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座寺廟與曲德寺僅一牆相隔, 名為“卓瑪拉康”。
該寺坐北朝南,麵積不大,總共約為200平方米,為兩層建築,建成“卓瑪拉康”之前,隻是貢塘王城內的一座殿堂,意思為“度母神殿”。
卓瑪拉康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它的布局非常完整,由門庭、中庭及後殿三部分組成。
它門庭的門道開於南麵主建築牆體,約有2米寬。
門前有兩個門柱,柱體用土坯、石塊砌築而成方形。
進入門庭,可看見中部放置的用石條圈成的大水缸一口,形狀略呈橢圓形。有外敵入侵時,寺內僧眾可將水缸貯滿飲用水,固守抵禦。
門庭之後為中庭,現存簷柱14根,分3排排列,前排6柱,中排及後排各4柱。
中庭中央是一處20多平方米的露天小庭院,兩側各有一處配殿,內有寧瑪派的護法神像等壁畫殘跡,從黑紅相間的顏色中可隱約辨識出蓮花生、釋迦牟尼及度母像等。
這是因為卓瑪拉康當時被龔塘王城用作為存放草料的倉庫,所以才能保存一些壁畫的殘跡,寺院其它大部分的壁畫已經不複存在。
最北端為卓瑪拉康的正殿。門開於南麵,其兩側立有簷柱一排共8柱,左右各4柱。
包括簷柱在內,正殿現存立柱共24柱,進深3間,麵寬7間,麵積約為60多平方米。
其北壁的東段及東壁麵繪有壁畫,但已模糊不清,無法辦識。
步入正殿殿堂,最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是殿堂內的木構建築中的雕刻圖案。
這也是遺址中最具有文物與藝術價值的精華所在,主要集中於中庭庭院的簷柱四周以及後殿的門樘與梁柱一帶。
中庭中央四柱的替木上,雕刻了一圈護法獅子,獅子的造型與拉薩大昭寺中央一層中心殿堂內的木獅相似,都是呲牙咧嘴、四肢卷伏、鬃毛倒豎。
令人歎為觀止的是,這些獅子雕刻得非常細致,居然還分為雄雌,雄性獅子下身雕有凸出的生殖器。
中庭、庭院簷柱的頂端,穿插著月梁,梁上木雕刻有卷草、蓮花紋樣,簷柱下承接木柱,柱頭上的十字型替木、下層墊木上,也都雕飾如意雲頭及圓形的連珠紋,木雕上的“八吉祥”圖案遍施彩繪,用金粉勾填。
在正殿西側一根立柱的櫨鬥上,雕刻有一位腰掛大刀的武士,其身軀朝右傾,身穿對襟長袍,係腰帶,頭戴一頂兜鍪,上有翻轉上翹的護耳。
這種武士形象明顯不同於衛藏其他地區,而是帶有濃厚的藏北草原氣息。
後殿殿門的門楣共有5重,從柱頭、櫨鬥到闌額之上,也都有精美雕刻。
門樘上伸出的橡頭,都雕刻成圓渾的護法獅子,正中的一根櫞上雕刻出一隻展翅傲立的大鵬神鳥—“穹”。
闌額與普柏枋之上,雕出以卷草紋樣分隔開的上、下兩層數尊小佛像。
小佛像的衣飾、姿態各不相同,紋飾細膩,刻工精致。
木柱的鬥部,也雕刻出豐富多彩的裝飾圖案。
鬥部下方雕刻有兩重仰蓮,蓮瓣豐碩肥大。
柱鬥中央是一尊尊造型生動的佛像,有的頭戴蓮花高冠,坐於台之上,佩大耳環,戴項飾,雙手持如意法寶,體態豐滿;
有的盤腿坐於蓮台,身軀自然扭曲,細腰豐臀。
佛像兩側雕刻著流暢舒展、變化自由的卷葉紋和寶相花紋等作為映襯,顯得格外婀娜嬌豔。
那記者接著講了一個流傳在西藏考古界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有位文物界的老同誌,在考察卓瑪拉康時,麵對如此精美的古代木雕激動不已,連連讚歎:“我在西藏幹了這麽多年的文物考古,還沒有看到過這麽漂亮的寺院木雕!”
他一麵說著,一麵不停地按下手中相機的快門,搶拍了不少精彩的圖案。
等他返迴拉薩,想要去衝印這些照片時,才發現當時由於心情太激動,忘了在相機裏裝上膠卷!
那一群人聽得“哈哈”大笑。
虎永剛和寧靜兩人也是抿嘴而笑,然後悄悄地離開了。
畢竟人家是專業的內行,自己這個外行看看熱鬧就該走了。
很快車子就到了宗噶鎮,虎永剛問寧靜,“想不想到縣城裏麵轉轉?”
寧靜想了一下,說道:“還是不進去了吧,這裏的城市大同小異,沒什麽特別之處。”
“對!風景在路上!”虎永剛笑道。
車子穿過了宗噶鎮,前行大約四公裏,寧靜忽然指著一塊路牌問道:“老公,‘大唐天竺使出銘’,什麽意思啊?這裏有銘文?”
“奇怪就去看看吧,反正看指示也不遠。”虎永剛說著就轉向了剪頭指向的方向——阿瓦呷英山嘴。
路倒是不遠,但車子不能直接到達。
站在路邊就可以看到,阿瓦呷英山的石壁上好像刻有銘文,但下麵有水渠和小河。
好在也就幾十米的距離,兩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過去,果然看到崖壁上有字。
崖壁大約有1.5米寬被磨平,離地約5米。
上麵的字是陰刻,有字的平麵大約寬80厘米,因為下部被破壞(虎永剛猜測是當地村民炸山挖渠所致),高僅剩50厘米左右。
石壁上的字麵,用陰線細刻方框間隔,就像是一個個見方4厘米的方格,每個格子裏麵刻了一個2厘米見方的楷體字。
上麵的字密密麻麻,估計有20多行、300來字,但因多年風華,侵蝕嚴重,許多字已模糊不清,但頂上用隸篆所題的“大唐天竺使出銘”7個大點的字,卻看得清清楚楚。
再從文中“大唐顯慶三年”的年號來看,這應該是唐朝時期的人所刻。
虎永剛連猜帶蒙地從現存的銘文中,看出了大概的意思:
大唐顯慶三年六月,大唐國勢強盛,高宗皇帝繼承太宗皇帝所開創的宏偉功業,一統天下之威。
教化所致,達於四海。故派遣使節左曉衛長使王玄策等選關內良家之子數人,經過一年多的艱難跋涉,越雪山,過棧道,經小羊同之西出使天竺,因感征程多艱辛,邊境風光之壯美,聯想到東漢破匈奴於稽落山之後,尚有刻石勒功,記漢威德之舉,而此行動倍於往,更當於此建碑刻銘,以記功德。
“原來這記述的是唐代使節王玄策出使天竺,途中經過吉隆的過程啊。”虎永剛恍然大悟。
寧靜說:“我知道你喜歡文言文,把它拍下來,迴去慢慢研究吧。”
“我研究它幹嘛?我隻要知道這是一塊唐碑也就可以了。”虎永剛笑道,“咬文嚼字,琢磨推敲,那是專家們的事情。”
往迴走的時候,他又自言自語道:“這王玄策的名字,怎麽這麽熟悉呢?”……
該寺坐北朝南,麵積不大,總共約為200平方米,為兩層建築,建成“卓瑪拉康”之前,隻是貢塘王城內的一座殿堂,意思為“度母神殿”。
卓瑪拉康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它的布局非常完整,由門庭、中庭及後殿三部分組成。
它門庭的門道開於南麵主建築牆體,約有2米寬。
門前有兩個門柱,柱體用土坯、石塊砌築而成方形。
進入門庭,可看見中部放置的用石條圈成的大水缸一口,形狀略呈橢圓形。有外敵入侵時,寺內僧眾可將水缸貯滿飲用水,固守抵禦。
門庭之後為中庭,現存簷柱14根,分3排排列,前排6柱,中排及後排各4柱。
中庭中央是一處20多平方米的露天小庭院,兩側各有一處配殿,內有寧瑪派的護法神像等壁畫殘跡,從黑紅相間的顏色中可隱約辨識出蓮花生、釋迦牟尼及度母像等。
這是因為卓瑪拉康當時被龔塘王城用作為存放草料的倉庫,所以才能保存一些壁畫的殘跡,寺院其它大部分的壁畫已經不複存在。
最北端為卓瑪拉康的正殿。門開於南麵,其兩側立有簷柱一排共8柱,左右各4柱。
包括簷柱在內,正殿現存立柱共24柱,進深3間,麵寬7間,麵積約為60多平方米。
其北壁的東段及東壁麵繪有壁畫,但已模糊不清,無法辦識。
步入正殿殿堂,最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是殿堂內的木構建築中的雕刻圖案。
這也是遺址中最具有文物與藝術價值的精華所在,主要集中於中庭庭院的簷柱四周以及後殿的門樘與梁柱一帶。
中庭中央四柱的替木上,雕刻了一圈護法獅子,獅子的造型與拉薩大昭寺中央一層中心殿堂內的木獅相似,都是呲牙咧嘴、四肢卷伏、鬃毛倒豎。
令人歎為觀止的是,這些獅子雕刻得非常細致,居然還分為雄雌,雄性獅子下身雕有凸出的生殖器。
中庭、庭院簷柱的頂端,穿插著月梁,梁上木雕刻有卷草、蓮花紋樣,簷柱下承接木柱,柱頭上的十字型替木、下層墊木上,也都雕飾如意雲頭及圓形的連珠紋,木雕上的“八吉祥”圖案遍施彩繪,用金粉勾填。
在正殿西側一根立柱的櫨鬥上,雕刻有一位腰掛大刀的武士,其身軀朝右傾,身穿對襟長袍,係腰帶,頭戴一頂兜鍪,上有翻轉上翹的護耳。
這種武士形象明顯不同於衛藏其他地區,而是帶有濃厚的藏北草原氣息。
後殿殿門的門楣共有5重,從柱頭、櫨鬥到闌額之上,也都有精美雕刻。
門樘上伸出的橡頭,都雕刻成圓渾的護法獅子,正中的一根櫞上雕刻出一隻展翅傲立的大鵬神鳥—“穹”。
闌額與普柏枋之上,雕出以卷草紋樣分隔開的上、下兩層數尊小佛像。
小佛像的衣飾、姿態各不相同,紋飾細膩,刻工精致。
木柱的鬥部,也雕刻出豐富多彩的裝飾圖案。
鬥部下方雕刻有兩重仰蓮,蓮瓣豐碩肥大。
柱鬥中央是一尊尊造型生動的佛像,有的頭戴蓮花高冠,坐於台之上,佩大耳環,戴項飾,雙手持如意法寶,體態豐滿;
有的盤腿坐於蓮台,身軀自然扭曲,細腰豐臀。
佛像兩側雕刻著流暢舒展、變化自由的卷葉紋和寶相花紋等作為映襯,顯得格外婀娜嬌豔。
那記者接著講了一個流傳在西藏考古界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有位文物界的老同誌,在考察卓瑪拉康時,麵對如此精美的古代木雕激動不已,連連讚歎:“我在西藏幹了這麽多年的文物考古,還沒有看到過這麽漂亮的寺院木雕!”
他一麵說著,一麵不停地按下手中相機的快門,搶拍了不少精彩的圖案。
等他返迴拉薩,想要去衝印這些照片時,才發現當時由於心情太激動,忘了在相機裏裝上膠卷!
那一群人聽得“哈哈”大笑。
虎永剛和寧靜兩人也是抿嘴而笑,然後悄悄地離開了。
畢竟人家是專業的內行,自己這個外行看看熱鬧就該走了。
很快車子就到了宗噶鎮,虎永剛問寧靜,“想不想到縣城裏麵轉轉?”
寧靜想了一下,說道:“還是不進去了吧,這裏的城市大同小異,沒什麽特別之處。”
“對!風景在路上!”虎永剛笑道。
車子穿過了宗噶鎮,前行大約四公裏,寧靜忽然指著一塊路牌問道:“老公,‘大唐天竺使出銘’,什麽意思啊?這裏有銘文?”
“奇怪就去看看吧,反正看指示也不遠。”虎永剛說著就轉向了剪頭指向的方向——阿瓦呷英山嘴。
路倒是不遠,但車子不能直接到達。
站在路邊就可以看到,阿瓦呷英山的石壁上好像刻有銘文,但下麵有水渠和小河。
好在也就幾十米的距離,兩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過去,果然看到崖壁上有字。
崖壁大約有1.5米寬被磨平,離地約5米。
上麵的字是陰刻,有字的平麵大約寬80厘米,因為下部被破壞(虎永剛猜測是當地村民炸山挖渠所致),高僅剩50厘米左右。
石壁上的字麵,用陰線細刻方框間隔,就像是一個個見方4厘米的方格,每個格子裏麵刻了一個2厘米見方的楷體字。
上麵的字密密麻麻,估計有20多行、300來字,但因多年風華,侵蝕嚴重,許多字已模糊不清,但頂上用隸篆所題的“大唐天竺使出銘”7個大點的字,卻看得清清楚楚。
再從文中“大唐顯慶三年”的年號來看,這應該是唐朝時期的人所刻。
虎永剛連猜帶蒙地從現存的銘文中,看出了大概的意思:
大唐顯慶三年六月,大唐國勢強盛,高宗皇帝繼承太宗皇帝所開創的宏偉功業,一統天下之威。
教化所致,達於四海。故派遣使節左曉衛長使王玄策等選關內良家之子數人,經過一年多的艱難跋涉,越雪山,過棧道,經小羊同之西出使天竺,因感征程多艱辛,邊境風光之壯美,聯想到東漢破匈奴於稽落山之後,尚有刻石勒功,記漢威德之舉,而此行動倍於往,更當於此建碑刻銘,以記功德。
“原來這記述的是唐代使節王玄策出使天竺,途中經過吉隆的過程啊。”虎永剛恍然大悟。
寧靜說:“我知道你喜歡文言文,把它拍下來,迴去慢慢研究吧。”
“我研究它幹嘛?我隻要知道這是一塊唐碑也就可以了。”虎永剛笑道,“咬文嚼字,琢磨推敲,那是專家們的事情。”
往迴走的時候,他又自言自語道:“這王玄策的名字,怎麽這麽熟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