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存!


    這個讓趙佶刻骨銘心又咬牙切齒的名字,已經在趙佶的世界裏消失了很久很久很久,久到趙佶已經不願意再想起他來,久到趙佶想將他徹底忘了,久到趙佶都不願意看有關他的消息。


    無它。


    奇恥大辱也!


    是的。


    李存就是趙佶上半生當中最大的恥辱!


    江南六路啊!


    那可是趙宋王朝最富饒的江南六路啊!


    這麽好的一塊疆土,竟然就被李存這個蟻賊給割據了!


    關鍵,這還是因為他趙佶的一個小小的愛好導致的!


    現如今,誰提起江南六路,不說這是他趙佶咎由自取?


    無數個夜裏,趙佶都夢到了,他收複了江南六路。


    可夢醒了以後,趙佶卻不願意去迴想他做過的那個他已經做了無數次的美夢。


    雖然趙佶表麵上沒有說過,但趙佶心裏卻是非常清楚,以宋軍現在所展現出來的戰力,以李存所擁有的強大水軍和強大的軍事能力,他此生怕是都難以收複江南六路了。


    若說收複燕雲十六州是趙佶的夢,那麽收複江南六路已經變成了趙佶不敢做得夢。


    「李賊為何會在朕即將再去收複燕京之際歸來?!」


    趙佶拿過張迪手中蔡翛的奏章。


    隻是匆匆掃了一眼,趙佶就看到了一大堆讓他感到極為刺眼的字眼!


    滅李朝!


    俘虜李朝國王李乾德!


    滅占城!


    俘虜占城國王楊卜麻疊!


    平定廣南西路,諸蕃臣服!


    真臘稱臣納表!


    大理稱臣納表!


    女王國、蒲甘、墮羅缽底、爪哇國、三佛齊國、暹羅國遣使朝見!


    威震中南半島蠻夷!


    看完蔡翛的奏章,向來身體硬朗的趙佶,忍不住一晃!


    趙佶並不是一個一點抗壓能力都沒有的人,想當初得知李存割據東南,得知宋軍敗給了即將滅亡的遼軍,哪一樣不是晴天霹靂,可趙佶不依然挺過來了嗎?


    但是這次真不一樣。


    如果說,北方的燕雲十六州,趙佶還能動心思去收複,那麽混亂不堪的南方,就是趙佶碰都不願意碰的。


    先說廣南西路的那些蠻夷,他們自成勢力,割據一方,屢服屢叛,動不動的就勒索趙宋朝廷,不給就各種燒殺搶掠,趙宋王朝治理了快兩百年,都沒能將其完全收複。


    這也就算了,畢竟這幾支蠻夷人口有限,而且隻是求財,大不了,趙宋王朝花點錢養著也就是了。


    真正讓趙宋王朝頭疼的是李朝。


    別人不知道真相,趙佶難道還不知道,大宋王朝兩次出兵想要收複李朝,雖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可最後全都是沒能真正打敗李朝。


    尤其是第二次宋越熙寧戰爭,李朝攻破大宋王朝的欽州、廉州、邕州等地,在大宋王朝境內大行殺戮,在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並俘擄數萬民眾而迴。


    大宋王朝命郭逵、趙卨等人領兵,並與李朝鄰近的占城、真臘等國聯合出擊,圍剿李朝。


    可即便是這樣,都沒能滅掉李朝。


    自那以後,大宋王朝隻能是聯合占城、真臘等國遏製李朝,根本不敢再動剿滅李朝的念頭。


    誰想,李賊竟然一戰就將李朝給滅掉了,順帶手的還將占城都給滅掉了,讓實力不俗的真臘和大理向其稱蕃納表,讓中南半島的一眾國家向他遣使示好。


    這是趙佶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而李賊全都


    做到了。


    並且前前後後隻不過才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


    李賊的軍事實力到底強到了何種地步,會不會強到可以一戰也滅掉我大宋王朝的地步?


    趙佶不敢再往下想了,實在是太可怕了!


    李賊已經不是大宋王朝的威脅了,而是大宋王朝的生死大敵!


    王黼見趙佶的臉色變得慘白,輕聲說道:「官家,能否叫臣一觀?」


    趙佶聽言,將蔡翛的奏章遞給了王黼。


    王黼看過之後,也是一臉凝重之色。


    趙佶不願意看有關李存和江南六路的消息,身為宰相的王黼卻是不能不留意。


    不僅時時刻刻留意李存和江南六路的消息,王黼還一直在千方百計的打聽李存和江南六路的消息。


    事實上,王黼早就得知,李存在東南海域剿海盜一事。


    王黼甚至早就得知了,李存剿海盜發了大財。


    得知這一消息時,最近一直在為錢而發愁的王黼,後悔極了。


    早知道海盜那麽有錢,他上任以後,肯定在第一時間練出一支實力強大的水軍,去剿海盜。


    後來,王黼隱隱約約的得知,李存好像跟李朝開戰了。


    這讓王黼大喜過望。


    王黼覺得,李存陷入到了跟李朝的戰爭當中,肯定會被李朝給拖在遙遠的南方,再也不會影響到他收複燕雲十六州了。


    王黼甚至樂觀的想,如果李存被李朝給打得元氣大傷,等他收複完燕雲十六州,然後就挾大勝之威去收複江南六路。


    當時,王黼還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趙佶。


    可梁師成卻告訴王黼,趙佶不想聽到李存的消息,也不想聽到江南六路的消息,讓王黼千萬不要觸這個黴頭。


    而後梁師成又問了王黼一句:「若是你剛向官家稟報完此事,李存便大敗了李朝,你當如何?」


    王黼一想也是,便又等了一段時間。


    再然後就是一些撲風捉影的消息,有的說李存大敗了李朝,有的說李存滅了李朝,還有的說李存被李朝給擊敗了死在李朝……


    中南半島那裏離東京汴梁城實在是太遠了,趙宋王朝又沒有建立這麽遙遠的情報傳遞網。


    所以,王黼對李存在李朝那裏的情況,隻是一知半解。


    誰想,李存不僅把李朝給滅了,還把占城給滅了,將兩個國家的國王都給捉了迴來。


    這簡直太匪夷所思了。


    王黼也在想:「李賊軍事實力當真恁地強?」


    君臣兩人沉默了許久,趙佶才打破沉默問:「東南的義士如何了?」


    王黼真不忍心再打擊趙佶了。


    可趙佶既然已經問了,那就說明,趙佶不想再逃避李存和江南六路的事了。


    所以王黼小心翼翼的措辭:「他們皆無能愚蠢,各自為戰,一盤散沙,進而被李賊手下蘇東、梁錦、韓世忠等賊各個擊破……」


    說到這裏,王黼偷偷的看了一眼趙佶的神色。


    見趙佶的神色還算鎮定,王黼才接著說:「他們已於月餘前全部被擊敗,葉淳、梁將等人被蟻賊所捉,剮於杭州城頭。」


    聽到這個消息,趙佶把眼睛一閉。


    完了!


    李賊平定了南方,又平定了內亂。


    現如今,李賊內亂外患全都沒有了。


    那李賊下一步會幹什麽?


    出兵攻打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


    還是率大軍過江來攻打東京汴梁城?


    趙佶慌了,趕緊召集鄭居中、李邦彥等宰執來商量對策。


    鄭居中、李邦彥等人看完蔡翛的奏章,也全都大驚失色。


    鄭居中先不提怎麽應對李存王者歸來一事,他首先說道:「官家,莫要再想收複燕雲十六州了,守住祖宗社稷江山,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民,足矣。目前,李賊割據東南,兵強馬壯,若契丹走投無路,不管不顧,大舉南下,我大宋便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如何抵擋?故而,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絕非聰明之舉。」


    從政和五年還叫馬植的趙良嗣獻了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之策開始,趙宋王朝的大臣們甚至是重臣們對於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的爭吵就始終都沒有停止過。


    童貫、蔡京、王黼等人是支持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的,鄧洵武、鄭居中、李邦彥等人是反對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的。


    可趙佶一直站在支持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一派這邊。


    於是,宋金「海上之盟」得以實施。


    後來,蔡京「叛變」,也成了反對派。


    趙佶對於蔡京的「叛變」很不高興,他找蔡京談過很多次,希望蔡京能夠支持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


    可不論趙佶怎麽說,蔡京都很不積極。


    後來有一次,趙佶將一眾大宋王朝的重臣聚集到一起,讓同意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的簽個字。


    童貫、王黼等支持派堅定不移的把字給簽了,甚至不少反對派,迫於趙佶的意誌,也乖乖的把字給簽了。


    隻有蔡京,堅決不簽這個字,表明了他真的是鐵了心的反對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


    趙佶見蔡京如此冥頑不靈,幹脆讓蔡京致仕,換上堅決支持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的王黼當宰相。


    趙佶準備了多年,眼見著就可以派兵北上收複燕雲十六州了,卻突然爆發了方臘和李存的起義。


    不得已之下,趙佶隻能暫停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這個計劃,將準備派去收複燕雲十六州的軍隊派去了東南。


    那一戰,不僅打殘了趙宋王朝的精銳大軍,還重創了趙宋王朝的經濟,並且讓趙宋王朝丟了其最富饒的江南六路。


    趙佶對收複燕雲十六州心灰意冷,打算放棄趙宋王朝曆代皇帝做了近兩百年的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夢。


    後來,金國勢如破竹,連著打下了遼國的三個都城,而李賊又被內亂外患給纏住了,王黼力主繼續出兵執行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


    趙佶被王黼說動,派兵北上巡邊。


    結果,宋軍被即將滅亡的遼軍大敗。


    現如今,趙佶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再派兵去收複燕雲十六州。


    可李賊卻在這個當口挾大勝之威迴來了,同時李賊的內患也徹底解決了。


    然而,就在這個要命的時候,鄭居中竟然不考慮怎麽應對李賊迴來,反而先想著繼續在是否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一事上爭吵。


    對於鄭居中的固執和拎不清,趙佶很不高興,甚至有一絲憤怒。


    可趙佶轉念一想,又有些理解,鄭居中為什麽會先提出讓他不要再想收複燕雲十六州了。


    ——眼前的現實問題就是,如果不決定了是否繼續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根本就談不了怎麽對付李存。


    別的先不說,要想對付李存,趙宋王朝首先得有軍隊吧?


    雖然趙宋王朝已經盡量控製抽調布置在淮南和襄陽的宋軍了。


    可因為宋軍實在是太不爭氣了和趙宋王朝實在是太想收複燕雲十六州了,童貫還是將大部分勝捷軍和西軍精銳給調到宋遼邊界去了。


    如果不將這些軍隊撤迴來,怎麽可能抵擋得住不到三個月就連滅了兩個國家的李賊?


    所以趙佶並沒有出聲嗬斥鄭居中。


    趙佶不出聲,不代表一直極力主張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的王黼不出聲。


    王黼悠悠地說:「自古南方強者,未有不對秦嶺-淮河以南勢在必得的,今李賊恁地勢大,如何會不過江奪取淮南及出兵奪取荊襄地區,若是被李賊僥幸得逞,我大宋王朝又不得燕雲十六州,半壁江山皆不剩,何則,若燕雲不在我大宋之手,必為契丹、女真所有,難保契丹走投無路南下奪我大宋疆土,亦或女真南下擄掠,更有甚者,二者具下,恁地時,我大宋如何安身立命?」


    頓了頓,王黼又說:「而我大宋若收複了燕雲,便可北方無憂,集中全力剿滅李賊……」


    李邦彥,字士美,父親李浦是個銀匠,從小生長在市井之中,他才思敏捷,擅長戲謔,能踢蹴鞠,常常把街市俗語編為詞曲,人們爭相傳播,自號李浪子。


    趙佶覺得李邦彥長得漂亮,人還風趣幽默,寫文章敏捷而且有功底,就把李邦彥提拔為尚書右丞,然後又轉任尚書左丞。


    從李邦彥輕佻的性格上就不難看出,他並不是一個能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人。


    而且李邦彥跟王黼不和,兩人甚至勢成水火,隻要是王黼支持的,李邦彥就肯定反對,不管王黼對不對。


    此刻,見王黼主張繼續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李邦彥撇撇嘴:「王相公好魄力,竟欲以一新敗之師,力敵兩勝我大宋強敵。」


    王黼看向陰陽怪氣的李邦彥:「那不知李浪子有何救國良策?」


    「這……」


    李邦彥一下子就被王黼問得啞口無言了。


    王黼見此,嗤之以鼻:「我大宋現今,前有狼來,後有虎,所需者,安邦治國良策也,非挖苦之言。」


    李邦彥雖然沒有安邦治國的良策,但鬥嘴,他就從來都沒有怕過王黼。


    所以,見王黼要跟他開戰,他立即還擊道:「無視東南強敵,一意好大喜功,便是安邦治國良策?恁地時,於王相公派兵北上收複燕京之際,李賊出兵攻我大宋,王相公當如何應對?」


    王黼針鋒相對:「若不得燕雲,我大宋立錐之地皆無,又強敵環繞,李浪子又當如何應對?」


    很快,王黼和李邦彥便吵了起來。


    而鄭居中在聽了王黼的言論以後,也意識到,隻是停止聯金滅遼收複燕雲十六州這個策略,已經無法讓大宋王朝安穩了。


    趙佶也從王黼和李邦彥的爭吵聲當中徹底明白了,大宋王朝現在的形勢到底有多艱難。


    趙佶捫心自問:「朕該如何應對眼前這艱難局麵?!」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幹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幹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