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冀州鄴城的一角靜靜矗立著一處府邸,宛如一座無形的牢籠。
府外,大批的兵馬如同洶湧的黑色潮水,將整個府邸團團圍住,裏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
這些士兵手持鋒利的長槍,眼神冷峻而警惕,仿佛隻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立刻像猛虎一般撲上去。
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猶如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鋼鐵屏障。
別說是一個大活人想要從府內逃出,就算是一隻蒼蠅,想要從那嚴密的防守縫隙裏飛出去,也絕對是難如登天。
而府邸之內,則呈現出一片異樣的靜謐。
盡管時不時能看到來來往往的下人在府內穿梭忙碌,他們的腳步匆匆,卻都像是生怕驚擾了這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氛圍。
這裏,便是袁譚被幽禁的地方......
那日,在權力爭奪的漩渦中,審配和荀諶發布了繼位矯令,擁護袁尚上位。
他們深知袁譚的嫡長子身份在軍中以及文武百官中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對袁尚的大位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以保護袁譚為名,將他帶至此處。
自那以後,袁譚就如同被關進了金絲籠中的鳥兒,失去了自由。
在這段時間裏,袁譚被嚴格限製了行動,他不能邁出府門一步,也不能與外界人員見麵。
府門之外那看似平常的街道、熱鬧的集市,對他而言卻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審配和袁尚此舉,就是為了不讓他聯絡文武,防止他在暗中積蓄力量,對袁尚的繼承權產生威脅。
府內的下人,表麵上是在為府邸的日常運轉忙碌著,實際上他們都是袁尚和審配安排的人。
他們如同隱藏在暗處的眼睛,時刻監視著袁譚的一舉一動。
每當袁譚在庭院中踱步,他們的目光就會緊緊跟隨著他;
每當袁譚在房間裏讀書,他們也會裝作不經意地在附近徘徊,豎起耳朵傾聽房間裏的動靜。
他們就像一群無聲的影子,時刻不離袁譚左右,讓袁譚在這看似平靜的府邸中,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和束縛。
袁譚坐在房間裏,心中滿是憤懣和無奈,他緊緊握著拳頭,指節泛白,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湧而出。
作為袁家的嫡長子,本該是冀州之主的合法繼承人,可是自己卻與大位無緣。
他怨恨亡父袁紹的偏心和不公,居然不顧千百年來傳承的禮法,將那冀州之主的大位傳給了幼子。
但袁譚畢竟心思縝密,他很快又對這一結果產生了懷疑。他懷疑這或許是審配和荀諶搞的鬼,是他們發布的矯令。
畢竟,袁紹臨終前,他一直陪伴在左右,根本就沒有立下確定繼承人的遺囑。
袁譚越想越覺得可疑,他懷疑審配和荀諶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才假傳袁紹的遺命。
袁譚的心中一團亂麻,各種想法和情緒交織在一起,讓他痛苦不堪。
不管是袁紹真的偏心,還是審配和荀諶的陰謀,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自己徹底敗了。
他不但無法繼承大位,如今自己的處境更是岌岌可危,如同一隻待宰的羔羊,任人擺弄。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眼中的貪婪和惡意,他們正磨刀霍霍,準備向他撲來。
憤懣之餘,袁譚隻覺得一陣心灰意冷,昔日的豪情壯誌此刻已蕩然無存,隻剩下滿心的絕望和悲涼。
突然,窗外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像是有人在故意壓低腳步。
沒過多久,一個小廝模樣的人端著飯菜走進房間。
他趁著其他人不注意,迅速從懷中掏出一張布條遞給袁譚。
袁譚急忙接過,然後藏入了自己的手袖之中,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等到身邊無人之時,袁譚才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布條,隻見上麵寫著:
“將軍勿憂,今夜子時救您出去。”
袁譚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擔心這是袁尚或者審配等人的陰謀,不然誰又能在這防守嚴密的牢籠之中解救自己呢?
可袁譚顧不了這些,他握緊布條,隻要有一絲機會他也要嚐試,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衝破這牢籠,奪迴屬於自己的一切。
這一夜格外漫長,袁譚雖躺在床上但是一直沒有合眼,他想著那封信,心中期盼著逃出去的機會......
直到下半夜即將破曉之際,整個袁府都沉浸在一片死寂的靜謐之中。
袁譚正處於迷迷糊糊的淺眠狀態,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將其驚醒。
袁譚猛地睜開雙眼,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他很快就鎮定下來,毫不猶豫地起身。
他匆匆披上一件外衣,來不及整理淩亂的頭發,便朝著門口快步走去。
當他打開門的那一刻,一股帶著泥土腥味的夜風撲麵而來。
隻見門外站著數人,在昏暗的月光下,他們的身影顯得有些模糊。
為首一人是一名壯碩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高大魁梧,身上穿的素衣早已不再幹淨整潔,渾身上下沾滿著泥土,仿佛剛從泥沼中掙紮而出。
那些泥土一塊一塊地附著在衣服上,有的已經幹結,有的還帶著些許濕氣,在月光下隱隱泛著光。
他的臉上也布滿了塵土,汗水混合著泥土,在臉頰上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焦急,但卻又帶著一種堅定的神情。
再看他身邊的幾人,同樣也是一身泥土,邋遢不已。
而最後麵有兩人則是府內下人的打扮,其中的一個便是白天給袁譚傳遞布條的小廝,此時他正緊緊地盯著袁譚。
袁譚看著這一群不速之客,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疑惑和不安。
他皺了皺眉頭,剛要開口詢問時,那為首的中年男子便上前一步,抱拳行禮,聲音沙啞地說道:
“公子,快跟我們走……”
府外,大批的兵馬如同洶湧的黑色潮水,將整個府邸團團圍住,裏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
這些士兵手持鋒利的長槍,眼神冷峻而警惕,仿佛隻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立刻像猛虎一般撲上去。
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猶如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鋼鐵屏障。
別說是一個大活人想要從府內逃出,就算是一隻蒼蠅,想要從那嚴密的防守縫隙裏飛出去,也絕對是難如登天。
而府邸之內,則呈現出一片異樣的靜謐。
盡管時不時能看到來來往往的下人在府內穿梭忙碌,他們的腳步匆匆,卻都像是生怕驚擾了這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氛圍。
這裏,便是袁譚被幽禁的地方......
那日,在權力爭奪的漩渦中,審配和荀諶發布了繼位矯令,擁護袁尚上位。
他們深知袁譚的嫡長子身份在軍中以及文武百官中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對袁尚的大位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以保護袁譚為名,將他帶至此處。
自那以後,袁譚就如同被關進了金絲籠中的鳥兒,失去了自由。
在這段時間裏,袁譚被嚴格限製了行動,他不能邁出府門一步,也不能與外界人員見麵。
府門之外那看似平常的街道、熱鬧的集市,對他而言卻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審配和袁尚此舉,就是為了不讓他聯絡文武,防止他在暗中積蓄力量,對袁尚的繼承權產生威脅。
府內的下人,表麵上是在為府邸的日常運轉忙碌著,實際上他們都是袁尚和審配安排的人。
他們如同隱藏在暗處的眼睛,時刻監視著袁譚的一舉一動。
每當袁譚在庭院中踱步,他們的目光就會緊緊跟隨著他;
每當袁譚在房間裏讀書,他們也會裝作不經意地在附近徘徊,豎起耳朵傾聽房間裏的動靜。
他們就像一群無聲的影子,時刻不離袁譚左右,讓袁譚在這看似平靜的府邸中,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和束縛。
袁譚坐在房間裏,心中滿是憤懣和無奈,他緊緊握著拳頭,指節泛白,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湧而出。
作為袁家的嫡長子,本該是冀州之主的合法繼承人,可是自己卻與大位無緣。
他怨恨亡父袁紹的偏心和不公,居然不顧千百年來傳承的禮法,將那冀州之主的大位傳給了幼子。
但袁譚畢竟心思縝密,他很快又對這一結果產生了懷疑。他懷疑這或許是審配和荀諶搞的鬼,是他們發布的矯令。
畢竟,袁紹臨終前,他一直陪伴在左右,根本就沒有立下確定繼承人的遺囑。
袁譚越想越覺得可疑,他懷疑審配和荀諶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才假傳袁紹的遺命。
袁譚的心中一團亂麻,各種想法和情緒交織在一起,讓他痛苦不堪。
不管是袁紹真的偏心,還是審配和荀諶的陰謀,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自己徹底敗了。
他不但無法繼承大位,如今自己的處境更是岌岌可危,如同一隻待宰的羔羊,任人擺弄。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眼中的貪婪和惡意,他們正磨刀霍霍,準備向他撲來。
憤懣之餘,袁譚隻覺得一陣心灰意冷,昔日的豪情壯誌此刻已蕩然無存,隻剩下滿心的絕望和悲涼。
突然,窗外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像是有人在故意壓低腳步。
沒過多久,一個小廝模樣的人端著飯菜走進房間。
他趁著其他人不注意,迅速從懷中掏出一張布條遞給袁譚。
袁譚急忙接過,然後藏入了自己的手袖之中,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等到身邊無人之時,袁譚才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布條,隻見上麵寫著:
“將軍勿憂,今夜子時救您出去。”
袁譚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擔心這是袁尚或者審配等人的陰謀,不然誰又能在這防守嚴密的牢籠之中解救自己呢?
可袁譚顧不了這些,他握緊布條,隻要有一絲機會他也要嚐試,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衝破這牢籠,奪迴屬於自己的一切。
這一夜格外漫長,袁譚雖躺在床上但是一直沒有合眼,他想著那封信,心中期盼著逃出去的機會......
直到下半夜即將破曉之際,整個袁府都沉浸在一片死寂的靜謐之中。
袁譚正處於迷迷糊糊的淺眠狀態,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將其驚醒。
袁譚猛地睜開雙眼,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他很快就鎮定下來,毫不猶豫地起身。
他匆匆披上一件外衣,來不及整理淩亂的頭發,便朝著門口快步走去。
當他打開門的那一刻,一股帶著泥土腥味的夜風撲麵而來。
隻見門外站著數人,在昏暗的月光下,他們的身影顯得有些模糊。
為首一人是一名壯碩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高大魁梧,身上穿的素衣早已不再幹淨整潔,渾身上下沾滿著泥土,仿佛剛從泥沼中掙紮而出。
那些泥土一塊一塊地附著在衣服上,有的已經幹結,有的還帶著些許濕氣,在月光下隱隱泛著光。
他的臉上也布滿了塵土,汗水混合著泥土,在臉頰上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焦急,但卻又帶著一種堅定的神情。
再看他身邊的幾人,同樣也是一身泥土,邋遢不已。
而最後麵有兩人則是府內下人的打扮,其中的一個便是白天給袁譚傳遞布條的小廝,此時他正緊緊地盯著袁譚。
袁譚看著這一群不速之客,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疑惑和不安。
他皺了皺眉頭,剛要開口詢問時,那為首的中年男子便上前一步,抱拳行禮,聲音沙啞地說道:
“公子,快跟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