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中國極壁
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鬧革命 作者:倦鳥落舊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固始汗作為一個蒙古人,也跟大明之中的漢人打過很多交道。
但他還是很奇怪,同樣是漢人,為什麽大明和大順,會采用兩種截然相反的對邊態度。
大明的態度是你朝貢,我不打你,然後大家在實際控製區域內,相安無事。
而大順的態度是,我過去,幹掉一批刺頭,將態度不溫不火的一批內遷稀釋掉,留在本地的那一批溫和的再跟遷徙過來的漢人一起生活。
都是用龐大的漢人族群去稀釋。
但背後隱含的,是一種不安感和極度想要證明自己強大的氣勢。
就好像,一夜之間,大順有如漢唐附體,重新煥發自己的生機,但同時保留了明初對外敵的警惕。
這種背後的文化變革,難道真的跟“大同”有關?
想到這裏,固始汗趕緊去書架找了找,果然很快找到了《精編大同論》。
不過這本明顯是閹割版的。
但固始汗還是看了起來。
他是懂多族語言文字的,甚至他本人的文化素養也不低。
而精編大同論內的書寫方式是白話文,因此固始汗讀起來並不吃力。
隻用了一天,他就大概看出來大順想要做什麽了。
一篇寫有中國極壁的文章,介紹了一下中國及其周邊的地勢地理環境,雖然粗淺,但很有用。
那就是,中國實際可以控製的區域,大體就是這一圈山脈、群島、海洋之間。
而極壁的五個支點,分別是巴爾喀什湖、小海、青藏高原、馬六甲海峽、東瀛列島。
這五個點內,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全部都在大順未來需要控製的地盤上。
因此,他們這些族群,相當於天然就是大順的假想敵,或者是必須降服的臣屬。
如果反抗,那就是敵人。
對待敵人,大順的態度是,亡滅之,最好雞犬不留。
換而言之,大順跟漢唐打西域走政治經濟這兩本賬不一樣,大順打西域是走政治軍事經濟三本賬目。
打這些地方,是為了給中央漢地換來一個安穩的發展環境。
進而形成初步的內循環。
沒錯,王三要打五方極壁的目的,就是為了構建大順自己內部的內循環經濟體係。
“好生厲害的構思。”固始汗看著,表情凝重了起來。
看來大順從一開始,要他過來朝貢,應該是為了讓他能迴去勸勸和碩可汗。
雖然他就是固始汗,但現在的身份是丹增佛子,明麵上屬於和碩特部的僧團要員,跟固始汗能夠說上話。
因此,若是自己想要上高原,迎接他的必然是大順的鐵血拳頭跟未來幾十年的持續放血。
走了一路,他也看了一路,很清楚大順發展的勢頭。
對於一個新生的中原政權,最開頭的幾十年,往往是他們戰鬥力最兇悍的時候。
若是自己一頭撞上來,別說自己了,就是和碩特部,肯定也會被直接幹掉。
最好的辦法還是離開。
跑到大順能夠直接控製的區域外。
想到這裏,固始汗想到了逃走的土爾扈特部。
或許……自己可以趁勢問大順要點東西。
尤其是……大順的軍火支援。
固始汗想到了大順兩個月誘敵深入,然後一股腦就幹掉粆圖台吉的戰況。
這可不僅僅是武器,還有大順軍隊的綜合實力絕對體現。
若是沒有堅韌的意誌和完善的後勤,根本不可能敢在冰天雪地的大漠中疾馳,若是不慎因此迷失了方向,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滅。
所以,這樣的大順,他可惹不起。
確定了方向。
固始汗就靜靜等待了起來。
……
兩日之後,固始汗跟朝鮮使者、琉球使者一起被召見。
入了皇宮,這倒是讓固始汗感到了新奇。
以往天安門上是不會掛紋章的,而現在卻掛上了國徽,那一條穗輪龍紋,端得是一股霸氣。
眸目微張,睥睨天下。
再加上天然的高大城門威壓之下,讓人有一種渺小之感。
過了甬道,豁然開朗。
他們很快被引入乾清宮。
王三不同於曆朝曆代的皇帝總喜歡折騰排場,反正一座乾清宮,就能夠解決大部分事情了。
既然如此,就沒必要一直拘著禮儀。
因此乾清宮四周都是忙碌的閣臣和各科。
大明的六部六科,在大順這邊就成了十五部十五科。
近來很多官員戲稱十五科為小尚書。
隻是這群小尚書並沒有執行的權力,更多時候還是在幹協調、接洽、寫文件、顧問的活計。
換而言之,所以應該稱唿為辦公室主任才對。
因為大順的十五科給事中並不是單獨的定額官職,而是加銜官職。
換而言之,隻要皇帝想要,不論十五部中任何人,還是地方上來的人,都可以擔任給事中。
比如最近一批人中,就有崇文閣研修的學生,充為十五科給事中的一員。
畢竟崇文閣選上來的一群人中,將渣滓過濾掉後,總不能就這麽幹放著,還是要讓這群崇文閣官員,提前熟悉熟悉中樞的運作,好讓他們對中樞的態度有印象。
下一次發地方之後,也能讓政務能力有所提高。
相當於,如果內閣跟皇帝是共用十五科給事中作秘書的。
當然,為了也會有常務留存,本身各科給事中就是明朝從通政司、中書舍人這些內朝官職拆出來的。
所以通政司、中書舍人,都可以參與進來討論。
通政司以進士、博士這些教育體係的文職為主,大體負責教育業務。
中書舍人則有退役封爵、未來的勳貴子弟、封君後嗣擔任。
然後各科給事中就算是變相成為文臣集團的一員。
直到現在,大順的中樞框架,還在調整,怎麽順手怎麽來。
所以一大群人在忙碌,直到一座偏殿被推開,裏頭走出了不少大臣,還有幾個跟著穿著龍袍的王三說話,討論著接下來對於驛部的公路評估情況。
水泥公路,將成為接下來北方大規模基建的主流,但鑒於時下水泥配方容易流失去江南,所以他們的想法是將水泥工業安排在九邊一線。
說白了,大順是從九邊一路砍過來的,這邊一馬平川,馬匹充足,能極大緩解運力問題。
再加上河南移民,勞動力充足,完全可以直接承接水泥工廠,不必擔心未來的發展瓶頸。
並且九邊沿線都有必須資源。
大同的煤、燕山的石灰、綏遠的銅、山西呂梁府忻州府也有鐵。
所以,九邊最好的資源匯集地,基本上確定了。
寧夏、九原、歸化、集寧、宣府、懷柔、承德、永平、沈陽九城。
這九座城,將會得到一大筆資金和人口的優先遷徙。
專門用來投資水泥相關的配套產業。
並盡快完讓相關產品能夠投入道路、城市建設之中。
“陛下,使者都到了。”
王三聞言,交代完剩下的要求,就說:“宣吧。”
接著,他入了乾清宮。
但他還是很奇怪,同樣是漢人,為什麽大明和大順,會采用兩種截然相反的對邊態度。
大明的態度是你朝貢,我不打你,然後大家在實際控製區域內,相安無事。
而大順的態度是,我過去,幹掉一批刺頭,將態度不溫不火的一批內遷稀釋掉,留在本地的那一批溫和的再跟遷徙過來的漢人一起生活。
都是用龐大的漢人族群去稀釋。
但背後隱含的,是一種不安感和極度想要證明自己強大的氣勢。
就好像,一夜之間,大順有如漢唐附體,重新煥發自己的生機,但同時保留了明初對外敵的警惕。
這種背後的文化變革,難道真的跟“大同”有關?
想到這裏,固始汗趕緊去書架找了找,果然很快找到了《精編大同論》。
不過這本明顯是閹割版的。
但固始汗還是看了起來。
他是懂多族語言文字的,甚至他本人的文化素養也不低。
而精編大同論內的書寫方式是白話文,因此固始汗讀起來並不吃力。
隻用了一天,他就大概看出來大順想要做什麽了。
一篇寫有中國極壁的文章,介紹了一下中國及其周邊的地勢地理環境,雖然粗淺,但很有用。
那就是,中國實際可以控製的區域,大體就是這一圈山脈、群島、海洋之間。
而極壁的五個支點,分別是巴爾喀什湖、小海、青藏高原、馬六甲海峽、東瀛列島。
這五個點內,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全部都在大順未來需要控製的地盤上。
因此,他們這些族群,相當於天然就是大順的假想敵,或者是必須降服的臣屬。
如果反抗,那就是敵人。
對待敵人,大順的態度是,亡滅之,最好雞犬不留。
換而言之,大順跟漢唐打西域走政治經濟這兩本賬不一樣,大順打西域是走政治軍事經濟三本賬目。
打這些地方,是為了給中央漢地換來一個安穩的發展環境。
進而形成初步的內循環。
沒錯,王三要打五方極壁的目的,就是為了構建大順自己內部的內循環經濟體係。
“好生厲害的構思。”固始汗看著,表情凝重了起來。
看來大順從一開始,要他過來朝貢,應該是為了讓他能迴去勸勸和碩可汗。
雖然他就是固始汗,但現在的身份是丹增佛子,明麵上屬於和碩特部的僧團要員,跟固始汗能夠說上話。
因此,若是自己想要上高原,迎接他的必然是大順的鐵血拳頭跟未來幾十年的持續放血。
走了一路,他也看了一路,很清楚大順發展的勢頭。
對於一個新生的中原政權,最開頭的幾十年,往往是他們戰鬥力最兇悍的時候。
若是自己一頭撞上來,別說自己了,就是和碩特部,肯定也會被直接幹掉。
最好的辦法還是離開。
跑到大順能夠直接控製的區域外。
想到這裏,固始汗想到了逃走的土爾扈特部。
或許……自己可以趁勢問大順要點東西。
尤其是……大順的軍火支援。
固始汗想到了大順兩個月誘敵深入,然後一股腦就幹掉粆圖台吉的戰況。
這可不僅僅是武器,還有大順軍隊的綜合實力絕對體現。
若是沒有堅韌的意誌和完善的後勤,根本不可能敢在冰天雪地的大漠中疾馳,若是不慎因此迷失了方向,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滅。
所以,這樣的大順,他可惹不起。
確定了方向。
固始汗就靜靜等待了起來。
……
兩日之後,固始汗跟朝鮮使者、琉球使者一起被召見。
入了皇宮,這倒是讓固始汗感到了新奇。
以往天安門上是不會掛紋章的,而現在卻掛上了國徽,那一條穗輪龍紋,端得是一股霸氣。
眸目微張,睥睨天下。
再加上天然的高大城門威壓之下,讓人有一種渺小之感。
過了甬道,豁然開朗。
他們很快被引入乾清宮。
王三不同於曆朝曆代的皇帝總喜歡折騰排場,反正一座乾清宮,就能夠解決大部分事情了。
既然如此,就沒必要一直拘著禮儀。
因此乾清宮四周都是忙碌的閣臣和各科。
大明的六部六科,在大順這邊就成了十五部十五科。
近來很多官員戲稱十五科為小尚書。
隻是這群小尚書並沒有執行的權力,更多時候還是在幹協調、接洽、寫文件、顧問的活計。
換而言之,所以應該稱唿為辦公室主任才對。
因為大順的十五科給事中並不是單獨的定額官職,而是加銜官職。
換而言之,隻要皇帝想要,不論十五部中任何人,還是地方上來的人,都可以擔任給事中。
比如最近一批人中,就有崇文閣研修的學生,充為十五科給事中的一員。
畢竟崇文閣選上來的一群人中,將渣滓過濾掉後,總不能就這麽幹放著,還是要讓這群崇文閣官員,提前熟悉熟悉中樞的運作,好讓他們對中樞的態度有印象。
下一次發地方之後,也能讓政務能力有所提高。
相當於,如果內閣跟皇帝是共用十五科給事中作秘書的。
當然,為了也會有常務留存,本身各科給事中就是明朝從通政司、中書舍人這些內朝官職拆出來的。
所以通政司、中書舍人,都可以參與進來討論。
通政司以進士、博士這些教育體係的文職為主,大體負責教育業務。
中書舍人則有退役封爵、未來的勳貴子弟、封君後嗣擔任。
然後各科給事中就算是變相成為文臣集團的一員。
直到現在,大順的中樞框架,還在調整,怎麽順手怎麽來。
所以一大群人在忙碌,直到一座偏殿被推開,裏頭走出了不少大臣,還有幾個跟著穿著龍袍的王三說話,討論著接下來對於驛部的公路評估情況。
水泥公路,將成為接下來北方大規模基建的主流,但鑒於時下水泥配方容易流失去江南,所以他們的想法是將水泥工業安排在九邊一線。
說白了,大順是從九邊一路砍過來的,這邊一馬平川,馬匹充足,能極大緩解運力問題。
再加上河南移民,勞動力充足,完全可以直接承接水泥工廠,不必擔心未來的發展瓶頸。
並且九邊沿線都有必須資源。
大同的煤、燕山的石灰、綏遠的銅、山西呂梁府忻州府也有鐵。
所以,九邊最好的資源匯集地,基本上確定了。
寧夏、九原、歸化、集寧、宣府、懷柔、承德、永平、沈陽九城。
這九座城,將會得到一大筆資金和人口的優先遷徙。
專門用來投資水泥相關的配套產業。
並盡快完讓相關產品能夠投入道路、城市建設之中。
“陛下,使者都到了。”
王三聞言,交代完剩下的要求,就說:“宣吧。”
接著,他入了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