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本年度最後一場單日賽、列日-巴斯通-列日(以下簡稱列日賽)比賽拉開序幕。作為曆史最悠久、路程最長的春季古典賽,今年的列日賽全長253公裏,沿途共有10個爬坡點,路線是從列日出發到巴斯通,再折返迴到列日附近的安斯。
出發三個多小時,由8名騎手組成的突圍車隊,現在領先第二集團的時間差在5′50″左右,距離終點約93.5公裏。
8名騎手分別來自博拉車隊的亞當·貝內迪、fdj車隊的賽·魯瓦、科菲迪斯車隊的丹尼·艾特、博拉車隊的約瑟夫·布魯特、bmc車隊的亞曆山德羅德·馬爾基、阿斯塔納車隊的蒂米·迪拉龍戈、樂透車隊的托馬斯·德根特、以及綠波車隊的……華衝鋒。
應該說,隻要拿捏得當,目前的領先集團當中,至少有4人具備奪冠實力。德馬爾基、迪亞龍戈曾經奪得過大環賽賽段冠軍,而德根特更是連續兩年環法蘭西季軍得主。另外,隊伍中還有一個臭名昭著的兔子,賽·魯瓦。
賽·魯瓦有多出名?近幾年的大環賽江湖流傳著這麽一句話,吃飯睡覺追魯瓦。
賽·魯瓦似乎天生就是為當兔子而生的,身材也很像一隻人形兔子:大齙牙尖耳朵身體細長眼神遊離。即使睡覺時,魯瓦那對眼睛也不安分,總是轉來轉去,好像時刻準備逃跑一樣。
華衝鋒夾在七人中唿唿騎著,經過一百多公裏的適應、不適、再適應、再不適的調整,踏上歐洲大陸,所有休息時間撐死了就隻有半天的他,似乎已經找到一點比賽的氣氛。
在突圍集團裏,相互間並非都認識,但卻有一個共同特點——誰也不認識華衝鋒,而且語言不同無法交流。領先後,有那麽一段時間,以兔子魯瓦為首其他人一度想甩掉華衝鋒,無奈自身實力有限,沒有高到秒甩別人的程度,加之華衝鋒就如同一隻攆不走的大蒼蠅,嗡嗡嗡纏著不放,幾人隻得作罷。
“交換領騎,對手一旦見你有利用價值,敵意可能就沒那麽大了。”這是臨出發前,綠波車隊的領隊亨利·福齊先生給華衝鋒的忠告。
德馬爾基領騎、魯瓦領騎、德根特領騎、華衝鋒領騎……七人輪流當風盾當領騎,隻有博拉車隊的貝內迪,不僅實力最遜而且臉皮也最厚,死活不出來獻愛心,估計那幾位想殺了他的心都有了。
突圍集團最大曾領先過8′30″左右,但到折返點時,這個優勢已被主集團追迴不少,那些個人實力更占優的一流高手,如阿加多·巴拉韋德、丹尼爾·馬丁等,一旦他們發起飆來,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途中技能點的“節奏”技能槽、加速技能點的“地動”技能槽,已經分別在訓練、比賽跑了48公裏時被激活。華衝鋒的競技自行車等級,也從白丁升級為“飛輪”等級。否則,單靠他那少得可憐的休閑騎行經曆,早在30公裏出現體力瓶頸時,就已經被逐出比賽。
華衝鋒不是最年輕的參賽選手,主力集團當中,還有一個來自法蘭西的天才少年弗雷德·朱利安。上個月才滿18歲的朱利安,稍早以前,已經奪得巴黎-魯貝古典賽的亞軍。
在列日比賽,主力車隊應當有機會進行戰術配合,為即將到來的環亞平寧大賽熱身。原因有二:十個爬坡點,總上升海拔可以達到四千米弱一點;長度長,253公裏的距離,是本賽季所有古典賽中最長的。
長距離高難度,實際就是比誰的血多。誰的體力儲備足夠好,就可能在最後最關鍵的衝刺階段中一騎絕塵,獲得最終勝利。
消耗巨大,這是華衝鋒體力上麵臨的最大挑戰。天氣惡劣,路麵泥濘不堪,加重了他心理負擔。雙重打擊之下,一旦失去鬥誌丟掉自信,分分鍾可以讓他出局。
瓦內山,長度為2.7公裏的第三個爬坡點,在距離終點84公裏左右時,橫亙在華衝鋒的前進路上。
組委會負責路線勘察和設定的家夥必定是一個二貨,全程一共十個爬坡點,前半程隻有兩個,後半程一下子擠了八個。
折返點後,變態的線路設計才是華衝鋒真正考驗的開始。這不,三級爬坡點的瓦內山難度不算高,但目前處於領騎地位的約瑟夫·布魯特貌似不行了,火燒屁股一樣,把領騎的位置讓給華衝鋒。
突圍集團的交替領騎,實際上是一個相互犧牲、相互獲利、最後撕破臉皮的零和遊戲。如果他們能保持一直領先於大部隊的節奏,那麽最後的贏家,永遠是那個體力儲備得最多的家夥。
20公裏、30公裏、40公裏……路途在不斷延長,華衝鋒的情況至少看起來還不錯。劉清波坐在綠波車隊的隨行車中,忐忑的心慢慢平複下來。第一次參加這麽艱苦漫長的比賽,無論是華衝鋒,還是作為旁觀者的劉清波,心裏麵沒底再正常不過。
在七隻白兔子之間,華衝鋒作為唯一的黃兔子,衝在由232名選手組成的隊伍的最前麵,而身為綠波車隊主將的菲德列·蒂皮,已被擠在主集團的中後部位置,左衝右突不得其法。副將迭戈·濟內亞、第二副將威廉·範考伊斯特,更是落到第三集團的尾巴上,任憑總監阿蘭·勒內先生喊破嗓子,倆人就是趕不上來。
一次突如其來的春雪,席卷了進入四月中下旬的西歐丘陵山地。
雖然提早得知天氣預報,參賽隊伍也有相應的對策和準備,可誰也沒想到,這場雪下來得這麽大。雪花、雪片、雪粒,沒完沒了地換了一茬又一茬,從比賽發令槍響起那一刻起,就沒有消停過。
為了必要的保暖,選手們都換上加厚的騎行服。公路自行車比賽的上坡騎行階段,每加重100克,選手就得多浪費十分之一的體力儲備。如果天氣狀況可以,且規則允許選手光屁股上陣,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必定會深以為然——如果他們不怕蛋疼的話。
戰鬥性減員嚴重。
天氣不好、道路濕滑、能見度差,一路上不斷有人出狀況,自己不小心害自己的,自己不小心害別人的、別人不小心害自己的、別人不小心害別人的,在折返點前進入第二階段騎行時,有多達25名選手選擇退賽,正式告別號稱史上最難的阿登古典賽。
今年的列日賽結束後不到兩周,大環賽之一的環亞平寧大賽即將開始。由於主力車隊的側重點不同,有的以環伊比利亞為主,有的以環法蘭西為主,更有的以環亞平寧為主、同時覬覦其它兩個比賽的,所以,為了各自的戰略目標,把列日賽作為測試賽、熱身賽,是相當一部分主流車隊的想法。
更多的主流車隊不太把比賽放心上,非主流殺馬特車隊表現的機會來了。以衝在前麵的幾人為例,突圍集團的八隻兔子中,隻有德瑪爾基等三人來自最頂級的主流車隊;第二集團中,直到臨近折返點,隊伍中前段的主流車隊騎手才逐漸多起來。
天氣不好,粉絲們更多的躲在家裏看直播,比賽沿途顯得冷清許多。現場一下子少了這麽多觀眾,表現欲強烈的運動員也覺得無精打采,提不起勁來。
從無線耳麥得知,本方與第二集團的分差急劇縮小,華衝鋒噔地一下竄到第一位,再一次接過領騎的重任。在他的帶動下,突圍集團的整體速度顯著提高,亞當·貝內迪漸漸更不上節奏,掉隊了,一個光杆司令無奈地組建第二集團,而原來的主力隊伍變成第三集團。
“慢一點、再慢一點!”無線耳麥中,傳來阿蘭·勒內先生的提醒聲,可惜華衝鋒聽不懂。
按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劃分,華衝鋒的特長在於力量和爆發力,長距離奔襲並非他的強項。仗著年輕體力好,他能一步不落跟到現在,已經大大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正是擔心他體力分配不均,勒內才嘰裏咕嚕的叫起來,全然忘了這是雞同鴨講。
隻要體力還在,“節奏”途中技能和“地動”加速技能就可以錦上添花,幫助華衝鋒繼續提高“飛輪”等級。
這個年輕的華國人還真有兩把刷子!
眼見華衝鋒越蹬越猛,魯瓦、德瑪爾基等人連忙加快頻度,死死咬住他: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你想變成兔子單飛?呸,不要臉!門兒都沒有!給勞資追!!
衝過山頂,下完斜坡,眼前又是一片微微起伏的平坦路段。
風雪稍小,迎麵而來的斜風力度加大,橫風吹得體重較輕的魯瓦、德根特兩人七葷八素,運動眼鏡歪了,連人帶車偏離公路中軸線。從山頂一衝而下,積攢的接近100公裏的速度,也被風吹沒了。
反觀華衝鋒、德瑪爾基等人,似乎根本沒有受到風阻的影響,一個個橫衝直闖疾馳而去,轉過一道彎就不見蹤影。
如何破風,這是所有公路賽自行車選手不得不麵對的世紀性難題。
出發三個多小時,由8名騎手組成的突圍車隊,現在領先第二集團的時間差在5′50″左右,距離終點約93.5公裏。
8名騎手分別來自博拉車隊的亞當·貝內迪、fdj車隊的賽·魯瓦、科菲迪斯車隊的丹尼·艾特、博拉車隊的約瑟夫·布魯特、bmc車隊的亞曆山德羅德·馬爾基、阿斯塔納車隊的蒂米·迪拉龍戈、樂透車隊的托馬斯·德根特、以及綠波車隊的……華衝鋒。
應該說,隻要拿捏得當,目前的領先集團當中,至少有4人具備奪冠實力。德馬爾基、迪亞龍戈曾經奪得過大環賽賽段冠軍,而德根特更是連續兩年環法蘭西季軍得主。另外,隊伍中還有一個臭名昭著的兔子,賽·魯瓦。
賽·魯瓦有多出名?近幾年的大環賽江湖流傳著這麽一句話,吃飯睡覺追魯瓦。
賽·魯瓦似乎天生就是為當兔子而生的,身材也很像一隻人形兔子:大齙牙尖耳朵身體細長眼神遊離。即使睡覺時,魯瓦那對眼睛也不安分,總是轉來轉去,好像時刻準備逃跑一樣。
華衝鋒夾在七人中唿唿騎著,經過一百多公裏的適應、不適、再適應、再不適的調整,踏上歐洲大陸,所有休息時間撐死了就隻有半天的他,似乎已經找到一點比賽的氣氛。
在突圍集團裏,相互間並非都認識,但卻有一個共同特點——誰也不認識華衝鋒,而且語言不同無法交流。領先後,有那麽一段時間,以兔子魯瓦為首其他人一度想甩掉華衝鋒,無奈自身實力有限,沒有高到秒甩別人的程度,加之華衝鋒就如同一隻攆不走的大蒼蠅,嗡嗡嗡纏著不放,幾人隻得作罷。
“交換領騎,對手一旦見你有利用價值,敵意可能就沒那麽大了。”這是臨出發前,綠波車隊的領隊亨利·福齊先生給華衝鋒的忠告。
德馬爾基領騎、魯瓦領騎、德根特領騎、華衝鋒領騎……七人輪流當風盾當領騎,隻有博拉車隊的貝內迪,不僅實力最遜而且臉皮也最厚,死活不出來獻愛心,估計那幾位想殺了他的心都有了。
突圍集團最大曾領先過8′30″左右,但到折返點時,這個優勢已被主集團追迴不少,那些個人實力更占優的一流高手,如阿加多·巴拉韋德、丹尼爾·馬丁等,一旦他們發起飆來,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途中技能點的“節奏”技能槽、加速技能點的“地動”技能槽,已經分別在訓練、比賽跑了48公裏時被激活。華衝鋒的競技自行車等級,也從白丁升級為“飛輪”等級。否則,單靠他那少得可憐的休閑騎行經曆,早在30公裏出現體力瓶頸時,就已經被逐出比賽。
華衝鋒不是最年輕的參賽選手,主力集團當中,還有一個來自法蘭西的天才少年弗雷德·朱利安。上個月才滿18歲的朱利安,稍早以前,已經奪得巴黎-魯貝古典賽的亞軍。
在列日比賽,主力車隊應當有機會進行戰術配合,為即將到來的環亞平寧大賽熱身。原因有二:十個爬坡點,總上升海拔可以達到四千米弱一點;長度長,253公裏的距離,是本賽季所有古典賽中最長的。
長距離高難度,實際就是比誰的血多。誰的體力儲備足夠好,就可能在最後最關鍵的衝刺階段中一騎絕塵,獲得最終勝利。
消耗巨大,這是華衝鋒體力上麵臨的最大挑戰。天氣惡劣,路麵泥濘不堪,加重了他心理負擔。雙重打擊之下,一旦失去鬥誌丟掉自信,分分鍾可以讓他出局。
瓦內山,長度為2.7公裏的第三個爬坡點,在距離終點84公裏左右時,橫亙在華衝鋒的前進路上。
組委會負責路線勘察和設定的家夥必定是一個二貨,全程一共十個爬坡點,前半程隻有兩個,後半程一下子擠了八個。
折返點後,變態的線路設計才是華衝鋒真正考驗的開始。這不,三級爬坡點的瓦內山難度不算高,但目前處於領騎地位的約瑟夫·布魯特貌似不行了,火燒屁股一樣,把領騎的位置讓給華衝鋒。
突圍集團的交替領騎,實際上是一個相互犧牲、相互獲利、最後撕破臉皮的零和遊戲。如果他們能保持一直領先於大部隊的節奏,那麽最後的贏家,永遠是那個體力儲備得最多的家夥。
20公裏、30公裏、40公裏……路途在不斷延長,華衝鋒的情況至少看起來還不錯。劉清波坐在綠波車隊的隨行車中,忐忑的心慢慢平複下來。第一次參加這麽艱苦漫長的比賽,無論是華衝鋒,還是作為旁觀者的劉清波,心裏麵沒底再正常不過。
在七隻白兔子之間,華衝鋒作為唯一的黃兔子,衝在由232名選手組成的隊伍的最前麵,而身為綠波車隊主將的菲德列·蒂皮,已被擠在主集團的中後部位置,左衝右突不得其法。副將迭戈·濟內亞、第二副將威廉·範考伊斯特,更是落到第三集團的尾巴上,任憑總監阿蘭·勒內先生喊破嗓子,倆人就是趕不上來。
一次突如其來的春雪,席卷了進入四月中下旬的西歐丘陵山地。
雖然提早得知天氣預報,參賽隊伍也有相應的對策和準備,可誰也沒想到,這場雪下來得這麽大。雪花、雪片、雪粒,沒完沒了地換了一茬又一茬,從比賽發令槍響起那一刻起,就沒有消停過。
為了必要的保暖,選手們都換上加厚的騎行服。公路自行車比賽的上坡騎行階段,每加重100克,選手就得多浪費十分之一的體力儲備。如果天氣狀況可以,且規則允許選手光屁股上陣,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必定會深以為然——如果他們不怕蛋疼的話。
戰鬥性減員嚴重。
天氣不好、道路濕滑、能見度差,一路上不斷有人出狀況,自己不小心害自己的,自己不小心害別人的、別人不小心害自己的、別人不小心害別人的,在折返點前進入第二階段騎行時,有多達25名選手選擇退賽,正式告別號稱史上最難的阿登古典賽。
今年的列日賽結束後不到兩周,大環賽之一的環亞平寧大賽即將開始。由於主力車隊的側重點不同,有的以環伊比利亞為主,有的以環法蘭西為主,更有的以環亞平寧為主、同時覬覦其它兩個比賽的,所以,為了各自的戰略目標,把列日賽作為測試賽、熱身賽,是相當一部分主流車隊的想法。
更多的主流車隊不太把比賽放心上,非主流殺馬特車隊表現的機會來了。以衝在前麵的幾人為例,突圍集團的八隻兔子中,隻有德瑪爾基等三人來自最頂級的主流車隊;第二集團中,直到臨近折返點,隊伍中前段的主流車隊騎手才逐漸多起來。
天氣不好,粉絲們更多的躲在家裏看直播,比賽沿途顯得冷清許多。現場一下子少了這麽多觀眾,表現欲強烈的運動員也覺得無精打采,提不起勁來。
從無線耳麥得知,本方與第二集團的分差急劇縮小,華衝鋒噔地一下竄到第一位,再一次接過領騎的重任。在他的帶動下,突圍集團的整體速度顯著提高,亞當·貝內迪漸漸更不上節奏,掉隊了,一個光杆司令無奈地組建第二集團,而原來的主力隊伍變成第三集團。
“慢一點、再慢一點!”無線耳麥中,傳來阿蘭·勒內先生的提醒聲,可惜華衝鋒聽不懂。
按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劃分,華衝鋒的特長在於力量和爆發力,長距離奔襲並非他的強項。仗著年輕體力好,他能一步不落跟到現在,已經大大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正是擔心他體力分配不均,勒內才嘰裏咕嚕的叫起來,全然忘了這是雞同鴨講。
隻要體力還在,“節奏”途中技能和“地動”加速技能就可以錦上添花,幫助華衝鋒繼續提高“飛輪”等級。
這個年輕的華國人還真有兩把刷子!
眼見華衝鋒越蹬越猛,魯瓦、德瑪爾基等人連忙加快頻度,死死咬住他: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你想變成兔子單飛?呸,不要臉!門兒都沒有!給勞資追!!
衝過山頂,下完斜坡,眼前又是一片微微起伏的平坦路段。
風雪稍小,迎麵而來的斜風力度加大,橫風吹得體重較輕的魯瓦、德根特兩人七葷八素,運動眼鏡歪了,連人帶車偏離公路中軸線。從山頂一衝而下,積攢的接近100公裏的速度,也被風吹沒了。
反觀華衝鋒、德瑪爾基等人,似乎根本沒有受到風阻的影響,一個個橫衝直闖疾馳而去,轉過一道彎就不見蹤影。
如何破風,這是所有公路賽自行車選手不得不麵對的世紀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