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時間,小餐廳裏人不多,當然,如果可以將大廚糟糕的烹飪水準忽略不計,安安靜靜地喝點小酒,倒也不失一件愜意的事兒。


    “來,走一個。”宗方主動端起酒杯和林東路碰了碰。


    華衝鋒坐在旁邊扒拉著飯粒,關於測試百米跑的疑問還沒有解開,而兩個教練光顧著喝酒,他隻能耐心等著答案。


    好不容易等到酒過三巡,暢快了的宗方這才把話題轉到華衝鋒身上。


    “衝鋒,有人說讓你參加百米測試,願不願意?就看你的一句話。”


    不好,這事兒要黃——林東路心說宗方這吃人不吐骨頭的老家夥,果然在有意識地誤導後輩,堅決不能讓他得逞!


    “小華學員,是這樣……我看了你昨天上午的訓練,覺得你可能具備短跑的天賦,就想聯係專業人士過來,幫你實地測一下成績,你看如何……你放心,就算成績不錯,我也不會橫刀奪愛,硬拉你去從事田徑項目的。”


    擔心宗方使壞,林東路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滿心在想十有八九會被無情拒之門外。


    “哦,我無所謂,聽教練的。”華衝鋒扒了一口飯。


    好小子!果然不愧為宗方的好學生,年紀不大卻和得一手好稀泥!林東路這樣想著,抬頭看著對麵的宗方——這迴皮球又交還給你了,看你這個老家夥怎麽辦。


    “衝鋒,跑啊、跳啊、跨啊什麽的人人都會,這些東西也是一切運動的基礎。但是作為拳擊教練,我有義務提醒你,徑賽項目入門容易,要形成氣候跑出好成績卻很困難。而且,訓練枯燥無味,往往一個動作要練上萬遍,收效甚微不說,達到極限後要繼續提高水平,更是千難萬難。”


    這樣也好,事先把困難情況說得嚴重一點,給華衝鋒打上足夠劑量的預防針,對他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兒。


    “以我國的短跑現狀為例,男子100米的國家紀錄是9″72,而這個成績已經沉睡了將近三十年,也成了華國田徑項目中最難打破的一項青銅紀錄。從技術層麵上看,短跑對爆發力的要求,算得上所有運動項目中最高的;而根據人種學及運動成績上分析,西非黑人的爆發力最強、白人次之,東亞的黃種人最弱。爆發力這玩意兒,看得見摸不著,一旦先天素質不行,後天再怎麽努力也無法改變。”


    宗方沒有誇大其詞。的的確確,在男子短距離賽跑項目上,近一百年來,基本是上黑人一統天下的局麵。每次世運會、世錦賽的100米、200米比賽,前八名都是給黑哥們預留的。200米還稍好一點,複賽時的一群黑皮膚當中,時不時出現一兩個淺色皮膚作為點綴。100米就慘了,能躋身複賽就是勝利——這是其他膚色運動員最大的心願;而最終決賽的八條跑道,都被西非或西非裔的移民們,毫無意外地瓜分掉。


    皮埃爾·顧旦旦的世界運動會創立至今,代表人類陸上終極速度的百米大戰,這個直接體現人類擺脫地球重力、追求極限速度的勇氣和爆發力的黃金項目,從來都是每屆世運會上最吸引眼球的運動項目,沒有之一。


    而一代又一代偉大的黑人運動員們也不負眾望,從打破10秒大關開始,9″9、9″86……直到現在的9″19,一個個驕人的成績,譜寫出一曲曲華美的樂章以及黑色人種出眾的身體天賦。


    一百多年前,當人們的腳步還沒有邁進10秒大關前,來自醫學界的代表認為,人類肌肉纖維所能承受的運動極限,絕對不會超過10米每秒;所以,人類100米跑的最快時間不會低於10秒。米國的運動員姆吉·海因斯突破10秒大關後,他們又說,人類百米的極限為9″20。打臉的是,在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曆史裏,飛毛腿們多次刷新紀錄,直到2118年。在赫爾辛基,繼承加勒比海島上的博特家族的強大短跑基因,烏塞恩·博特(jr)將百米成績提升為9″19,再次嚴重打破了9″20的理論極限值。


    極限理論值一次次被設定,又一次次被打破,好事的醫學界豈能善罷甘休?他們糾集了各類專門人才,通過高性能計算機構建人體生理和人體運動兩個模塊,模擬出人類速度的終極值:9″10。


    這就是最新最靠譜的、人類陸上速度極值。


    從10秒整推進到現在的9″19,曆時一百五十多年,前後一共27名運動員的努力加起來,才把紀錄往前推進了短短的0.81秒。可想而知,在這個項目上,要取得百分之一秒的突破難於登天。


    關鍵是,天賦異稟的黑人運動員們已經將紀錄逼到死胡同,再想提升的空間不大。換句話說,9″10隻是一個理論意義上、一個理想狀態的數據值。鑒於人類骨骼和肌肉係統的限製性,如果你想打破9″10,這將意味著皮膚撕裂、骨骼拉斷、血管爆裂、心髒爆碎……紀錄可能破了,群眾們也可能會在終點看見一個血人!


    以上是所謂世界水平。


    華國的情況,更加悲壯。


    華國男子100米的發展曆史,有過輝煌,但更多的是落後,不僅落後於世界,也落後於亞洲。但是,勇敢執著的華國人從來沒有放棄追趕的腳步。陳嘉全、元國強、於壯輝、鄭辰、李韜、陳文中……一個個不屈服於命運、敢於直麵挑戰自身極限的先輩精英,緩慢卻又堅定地改變著本民族的百米紀錄。


    手動計時時代,新華國第一代百米飛人陳嘉全曾於1965年跑出10秒整的成績,平了當時的世界紀錄。社會進步、科技日益發達,競速運動全麵進入電計時後,曆史耽誤造成的人才斷層,開始緩慢而長久地貽害華國短跑項目。


    元國強10″52、於壯輝10″51、鄭辰10″28……當世界紀錄早已跑進了9″9秒大關、亞洲紀錄在10秒門前徘徊時,華國人還在為取得一點點突破前赴後繼。不僅落後於先進水平一大截,還一度比不上東瀛的霓虹人。


    終於,公元2015年,一名小個子的嶺南運動員蘇並天打破桎梏,以9″99的成績率先


    撞線,成為“9秒俱樂部”的第100名成員、當之無愧的亞洲本土第一人。


    可惜,這隻是曇花一現。當霓虹的短跑進入集體爆發、華國人奪取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等短板項目震驚世界時,華國的短跑又進入長時間的休眠期。在蘇並天創下新曆史的餘下時間段,雖說斷斷續續有天才運動員續寫著傳奇,但正所謂“富不過三代”,林強之後,國家百米紀錄停在9″72的刻度上,一停就是三十餘年。


    時至今日,“9秒俱樂部”前後共有三百多名成員,其中,中北美洲的黑人選手占據五分之四的席位,史上排名榜十強全部來自於該地區。餘下的席位被其它大洲瓜分,而南美洲最悲催,至今無人進入10秒大關。


    “你手長腳長,特別適合拳擊運動。從你的表現來看,我更相信強主任的推薦,對你是一個最佳選擇。如果半途而廢,這不是強主任希望看到的、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而你,肯定也會失去自己最合適的項目,迷失自己的方向。”宗方終於絮絮叨叨地說完。


    對於宗方的保守,林東路從最初的氣憤、鬱悶,慢慢轉變為理解。他依然相信一點,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於是,考慮再三,他沒有再堅持自己的初衷。


    宗方說完,滿以為林東路馬上反駁,誰知人家沉默無語,但讓他覺得不好意思起來。所以,一放下筷子,宗方就搶著去結賬,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歉意。


    走出門外,基本沒怎麽說話的華衝鋒突然停下來。


    “宗指,我想去試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月不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月不是並收藏奪旗最新章節