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鶯草原,皚皚雪山,庚子八年的南詔冬日風光實乃人間仙境。
往日翠綠的草地一片蒼茫,在寒風的澆灌下變得枯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成群的牛羊聚在一處低頭吃著殘留的幹草,偶爾發出幾聲低沉的叫聲,在空蕩的草原迴蕩。
一對身穿貂裘的父女坐在草原上的稻穀堆上,靜靜地望著草原上的旖旎風光,冬日暖陽透過厚厚的雲層散發出別樣的暖意,當它掠過小女孩那白淨的麵龐時,映照出那一抹不健康的蒼白。
寒風唿嘯著掠過稻穀堆,小女孩忍不住劇烈咳嗽了起來,身邊那位長相俊逸的父親滿臉憂色,攏了攏小女孩身上的裘衣,柔聲道:“秋溪,風大了,我們該迴家了。”
名叫秋溪的小女孩倔強地搖了搖頭,纖細柔軟的手指指向那座枯黃草原,輕聲道:“小的時候聽我哥說草原有多美麗,就求他帶我來草原,他向來說話算話,答應的話從來沒有騙過我,這次也不例外……”
“爹,你說開春以後,這裏是不是會更好看?”
“一定會,到時候我和你哥哥都陪你來看,待多久都行”
小女孩苦笑一聲,“爹,小荷花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不要說傻話,爹會治好你,南陵朝的大夫治不好,我們就迴北方去治。”
小女孩抿了抿嘴,笑道:“我知足啦,爹,道士哥哥,小小哥哥……我這輩子最愛的三個人都陪在我身邊,哪怕隻剩一天,也是歡喜的,咳,咳。”
中年儒士打扮的父親將小女孩摟進懷裏,哽咽道:“閨女,爹對不起你,爹想好好補償……不能拋下我……”
說著說著這位北陵朝的大文豪,隻記得世間一切言語都無法形容此時的悲痛,泣不成聲。
小女孩眼眶泛紅,伸出小手替父親拭去淚花,眼神平靜地望向遠處的枯黃山丘,那處隱在寒霧中若隱若現的小丘小湖,倒映出兩條修長的人影。
枯瘦少年收迴視線,狠狠捂住絞痛的心髒。
身旁的青衫道士攏起袖袍,沉默了一會,道:“魔頭,是他又心疼了嗎?”
眼前這枯瘦少年正是奪去施小小身軀的天下第一大魔頭,九天。
九天吐出一股濁氣,看了一眼一同與他從禁方鐵騎大軍中突圍的年輕道士,“你有法子救他嗎?”
青衫道士百裏長生眼神透出平靜,搖了搖頭道:“沒法子,如果那位醫仙傳人的姑娘都救不了這小丫頭的話,天下沒人能救。”
九天握緊拳頭,眼神陰婺,露出兩顆尖銳虎牙,沉聲道:“不,還有辦法。”
青衫道士聽這活了百歲的大魔頭這麽說臉色登時一喜,問道:“什麽辦法?”
枯瘦少年嗓音低沉道:“去龍虎山天師府。”
“五十年前,吾從老天師那得知龍虎山有續命金丹,若取來定能治好這丫頭。”
青衫道士苦笑道:“你莫不是想闖山盜取金丹?”
枯瘦少年冷哼道:“你不也想救人,那老家夥實力不俗,吾需要你和我一起,才有勝算。”
青衫道士沉默了許久,說道:“魔頭,你為何要救這丫頭?”
九天搖了搖頭,平淡道:“不知道,我和這丫頭說來也沒認識幾天,可不知道為何如此牽動吾心,這是吾活了百歲第一次如此牽掛一個人。”
枯瘦少年伸出一隻手,瞳孔發出璀璨的光芒,輕聲道:“以吾如今的實力,闖得山去也盜不走天師府的金丹,小道士,為了這小女孩,你可願幫我?”
青衫道士望向稻穀堆那邊的小女孩,情不自禁露出了一絲微笑,第一次送她迴家的時候,她說,“小道士,要好好活下去啊”,如今百裏長生也想對她這麽說,“小丫頭,請你也好好活下去。”
青衫道士百裏長生從未想過要長生不老,可如今也想為身世苦楚的小姑娘尋出一條長生路來。
----
身為一名純粹的刀客,一直隱秘在暗處觀戰的魁梧刀客董虎自然不可能錯過這一場刀道魁首之戰,事實上,在大戰之初董虎就安頓好了師父盧斬風,獨自一人扮作一名影子斥候,混在了一線天峽穀最佳的觀戰席位,隻是隨著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刀決勝負之後,這位一品刀客才大夢初醒,終於摸清了自己和當世那兩名刀仙之間的巨大差距。
這位無情穀大弟子嘴角泛起一抹自嘲,此刻迴想起來,當初打算待那白衣刀客敗刀後,便由他董虎向那柳千秋問刀的念頭,著實幼稚得可笑,區區螢火之光,又怎可與日月爭輝?
董虎死死攥緊手中的刀,粗糙的大手止不住地發抖,猛然大踏步轉身離去,就在此時一道輕飄飄的聲音傳了過來,“老盧的嫡傳弟子,如此廢物,看到高明刀法,就嚇得連刀都握不穩了嗎?”
細聽之下,那聲音極為刻薄尖銳,隻聞其聲不見其人,顯然是用了十分高明的傳音功夫,來人內力之高深不可測,董虎心頭大凜,手中佩刀明晃晃抖落出鞘,怒道:“何方神聖敢在你董爺麵前故弄玄虛?”
那聲音越發清亮,“哼,似你這等學藝不精之徒,還不配知道老夫的名號。”
此時又有聲音襲來,卻是女子柔聲,在斷崖穀中遊蕩,極為空靈道:“裘老好風範,對付後生晚輩總這般冷嘲熱諷的。”
董虎腳尖微微向後滑動半步,目光盡頭走來一男一女,是一對長相清秀的中年夫婦,男的身材高大俊雅風流,手持雅扇,有名士風範,女的淡紫衣衫,珠玉巧嘴,手提一尾白蛇皮鞭,緊緊貼著男子的臂彎,剛才那女子嗓音便是此人發出的。
董虎握刀的手腕暗暗提起,準備先發製人,可剛想要拔刀卻被不知道哪來的一柄輕飄飄的紙傘敲擊刀鞘,五指酸麻,那中年男子瞬息已掠至董虎身前,提起江南製式的風水折扇巧用內勁,便壓製得他拔刀不得。
儒士男子右手疾揚,收迴折扇,笑道:“後生,在下奉勸你一句,別拔刀,我們當中有一個不通人情的家夥最恨用刀的。”
說罷折扇合上一指,斷壁那邊有一名負劍的高大劍客緩緩走來,步伐沉重,與他並肩而行的便是最先傳音的低矮老者“裘老”。
董虎心中倒吸一口涼氣,那名劍氣驚人的劍客他或許不曾見過,可那其貌不揚腰間纏蟒的老者令他心生不安,曾聽師父盧斬風說過,那矮子老者是排名上穩壓他師父一生的魔道第五魔頭,萬毒老仙,裘百葉。
裘百葉此人陰狠毒辣,善於用毒,哪怕是長生境的大宗師也不願意為其一戰,麵對這樣一位魔道巨擘,區區一品勢力的董虎自然生不出什麽一戰的信心,何況敵眾我寡,對方有四人,若是對方想動手,今日這已是廢墟殘骸的一線天就是他董虎的埋骨之地。
董虎心下一沉,鬆開握刀的手,向四位高手抱拳道:“幾位,是董某冒犯了,不知道諸位來此所為何事?”
矮子老人裘百葉冷嘲道:“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我們來這幹什麽與你這廢物何幹?憑你也配問的?你師父呢叫他滾出來,給老子提鞋。”
董虎眼眸泛紅,再次按刀,厲聲道:“裘老鬼,你罵我可以,但你辱及我家恩師,董虎必要替他老人家討個公道。”
裘百葉掏了掏耳朵,不耐煩道:“要打就打,說狗屁的廢話,這點你比你那個師父差遠了。”
魁梧刀客沉穩地抽出刀鞘,金石之聲在山崖間迴蕩,手中鋼刀以驚人的速度如閃電般劃向那口出穢言的低矮老魔頭。
與此同時,兩道白虹閃現,那對中年夫婦一同出手,一條白骨長鞭如毒蛇般纏住董虎的雙肩,將他整個人猛地扯迴。那柄鋼刀出鞘後刀意洶湧,但須臾間又迅速消散,隻聽得幾聲頸骨斷裂的脆響,他已被那紫衫女子的鞭子緊緊縛住,儒雅男子則以折扇輕點他胸前幾處關乎氣機流轉的關鍵穴道,須臾之間,他體內洶湧的真氣便如決堤之水般傾瀉而盡。
董虎被白鞭扼住脖子,雙腿死死掙紮,顫聲道:“靈蛇出鞘,你,你是……鞭道夜姬……”
持鞭的美婦人手上勁力不斷催發,臉上獰笑道:“眼光不錯嘛,那位是我家夫君,穴道糜明玉,能死在我們手裏也算你替你師父盡孝了。”
董虎眼球凸出,已經開始口吐白沫,艱難道:“為何殺我?!”
唰的一下,董虎的頭顱橫飛砸向山壁,身軀應聲而倒,那顆死不瞑目的腦袋滴溜溜滾落到那名出劍者的腳邊,有“龍王劍”之稱的吳前塘淡淡道:“用刀的,都是這個下場。”
穿淡紫衣衫的美婦人咯咯地掩嘴笑道:“那邊不是還有兩個用刀的?”
姓吳劍客收劍後徑直離去。
裘百葉緩緩上前,拎起那顆頭顱,眼神古井無波,道:“你們說,要是看見這顆人頭,盧老頭該會多傷心啊?”
美婦人夜姬嫣然含笑,“我們真是一群壞人。”
儒雅糜明玉甩了甩袖子,歎道:“走吧,任務還沒完成呢,我們的目標人物可不會像這般孱弱。”
說完儒雅男子將視線投向西方,在那個方向的一尾小湖上坐著一人,那人便是他們秘殺堂不惜出動四位大宗師,也想要趁虛而入鏟除的對象。
柳千秋。
此時一線天山穀的另一邊,夕陽西下,湖岸邊樹影重重 ,那年輕的白衣刀客還沒醒來,隻不過既然身負“紫堂訣”這一高深內功,恢複真氣隻是時間問題。
清澈的冬湖河流緩緩流淌,寒風凜冽,有篝火架起,滋滋滋劈啪作響,架子上有新烤的湖魚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柳千秋坐在湖邊擦拭傷疤,此前他上山采藥,順手摘下幾株治療刀傷的草藥,將草藥用火熏烤後敷在傷口上,傷口很快就會凝結瘀血,以免感染。
年過而立的柳大統領看著身邊這名白衣少年,怔怔出神,道:“南宮少卿,不知道那一刀的精髓你能領悟多少,若你能領悟柳某的用心,也不枉費幾位刀仙前輩的重托了。”
柳千秋緩緩起身,拎起插在湖水裏一旁的赤色長刀,湖麵泛起一陣微妙漣漪,手指摩挲了一下銳利刀鋒,自言自語道:“天下第一刀客?這名號柳某就先拿走了,將來柳某若是沒有死在邊關,記得來大漠找我取,我,等你。”
柳千秋霍然抬頭,峽穀四周湧起四股強橫至極的氣息,每一股皆有重魁境的實力。他實在想不出當今世上有哪一家能有如此魄力,竟能同時請來四人。
央州那位謀士百裏山有個觀點頗為有趣,言一名大宗師足以開山立派,兩名宗師可縱橫千軍,三名以上的宗師聯手抗敵可與天子抗衡,堪比一國之力。此刻,衝著自己來的大宗師竟多達四名,然而這些人怎會如此天真地認為,僅憑人數優勢就能在他負傷之際得逞,難道他們沒有察覺到那柄殺意已臻圓滿的不赦刀方才嶄露猙獰麵目嗎?
沒來由想起一位邊塞詩人的那首膾炙人口的《讚刀客》。
腰間寶刀血猶染,縱橫四海膽未寒。
霜刃寒光映肝膽,獨望殘陽墜酒旗。
耳畔傳來簌簌的風聲,恰似曠野低語,那柄刀徐徐出鞘。
“你也想家了吧。”
這一日,有京城百姓仰望天穹後,不可置信地揉了揉雙眼,他們驚愕地發現,黃昏中竟驚現兩輪金日!
----
道教祖庭,龍虎山。
如今天下唯一一位可以說已和人間仙人無異的老天師忽然神遊萬裏,下山迎客。
祖師堂點眾牌坊同一時間劇烈震顫了起來,把正在早課的天師府道士們嚇的臉色慘白。
素有“小天師”之稱的年輕道士張景行,麵色凝重地將手按在祖師堂那柄曆代天師專用的道祖法劍上,沉聲道:“究竟是何方神聖降臨,竟引得諸位祖師爺如此動怒?”
龍虎山山腳,幾個新上山的憊懶小道童正在山門前打起瞌睡,全然不知山上那位祖師爺親至。
身材高大的老天師雙目垂下,靜靜地望著眼前那名神色倨傲的黑衣赤眸少年,朗聲道:“九天,五十年的教訓你都忘了嗎?”
往日翠綠的草地一片蒼茫,在寒風的澆灌下變得枯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成群的牛羊聚在一處低頭吃著殘留的幹草,偶爾發出幾聲低沉的叫聲,在空蕩的草原迴蕩。
一對身穿貂裘的父女坐在草原上的稻穀堆上,靜靜地望著草原上的旖旎風光,冬日暖陽透過厚厚的雲層散發出別樣的暖意,當它掠過小女孩那白淨的麵龐時,映照出那一抹不健康的蒼白。
寒風唿嘯著掠過稻穀堆,小女孩忍不住劇烈咳嗽了起來,身邊那位長相俊逸的父親滿臉憂色,攏了攏小女孩身上的裘衣,柔聲道:“秋溪,風大了,我們該迴家了。”
名叫秋溪的小女孩倔強地搖了搖頭,纖細柔軟的手指指向那座枯黃草原,輕聲道:“小的時候聽我哥說草原有多美麗,就求他帶我來草原,他向來說話算話,答應的話從來沒有騙過我,這次也不例外……”
“爹,你說開春以後,這裏是不是會更好看?”
“一定會,到時候我和你哥哥都陪你來看,待多久都行”
小女孩苦笑一聲,“爹,小荷花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不要說傻話,爹會治好你,南陵朝的大夫治不好,我們就迴北方去治。”
小女孩抿了抿嘴,笑道:“我知足啦,爹,道士哥哥,小小哥哥……我這輩子最愛的三個人都陪在我身邊,哪怕隻剩一天,也是歡喜的,咳,咳。”
中年儒士打扮的父親將小女孩摟進懷裏,哽咽道:“閨女,爹對不起你,爹想好好補償……不能拋下我……”
說著說著這位北陵朝的大文豪,隻記得世間一切言語都無法形容此時的悲痛,泣不成聲。
小女孩眼眶泛紅,伸出小手替父親拭去淚花,眼神平靜地望向遠處的枯黃山丘,那處隱在寒霧中若隱若現的小丘小湖,倒映出兩條修長的人影。
枯瘦少年收迴視線,狠狠捂住絞痛的心髒。
身旁的青衫道士攏起袖袍,沉默了一會,道:“魔頭,是他又心疼了嗎?”
眼前這枯瘦少年正是奪去施小小身軀的天下第一大魔頭,九天。
九天吐出一股濁氣,看了一眼一同與他從禁方鐵騎大軍中突圍的年輕道士,“你有法子救他嗎?”
青衫道士百裏長生眼神透出平靜,搖了搖頭道:“沒法子,如果那位醫仙傳人的姑娘都救不了這小丫頭的話,天下沒人能救。”
九天握緊拳頭,眼神陰婺,露出兩顆尖銳虎牙,沉聲道:“不,還有辦法。”
青衫道士聽這活了百歲的大魔頭這麽說臉色登時一喜,問道:“什麽辦法?”
枯瘦少年嗓音低沉道:“去龍虎山天師府。”
“五十年前,吾從老天師那得知龍虎山有續命金丹,若取來定能治好這丫頭。”
青衫道士苦笑道:“你莫不是想闖山盜取金丹?”
枯瘦少年冷哼道:“你不也想救人,那老家夥實力不俗,吾需要你和我一起,才有勝算。”
青衫道士沉默了許久,說道:“魔頭,你為何要救這丫頭?”
九天搖了搖頭,平淡道:“不知道,我和這丫頭說來也沒認識幾天,可不知道為何如此牽動吾心,這是吾活了百歲第一次如此牽掛一個人。”
枯瘦少年伸出一隻手,瞳孔發出璀璨的光芒,輕聲道:“以吾如今的實力,闖得山去也盜不走天師府的金丹,小道士,為了這小女孩,你可願幫我?”
青衫道士望向稻穀堆那邊的小女孩,情不自禁露出了一絲微笑,第一次送她迴家的時候,她說,“小道士,要好好活下去啊”,如今百裏長生也想對她這麽說,“小丫頭,請你也好好活下去。”
青衫道士百裏長生從未想過要長生不老,可如今也想為身世苦楚的小姑娘尋出一條長生路來。
----
身為一名純粹的刀客,一直隱秘在暗處觀戰的魁梧刀客董虎自然不可能錯過這一場刀道魁首之戰,事實上,在大戰之初董虎就安頓好了師父盧斬風,獨自一人扮作一名影子斥候,混在了一線天峽穀最佳的觀戰席位,隻是隨著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刀決勝負之後,這位一品刀客才大夢初醒,終於摸清了自己和當世那兩名刀仙之間的巨大差距。
這位無情穀大弟子嘴角泛起一抹自嘲,此刻迴想起來,當初打算待那白衣刀客敗刀後,便由他董虎向那柳千秋問刀的念頭,著實幼稚得可笑,區區螢火之光,又怎可與日月爭輝?
董虎死死攥緊手中的刀,粗糙的大手止不住地發抖,猛然大踏步轉身離去,就在此時一道輕飄飄的聲音傳了過來,“老盧的嫡傳弟子,如此廢物,看到高明刀法,就嚇得連刀都握不穩了嗎?”
細聽之下,那聲音極為刻薄尖銳,隻聞其聲不見其人,顯然是用了十分高明的傳音功夫,來人內力之高深不可測,董虎心頭大凜,手中佩刀明晃晃抖落出鞘,怒道:“何方神聖敢在你董爺麵前故弄玄虛?”
那聲音越發清亮,“哼,似你這等學藝不精之徒,還不配知道老夫的名號。”
此時又有聲音襲來,卻是女子柔聲,在斷崖穀中遊蕩,極為空靈道:“裘老好風範,對付後生晚輩總這般冷嘲熱諷的。”
董虎腳尖微微向後滑動半步,目光盡頭走來一男一女,是一對長相清秀的中年夫婦,男的身材高大俊雅風流,手持雅扇,有名士風範,女的淡紫衣衫,珠玉巧嘴,手提一尾白蛇皮鞭,緊緊貼著男子的臂彎,剛才那女子嗓音便是此人發出的。
董虎握刀的手腕暗暗提起,準備先發製人,可剛想要拔刀卻被不知道哪來的一柄輕飄飄的紙傘敲擊刀鞘,五指酸麻,那中年男子瞬息已掠至董虎身前,提起江南製式的風水折扇巧用內勁,便壓製得他拔刀不得。
儒士男子右手疾揚,收迴折扇,笑道:“後生,在下奉勸你一句,別拔刀,我們當中有一個不通人情的家夥最恨用刀的。”
說罷折扇合上一指,斷壁那邊有一名負劍的高大劍客緩緩走來,步伐沉重,與他並肩而行的便是最先傳音的低矮老者“裘老”。
董虎心中倒吸一口涼氣,那名劍氣驚人的劍客他或許不曾見過,可那其貌不揚腰間纏蟒的老者令他心生不安,曾聽師父盧斬風說過,那矮子老者是排名上穩壓他師父一生的魔道第五魔頭,萬毒老仙,裘百葉。
裘百葉此人陰狠毒辣,善於用毒,哪怕是長生境的大宗師也不願意為其一戰,麵對這樣一位魔道巨擘,區區一品勢力的董虎自然生不出什麽一戰的信心,何況敵眾我寡,對方有四人,若是對方想動手,今日這已是廢墟殘骸的一線天就是他董虎的埋骨之地。
董虎心下一沉,鬆開握刀的手,向四位高手抱拳道:“幾位,是董某冒犯了,不知道諸位來此所為何事?”
矮子老人裘百葉冷嘲道:“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我們來這幹什麽與你這廢物何幹?憑你也配問的?你師父呢叫他滾出來,給老子提鞋。”
董虎眼眸泛紅,再次按刀,厲聲道:“裘老鬼,你罵我可以,但你辱及我家恩師,董虎必要替他老人家討個公道。”
裘百葉掏了掏耳朵,不耐煩道:“要打就打,說狗屁的廢話,這點你比你那個師父差遠了。”
魁梧刀客沉穩地抽出刀鞘,金石之聲在山崖間迴蕩,手中鋼刀以驚人的速度如閃電般劃向那口出穢言的低矮老魔頭。
與此同時,兩道白虹閃現,那對中年夫婦一同出手,一條白骨長鞭如毒蛇般纏住董虎的雙肩,將他整個人猛地扯迴。那柄鋼刀出鞘後刀意洶湧,但須臾間又迅速消散,隻聽得幾聲頸骨斷裂的脆響,他已被那紫衫女子的鞭子緊緊縛住,儒雅男子則以折扇輕點他胸前幾處關乎氣機流轉的關鍵穴道,須臾之間,他體內洶湧的真氣便如決堤之水般傾瀉而盡。
董虎被白鞭扼住脖子,雙腿死死掙紮,顫聲道:“靈蛇出鞘,你,你是……鞭道夜姬……”
持鞭的美婦人手上勁力不斷催發,臉上獰笑道:“眼光不錯嘛,那位是我家夫君,穴道糜明玉,能死在我們手裏也算你替你師父盡孝了。”
董虎眼球凸出,已經開始口吐白沫,艱難道:“為何殺我?!”
唰的一下,董虎的頭顱橫飛砸向山壁,身軀應聲而倒,那顆死不瞑目的腦袋滴溜溜滾落到那名出劍者的腳邊,有“龍王劍”之稱的吳前塘淡淡道:“用刀的,都是這個下場。”
穿淡紫衣衫的美婦人咯咯地掩嘴笑道:“那邊不是還有兩個用刀的?”
姓吳劍客收劍後徑直離去。
裘百葉緩緩上前,拎起那顆頭顱,眼神古井無波,道:“你們說,要是看見這顆人頭,盧老頭該會多傷心啊?”
美婦人夜姬嫣然含笑,“我們真是一群壞人。”
儒雅糜明玉甩了甩袖子,歎道:“走吧,任務還沒完成呢,我們的目標人物可不會像這般孱弱。”
說完儒雅男子將視線投向西方,在那個方向的一尾小湖上坐著一人,那人便是他們秘殺堂不惜出動四位大宗師,也想要趁虛而入鏟除的對象。
柳千秋。
此時一線天山穀的另一邊,夕陽西下,湖岸邊樹影重重 ,那年輕的白衣刀客還沒醒來,隻不過既然身負“紫堂訣”這一高深內功,恢複真氣隻是時間問題。
清澈的冬湖河流緩緩流淌,寒風凜冽,有篝火架起,滋滋滋劈啪作響,架子上有新烤的湖魚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柳千秋坐在湖邊擦拭傷疤,此前他上山采藥,順手摘下幾株治療刀傷的草藥,將草藥用火熏烤後敷在傷口上,傷口很快就會凝結瘀血,以免感染。
年過而立的柳大統領看著身邊這名白衣少年,怔怔出神,道:“南宮少卿,不知道那一刀的精髓你能領悟多少,若你能領悟柳某的用心,也不枉費幾位刀仙前輩的重托了。”
柳千秋緩緩起身,拎起插在湖水裏一旁的赤色長刀,湖麵泛起一陣微妙漣漪,手指摩挲了一下銳利刀鋒,自言自語道:“天下第一刀客?這名號柳某就先拿走了,將來柳某若是沒有死在邊關,記得來大漠找我取,我,等你。”
柳千秋霍然抬頭,峽穀四周湧起四股強橫至極的氣息,每一股皆有重魁境的實力。他實在想不出當今世上有哪一家能有如此魄力,竟能同時請來四人。
央州那位謀士百裏山有個觀點頗為有趣,言一名大宗師足以開山立派,兩名宗師可縱橫千軍,三名以上的宗師聯手抗敵可與天子抗衡,堪比一國之力。此刻,衝著自己來的大宗師竟多達四名,然而這些人怎會如此天真地認為,僅憑人數優勢就能在他負傷之際得逞,難道他們沒有察覺到那柄殺意已臻圓滿的不赦刀方才嶄露猙獰麵目嗎?
沒來由想起一位邊塞詩人的那首膾炙人口的《讚刀客》。
腰間寶刀血猶染,縱橫四海膽未寒。
霜刃寒光映肝膽,獨望殘陽墜酒旗。
耳畔傳來簌簌的風聲,恰似曠野低語,那柄刀徐徐出鞘。
“你也想家了吧。”
這一日,有京城百姓仰望天穹後,不可置信地揉了揉雙眼,他們驚愕地發現,黃昏中竟驚現兩輪金日!
----
道教祖庭,龍虎山。
如今天下唯一一位可以說已和人間仙人無異的老天師忽然神遊萬裏,下山迎客。
祖師堂點眾牌坊同一時間劇烈震顫了起來,把正在早課的天師府道士們嚇的臉色慘白。
素有“小天師”之稱的年輕道士張景行,麵色凝重地將手按在祖師堂那柄曆代天師專用的道祖法劍上,沉聲道:“究竟是何方神聖降臨,竟引得諸位祖師爺如此動怒?”
龍虎山山腳,幾個新上山的憊懶小道童正在山門前打起瞌睡,全然不知山上那位祖師爺親至。
身材高大的老天師雙目垂下,靜靜地望著眼前那名神色倨傲的黑衣赤眸少年,朗聲道:“九天,五十年的教訓你都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