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剛駕駛著車子,按照那中年交警的指引,沿著鄉間小道一路向北,果然沒多遠,爬上一個陡坡,就上了獨庫公路。
再前行大約40公裏,就到達了“天山神秘大峽穀”景區。
【畫虎成貓按:新疆另外還有一處天山大峽穀,位於烏魯木齊市板房溝鄉燈草溝村闌旅基地。】
此處的天山神秘大峽穀,又被稱為庫車大峽穀、克孜利亞大峽穀,是“中國十大最美峽穀”之一,還有“克孜利亞”勝景的美譽。
這個景區意想不到的有個好處,停車場免費停車,門票也隻有36元\/人。
虎永剛幾人購票進入,看到景區導覽圖可以知道,天山神秘大峽穀近似弧形,呈南北走向,開口處稍彎向東南,末端微向東北彎曲,由主穀和七條支穀組成,全長5000多米。
大峽穀的穀端至穀口處,自然落差200米以上,穀底最寬53米,最窄處0.4米,僅容一人低頭彎軀側身通過。
穀側奇峰嶙峋,爭相崛起;峰巒疊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蘊其意。
穀內蜿蜒曲折,峰迴路轉;步步有景,舉目成趣;泉水叮咚,鳥叫蟬鳴,寒暑不浸,遊人稱絕。
整個大峽穀猶如一條“尾震天山頭,口飲庫河流(開口於庫車河),曲身九十九”的巨龍,劈山而臥,唿風喚雨,神秘莫測。
大峽穀區域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海拔2048米,而組成峽穀的奇峰群山皆由赭色的泥質沙岩構成。
這種沙岩,在當地維吾爾語中,叫做“克孜利亞”,意思是“紅色的山崖”。
這龐大的紅色山體群,形成於距今1.4億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堊紀,曆經億萬年的風剝雨蝕,洪流衝刷,形成縱橫交錯,層疊有序的壟脊與溝槽。
遠看這些山峰,如詩如畫,狀若“布達拉宮”,仙天瓊閣;近瞧若人似物,如夢似幻,惟妙惟肖,神韻萬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歎!
走進穀口,不遠處就是三座壯觀的山體,分別叫做乃頭山、麗人山和佛麵山。
尤其是那佛麵山上,分布有“長鼻將軍鎮穀門”、“天王托塔”、“狗熊背子攀頂峰”,以及應有盡有的天兵天將影像,恰如一幅壯觀的天宮畫卷。
據當地人說,若是在夕陽斜射,或者朝霞映山之時,登上這山頂極目遠眺,入眼一片色豔紅天,大有“不是火焰山,勝似火焰山”之奇感。
隻是看過了幾處大峽穀的虎永剛幾人,都覺得此處也不過如此。
正所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看過了溫宿大峽穀,再看這天山神秘大峽穀,就明白了為什麽會有“溫宿過後不看峽穀”的道理。
就好比,宴席上硬菜為何要到最後才上。
若是先吃了山珍海味,再去品嚐尋常佳肴,就會覺得寡淡無味了。
幾人深入峽穀一公裏,倒發現了一處令人稱奇的千佛洞遺址。
那是在離地高約35米的崖壁上的一個山洞,號稱“秘洞秘窟隱千佛”。
據介紹,此洞窟開鑿於盛唐時期,至今尚有壁畫丹青遺留。
就其文字記載和繪畫藝術而言,在古西域地區已發現的300多座佛教石窟中,絕無僅有,實屬罕見。
這個千佛洞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
那是在1999年的秋天,當地一個名叫毛吐地的維吾爾族青年,在上山采草藥時,無意間摸進大峽穀。
當他登上洞窟右側的半山腰時,突然雷鳴電閃,驟降大雨。
就在他進退兩難之際,無意間發現左側不遠處的峰崖上,有一個洞窟。
為了躲避雷陣雨,他小心翼翼地向洞口靠近。
出乎意料的是,當他鑽進洞內環視四壁,竟發現這是一個從未聽聞過的千佛洞。
當時,洞口堆積了不少泥土,顯然是被封閉了多年。
由於此地屬庫車縣阿艾鄉所轄,所以現在命名為“阿艾石窟”。
這一千佛洞的發現,也從此拉開了神秘大峽穀開門納客的序幕。
後經有關專家考證,該石窟始建於公元8世紀,距今1300多年前的盛唐中期,坐北朝南,窟門偏東37°,南北長4.6米,寬3.5米,麵積為16平方米。
石窟內,除正麵洞壁上中堂式壁畫的泥土,有少許殘缺之外,左右兩側佛像壁畫麵—“十六觀”,均保存完好。
【畫虎成貓按:所謂“十六觀”,是指《觀無量壽佛經》中描述的十六種修行方法,這些方法幫助修行者通過觀想來達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十六觀”分別為,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金像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普想觀、雜想觀、上輩觀、中輩觀和下輩觀。】
在整個壁畫的條幅中,共有漢文墨書榜題,以及龜茲文題記23處,詳細書寫著某佛供養人的姓名,如申令光、李光暉、寇俊男、寇庭俊及彭、梁、趙等中原漢人姓氏,這就充分體現出漢文與龜茲文的早期融合。
在公元10世紀後,佛教衰亡的曆史過程中,“阿艾石窟”由於地處人跡罕至的大峽穀懸崖上,不易攀登,受到人為的破壞程度較輕,所以這個石窟內的佛像壁畫,仍保留著原始構圖的細密,色彩絢麗,形象逼真,端正華貴的特色,其繪圖藝術可與同時代的敦煌石窟壁畫像媲美。
虎永剛幾人從千佛洞下來,又轉了一會兒,興致闌珊,就往迴走,卻聽到一個導遊在給遊客們講解,為何這庫車大峽穀會被冠以“神秘”之名。
原因是這大峽穀之內,有著令人不寒而栗的陰聲與怪氣。
就在這千佛洞峰體腳下,青龍潭及幽靈穀等穀底一帶,在拂曉或晚間,有時會從穀底突然升起一團如煙似霧的白氣,沿山體繚繞移動,呈“之”字形蜿蜒騰空;
有時又突然會從地下,冒出一個狀如八卦圖的霧狀陰陽球體,沿崖壁滾動上升,消失在峰體之中。
在神犬守穀景點下的半山坡或千佛洞的懸梯及高層台階上,乃至峽穀內的客棧裏,有時會聆聽到穀底處,有行人般“擦擦”的腳步聲或敲門聲。
而當人們定睛細看時,卻是聲、人皆無。
此時此刻,即便是飽經風霜的入穀探秘探險者,也會毛骨悚然,驚恐失色。
更為甚者,如果傍晚隻身漫步在峭壁摩天、陰森幽暗、陰風慘慘的幽靈穀內,偶爾會聽到震撼群山,古怪驚魄的空穀巨響,勢如雄獅狂吼、地震山撼,令人大有山崩地裂之恐懼。
再前行大約40公裏,就到達了“天山神秘大峽穀”景區。
【畫虎成貓按:新疆另外還有一處天山大峽穀,位於烏魯木齊市板房溝鄉燈草溝村闌旅基地。】
此處的天山神秘大峽穀,又被稱為庫車大峽穀、克孜利亞大峽穀,是“中國十大最美峽穀”之一,還有“克孜利亞”勝景的美譽。
這個景區意想不到的有個好處,停車場免費停車,門票也隻有36元\/人。
虎永剛幾人購票進入,看到景區導覽圖可以知道,天山神秘大峽穀近似弧形,呈南北走向,開口處稍彎向東南,末端微向東北彎曲,由主穀和七條支穀組成,全長5000多米。
大峽穀的穀端至穀口處,自然落差200米以上,穀底最寬53米,最窄處0.4米,僅容一人低頭彎軀側身通過。
穀側奇峰嶙峋,爭相崛起;峰巒疊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蘊其意。
穀內蜿蜒曲折,峰迴路轉;步步有景,舉目成趣;泉水叮咚,鳥叫蟬鳴,寒暑不浸,遊人稱絕。
整個大峽穀猶如一條“尾震天山頭,口飲庫河流(開口於庫車河),曲身九十九”的巨龍,劈山而臥,唿風喚雨,神秘莫測。
大峽穀區域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海拔2048米,而組成峽穀的奇峰群山皆由赭色的泥質沙岩構成。
這種沙岩,在當地維吾爾語中,叫做“克孜利亞”,意思是“紅色的山崖”。
這龐大的紅色山體群,形成於距今1.4億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堊紀,曆經億萬年的風剝雨蝕,洪流衝刷,形成縱橫交錯,層疊有序的壟脊與溝槽。
遠看這些山峰,如詩如畫,狀若“布達拉宮”,仙天瓊閣;近瞧若人似物,如夢似幻,惟妙惟肖,神韻萬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歎!
走進穀口,不遠處就是三座壯觀的山體,分別叫做乃頭山、麗人山和佛麵山。
尤其是那佛麵山上,分布有“長鼻將軍鎮穀門”、“天王托塔”、“狗熊背子攀頂峰”,以及應有盡有的天兵天將影像,恰如一幅壯觀的天宮畫卷。
據當地人說,若是在夕陽斜射,或者朝霞映山之時,登上這山頂極目遠眺,入眼一片色豔紅天,大有“不是火焰山,勝似火焰山”之奇感。
隻是看過了幾處大峽穀的虎永剛幾人,都覺得此處也不過如此。
正所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看過了溫宿大峽穀,再看這天山神秘大峽穀,就明白了為什麽會有“溫宿過後不看峽穀”的道理。
就好比,宴席上硬菜為何要到最後才上。
若是先吃了山珍海味,再去品嚐尋常佳肴,就會覺得寡淡無味了。
幾人深入峽穀一公裏,倒發現了一處令人稱奇的千佛洞遺址。
那是在離地高約35米的崖壁上的一個山洞,號稱“秘洞秘窟隱千佛”。
據介紹,此洞窟開鑿於盛唐時期,至今尚有壁畫丹青遺留。
就其文字記載和繪畫藝術而言,在古西域地區已發現的300多座佛教石窟中,絕無僅有,實屬罕見。
這個千佛洞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
那是在1999年的秋天,當地一個名叫毛吐地的維吾爾族青年,在上山采草藥時,無意間摸進大峽穀。
當他登上洞窟右側的半山腰時,突然雷鳴電閃,驟降大雨。
就在他進退兩難之際,無意間發現左側不遠處的峰崖上,有一個洞窟。
為了躲避雷陣雨,他小心翼翼地向洞口靠近。
出乎意料的是,當他鑽進洞內環視四壁,竟發現這是一個從未聽聞過的千佛洞。
當時,洞口堆積了不少泥土,顯然是被封閉了多年。
由於此地屬庫車縣阿艾鄉所轄,所以現在命名為“阿艾石窟”。
這一千佛洞的發現,也從此拉開了神秘大峽穀開門納客的序幕。
後經有關專家考證,該石窟始建於公元8世紀,距今1300多年前的盛唐中期,坐北朝南,窟門偏東37°,南北長4.6米,寬3.5米,麵積為16平方米。
石窟內,除正麵洞壁上中堂式壁畫的泥土,有少許殘缺之外,左右兩側佛像壁畫麵—“十六觀”,均保存完好。
【畫虎成貓按:所謂“十六觀”,是指《觀無量壽佛經》中描述的十六種修行方法,這些方法幫助修行者通過觀想來達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十六觀”分別為,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金像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普想觀、雜想觀、上輩觀、中輩觀和下輩觀。】
在整個壁畫的條幅中,共有漢文墨書榜題,以及龜茲文題記23處,詳細書寫著某佛供養人的姓名,如申令光、李光暉、寇俊男、寇庭俊及彭、梁、趙等中原漢人姓氏,這就充分體現出漢文與龜茲文的早期融合。
在公元10世紀後,佛教衰亡的曆史過程中,“阿艾石窟”由於地處人跡罕至的大峽穀懸崖上,不易攀登,受到人為的破壞程度較輕,所以這個石窟內的佛像壁畫,仍保留著原始構圖的細密,色彩絢麗,形象逼真,端正華貴的特色,其繪圖藝術可與同時代的敦煌石窟壁畫像媲美。
虎永剛幾人從千佛洞下來,又轉了一會兒,興致闌珊,就往迴走,卻聽到一個導遊在給遊客們講解,為何這庫車大峽穀會被冠以“神秘”之名。
原因是這大峽穀之內,有著令人不寒而栗的陰聲與怪氣。
就在這千佛洞峰體腳下,青龍潭及幽靈穀等穀底一帶,在拂曉或晚間,有時會從穀底突然升起一團如煙似霧的白氣,沿山體繚繞移動,呈“之”字形蜿蜒騰空;
有時又突然會從地下,冒出一個狀如八卦圖的霧狀陰陽球體,沿崖壁滾動上升,消失在峰體之中。
在神犬守穀景點下的半山坡或千佛洞的懸梯及高層台階上,乃至峽穀內的客棧裏,有時會聆聽到穀底處,有行人般“擦擦”的腳步聲或敲門聲。
而當人們定睛細看時,卻是聲、人皆無。
此時此刻,即便是飽經風霜的入穀探秘探險者,也會毛骨悚然,驚恐失色。
更為甚者,如果傍晚隻身漫步在峭壁摩天、陰森幽暗、陰風慘慘的幽靈穀內,偶爾會聽到震撼群山,古怪驚魄的空穀巨響,勢如雄獅狂吼、地震山撼,令人大有山崩地裂之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