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一落,眾人紛紛舉杯。
虎永剛和寧靜也隨著大家一起,感謝主人家的熱情款待。
這便當酒入口,香味醇厚、柔中帶甜、口感很好。但虎永剛知道,這種酒和老家人自己釀造的米酒一樣,雖然度數很低、酒味淡,喝的時候很爽口,但它的後勁十足,一旦貪杯喝醉,厲害的可以讓人三天不醒。
如此三輪過後,新婚夫婦開始敬酒。
敬酒的過程中也是歌聲不斷。虎永剛雖然聽不懂歌詞,但也能感受到那曲調中淳厚、簡樸、恬適的古風古韻。
那姑娘一一給解釋,這唱的是《敬酒歌》,那唱的是《謝酒歌》,那人唱的叫《吃酒歌》,現在正唱的叫《問酒歌》……
來敬虎永剛夫妻時,新娘唱的是《勸酒歌》。夫妻兩人盛情難卻,全都一飲而盡。
敬酒過後,主食五色花米飯和布依族的糍粑上了桌,這就意味著,中午的婚宴已經接近了尾聲。
但婚禮還遠遠沒有結束,還要一直繼續下去,隻是飯後的喜慶活動轉移到了門外的空地上。
這活動其實就是對歌比賽,不過有個說法,叫做“唱荷包”,就是獲勝者會得到一個荷包。
這荷包有女方的“送親婆”帶來,裏麵裝的是白果、花生之類,寓意是早生貴子。不過要得到它也不容易,要連贏12首歌才行。
布依族的男女都熱衷於參加這“唱荷包”,唱得好的人,不僅可以當場得到賓客們的讚賞,日後也會聲名遠播,成為他人心儀的對象。
所以,參加的人非常多,時間也就比較長,有的地方一唱就是一通宵。
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這看熱鬧的外行,說的就是虎永剛夫妻倆。
那姑娘雖然躍躍欲試地也想要去參加,但又不願冷落了他們,就一直陪著給解說。
她不僅說了他們布依族的婚禮過程中有《定親歌》、《送親歌》、《接親歌》等等,還把他們青年男女從戀愛到結婚的整個過程說了一遍。
布依族的人,不僅從小要學會唱歌,還有一門技藝人人都必須掌握,那就是吹口哨或吹樹葉。
因為這裏的姑娘小夥兒,到了十六七歲就要開始“浪哨”了。
這“浪哨”是布依族語,意思就是自由自在地談戀愛。
小夥兒在路上遇到心儀的姑娘後,就會對著她吹口哨或吹樹葉,吸引她注意。
如果姑娘停步甚至坐到草地上,小夥兒就會馬上唱山歌來試探對方,這叫“客歌”,也叫“問路歌”。
如果姑娘也有意,就會還歌對答,然後就可以進一步唱“花園歌”,也就是情歌了。
如果姑娘沒有那個意思,就會掩嘴一笑,繼續趕路。
虎永剛心裏想的卻是:你們都要學吹口哨,雖然你們說得好聽,叫“浪哨”,也許就是一段浪漫愛情的開始,如果我們漢族人對著姑娘吹口哨,隻怕十有八九要被罵成流氓了。
不過他沒有說出來煞風景,而是靜靜地聽那姑娘繼續說。
姑娘小夥兒產生感情後,就會互贈信物。通常姑娘送一些自己親手做的布鞋、鞋墊之類,小夥兒則送絲巾、毛巾、相片那些。
雙方感情深厚不能分開,想要結婚,就必須要走下一步“問親”。這其實和你們漢族上門提親是差不多的意思,不過這裏可能要繁瑣一點、儀式感強一些。
問親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通過“浪哨”認識的男女,雙方都有了感情基礎,又有約在先,隻要媒人上門,女方家裏一般很快就會答應這門親事。
還有一種,不是自由戀愛的,那就比較好玩啦。
男方父母相中的姑娘後,找人合一下生辰八字,如果符合,就會請媒人上門去問親。
媒人不能空手去,通常也隻要帶一包糖。女方父母呢,不管同意不同意,第一次都不會答應下來的。
一般會這樣迴複:“你老人家是好心,這事要慢慢來。辛苦你老人家多來幾次。”
女方父母征求女兒意見,同意後就派人走訪男方家中的情況。
等媒人第二次上門,仍然是得不到明確的答複的。如果女方有意,會再說“多來”之類的話;如果不同意,就會說“我家姑娘還小,過幾年再看”之類的話來打發,媒人一聽就明白,不會再上門。
布依族問親,之所以要“三迴五轉”,是因為布依族有古老的習俗“一鋤挖不成窩,一刀削不成筷”,所以“問親要多來”。
通常情況下,媒人第三次上門,女方家基本是同意了的,但仍然迴複“要慢慢來”。
聰明的媒人聽到這話,就會說:“無論如何,我要把這橋搭通,非要辦成這樁婚事不可,我要叫他們家準備,找個日子就來‘吃雞’。”
如果女方同意,就會客氣地說:“隻要不嫌我家窮,看得起我的女兒,就來吧。”
媒人就隨口應答:“他家哪天來,你家一定要做飯等。”
這事就算成了一大半。
接下來,就是“認親”的環節。
男方家會尋找一個恰當的機會到女方家認親。去的人員是有講究的,必須是中年婦女,七、八人帶著禮品過去。
禮品很簡單,一般就是糖、酒之類,但數量多少,視女方家族戶數而定,要求每一戶一包糖、一瓶酒。
女方家則殺雞盛情招待,族中親屬也派代表來陪客人。同桌吃飯,雙方認識之後,彼此唿稱親家,晚上唱“親家歌”。
通過了“認親”環節,男女雙方家族便正式結成了親家。日後若有紅白喜事,就彼此來往,互相幫忙。
接下來的環節是“更該”,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媒人說的“吃雞”,也叫“吃小酒”,相當於漢族的訂婚。
這次男方家一同去女方家的人,必須是偶數,一般是八至十二人。帶去的信物,相當於漢族的聘禮,要有禮錢封、禮品、一對蠟燭和一串炮竹。
禮錢封數額都不大,數額多的也就幾十元,小有隻幾角錢,但種類繁多。
十元以上稱為大禮,十元以下稱作小禮。大禮的種類有養育禮、母抱禮、舅家禮等,小禮的種類有斟酒禮、廚師禮、升炮禮等。
禮品與認親時基本相同,糖和酒之類。但另外必須增加一方豬肉和一對糍粑。豬肉要“六”的重量,意為“福祿”;一對糍粑是作為供奉女方祖宗祭品。
男方家的人到女方家以後,第一步就要將帶去的蠟燭點燃,插在女方祖宗的香火上,再擺上禮品。
待供祀儀式完畢,就燃放帶過去的爆竹,女方著手開席,席上必須要有雞。
席間,女方父母會當眾拆開“禮錢封”,一一查驗。若少一項,就要男方家當場補上。
不過,場麵從頭到尾都是有說有笑,氣氛熱烈又融洽。
布依族“更該”的當日,還有一項重要議題,那就是女方家給女兒置辦嫁妝的費用,布依族語稱之為“卡交”,翻譯成漢語是“財禮”。
這筆錢是要男方家出的,因為這些陪嫁都是要帶到男方家去的。
這“卡交”的金額要在席間議定、明確,女方家絕對不會獅子大開口,隻是按照實際置辦的陪嫁來計算。
一般也就是一些箱櫃,加上蚊帳被子什麽的,女方姑娘自己的女工就不算,因此這筆花費並不大,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就在2000元左右。
男方去女方家參加“更該”的人,當日必須返迴,女方家要準備迴贈的禮品。通常有一隻雞腿、兩雙布鞋和一張床單。
寧靜不禁用家鄉話感歎:“這邊結個婚真是簡單啊!”
虎永剛也用家鄉話迴應她:“所以,我就叫你不要看不起這地方的落後與貧窮,他們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讓我們羨慕的!”
……
虎永剛和寧靜也隨著大家一起,感謝主人家的熱情款待。
這便當酒入口,香味醇厚、柔中帶甜、口感很好。但虎永剛知道,這種酒和老家人自己釀造的米酒一樣,雖然度數很低、酒味淡,喝的時候很爽口,但它的後勁十足,一旦貪杯喝醉,厲害的可以讓人三天不醒。
如此三輪過後,新婚夫婦開始敬酒。
敬酒的過程中也是歌聲不斷。虎永剛雖然聽不懂歌詞,但也能感受到那曲調中淳厚、簡樸、恬適的古風古韻。
那姑娘一一給解釋,這唱的是《敬酒歌》,那唱的是《謝酒歌》,那人唱的叫《吃酒歌》,現在正唱的叫《問酒歌》……
來敬虎永剛夫妻時,新娘唱的是《勸酒歌》。夫妻兩人盛情難卻,全都一飲而盡。
敬酒過後,主食五色花米飯和布依族的糍粑上了桌,這就意味著,中午的婚宴已經接近了尾聲。
但婚禮還遠遠沒有結束,還要一直繼續下去,隻是飯後的喜慶活動轉移到了門外的空地上。
這活動其實就是對歌比賽,不過有個說法,叫做“唱荷包”,就是獲勝者會得到一個荷包。
這荷包有女方的“送親婆”帶來,裏麵裝的是白果、花生之類,寓意是早生貴子。不過要得到它也不容易,要連贏12首歌才行。
布依族的男女都熱衷於參加這“唱荷包”,唱得好的人,不僅可以當場得到賓客們的讚賞,日後也會聲名遠播,成為他人心儀的對象。
所以,參加的人非常多,時間也就比較長,有的地方一唱就是一通宵。
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這看熱鬧的外行,說的就是虎永剛夫妻倆。
那姑娘雖然躍躍欲試地也想要去參加,但又不願冷落了他們,就一直陪著給解說。
她不僅說了他們布依族的婚禮過程中有《定親歌》、《送親歌》、《接親歌》等等,還把他們青年男女從戀愛到結婚的整個過程說了一遍。
布依族的人,不僅從小要學會唱歌,還有一門技藝人人都必須掌握,那就是吹口哨或吹樹葉。
因為這裏的姑娘小夥兒,到了十六七歲就要開始“浪哨”了。
這“浪哨”是布依族語,意思就是自由自在地談戀愛。
小夥兒在路上遇到心儀的姑娘後,就會對著她吹口哨或吹樹葉,吸引她注意。
如果姑娘停步甚至坐到草地上,小夥兒就會馬上唱山歌來試探對方,這叫“客歌”,也叫“問路歌”。
如果姑娘也有意,就會還歌對答,然後就可以進一步唱“花園歌”,也就是情歌了。
如果姑娘沒有那個意思,就會掩嘴一笑,繼續趕路。
虎永剛心裏想的卻是:你們都要學吹口哨,雖然你們說得好聽,叫“浪哨”,也許就是一段浪漫愛情的開始,如果我們漢族人對著姑娘吹口哨,隻怕十有八九要被罵成流氓了。
不過他沒有說出來煞風景,而是靜靜地聽那姑娘繼續說。
姑娘小夥兒產生感情後,就會互贈信物。通常姑娘送一些自己親手做的布鞋、鞋墊之類,小夥兒則送絲巾、毛巾、相片那些。
雙方感情深厚不能分開,想要結婚,就必須要走下一步“問親”。這其實和你們漢族上門提親是差不多的意思,不過這裏可能要繁瑣一點、儀式感強一些。
問親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通過“浪哨”認識的男女,雙方都有了感情基礎,又有約在先,隻要媒人上門,女方家裏一般很快就會答應這門親事。
還有一種,不是自由戀愛的,那就比較好玩啦。
男方父母相中的姑娘後,找人合一下生辰八字,如果符合,就會請媒人上門去問親。
媒人不能空手去,通常也隻要帶一包糖。女方父母呢,不管同意不同意,第一次都不會答應下來的。
一般會這樣迴複:“你老人家是好心,這事要慢慢來。辛苦你老人家多來幾次。”
女方父母征求女兒意見,同意後就派人走訪男方家中的情況。
等媒人第二次上門,仍然是得不到明確的答複的。如果女方有意,會再說“多來”之類的話;如果不同意,就會說“我家姑娘還小,過幾年再看”之類的話來打發,媒人一聽就明白,不會再上門。
布依族問親,之所以要“三迴五轉”,是因為布依族有古老的習俗“一鋤挖不成窩,一刀削不成筷”,所以“問親要多來”。
通常情況下,媒人第三次上門,女方家基本是同意了的,但仍然迴複“要慢慢來”。
聰明的媒人聽到這話,就會說:“無論如何,我要把這橋搭通,非要辦成這樁婚事不可,我要叫他們家準備,找個日子就來‘吃雞’。”
如果女方同意,就會客氣地說:“隻要不嫌我家窮,看得起我的女兒,就來吧。”
媒人就隨口應答:“他家哪天來,你家一定要做飯等。”
這事就算成了一大半。
接下來,就是“認親”的環節。
男方家會尋找一個恰當的機會到女方家認親。去的人員是有講究的,必須是中年婦女,七、八人帶著禮品過去。
禮品很簡單,一般就是糖、酒之類,但數量多少,視女方家族戶數而定,要求每一戶一包糖、一瓶酒。
女方家則殺雞盛情招待,族中親屬也派代表來陪客人。同桌吃飯,雙方認識之後,彼此唿稱親家,晚上唱“親家歌”。
通過了“認親”環節,男女雙方家族便正式結成了親家。日後若有紅白喜事,就彼此來往,互相幫忙。
接下來的環節是“更該”,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媒人說的“吃雞”,也叫“吃小酒”,相當於漢族的訂婚。
這次男方家一同去女方家的人,必須是偶數,一般是八至十二人。帶去的信物,相當於漢族的聘禮,要有禮錢封、禮品、一對蠟燭和一串炮竹。
禮錢封數額都不大,數額多的也就幾十元,小有隻幾角錢,但種類繁多。
十元以上稱為大禮,十元以下稱作小禮。大禮的種類有養育禮、母抱禮、舅家禮等,小禮的種類有斟酒禮、廚師禮、升炮禮等。
禮品與認親時基本相同,糖和酒之類。但另外必須增加一方豬肉和一對糍粑。豬肉要“六”的重量,意為“福祿”;一對糍粑是作為供奉女方祖宗祭品。
男方家的人到女方家以後,第一步就要將帶去的蠟燭點燃,插在女方祖宗的香火上,再擺上禮品。
待供祀儀式完畢,就燃放帶過去的爆竹,女方著手開席,席上必須要有雞。
席間,女方父母會當眾拆開“禮錢封”,一一查驗。若少一項,就要男方家當場補上。
不過,場麵從頭到尾都是有說有笑,氣氛熱烈又融洽。
布依族“更該”的當日,還有一項重要議題,那就是女方家給女兒置辦嫁妝的費用,布依族語稱之為“卡交”,翻譯成漢語是“財禮”。
這筆錢是要男方家出的,因為這些陪嫁都是要帶到男方家去的。
這“卡交”的金額要在席間議定、明確,女方家絕對不會獅子大開口,隻是按照實際置辦的陪嫁來計算。
一般也就是一些箱櫃,加上蚊帳被子什麽的,女方姑娘自己的女工就不算,因此這筆花費並不大,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就在2000元左右。
男方去女方家參加“更該”的人,當日必須返迴,女方家要準備迴贈的禮品。通常有一隻雞腿、兩雙布鞋和一張床單。
寧靜不禁用家鄉話感歎:“這邊結個婚真是簡單啊!”
虎永剛也用家鄉話迴應她:“所以,我就叫你不要看不起這地方的落後與貧窮,他們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讓我們羨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