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我在替明朝收拾爛攤子
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鬧革命 作者:倦鳥落舊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徵想了一陣,接著驚懼爆鳴:“你居然將天道、天理、天命拆分了!!!”
“冷靜一些,拆分了不好嗎?”王三不屑的撇撇嘴,“你們不也在天主教內進行了分拆?”
“我……”王徵一頓,接著沒有說話。
現階段通行於大明的天主教經典,全是王徵他們寫的,其中就有對於聖父、聖靈、聖子的分拆。
也就是說,王三這邊拆出來的天道、天理、天命和這一套其實很像,但根底卻也不同。
王三笑道:“天道恆常公平,天理仁正公開,天命應民公正。我之所以分拆這些概念,目的是為了做一件事。
萬靈存於世,所享壽歲,皆是天注,那麽如何選擇活路,那就是自己的事情。
你當獵戶,能收獲皮毛,也可能死於野獸之口;你當官吏,能獲得權力,但也會因為你的選擇,受到陟罰臧否;你就算想要當皇帝,也得弄清楚,你當皇帝是為了什麽?
萬事都有一條界限,過則滿,不過則虛,觀如陰陽太極,相輔相成,唯中庸方可衡之。
如果隻是為了儒家治世這種假大空的言論,那還是省省心吧。
百姓才不會管你信奉什麽,他要的隻是未來能獲得美好生活的希冀。
為政,就是要謀未來,要將一切願景,好的,壞的,平衡好,然後盡可能的變成現實,廣播天下,如此才有資格沐浴天命。
而想要將天命正位的方法,就是將天理這個處於道、人之間的理,調理順遂。
所以,在我看來,天道、天命,需要中庸天理來調和,讓一切,不會變得衝突激烈,最後無法彌合,導致如同現在的大明一樣。
元末,士紳苦痛,南北各方爭奪,都不把江南士紳放在眼底,殺之如屠豬狗。
朱元璋以尊士紳引誘,於是東南士紳遂起心,投以好,助朱元璋成就大統。
前後,十餘載,以東南之力,定鼎天下。
然後,朱元璋立刻翻臉,對東南士紳打壓之重,絕對是曆朝曆代之最。
光是明初的大遷徙,不僅僅是山西遷徙,還有江西、江南等地的大量人口遷徙,這不僅僅是在彌合南北的人口差距,更是利用南方士紳,填補北部權利真空,相當於朱元璋人員製造出了一套覆蓋全國的基層治理班子。
這一套,我也在做,但我所麵對的環境,和朱元璋麵對的環境不同。
朱元璋麵對是凋敝的北方,而我麵對的是兩百六十幾年下來的大明朝內,徹底成型的基層士紳集團。
我若是想要贏天下,兩條路。
第一,選擇跟北地士紳合作,讓他們配合我,我讓利給他們,然後學朱元璋那樣,等平穩了天下,再來一一清算。
第二,就是一邊打,一邊培養自己的團隊,然後重新梳理士紳集團。”
王徵看著王三說著就抬頭看著遠方,歎了一聲:“你選擇了第二條路?”
“嗯,我選第二條,之所以這麽選擇,是因為我有不得已的苦衷。因為我在收拾朱元璋、朱高熾、朱見深給中國留下來的爛攤子。
他們對科舉的調整,已經徹底影響了未來中國的發展。”
王三直接開口說,語氣之中帶著憤懣。
“朱元璋的八股取士,取的是聰明腦袋不假,也把從底層百姓一招登第的機會給足了,讓明朝兩百多年的曆史之中,超過六成的科舉進士,都是四代內沒有為官的基層出身。
雖然這是好事,但明代初年因為人口不足,留下來的隱患無法消弭。
科舉,服務於皇帝,皇帝需要士紳家族去作為地方權位的延伸,但朱元璋又是一個不願意放權的家夥,一開始或許沒什麽,因為他是開國皇帝,威望足夠,一句話就能殺死很多人。
你有什麽心思,也不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亂來。
但也正是這一套規矩,導致了所有人隻需要讀官方教科書,就能登科,那麽其他存在,都會被排開。
包括,你認為的小道。”
王三拳頭握了握,接著笑道:“當然,士紳在想辦法奪權南北榜案,就是他們的舉措。之後,一直到明英宗,土木堡一役之後,皇權實際上已經很難壓住文官了。
然後,朱見深出手了,他是很厲害,但也很可惜。
朱見深徹底規定了八股的方案,也錨定了他曾爺爺朱高熾的大部分製度,同時也積極跟文官集團爭奪,本來想要扶持勳貴,結果勳貴在東北犁庭掃穴,讓他們打建州女真,他們偏生去坑海西女真,連帶著東北臣服在大明麾下的女真,也頗有微詞。
奴兒幹都司的徹底消退,就是從朱見深發現,勳貴靠不住,這才漸漸消停轉而開始用太監。
汪直、西廠……
所以,我就是發現了這些,才決定推行分科考試,然後擇優錄取。
將考試量化,將罪責定化,科舉誰都能考,但考中之後,想要當官,需要再進行一輪政審、然後初步的觀政。
既能摘取最聰明的小子,也能將其他小子,安排去其他崗位。
不是所有的崗位,都要讀書的儒生,比如工匠類的、比如水利類的。
細化,是我這一朝的選擇。”
王徵聽明白了,也多看了兩眼王三說:“很貴。”
沒錯,很貴!
王三這一套搞下來,很容易會造成不必要的冗員,這對於整個新順朝廷來說,大概率會是累贅。
“所以,我推行國營。”王三笑吟吟,“士紳們出錢出力不痛快,既然不痛快,那就別靠他們,國營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國營的產業,隻需要製定好初步的規則,在這個時代,都是最先進的辦法。
至於冗員問題,這個很簡單,沒有價值,那就創造價值,多出來的官吏,丟出去開疆拓土。
我這一朝,能耐不錯的官員,都得給我去邊塞,想要混日子的,就去富庶之地。
然後,每個十年,殺一批混日子之中有罪業的家夥就成。
甚至不用我來,那些從邊塞卷迴來的官員,都會對他們下手。
因為他們會自己形成一套派係。”
“你真不怕黨爭?”
“冷靜一些,拆分了不好嗎?”王三不屑的撇撇嘴,“你們不也在天主教內進行了分拆?”
“我……”王徵一頓,接著沒有說話。
現階段通行於大明的天主教經典,全是王徵他們寫的,其中就有對於聖父、聖靈、聖子的分拆。
也就是說,王三這邊拆出來的天道、天理、天命和這一套其實很像,但根底卻也不同。
王三笑道:“天道恆常公平,天理仁正公開,天命應民公正。我之所以分拆這些概念,目的是為了做一件事。
萬靈存於世,所享壽歲,皆是天注,那麽如何選擇活路,那就是自己的事情。
你當獵戶,能收獲皮毛,也可能死於野獸之口;你當官吏,能獲得權力,但也會因為你的選擇,受到陟罰臧否;你就算想要當皇帝,也得弄清楚,你當皇帝是為了什麽?
萬事都有一條界限,過則滿,不過則虛,觀如陰陽太極,相輔相成,唯中庸方可衡之。
如果隻是為了儒家治世這種假大空的言論,那還是省省心吧。
百姓才不會管你信奉什麽,他要的隻是未來能獲得美好生活的希冀。
為政,就是要謀未來,要將一切願景,好的,壞的,平衡好,然後盡可能的變成現實,廣播天下,如此才有資格沐浴天命。
而想要將天命正位的方法,就是將天理這個處於道、人之間的理,調理順遂。
所以,在我看來,天道、天命,需要中庸天理來調和,讓一切,不會變得衝突激烈,最後無法彌合,導致如同現在的大明一樣。
元末,士紳苦痛,南北各方爭奪,都不把江南士紳放在眼底,殺之如屠豬狗。
朱元璋以尊士紳引誘,於是東南士紳遂起心,投以好,助朱元璋成就大統。
前後,十餘載,以東南之力,定鼎天下。
然後,朱元璋立刻翻臉,對東南士紳打壓之重,絕對是曆朝曆代之最。
光是明初的大遷徙,不僅僅是山西遷徙,還有江西、江南等地的大量人口遷徙,這不僅僅是在彌合南北的人口差距,更是利用南方士紳,填補北部權利真空,相當於朱元璋人員製造出了一套覆蓋全國的基層治理班子。
這一套,我也在做,但我所麵對的環境,和朱元璋麵對的環境不同。
朱元璋麵對是凋敝的北方,而我麵對的是兩百六十幾年下來的大明朝內,徹底成型的基層士紳集團。
我若是想要贏天下,兩條路。
第一,選擇跟北地士紳合作,讓他們配合我,我讓利給他們,然後學朱元璋那樣,等平穩了天下,再來一一清算。
第二,就是一邊打,一邊培養自己的團隊,然後重新梳理士紳集團。”
王徵看著王三說著就抬頭看著遠方,歎了一聲:“你選擇了第二條路?”
“嗯,我選第二條,之所以這麽選擇,是因為我有不得已的苦衷。因為我在收拾朱元璋、朱高熾、朱見深給中國留下來的爛攤子。
他們對科舉的調整,已經徹底影響了未來中國的發展。”
王三直接開口說,語氣之中帶著憤懣。
“朱元璋的八股取士,取的是聰明腦袋不假,也把從底層百姓一招登第的機會給足了,讓明朝兩百多年的曆史之中,超過六成的科舉進士,都是四代內沒有為官的基層出身。
雖然這是好事,但明代初年因為人口不足,留下來的隱患無法消弭。
科舉,服務於皇帝,皇帝需要士紳家族去作為地方權位的延伸,但朱元璋又是一個不願意放權的家夥,一開始或許沒什麽,因為他是開國皇帝,威望足夠,一句話就能殺死很多人。
你有什麽心思,也不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亂來。
但也正是這一套規矩,導致了所有人隻需要讀官方教科書,就能登科,那麽其他存在,都會被排開。
包括,你認為的小道。”
王三拳頭握了握,接著笑道:“當然,士紳在想辦法奪權南北榜案,就是他們的舉措。之後,一直到明英宗,土木堡一役之後,皇權實際上已經很難壓住文官了。
然後,朱見深出手了,他是很厲害,但也很可惜。
朱見深徹底規定了八股的方案,也錨定了他曾爺爺朱高熾的大部分製度,同時也積極跟文官集團爭奪,本來想要扶持勳貴,結果勳貴在東北犁庭掃穴,讓他們打建州女真,他們偏生去坑海西女真,連帶著東北臣服在大明麾下的女真,也頗有微詞。
奴兒幹都司的徹底消退,就是從朱見深發現,勳貴靠不住,這才漸漸消停轉而開始用太監。
汪直、西廠……
所以,我就是發現了這些,才決定推行分科考試,然後擇優錄取。
將考試量化,將罪責定化,科舉誰都能考,但考中之後,想要當官,需要再進行一輪政審、然後初步的觀政。
既能摘取最聰明的小子,也能將其他小子,安排去其他崗位。
不是所有的崗位,都要讀書的儒生,比如工匠類的、比如水利類的。
細化,是我這一朝的選擇。”
王徵聽明白了,也多看了兩眼王三說:“很貴。”
沒錯,很貴!
王三這一套搞下來,很容易會造成不必要的冗員,這對於整個新順朝廷來說,大概率會是累贅。
“所以,我推行國營。”王三笑吟吟,“士紳們出錢出力不痛快,既然不痛快,那就別靠他們,國營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國營的產業,隻需要製定好初步的規則,在這個時代,都是最先進的辦法。
至於冗員問題,這個很簡單,沒有價值,那就創造價值,多出來的官吏,丟出去開疆拓土。
我這一朝,能耐不錯的官員,都得給我去邊塞,想要混日子的,就去富庶之地。
然後,每個十年,殺一批混日子之中有罪業的家夥就成。
甚至不用我來,那些從邊塞卷迴來的官員,都會對他們下手。
因為他們會自己形成一套派係。”
“你真不怕黨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