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莫爾寺佛塔出來,劉偉民就說,疏附這裏的景點沒什麽看頭,不如早點前往下一站。
虎永剛和寧靜都沒有意見。
沿著314國道往北10多公裏後,迴到喀什郊外。
車子沒有進市區,直接轉向西北方向,到喀如勒之後,又沿306省道者向西行,前往這天的午餐地點——烏恰縣城。
烏恰,是柯爾克孜語“烏魯克恰提”的簡稱,意思是“大山溝分岔口”,因為克孜勒河穀在此地分岔成三道溝而得名。
而烏恰縣城是中國最西部的城市!
此處與東部沿海地區有四個小時的時差,也是中國太陽落山最晚的城市。
在烏恰縣城的街口,虎永剛看到很多騎著馬的雕塑,就把車靠過去停下。
眾人下車,看到旁邊的介紹才知道,這個群體雕塑就是烏恰著名的《瑪納斯》史詩40勇士雕像。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而《瑪納斯》是整部史詩的統稱,也是柯爾克孜族第一部史詩的名稱和主人公的名字。
整部史詩主要描寫了英雄瑪納斯,及其七代子孫前仆後繼,率領柯爾克孜人與外來侵略者和各種邪惡勢力進行鬥爭的事跡。
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瑪納斯》由千年來在民間傳唱,發展到走向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巔峰,成為我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之一。
2006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文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
眼前的雕塑群有瑪納斯、巴卡伊、阿勒曼別特及《瑪納斯》史詩中部分英雄勇士共40名代表的雕塑。
這些勇士分別來自不同民族和部落,生動描述了這個英雄群體為懷上家鄉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熱情謳歌了柯爾克孜人頑強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團結一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
看完了雕塑,虎永剛驅車進入烏恰縣城。
縣城很小,海拔2100多米,三麵高山環繞。不過建設得不錯,街道寬闊。幹淨整潔,環境挺好,就是沒有多少行人和車輛。
據說現在的這座縣城是重建的,因為烏恰縣地處強震帶,地殼活動較為活躍。
1985年,此處發生過7.4級的大地震,6公裏外的老縣城全部被毀,這座縣城是重建後整體搬遷的。
整個烏恰縣隻有5萬多人口,而柯爾克孜族人就占了70%以上,所以,虎永剛他們的午餐,找的是一家柯爾克孜族特色的餐館,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這家餐館的特色,確實讓他們眼前一亮,有幾樣菜是他們之前沒有吃過的。
手抓羊排、烤魚這些就不必說了,新疆的餐桌上好像離不了。
值得一提的有幾樣:
其一,涼拌荊芥。
荊芥,又叫“假蘇”,開穗塔狀白花,唇葉,伴有細軟微毛,外形如羅勒,氣味似薄荷。
如果說,湖南人離不開辣椒,江西人離不開藜蒿,湖北人離不開紅菜薹,那麽河南人一定離不開“荊芥”。
而虎永剛幾人,這都是第一次見到,還是在新疆見到,更是第一次吃。它的口感清爽,有一點草藥的味道,加上了皮牙子一起涼拌,更增添了一股特別的風味。
其二,菌菇炒辣子雞。
這家用的菌菇叫“阿魏菇”,又名阿魏側耳、阿魏蘑,是幹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走尋常路,在蘑菇家族裏算是特立獨行,喜幹旱,長在戈壁上,是烏恰縣特有的珍稀食用菌。
本地人散養的土雞,再放入阿魏菇一炒,雞肉香和菌香融合,鮮嫩可口,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
餐館老板說,他家還有一個特色菜—蒸槐花,不過今日沒有。
眾人皆笑,沒有你拿出來說什麽?存心吊胃口嗎?
虎永剛到後麵上洗手間的時候,發現這家餐館的炊具很有特色,基本上都是銅製品,銅鍋、銅壺、銅盆等一應俱全。
另外他們廚房裏沒有案板,擀麵條的時候,就在炕上鋪一塊布單,將一塊長約1米、寬約20厘米的木板,放在布單上代替案板。
和往常一樣,虎永剛問了一下餐館老板,烏恰縣有什麽好玩的。
然,這位老板不同於疏附縣那位,不僅沒有介紹,還用他極不標準的普通話嘟囔了一句,這裏都是荒漠大山,沒什麽好玩的。
看來他是待厭煩了。
而旅行不就是從自己待厭煩的地方,到別人待厭煩的地方去嗎?
沒有辦法,就問度娘吧。
問過之後,發現烏恰還是有幾處值得一玩的。
幾人商量了一下,確定先去吉根鄉,那裏被稱為西極。
小劉娜非常興奮,聽說過南極、北極,還沒聽說過西極呢,趕緊出發吧。
車子沿著306省道一路向西,80多公裏後,路邊出現了一座大型的觀景台,上寫“兩山交匯”。
旁邊還矗立了一塊高大的假山石,上麵寫著:“新疆克州烏恰 天山昆侖山交匯地貌。”
原來此處有天山與昆侖山交匯處。
站在觀景台三角形的了望口,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座山脈的不同顏色和地形特征。
一邊是天山山脈,呈駝色,東西走向,分隔準葛爾、塔裏木兩大盆地;
另一邊為“萬山之祖”的昆侖山脈,呈黛色,蜿蜒屹立於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
交匯處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大片,氣勢磅礴!
駝色與黛色交相輝映,色彩斑斕,可謂是驚人絕美,風景如畫,堪稱世界級奇觀!
再往前走不遠,公路邊出現一個寫著“古海遺址貝殼山”的標牌。
眾人都很奇怪,難道這裏曾是滄海?
再問度娘,方知這貝殼山,海拔3300米,由始新世中期的淺海相牡蠣化石構成,揭示了塔裏木盆地西部在4600萬年前確實是海洋的曆史。
那時,這裏氣候溫暖,水體清澈,豐富的海洋生物如牡蠣等繁衍生息,形成了厚厚的貝殼層。
隨著海水逐漸退出,天山和昆侖山的隆升,這些貝殼層逐漸出露,形成了今天的貝殼山。
幾人看這貝殼山,平地而算並沒有多高,就攀登一探究竟。
走在山路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貝殼與鹽堿泥沙凝結,層層疊疊,千姿百態。
貝殼的輪廓、紋路清晰可辨,仿佛每一層都記錄著曆史的變遷。
站在山頂,可以深刻感受到地殼運動造成的海陸變遷,體驗到時間的痕跡和自然的魅力……
虎永剛和寧靜都沒有意見。
沿著314國道往北10多公裏後,迴到喀什郊外。
車子沒有進市區,直接轉向西北方向,到喀如勒之後,又沿306省道者向西行,前往這天的午餐地點——烏恰縣城。
烏恰,是柯爾克孜語“烏魯克恰提”的簡稱,意思是“大山溝分岔口”,因為克孜勒河穀在此地分岔成三道溝而得名。
而烏恰縣城是中國最西部的城市!
此處與東部沿海地區有四個小時的時差,也是中國太陽落山最晚的城市。
在烏恰縣城的街口,虎永剛看到很多騎著馬的雕塑,就把車靠過去停下。
眾人下車,看到旁邊的介紹才知道,這個群體雕塑就是烏恰著名的《瑪納斯》史詩40勇士雕像。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而《瑪納斯》是整部史詩的統稱,也是柯爾克孜族第一部史詩的名稱和主人公的名字。
整部史詩主要描寫了英雄瑪納斯,及其七代子孫前仆後繼,率領柯爾克孜人與外來侵略者和各種邪惡勢力進行鬥爭的事跡。
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瑪納斯》由千年來在民間傳唱,發展到走向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巔峰,成為我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之一。
2006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文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
眼前的雕塑群有瑪納斯、巴卡伊、阿勒曼別特及《瑪納斯》史詩中部分英雄勇士共40名代表的雕塑。
這些勇士分別來自不同民族和部落,生動描述了這個英雄群體為懷上家鄉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熱情謳歌了柯爾克孜人頑強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團結一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
看完了雕塑,虎永剛驅車進入烏恰縣城。
縣城很小,海拔2100多米,三麵高山環繞。不過建設得不錯,街道寬闊。幹淨整潔,環境挺好,就是沒有多少行人和車輛。
據說現在的這座縣城是重建的,因為烏恰縣地處強震帶,地殼活動較為活躍。
1985年,此處發生過7.4級的大地震,6公裏外的老縣城全部被毀,這座縣城是重建後整體搬遷的。
整個烏恰縣隻有5萬多人口,而柯爾克孜族人就占了70%以上,所以,虎永剛他們的午餐,找的是一家柯爾克孜族特色的餐館,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這家餐館的特色,確實讓他們眼前一亮,有幾樣菜是他們之前沒有吃過的。
手抓羊排、烤魚這些就不必說了,新疆的餐桌上好像離不了。
值得一提的有幾樣:
其一,涼拌荊芥。
荊芥,又叫“假蘇”,開穗塔狀白花,唇葉,伴有細軟微毛,外形如羅勒,氣味似薄荷。
如果說,湖南人離不開辣椒,江西人離不開藜蒿,湖北人離不開紅菜薹,那麽河南人一定離不開“荊芥”。
而虎永剛幾人,這都是第一次見到,還是在新疆見到,更是第一次吃。它的口感清爽,有一點草藥的味道,加上了皮牙子一起涼拌,更增添了一股特別的風味。
其二,菌菇炒辣子雞。
這家用的菌菇叫“阿魏菇”,又名阿魏側耳、阿魏蘑,是幹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走尋常路,在蘑菇家族裏算是特立獨行,喜幹旱,長在戈壁上,是烏恰縣特有的珍稀食用菌。
本地人散養的土雞,再放入阿魏菇一炒,雞肉香和菌香融合,鮮嫩可口,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
餐館老板說,他家還有一個特色菜—蒸槐花,不過今日沒有。
眾人皆笑,沒有你拿出來說什麽?存心吊胃口嗎?
虎永剛到後麵上洗手間的時候,發現這家餐館的炊具很有特色,基本上都是銅製品,銅鍋、銅壺、銅盆等一應俱全。
另外他們廚房裏沒有案板,擀麵條的時候,就在炕上鋪一塊布單,將一塊長約1米、寬約20厘米的木板,放在布單上代替案板。
和往常一樣,虎永剛問了一下餐館老板,烏恰縣有什麽好玩的。
然,這位老板不同於疏附縣那位,不僅沒有介紹,還用他極不標準的普通話嘟囔了一句,這裏都是荒漠大山,沒什麽好玩的。
看來他是待厭煩了。
而旅行不就是從自己待厭煩的地方,到別人待厭煩的地方去嗎?
沒有辦法,就問度娘吧。
問過之後,發現烏恰還是有幾處值得一玩的。
幾人商量了一下,確定先去吉根鄉,那裏被稱為西極。
小劉娜非常興奮,聽說過南極、北極,還沒聽說過西極呢,趕緊出發吧。
車子沿著306省道一路向西,80多公裏後,路邊出現了一座大型的觀景台,上寫“兩山交匯”。
旁邊還矗立了一塊高大的假山石,上麵寫著:“新疆克州烏恰 天山昆侖山交匯地貌。”
原來此處有天山與昆侖山交匯處。
站在觀景台三角形的了望口,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座山脈的不同顏色和地形特征。
一邊是天山山脈,呈駝色,東西走向,分隔準葛爾、塔裏木兩大盆地;
另一邊為“萬山之祖”的昆侖山脈,呈黛色,蜿蜒屹立於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
交匯處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大片,氣勢磅礴!
駝色與黛色交相輝映,色彩斑斕,可謂是驚人絕美,風景如畫,堪稱世界級奇觀!
再往前走不遠,公路邊出現一個寫著“古海遺址貝殼山”的標牌。
眾人都很奇怪,難道這裏曾是滄海?
再問度娘,方知這貝殼山,海拔3300米,由始新世中期的淺海相牡蠣化石構成,揭示了塔裏木盆地西部在4600萬年前確實是海洋的曆史。
那時,這裏氣候溫暖,水體清澈,豐富的海洋生物如牡蠣等繁衍生息,形成了厚厚的貝殼層。
隨著海水逐漸退出,天山和昆侖山的隆升,這些貝殼層逐漸出露,形成了今天的貝殼山。
幾人看這貝殼山,平地而算並沒有多高,就攀登一探究竟。
走在山路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貝殼與鹽堿泥沙凝結,層層疊疊,千姿百態。
貝殼的輪廓、紋路清晰可辨,仿佛每一層都記錄著曆史的變遷。
站在山頂,可以深刻感受到地殼運動造成的海陸變遷,體驗到時間的痕跡和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