
這一段的縣道,雖然路況不好,但也沒有多少炮彈坑,所以開起來也不算太難走,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單甲鄉。
虎永剛片刻也不停留。幾公裏後,導航上果然不出意外地出現了219國道。
國道的路況就好多了,全是柏油路麵,沒有二十分鍾就到了糯良鄉政府所在地。
此地到滄源縣城隻有25公裏了,虎永剛不再著急,把車停到路邊,下車休息一下,抽根煙,接接地氣。
寧靜看看手機,忽然說道:“糯良,我還以為這裏的糯米多,良田多呢!原來根本不搭界。”
虎永剛抽了一口煙,笑道:“這裏的地名是不能看它字麵上的意思的,很多都是根據少數民族的語言音譯來的。”
寧靜點頭說:“就是。你根本就想不到,這是個傣語,糯是水塘,良是祭祀。傳說這裏的水塘裏有龍,人們經常去祭祀,因此把這裏取名叫糯良。”
虎永剛說:“原來如此。你看看這附近有什麽好玩的,順便就玩了,沒有就走了,我們也不迴頭再來了。”
寧靜翻看了一下手機,說:“這裏有個什麽賀嶺村公播自然村,這名字也太拗口了吧?就在這附近大黑山的西北坡上,據說是佤族農耕文化保留傳承最完整的村,也是佤族《薅秧歌》的誕生地,要不要去看看?”
虎永剛問:“這《薅秧歌》是什麽?農民薅秧的時候唱的歌嗎?度娘特地介紹,是不是很有名啊?”
寧靜說:“有什麽名氣不知道,不過可能就像你說的那樣,是農民薅秧時候唱的歌。
度娘是這樣說的:人們在水田裏,一邊薅秧,一邊拉家常、諞閑話,或者打情罵俏等,漸漸地,這些相互的交流就成為了簡單機械勞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就慢慢演變成了《薅秧歌》。
薅秧歌一般由兩句、四句的七言歌詞,組成一個完整的曲調。演唱過程中由一人領唱,多人合唱應答,也有兩人對唱的形式。
歌詞內容大多以反映田間勞作、或男女之間的感情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流傳下來的《薅秧歌》中,多以酸裏吧唧的情歌為主……”
虎永剛笑著打斷了她:“我就是農村出來的,這不就是稻田裏的農民,幹活的時候說下流話、喊號子嗎?還說得那麽高大上!也許你們城鎮裏長大的人,覺得好玩,你想去嗎?”
寧靜說:“我無所謂,不去就不去,跑過去聽人喊號子,也沒有什麽意思。”
虎永剛把煙抽完,煙蒂丟地上踩滅,上車後說道:“那就不去了。你查一下,滄源縣城裏,哪裏停車比較好。”
寧靜繼續查看,說道:“滄源縣城裏,有個廣允緬寺,就在猛董大街的北側,寺外有停車場,可以直接導航過去吧?”
虎永剛猶豫一下,說道:“停在寺廟外麵睡覺,夜裏陰森森的,不大好吧?你再看看呢。”
寧靜說:“那在縣城的西南邊2公裏的地方,有個葫蘆特色旅遊小鎮,網上說,景區內是紅色弧形屋頂的特色民居,還有文化牆、噴水葫蘆、打歌廣場、寨心磚、葫蘆塔、佤王府等佤族特色建築,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佤文化特色濃鬱的旅遊小鎮。
裏麵‘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肯定有停車場的。”
虎永剛直接否定:“那是旅遊景區啊?肯定不行的。”
寧靜說:“那就去城裏的摸你黑廣場,那邊正好有你喜歡的美食街。怎麽樣?”
虎永剛說:“這地方看來不錯!我喜歡!不過怎麽取了個外國名字?慕尼黑不是德國的嗎?”
寧靜笑道:“是‘摸你黑’,不是‘慕尼黑’。這是佤族語‘moh nin hei’的音譯,意思是‘這是我們追求的、我們所期待的,堅持下去吧,堅持到永久!’
‘摸你黑’其實是佤族的一個狂歡節,這個節日的起源,和佤族民間的一種習俗有關。佤族人以黑為美,認為黑色是勤勞、健康的象征。
他們喜歡用鍋底灰、牛血、泥土等塗抹在額頭上,以驅邪祈福求平安。後來,這種習俗演變成‘摸你黑’狂歡節。
發展到現在,‘摸你黑’狂歡節中,佤族人已經不抹鍋灰那些玩意兒了,而是用一種像泥巴一樣,他們叫做‘娘布洛’的黑色的塗料,互相塗抹在對方臉上和身上,以此來表達對健康、幸福和快樂的祝福。
因此在這個節日中,誰被塗抹得越黑,就意味著得到的祝福越多:摸在姑娘臉上,姑娘會越來越漂亮;摸在老人臉上,老人會健康長壽;摸在小孩身上,小孩會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臉上,友誼地久天長;摸黑一臉,快樂一年;摸黑全身,幸福終身!
此外,‘摸你黑’狂歡節不僅是佤族人身體上的接觸和祝福,也是一種文化上的交流和傳承。
佤族是一個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質生活還重要的民族,因此,佤族人民總是樂觀豁達、無憂無慮的!
他們認為,人生生隻有一次,不管是貧富貴賤,結果都是要麵對相同的輪迴。所以,每個人都一定要珍惜僅有的一次人生,快樂的生存下去,這就是佤語的‘摸你黑’的意義所在!”
虎永剛感歎道:“這佤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的精神,還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呢!那就去那裏吧,我們也去體驗一下這‘摸你黑’狂歡節的快樂氣氛!”
寧靜又笑:“你以為這‘摸你黑’和傣族園的潑水節一樣,一年365天,每天都有啊?”
虎永剛問道:“那什麽時候才有呢?”
寧靜說:“這個節日現在是一年一度的,每年都是在五月一號前後舉行,那摸你黑廣場就是為這個狂歡節而建的,可以容納幾萬人呢!”
虎永剛很驚訝:“這邊遠地區能有這麽大的廣場?”
寧靜嘴一撇:“請你不要隨便小瞧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地方!網上說,狂歡節舉辦的時候才熱鬧呢!
我們剛剛在左都村裏看到了打木鼓、跳甩發舞,那才幾個人?
我念給你聽聽,度娘是怎麽描述那個氣氛的:節日的現場‘百台木鼓、千人甩發’,那表演真的叫個原始古樸、粗獷豪放、震撼人心、激情飛揚!
然後隨著廣場上高亢激昂的樂曲響起,沸騰的人們高喊著‘摸你黑!摸你黑!摸你黑!’,開始用‘娘布洛’互相塗抹。
頃刻之間,整個摸你黑廣場就成了‘泥巴的世界’,每個人的身上都被寓意幸福的‘泥巴’包裹,變成了一個個笑容燦爛的“泥人”。
隻聽那鼓聲、歌聲、笑聲,聲聲開懷;又見那大人、小孩、老人,人人狂歡!”
虎永剛歎了一口氣:“我們來的不是時候啊!這彩雲之南,還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普者黑的彝族人抹花臉;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愛潑水;這滄源的佤族人又喜歡玩泥巴。不知道後麵還會遇到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情呢!”
寧靜說:“包括吃的、穿的、用的,我已經見怪不怪了!”
忽然,她看著手機說道:“我發現了另外一個地方,你肯定更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